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我国自主研制的北斗导航系统将在2015年开启第三阶段的全球组网.北斗全球导航系统由地球同步轨道、倾斜同步轨道及中地球轨道(可视为圆轨道,且轨道高度在2000km以上,同步轨道以下的范围里)三种卫星组成.下列关于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和中地球轨道卫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同步轨道卫星受到的向心力小于中地球轨道卫星受到的向心力

B同步轨道卫星的加速度小于中地球轨道卫星的加速度

C同步轨道卫星的周期小于中地球轨道卫星的周期

D同步轨道卫星的速度大于中地球轨道卫星的速度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由题意可知:r中轨道<r同步轨道,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

A、由于不知道卫星的质量关系,由F=G无法比较卫星受到的万有引力大小关系,无法判断卫星所受向心力大小,故A错误;

B、由牛顿第二定律得:G=ma,解得:a=,由r中轨道<r同步轨道可知,同步轨道卫星的加速度小于中轨道卫星的加速度,故B正确;

C、由牛顿第二定律得:G=mr,解得:T=2π,由r中轨道<r同步轨道可知,同步轨道卫星的周期大于中轨道卫星的周期,故C错误;

D、由牛顿第二定律得:G=m,解得:v=,由r中轨道<r同步轨道可知,同步轨道卫星的线速度小于中轨道卫星的线速度,故D错误;

故选:B.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俄罗斯“和平号”轨道空间站因超期服役和缺乏维持继续在轨道运行的资金,俄政府于2000年底作出了将其坠毁的决定,坠毁过程分两个阶段,首先使空间站进人无动力自由运动状态,因受高空稀薄空气阻力的影响,空间站在绕地球运动的同时缓慢向地球靠近,2001年3月,当空间站下降到距地球320km高度时,再由俄地面控制中心控制其坠毁.“和平号”空间站已于2001年3月23日顺利坠入南太平洋预定海域.在空间站自由运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角速度逐渐增大

B加速度逐渐减小

C周期逐渐减小

D机械能逐渐减小

正确答案

A,C,D

解析

解: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圆周运动向心力有有:

A、知半径减小,角速度增大,故A正确;

B、知半径减小,加速度增大,故B错误;

C、知半径减小,周期减小,故C正确;

D、空间站运动时要克服空气阻力做功,根据功能关系知空间站的机械能要减小,故D正确.

故选:ACD.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据报道,有科学家支持让在2006年被除名的冥王星重新拥有“行星”称号,而最终结果在国际天文联合会2015年举行的会议上才能做出决定.下表是关于冥王星的一些物理量(万有引力常量G已知).可以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冥王星绕日公转的线速度比地球绕日公转的线速度小

B冥王星绕日公转的加速度比地球绕日公转的加速度大

C根据所给信息,可以估算太阳的体积的大小

D根据所给信息,可以估算冥王星表面重力加速度的大小

正确答案

A,D

解析

解:根据表格得出冥王星公转周期大于地球公转周期,

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

=m

T=2π

所以冥王星轨道半径大于地球轨道半径,

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

=m=ma,

A、v=,冥王星轨道半径大于地球轨道半径,所以冥王星绕日公转的线速度比地球绕日公转的线速度小,故A正确;

B、a=,冥王星轨道半径大于地球轨道半径,所以冥王星绕日公转的加速度比地球绕日公转的加速度小,故B错误;

C、根据所给信息,无法估算太阳的体积的大小,故C错误;

D、根据星球表面万有引力等于重力得:

=mg,

冥王星表面重力加速度的大小g===,根据表格的数据可以估算冥王星表面重力加速度的大小,故D正确;

故选:AD.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在某个星球表面,以初速度v0竖直上抛一个物体,测得其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已知该星球的直径为d,若发射一颗绕该星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卫星,其最小周期为多少?(不考虑星球自转和空气阻力的影响)

正确答案

解:设星球的质量为M,半径为R,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在其表面做竖直上抛运动,有     v02=2gh

得      

在绕该星球做圆周运动的卫星有 

当r≈R时,T最小

由  

且  

联立解得

解析

解:设星球的质量为M,半径为R,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在其表面做竖直上抛运动,有     v02=2gh

得      

在绕该星球做圆周运动的卫星有 

当r≈R时,T最小

由  

且  

联立解得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在游乐场中有一种旋转飞椅,如图所示,在半径为r的平台边缘固定着长为L的绳子,另一端则是由小朋友乘坐的椅子,若绳子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当平台绕其中心轴旋转时,问:

①若小朋友和椅子的质量共为m,则绳子的拉力为多大?

