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房地产的转换
- 共1028题
企业将作为存货的商品房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时,商品房公允价值高于账面价值的差额应当计入的项目是( )。
A.资本公积
B.投资收益
C.营业外收入
D.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正确答案
A
解析
作为存货的房地产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时,转换日的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资本公积。
下列各项中,影响企业当年营业利润的有( )。
A.对采用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计提的折旧费用
B.资产负债表日,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高于原账面价值的差额
C.企业自用的房屋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转换日的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的差额
D.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期末确认的投资收益
正确答案
A,B,D
解析
[解析] 选项A,投资性房地产计提折旧时,计入“其他业务成本”科目,影响营业利润。选项B,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影响营业利润。选项C,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不影响营业利润。选项D,计入“投资收益”科目,影响营业利润。
10下列项目中,可能引起资本公积变动的有( )。
A.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上升时
B.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
C.自用房地产或存货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
D.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E.可转换公司债券转换为公司股份时
正确答案
A,C,D,E
解析
[解析] 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行权时减少应付职工薪酬,不影响资本公积。
关于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模式的转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成本模式转为公允价值模式的,应当作为会计政策变更
B.已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不得从公允价值模式转为成本模式
C.已采用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可以从成本模式转为公允价值模式
D.为了更准确的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企业对投资性房地产的计量模式可以随意变更
正确答案
A,B,C
解析
[解析] 为保证会计信息的可比性,企业对投资性房地产的计量模式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存在确凿证据表明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且能够满足采用公允价值模式条件的情况下,才允许企业对投资性房地产从成本模式计量变更为公允价值模式计量。成本模式转为公允价值模式的,应当作为会计政策变更处理,计量模式变更时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调整期初留存收益。已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不得从公允价值模式转为成本模式。
甲公司和乙公司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2010年甲公司和乙公司发生如下交易:
(1) 甲公司和乙公司为了缓解资金周转压力,于2010年2月签订资产置换协议,甲公司以库存商品和持有的A公司10%的股权投资换取乙公司出租的房产。
(2) 假定该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
(3) 2010年4月1日,双方办理完毕资产所有权划转手续,有关资料如下:
①甲公司换出:库存商品账面成本300万元,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00万元,公允价值400万元;持有A公司股票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账面价值为550万元(其中成本为500万元,公允价值变动为50万元),按照当日收盘价格计算的公允价值为705万元。
②乙公司换出:投资性房地产的账面余额为800万元。其中成本为700万元,公允价值变动为100万元。该项投资性房地产是由自用房地产转换的,转换日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的差额为60万元。交换日公允价值为1100万元。
③乙公司向甲公司支付银行存款73万元。
④甲公司换入房产继续用于出租。乙公司换入的库存商品仍作为库存商品核算,换入的A公司股票作为长期股权投资核算。
判断甲公司与乙公司进行的交易是否构成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并说明判断依据。
正确答案
甲公司与乙公司进行的交易构成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理由:乙公司支付的补价=73-400×17%=5(万元),支付的补价占换入资产公允价值的比例=5/1 105×100%=0.45%,该比例低于25%。
解析
暂无解析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