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A、B两题任选一题解答

A:1970年4月24日,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开创了我国航天事业的新纪元.“东方红一号”的运行轨道为椭圆轨道,其近地点M和远地点N的高度分别为439km和2384km,如图所示.则卫星在M点的速度______N点的速度,在M点的加速度______N点的加速度.(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B:木块a和b用一根轻弹簧连接起来,放在光滑水平面上,a紧靠在墙壁上,在b上施加水平向左的力F使弹簧压缩,如图所示.当撤去外力F后,a尚未离开墙壁前,a和b组成的系统的动量______;a离开墙壁后,a、b组成的系统的动量______.(选填“守恒”或“不守恒”)

正确答案

大于

大于

不守恒

守恒

解析

解:A、M到N,万有引力做负功,动能减小,所以M点的速度大于N点的速度.根据F=,知M点所受的万有引力大,所以M点的加速度大于N点的加速度.

  B、当撤去外力F后,a尚未离开墙壁前,系统受到墙壁的作用力,系统所受的外力之和不为零.所以和b组成的系统的动量不守恒;a离开墙壁后,系统所受的外力之和为0,所以a、b组成的系统的动量守恒.

故本题答案为:A、大于,大于  B、不守恒,守恒.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我国于2010年1月17日凌晨在西昌成功发射第三颗北斗导航卫星,此前,我国已成功发射了两颗北斗导航卫星,这次发射的北斗导航卫星(COMPASS-G2)是一颗地球同步卫星.如图所示,假若第三颗北斗导航卫星先沿椭圆轨道1飞行,后在远地点P处点火加速,由椭圆轨道1变成地球同步圆轨道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第三颗北斗导航卫星在轨道2运行时的速度大于7.9km/s

B第三颗北斗导航卫星在轨道2运行时不受重力作用

C第三颗北斗导航卫星在轨道2运行时的向心加速度比放在赤道上相对地球静止的物体的向心加速度大

D第三颗北斗导航卫星在轨道1上的P点和轨道2上的P点的加速度大小相等

正确答案

C,D

解析

解:A、7.9km/s即第一宇宙速度是近地卫星的环绕速度,也是最大的圆周运动的环绕速度.而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要大于近地卫星的轨道半径,根据v的表达式可以发现同步卫星运行的线速度一定小于第一宇宙速度.故A错误;

B、第三颗北斗导航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所受重力作用提供向心力,处于失重状态.故B错误;

C、同步卫星的角速度与赤道上物体的角速度相等,根据a=rω2,同步卫星的向心加速度大于赤道上物体的向心加速度.故C正确;

D、根据得:a=,第三颗北斗导航卫星在轨道1上的P点和轨道2上的P点的轨道半径相等,故加速度相等,故D正确.

故选CD.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005年10月12日,我国继“神舟”五号载人宇宙飞船后又成功地发射了“神舟”六号载人宇宙飞船.飞船入轨运行若干圈后成功实施变轨进入圆轨道运行,经过了近5天的运行后,飞船的返回舱于10月17日凌晨顺利降落在预定地点,两名宇航员安全返回祖国的怀抱.设“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在圆轨道上绕地球运行n圈所用的时间为t,若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半径为R.求:

(1)飞船的圆轨道离地面的高度;       

(2)飞船在圆轨道上运行的角速度.

正确答案

解:(1))“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在圆轨道上绕地球运行n圈所用的时间为t,T=

研究“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在圆轨道上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分别对地球表面物体和飞船列出方程得:=m,r=R+h

 根据地球表面忽略地球自转时万有引力等于重力列出方程得:=mg  

得:h=-R

(2)根据圆周运动知识得:

飞船在圆轨道上运行的角速度ω==

答:(1)飞船的圆轨道离地面的高度是-R;       

(2)飞船在圆轨道上运行的角速度是

解析

解:(1))“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在圆轨道上绕地球运行n圈所用的时间为t,T=

研究“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在圆轨道上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分别对地球表面物体和飞船列出方程得:=m,r=R+h

 根据地球表面忽略地球自转时万有引力等于重力列出方程得:=mg  

得:h=-R

(2)根据圆周运动知识得:

飞船在圆轨道上运行的角速度ω==

答:(1)飞船的圆轨道离地面的高度是-R;       

(2)飞船在圆轨道上运行的角速度是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已知地球的半径为6.4×106m,一颗卫星绕地球表面做匀速圆周运动,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10m/s2.求卫星运动的周期为多少?

