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 共4197题
  •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 共4197题

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关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美国领导建立的军事政治组织②它的建立加剧了“冷战”的程度

③它的宗旨是缔约国实行集体“防御”④两极格局瓦解后其规模逐渐缩小

[ ]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戴高乐主义是法兰西第五共和困总统戴高乐提出的思想政治主张和对外政策。戴高乐主义的主要内容有:争取实现“欧洲人的欧洲”的目标,反对美国在西方联盟中的霸权等。二战后“美国在西方联盟中的霸权”的具体表现是

①组建北约②建立欧盟③实施马歇尔计划④成立经互会

[ ]

A①③

B①②③

C③④

D②③④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两极格局形成的显著标志 

[ ]

A“柏林墙”的修筑         

B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C北约与华约组织的建立       

D德国正式分裂为东、西两部

正确答案

C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学习贵在积累。小龙同学在学习某一历史专题时制作了学习卡片。请你根据要求,帮助小龙同学完成下列学习任务。

卡片一:

卡片二:

(1)请把卡片_______A处补充完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卡片二,指出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有哪些新兴力量崛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卡片内容,指出二战以来世界政治格局变化的趋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A处为北约。

(2)走向联合的欧洲、中国的振兴、日本的崛起、美国、走出低谷的俄罗斯。

(3)多极化趋势。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二战后,国际关系经历了由冷战对峙向多极化发展的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问题一 北风与太阳

乔治·凯南说:“……大家都会想起《伊索寓言》里太阳和北风比赛谁能使旅行者脱掉大衣的故事。这个旅行者就像是苏联势力。大衣就是它在东欧和其他用以掩盖它腹脏的极权和势力地区。使得那个顽固的旅行者最后脱去大衣的,不是北风的直接胁迫,而是太阳的间接的温和办法。”

(1)材料中“北风的直接胁迫”的含义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写出美国采取的“太阳的间接的温和办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二 撼动与挑战

有学者指出:“二战后以美苏为两极的世界格局的形成和持续,代表着战后力量均势的出现和保持。在这种力量均势被打破之前,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它又因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受到逐步壮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

(2)简述两极格局在相对稳定性之下受到“撼动”和“挑战”的具体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三 联合与曲折

几个世纪以来,“欧洲合众国”一直是欧洲人魂牵梦绕的向往……2009年11月19日首位“欧盟总统”和“欧盟外长”诞生,欧洲一体化发展到一个新高度,实现了欧洲历史乃至人类政治文明的一个飞跃。

(3)有人说“欧盟总统和欧盟外长的诞生只不过是欧洲政治家所进行的一场政治游戏”。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四 和平与发展

多极化 全球化 改革开放 机遇与挑战

(4)结合所学知识,运用以上四个关键词,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10分,要求:①紧扣主题,观点合理;②史实准确,史论结合;③条理清晰,合乎逻辑;④字数在10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战争。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2)欧洲的联合、日本的崛起、中国实力的增强、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美苏自身实力的削弱等。

(3)观点一:同意。在欧洲一体化的过程中,欧盟各国的分歧和矛盾仍然存在,”欧洲合众国“的形成仍然任重道远。观点二:不同意。欧洲一体化的趋势不可逆转,”欧盟总统“和”欧盟外长“虽然还不能起到支配整个欧盟的作用,但是他们的产生无疑加速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观点三:辩证看待。理由综合观点一、二。

(4)多极化趋势加强,世界局势趋向缓和,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世界联系越来越密切。中国改革开放需要和平的国际环境,应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实现中国的和平发展。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如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次战争和过去不同了:无论谁占领了土地,也就在那里强加它自己的社会制度。不可能有别的情况。

——斯大林

材料二 吾国因拥有道义、政治、经济及军事各方面之力量,固自然负有领导国际社会之责任,且随之亦有领导国际社会之机会。

——罗斯福(1944年)

材料三 苏联“狂热地坚信,它同美国之间不可能有永久的妥协。它坚信,如果苏联政权要得到巩固,那么搞乱我国社会的内部和谐,破坏我国传统的生活方式,以及损害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权威,这种做法是可取和必要的”。