②该平台的旋转的角速度是多大?

(2)(地球质量为M,半径为r,万有引力常量为G,发射一颗绕地球表面附近做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卫星的速度称为第一宇宙速度.

①试推导由上述各量表达的第一宇宙速度的计算式,要求写出推导依据.

②若已知第一宇宙速度的大小为v=7.9km/s,地球半径r=6.4×106m,万有引力恒量G=6.67×10-11 N•m2/kg2,求地球质量(结果要求二位有效数字).

正确答案

解:(1)对人和椅子整体受力分析如图,在竖直方向

竖直方向有:Tcosθ=mg  得T=

水平方向:由向心力公式有

   mgtanθ=mω2(r+Lsinθ)

得:

(2)在地球表面附近的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则有

  ,解得   

(2)由上式得    

代入数据解得   M=6.0×1024kg

答:

(1)①若小朋友和椅子的质量共为m,绳子的拉力为.②该平台的旋转的角速度是

(2)①第一宇宙速度的计算式为.②地球质量为6.0×1024kg.

解析

解:(1)对人和椅子整体受力分析如图,在竖直方向

竖直方向有:Tcosθ=mg  得T=

水平方向:由向心力公式有

   mgtanθ=mω2(r+Lsinθ)

得:

(2)在地球表面附近的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则有

  ,解得   

(2)由上式得    

代入数据解得   M=6.0×1024kg

答:

(1)①若小朋友和椅子的质量共为m,绳子的拉力为.②该平台的旋转的角速度是

(2)①第一宇宙速度的计算式为.②地球质量为6.0×1024kg.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我国发射的“嫦娥一号”卫星经过多次加速、变轨后,最终成功进入环月工作轨道.如图所示,卫星既可以在离月球比较近的圆轨道a上运动,也可以在离月球比较远的圆轨道b上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卫星在a上运行的线速度大于在b上运行的线速度

B卫星在a上运行的周期大于在b上运行的周期

C卫星在a上运行的角速度小于在b上运行的角速度

D卫星在a上运行时受到的万有引力大于在b上运行时的万有引力

正确答案

A,D

解析

解:A、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即轨道半径越大,速度越小,故卫星在a上运行的线速度大于在b上运行的线速度,故A正确.

B、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即轨道半径越大,周期越大,故卫星在a上运行的周期小于在b上运行的周期,故错误.

C、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ω=,即轨道半径越大,角速度越小,故卫星在a上运行的角速度大于在b上运行的角速度,故C错误.

D、卫星受到的万有引力,即轨道半径越大,万有引力越小,故卫星在a上运行时受到的万有引力大于在b上运行时的万有引力,故D正确.

故选:A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气象卫星是用来拍摄云层照片,观测气象资料和测量气象数据的.我国先后自行成功研制和发射了“风云一号”和“风云二号”两颗气象卫星.“风云一号”卫星轨道与赤道平面垂直,通过两极,每12小时巡视地球一周,称为“极地圆轨道”.“风云二号”气象卫星轨道为“地球同步轨道”,则“风云一号”卫星比“风云二号”卫星(  )

A发射速度大

B线速度小

C覆盖地面区域小

D向心加速度大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风云二号卫星为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周期为24h,“风云一号”卫星是极地卫星,周期为12h,根据G=m得到T=2,则得知,“风云一号”的轨道半径较小.

A、向更高轨道发射卫星需要克服重力做更多的功,故高轨道卫星比低轨道的卫星需要更大的发射速度,“风云一号”卫星比“风云二号”卫星轨道高度小,所以发射速度小,故A错误.

B、据G=m得,v=,即轨道半径越大,线速度越小,“风云一号”卫星比“风云二号”卫星轨道高度小,所以线速度大,故B错误.

C、“风云二号”卫星是同步卫星,相对地球静止,观测的区域是固定的不变的,而“风云一号”卫星是极地卫星,观测的区域是全球范围,故“风云一号”卫星观测区域比“风云二号”卫星观测区域大.故C错误;

D、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加速度G=ma,得a=,即轨道半径越大,向心加速度越小,“风云一号”卫星比“风云二号”卫星轨道高度小,向心加速度大,故D正确.

故选D.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两颗人造地球卫星运行的角速度之比为ω1:ω2=1:2,则它们的轨道半径之比R1:R2=______.若其中一颗卫星由于受到微小的阻力,轨道半径缓慢减小,则该卫星的向心加速度将______(填“减小”或“增大”).