正确答案

解:设质量为m 的物体在地表所受重力近似等于物体所受万有引力,即:=mg---①

得:GM=R2g----②

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m----③

联立②③解得:T=2π

已知地球的半径为6.4×106m,一颗卫星绕地球表面做匀速圆周运动,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10m/s2

代入数据得T=5024s,

答:卫星运动的周期为5024s.

解析

解:设质量为m 的物体在地表所受重力近似等于物体所受万有引力,即:=mg---①

得:GM=R2g----②

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m----③

联立②③解得:T=2π

已知地球的半径为6.4×106m,一颗卫星绕地球表面做匀速圆周运动,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10m/s2

代入数据得T=5024s,

答:卫星运动的周期为5024s.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质量为m的登月器与航天飞机连接在一起,随航天飞机绕月球做半径为3R(R为月球半径)的圆周运动.当它们运行到轨道的A点时,登月器被弹离,航天飞机速度变大,登月器速度变小且仍沿原方向运动,随后登月器沿椭圆登上月球表面的B点,在月球表面逗留一段时间后,经快速起动仍沿原椭圆轨道回到分离点A与航天飞机实现对接.已知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科学研究表明,天体在椭圆轨道上运行的周期的平方与轨道半长轴的立方成正比.试求:

(1)登月器与航天飞机一起在圆周轨道上绕月球运行的周期是多少?

(2)若登月器被弹射后,航天飞机的椭圆轨道长轴为8R,则为保证登月器能顺利返回A点,登月器可以在月球表面逗留的时间是多少?

正确答案

解:(1)设登月器和航天飞机在半径3R的轨道上运行时的周期为T,因其绕月球作圆周运动,所以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有:

G=m()2•3R…①

在月球表面的物体所受重力近似等于万有引力,即:

G=m0g月…②

联立①②解得:T=6π…③

(2)设登月器在小椭圆轨道运行的周期是T1,航天飞机在大椭圆轨道运行的周期是T2.对登月器和航天飞机依据开普勒第三定律分别有:

…④

…⑤

为使登月器仍沿原椭圆轨道回到分离点与航天飞机实现对接,登月器可以在月球表面逗留的时间t应满足:

t=nT2-T1 (其中,n=1、2、3、…)…⑥

联立③④⑤⑥得:t=4π(4n-(其中,n=1、2、3、…)

答:(1)登月器与航天飞机一起在圆周轨道上绕月球运行的周期是6π

(2)若登月器被弹射后,航天飞机的椭圆轨道半长轴为4R,则为保证登月器能顺利返回A点,登月器可以在月球表面逗留的时间是4π(4n-(其中,n=1、2、3、…)

解析

解:(1)设登月器和航天飞机在半径3R的轨道上运行时的周期为T,因其绕月球作圆周运动,所以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有:

G=m()2•3R…①

在月球表面的物体所受重力近似等于万有引力,即:

G=m0g月…②

联立①②解得:T=6π…③

(2)设登月器在小椭圆轨道运行的周期是T1,航天飞机在大椭圆轨道运行的周期是T2.对登月器和航天飞机依据开普勒第三定律分别有:

…④

…⑤

为使登月器仍沿原椭圆轨道回到分离点与航天飞机实现对接,登月器可以在月球表面逗留的时间t应满足:

t=nT2-T1 (其中,n=1、2、3、…)…⑥

联立③④⑤⑥得:t=4π(4n-(其中,n=1、2、3、…)