——美国驻苏代办乔治·凯南(1946年)

材料四 战后美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特征就是争夺世界霸权,苏联是美国通往世界霸权道路上的“最主要障碍”,美国正积极扩充军备,准备针对苏联的战争。

——苏联驻美大使诺维科夫

(1)材料一、二分别表明了苏联与美国的什么意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一至材料四概括出美苏战时合作关系破裂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美国和苏联分别采取对抗措施使两极对峙格局正式形成。完成下列表格。

正确答案

(1)苏联扩张势力范围,美国谋求世界霸权。

(2)意识形态分歧,国家利益不同(美国建立世界霸权,与苏联对外扩张产生矛盾)。

(3)A杜鲁门主义 B马歇尔计划 C华约 D经互会 E北约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法兰西第五共和国总统戴高乐提出:争取实现“欧洲人的欧洲”的目标,反对美国在西方联盟中的霸权等。二战后“美国在西方联盟中的霸权”的具体表现有

①组建北约②建立欧盟③实施马歇尔计划④建立联合国

[ ]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美国策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目的是

[ ]

A防止法西斯势力东山再起

B镇压各缔约国人民革命

C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

D统一指挥西方国家的武装力量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关于20世纪中期出现的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是冷战开始的标志

B组成两大集团国家的社会性质不同

C避免了局部战争的爆发

D欧洲联盟的建立结束了这一局面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假如让你写一篇集中反映21世纪以来国际关系的专稿,需要确定一组体现当时概况的“关键词”,请依据有关知识,选出最准确的一组

[ ]

A欧洲共同体两极瓦解一超多强不结盟运动

B欧洲共同体一超多强北约东扩亚太经合

C欧洲联盟一超多强北约东扩亚太经合

D欧洲联盟两极瓦解华约解散亚太经合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0 分

开学初,小源到建设银行营业网点兑换了此前在网上预约的中国高铁纪念币。这枚纪念币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面额10元,每人限兑20枚,且需要提前预约。小源打算与班上同学分享自己的喜悦。他可以向大家这样介绍

①纪念币面额和实际购买力都是由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

②纪念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

③纪念币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

④纪念币不能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必须在规定时间地点使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正确答案

C

解析

①错误,国家无权规定纪念币的实际购买力;④错误,纪念币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在任何时间地点都可使用;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纪念币属于法定货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因其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故②③正确。

知识点

生产决定消费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美苏冷战虽已离我们远去,但我们无法否认它在国际关系史中的重要地位。美苏冷战是在对抗与缓和的交替中进行的。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

材料二:有一种观点认为:“苏联的极权主义、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的扩展以及斯大林的偏执狂是‘冷战’产生的根源,美国是为了对付苏联威胁才不得不做出必要的反应而采取遏制政策的。”

材料三:1947年,苏联在参加马歇尔计划的讨论时,指责该计划使“欧洲各国必将落入被监督国家的地位”,因而拒绝接受。1991年,苏联领导人却公开呼吁美国等西方国家对苏联实施“新的马歇尔计划”,甚至连国内的经济改革和发展计划也邀请美国等国家帮助制定。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美苏两国“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的具体表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同意材料二中的观点吗?说明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苏联对美政策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上述材料,二战后美苏两国关系的变化对世界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欧洲冷战:美国实行“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建立北约组织,遏制苏联;苏联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经互会、华约组织;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在欧洲全面对峙。亚洲“热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

(2)不同意。理由:二战后美苏失去了战时合作的基础;美苏两国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对立;美苏两国相互猜疑,互不信任;美国积极推行霸权主义,积极反苏反共。

(3)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对西欧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苏联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的恶化;“苏联模式”严重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

(4)形成了以美苏争霸为主要特征的两极格局,后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国际格局总的趋势是由两极格局向多极化趋势发展。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完成下表中两极对峙格局的有关内容。

(2)上述材料反映出,20世纪六七十年代导致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因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