正确答案

增大

解析

解: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所以=

根据,得,当轨道半径减小时,加速度变大.

故答案为:,增大.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嫦娥一号、二号发射成功后,我国2013年12月2日成功发射嫦娥三号绕月卫星,如图所示,嫦娥一号的绕月圆周轨道距离月球表面的高度为150km,而嫦娥三号绕月圆周运动距月球表面的高度为100km.将月球看成球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嫦娥三号的运行速率小于嫦娥一号的运行速率

B嫦娥三号绕月球运行的周期比嫦娥一号大

C嫦娥三号绕的向心加速度比嫦娥一号的向心加速度小

D嫦娥三号的角速度大于嫦娥一号的角速度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由此可知,轨道半径越大,速度越小,嫦娥三号的轨道半径小于嫦娥一号的轨道半径,故嫦娥三号的运行速率大于嫦娥一号的运行速率,故A错误.

B、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由此可知,轨道半径越大,周期越大,嫦娥三号的轨道半径小于嫦娥一号的轨道半径,故嫦娥三号的运行周期小于嫦娥一号的运行周期,故B错误.

C、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由此可知,轨道半径越大,加速度越小,嫦娥三号的轨道半径小于嫦娥一号的轨道半径,故嫦娥三号的向心加速度大于嫦娥一号的向心加速度,故C错误.

D、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由此可知,轨道半径越大,角速度越小,嫦娥三号的轨道半径小于嫦娥一号的轨道半径,故嫦娥三号的角速度大于嫦娥一号的角速度,故D正确.

故选:D.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如图所示,A为静止于地球赤道上的物体,B为绕地球做椭圆轨道运行的卫星,C为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卫星,P为B、C两卫星轨道的交点.已知A、B、C绕地心运动的周期相同,相对于地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A和卫星C具有相同大小的加速度

B卫星C的运行速度大于物体A的速度

C可能出现在每天的某一时刻卫星B在A的正上方

D卫星B在P点的加速度与卫星C在P点的加速度相同

正确答案

B,C,D

解析

解:A、物体A静止于地球赤道上绕地心转动,卫星C为绕地球做圆周运动,它们绕地心运动的周期相同,根据向心加速度的公式a=得知,卫星C的加速度较大,故A错误;

B、根据线速度公式 v=知,T相同,r越大,v越大,则卫星C的线速度较大,故B正确;

C、由题,B做椭圆运动,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周期相同,做变速运动,A为静止于地球赤道上的物体,所以可能出现在每天的某一时刻卫星B在A的正上方.故C正确.

D、卫星B绕地球做椭圆轨道运行,与地球的距离不断变化,引力产生加速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a==,M是地球的质量,r卫星到地心的距离,则知经过P点时,卫星B与卫星C的加速度相等,故D正确;

故选BCD.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已知地球的半径为R,地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为g,万有引力常量为G,不考虑地球自转的影响,求:

(1)卫星环绕地球运行的第一宇宙速度v1的大小;

(2)地球的平均密度ρ.

正确答案

解:(1)设卫星的质量为m,地球的质量为M,根据万有引力定律,物体在地球表面附近满足:           ①

第一宇宙速度是指卫星在地面附近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卫星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等于它受到的万有引力,即:  ②

联立①②解得

(2)将地球看成是半径为R的均匀球体,其体积为     ③

地球的平均密度         ④

联立①③④解得:

答:(1)卫星环绕地球运行的第一宇宙速度v1的大小为

(2)地球的平均密度ρ为

解析

解:(1)设卫星的质量为m,地球的质量为M,根据万有引力定律,物体在地球表面附近满足:           ①

第一宇宙速度是指卫星在地面附近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卫星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等于它受到的万有引力,即:  ②

联立①②解得

(2)将地球看成是半径为R的均匀球体,其体积为     ③

地球的平均密度         ④

联立①③④解得:

答:(1)卫星环绕地球运行的第一宇宙速度v1的大小为

(2)地球的平均密度ρ为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今我国的“探月工程”计划已经进入第三期工程,2013年12月“嫦娥三号”成功落月,落月之前“嫦娥三号”在距离月球表面高为h的轨道上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

(1)若已知月球半径为R,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则“嫦娥三号”环绕月球运行的线速度是多少?

(2)若已知R=R,g=g,则近月卫星的运行速度约为近地卫星运行速度的多少倍?