答:(1)登月器与航天飞机一起在圆周轨道上绕月球运行的周期是6π

(2)若登月器被弹射后,航天飞机的椭圆轨道半长轴为4R,则为保证登月器能顺利返回A点,登月器可以在月球表面逗留的时间是4π(4n-(其中,n=1、2、3、…)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3年12月14日21时11分,“嫦娥三号”在月球正面的虹湾以东地区着陆,假设着陆前,“嫦娥三号”探月卫星绕月球表面匀速飞行(不计周围其他天体的影响),宇航员测出“嫦娥三号”飞行N圈用时为t,已知地球质量为M,地球半径为R,月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则(  )

A“嫦娥三号”探月卫星匀速飞行的速度为

B月球的平均密度为

C“嫦娥三号”探月卫星的质量为

D“嫦娥三号”探月卫星绕月球表面匀速飞行的向心加速度为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嫦娥三号”探月卫星匀速飞行的周期为 T=

由T=,得卫星匀速飞行的速度 v=,故A错误.

B、根据G=m,得月球的质量为 M==

月球的密度 ρ==.故B错误.

C、由上式可知,不能解出卫星的质量,故C错误.

D、“嫦娥三号”探月卫星绕月球表面匀速飞行的向心加速度为 a==,故D正确.

故选:D.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嫦娥二号”探月卫星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航天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假设我国宇航员乘坐探月卫星登上月球,如图所示是宇航员在月球表面水平抛出小球的闪光照片的一部分.已知照片上方格的实际边长为a,闪光周期为T,据此可知月球上的重力加速度为______,小球平抛的初速度为______,照片上A点是否为平抛的起始位置______(填“是”或“否”).

正确答案

解: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根据△y=2a=gT2得,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

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故平抛运动的初速度

B点竖直方向上的分速度为:=,则A点的竖直分速度为:vyA=vB-gT=,可知A点一定是平抛运动的起始位置.

故答案为:;是.

解析

解: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根据△y=2a=gT2得,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

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故平抛运动的初速度

B点竖直方向上的分速度为:=,则A点的竖直分速度为:vyA=vB-gT=,可知A点一定是平抛运动的起始位置.

故答案为:;是.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处理卫星问题方法:把天体运动看成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即F=G;由该式可知:r 越大,卫星线速度越______;角速度越______;周期越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卫星做圆周运动,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G=m,解得:v=,r越大,线速度v越小;

G=mω2r,解得:ω=,r越大,角速度ω越小;

G=mr,解得:T=2π,r越大,周期T越大;

故答案为:小,小,大.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人造卫星的质量为m,环绕地球的线速度为v,角速度为ω,轨道半径为R,地球质量为M,当卫星的轨道半径变为2R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根据V=,卫星的线速度减为

B根据V=,卫星的线速度增为V

C根据ω=,卫星的角速度减为

D根据F=G,卫星受到的向心力减为原来的

正确答案

A,D

解析

解:A、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v=,轨道半径变为原来的2倍,则线速度变为原来的倍.故A正确;

B、因为轨道变化了,重力加速度也发生变化,不能根据据判断线速度的变化,故B错误;

C、因为轨道半径变化,线速度也变化,不能根据判断角速度的变化,故C错误;

D、据知,轨道半径变为原来的2倍,引力变为原来的4倍,故D正确.

故选:AD.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有两颗人造卫星,它们的质量之比是m1:m2=1:2,运行速度之比v1:v2=1:2.则:它们周期之比T1:T2=______;它们轨道半径之比r1:r2=______

正确答案

8:1

4:1

解析

解: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设卫星的质量为m、轨道半径为r、地球质量为M,有

F=FF=G

F=m=mω2r=m(2r

因而

G=m=mω2r=m(2r

解得

v=

由v1:v2=1:2得r1:r2=4:1

T==2π

T1:T2=8:1

故答案为:8:1,4:1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010年10月1日,我国成功发射了“嫦娥二号”探月卫星,“嫦娥二号”在距月球表面h1=100km高度的轨道上做圆周运动,这比“嫦娥一号”距月球表面h2=200km的圆形轨道更有利于对月球表面做出精细测绘.已知月球的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月球的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设地球半径为R.求:

(1)地球表面附近与月球表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之比;

(2)“嫦娥一号”与“嫦娥二号”在各自圆轨道上运行速度的大小之比.(用h1,h2,R表示).