(2)欧共体和日本的崛起;亚非、拉美发展中国家力最的发展壮大(或不结盟运动兴起);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全状态,不如此就没有政治的安定,没有牢固的和平……我们的任务是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促使整个社会的结构容纳自由制度的存在……任何政府诚意协助复兴工作的,必会得到美国政府的全部合作,任何政府勾心斗角阻挠他国复兴工作的,就不能享用我们的援助。

——马歇尔1947年6月的演讲

材料二 “西欧和日本都是美国非常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朋友,是的。盟国,是的。但是他们正在与我们竞争……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的讲话

材料三 “美国将参加各盟国和朋友的防务和发展活动,但是美国不能而且也不会制定全部方案,拟定全部计划,执行全部决定,负起保卫世界自由国家的全部责任。只有在我们的帮助真正起作用,并且被认为是符合我们的利益的时候,我们才会给以帮助。”

——美国总统尼克松1970年对外政策报告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美国怎样的战略意图?为达此目的,美国在政治上、军事上采取了什么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材料二说明20世纪70年代美欧关系出现什么变化?分析这一变化产生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经济角度分析材料三中美国“不能负起保卫世界自由国家的全部责任”的原因。为此,美国采取了战略收缩政策,这一政策对当时中美关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①扶植和控制西欧,遏制苏联,称霸世界。(政治上推行杜鲁门主义,军事上组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

②美欧经济竞争激烈。冲击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冲击两极格局,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③美国经济发展出现衰退。中美开始了关系正常化的进程。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盛况犹在眼前,2009年第十一届全运会又在山东盛大开幕,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非常重视体育运动,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同苏联和东欧各社会主义国家进行了频繁的体育交流,充分体现了同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和发展关系,在新中国对外体育交流活动中占据首要地位。

——李相如、宋雪莹《关于新中国体育外交的回顾与研究》

(1)分析材料一中现象出现的原因与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1975年4月,中国奥委会向国际奥委会提出申请,要求恢复其在奥林匹克运动中作为中国唯一合法代表的权利。1979年10月25日,中国正式恢复了国际奥委会的合法席位,设在台北的奥委会的名称为“中华台北奥委会”。

(2)联系20世纪70年代国内外形势,概述中国恢复在国际奥委会合法席位的有利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1981年,中国男排反败为胜、力克韩国队,北京的大学生喊出了“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口号。1988年,在汉城奥运会上,浑身伤痛的李宁(体操),只得到最后一名。一些报道竞谩骂李宁为“体操亡子”。李宁还收到绳子,让他上吊。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海外执教的中国教练员和代表外国参赛的原中国运动员超过了1 000人,其中最有名的是郎平。2008年8月15日,在北京奥运会上,郎平执教的美国女排战胜中国女排。新华时评认为“郎平依然为国争光”。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人在体育情结方面所发生的变化,并分析产生这种变化的原

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四 十一届全运会在山东的举行,必将进一步促进山东经济的发展。2008 年山东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一体两翼”区域发展新规划开始步入正式实施阶段。所谓“一体”,就是从山东东部沿海沿胶济铁路向西到省会济南周围,这一带聚集了该省主要城市,总体发展水平较高,经济总量约占全省的三分之二,构成了山东区域经济发展的主体部分;“两翼”,即北翼和南翼,北翼是指黄河三角洲及周边,南翼是指鲁南经济带。青岛是“一体”当中的重要城市,将会发挥龙头作用。

(4)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青岛为什么能够发挥龙头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原因:①新中国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②资本主义国家封锁和孤立新中国;③两大阵营的形成。

作用:①突破了资本主义国家的外交封锁;②拓宽了新中国的国际活动空间;③促进新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 

(2)有利:①恢复了联合国的合法席位;②中美关系改善、中日建交,打开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国际上出现了与中国建交的热潮。

(3)变化:由过分强调竞技体育的政治色彩回归到体育精神本质。

原因:①改革开放深入;②思想观念更加开放;③对体育精神的理解更深入;④国际地位的提高使国民自信心增强;⑤民众心态趋于理性。

(4)青岛是沿海对外开放城市,更好地利用外资和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青岛经济实力雄厚,在山东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百度题库 > 高考 > 历史 >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