正确答案

解:万有引力提供嫦娥三号卫星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

(1)由牛顿第二定律得:G=m   ①

在月球表面的物体受到的重力等于月球对它的万有引力,即:G=m′g   ②

由①②解得:v=

(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G=m

万有引力等于重力:G=mg,解得:v=

近地卫星线速度之比:==

答:(1)若已知月球半径为R,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则“嫦娥三号”环绕月球运行的线速度是

(2)若已知R=R,g=g,则近月卫星的运行速度约为近地卫星运行速度的倍.

解析

解:万有引力提供嫦娥三号卫星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

(1)由牛顿第二定律得:G=m   ①

在月球表面的物体受到的重力等于月球对它的万有引力,即:G=m′g   ②

由①②解得:v=

(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G=m

万有引力等于重力:G=mg,解得:v=

近地卫星线速度之比:==

答:(1)若已知月球半径为R,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则“嫦娥三号”环绕月球运行的线速度是

(2)若已知R=R,g=g,则近月卫星的运行速度约为近地卫星运行速度的倍.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嫦娥工程”计划在第二步向月球发射一个软着陆器,在着陆器附近进行现场勘测.已知地球的质量为月球质量的81倍,地球的半径为月球半径的4倍,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10m/s2,假设将来测得着陆器撞击月球表面后竖直向上弹起,2s后落回月球表面.求它弹起时的初速度v0(不考虑地球和月球的自转).

正确答案

解:设地球和月球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半径分别为R1和R2,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设着陆器的质量为m,则

在地球表面:

在月球表面:

又M1=81M2、R1=4R2

得:

由竖直上抛的规律有:. 

代人数据得:v0=2m/s.  

答:它弹起时的初速度v0为2m/s.

解析

解:设地球和月球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半径分别为R1和R2,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设着陆器的质量为m,则

在地球表面:

在月球表面:

又M1=81M2、R1=4R2

得:

由竖直上抛的规律有:. 

代人数据得:v0=2m/s.  

答:它弹起时的初速度v0为2m/s.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附近重力加速度为g,设飞船变轨后沿圆形轨道环绕地球运行,运行周期为T,求飞船离地面的高度.

正确答案

解: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即

在地球表面处

可求得飞船的轨道半径:

则轨道高度H=r-R=

答:飞船离地面的高度

解析

解: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即

在地球表面处

可求得飞船的轨道半径:

则轨道高度H=r-R=

答:飞船离地面的高度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012年,我国宣布北斗星导航系统正式进入商业运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空间段由5颗静止轨道卫星和27颗中地球轨道卫星、3颗倾斜同步轨道卫星组成.该系统具有导航、定位等功能.如图为“北斗”系统中某一工作卫星,它绕地心做匀速圆周运动,轨道半径为r,某时刻位于轨道上的A位置,若卫星顺时针运行,经过一段时间运动到B位置,且与地球连线的夹角为60°,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半径为R,万有引力常量为G.求:

(1)地球的质量;

(2)此卫星在轨道上的加速度大小和线速度大小;

(3)此卫星由位置A运动至位置B需要的时间.

正确答案

解:(1)在地球表面重力与万有引力相等有:

可得地球的质量M=

(2)万有引力提供卫星圆周运动向心力有:

可得卫星的向心加速度a==

又据

可得卫星的速度v==

(3)由万有引力提供圆周运动向心力有:

可得卫星的周期T==

根据卫星圆周运动的周期性可知,卫星从位置A运动到位置B所需时间:

t==(n=0,1,2,3…)

答:(1)地球的质量为

(2)此卫星在轨道上的加速度大小为和线速度大小为

(3)此卫星由位置A运动至位置B需要的时间为(n=0,1,2,3…).

解析

解:(1)在地球表面重力与万有引力相等有:

可得地球的质量M=

(2)万有引力提供卫星圆周运动向心力有:

可得卫星的向心加速度a==

又据

可得卫星的速度v==

(3)由万有引力提供圆周运动向心力有:

可得卫星的周期T==

根据卫星圆周运动的周期性可知,卫星从位置A运动到位置B所需时间:

t==(n=0,1,2,3…)

答:(1)地球的质量为

(2)此卫星在轨道上的加速度大小为和线速度大小为

(3)此卫星由位置A运动至位置B需要的时间为(n=0,1,2,3…).

下一知识点 : 机械能守恒定律
百度题库 > 高考 > 物理 > 万有引力与航天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