正确答案

解:(1)根据知,g=

因为月球的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月球的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可知

(2)根据得,运行速度v=

因为嫦娥一号和嫦娥二号的轨道半径之比为(h2+R):(h1+R),

则嫦娥一号和嫦娥二号的线速度之比为

答:(1)地球表面附近与月球表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之比为81:16;

(2)“嫦娥一号”与“嫦娥二号”在各自圆轨道上运行速度的大小之比为

解析

解:(1)根据知,g=

因为月球的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月球的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可知

(2)根据得,运行速度v=

因为嫦娥一号和嫦娥二号的轨道半径之比为(h2+R):(h1+R),

则嫦娥一号和嫦娥二号的线速度之比为

答:(1)地球表面附近与月球表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之比为81:16;

(2)“嫦娥一号”与“嫦娥二号”在各自圆轨道上运行速度的大小之比为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所示,a、b、c是地球大气层外圆形轨道上运动的三颗卫星,a和b质量相等且小于c的质量,则(  )

A地球对卫星a、b的引力大小相等

Bb、c的周期相同且大于a的周期

Cb、c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且大于a的向心加速度

Db、c的线速度大小相等,且大于a的线速度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由F=G,知a、b质量相同,a的轨道半径小,引力大,故A错误.

BCD、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 G=mr=m=ma,得T=2π,a=,v=,M是地球的质量,r是卫星的轨道半径.

则由T=2π知,b、c的周期相同,大于a的周期.由a=知,b、c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小于a的向心加速度.

由v=知,b、c的线速度大小相等,小于a的线速度,故B正确,CD错误;

故选:B.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某两颗行星分别有甲、乙两颗卫星,这两颗卫星的轨道半径分别是R1、R2,运动周期分别是T1、T2,则这两颗行星的质量之比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卫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可以列式:

=

M=

这两颗卫星的轨道半径分别是R1、R2,运动周期分别是T1、T2

所以这两颗行星的质量之比:==

故答案为: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我国成功发射了“嫦娥一号”探月卫星,11月5日进入月球轨道后,经历3次轨道调整,进入工作轨道.若该卫星在地球表面的重力为G1,在月球表面的重力为G2,已知地球半径为R1,月球半径为R2,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则(  )

A月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g为 g

B月球的质量与地球的质量之比为

C卫星在距月球表面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T为2

D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与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之比为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卫星在地球表面的重力为G1,在月球表面的重力为G2,则,所以,故A正确;

B、根据万有引力等于重力,知M=.中心天体的质量与半径和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有关.所以月球的质量和地球的质量之比.故B错误;

C、根据mg=mR22,得,而,所以,故C错误;

D、根据mg=,知第一宇宙速度v=,而,所以第一宇宙速度之比.故D错误.

故选:A.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在飞行过程中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时间t内飞船绕地球运动的圈数为N,求飞船离地面的高度h?

正确答案

解:设飞船运动周期为T,地球质量为M,飞船质量为m,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①

对放在地球表面的质量为m‘的物体,有:m′g=…②

又由题意得:T=…③

由以上三式得:h=

答:飞船离地面的高度h为

解析

解:设飞船运动周期为T,地球质量为M,飞船质量为m,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①

对放在地球表面的质量为m‘的物体,有:m′g=…②

又由题意得:T=…③

由以上三式得:h=

答:飞船离地面的高度h为

下一知识点 : 机械能守恒定律
百度题库 > 高考 > 物理 > 万有引力与航天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