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 共4197题
美、苏是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大国,两国关系的变化对世界有着深远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苏冷战虽已离我们远去,但我们无法否认它在国际关系史中的重要地位。美苏冷战是在对抗与缓和的交替中进行的,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
材料二:下图中反映的是20世纪末柏林墙被拆毁的情形。
拆毁柏林墙
材料三:苏联解体之后,美国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认为由美国领导的国际关系体系的“单极阶段”终于到来了,于是依靠美国的权势和价值观来‘建立“世界新秩序”的主张频频出现在美国领导人的讲话中。但是,继承了原苏联主要遗产的俄罗斯仍然是唯一拥有能够与美国相抗衡的核武器的国家,作为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俄罗斯在世界事务中的作用仍然不可低估。与此同时,欧共体向欧盟的成功发展有力地表明了西欧是国际政治中的一极重要力量。以中国、韩国和东盟成员国为代表的亚洲的崛起,同样显示出该地区除了日本以外的其他国家正在确立和发挥它们在世界事务中的重要作用。占有联合国多数席位的第三世界国家作为一个整体对国际事务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因此,两极格局彻底终结,多极化趋势却是不断加强。
(1)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的有关史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柏林墙倒塌”反映了什么历史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材料三指出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在欧洲的冷战:北约与华约;马歇尔计划和经互会;西德与东德;杜鲁门主义与苏联的争霸策略。在亚洲的热战:中国内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
(2)德国趋于统一;东欧发生剧变;“冷战”(或两极格局)趋于瓦解。
(3)俄罗斯的实力不断增强;欧盟的活动;亚洲(中国和东盟成员国)的崛起;第三世界国家的影响。
今年是苏德战争爆发70周年,苏联解体20周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冷战时期的批评家曾经指责一些军事联盟如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推动了高昂的军备竞赛,并使地区冲突一直有转变成超级大国之间核对抗的危险。冷战结束后,赞扬这些军事联盟具有控制冲突升级的能力却成为时尚。
——(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苏联曾经是有用的敌人。美国相信,不仅要和苏联的军事力量竞赛,还要和苏联的成就竞赛……没有苏联的空间计划,美国人就不可能登上月球……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1991年9月9日)
(1)根据材料,联系所学知识,概括学术界是怎样评价“美苏冷战”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学术界力图对美苏冷战作出辩证评价。既强调了美苏争锋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国际局势紧张;又看到在近半个世纪中双方势均力敌,避免了世界大战的爆发。既认为美苏军备竞赛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又指出冷战推动了科技的发展。
美俄(苏)是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大国,两国关系的变化对世界有着深远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美苏冷战虽已离我们远去,但我们无法否认它在国际关系史中的重要地位。美苏冷战是在对抗与缓和的交替中进行的,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
材料二 图中反映的是20世纪末横亘在东西德之间的柏林墙被拆毁的情形。
拆除柏林墙
材料三 苏联解体之后,美国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认为由美国领导的国际关系体系的“单极阶段”终于到来了,于是依靠美国的权势和价值观来建立“世界新秩序”的主张频频出现在美国领导人的讲话中。但是,继承了原苏联主要遗产的俄罗斯仍然是唯一拥有能够与美国相抗衡的核武器的国家,作为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俄罗斯在世界事务中的作用仍然不可低估。与此同时,欧共体向欧盟的成功发展有力地表明了西欧是国际政治中的一极重要力量。以中国、韩国和东盟成员国为代表的亚洲的崛起,同样显示出该地区除了日本以外的其他国家正在确立和发挥它们在世界事务中的重要作用。占有联合国多数席位的第三世界国家作为一个整体对国际事务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因此,两极格局彻底终结,多极化趋势却是不断加强。
——《正确认识当前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请回答:
(1)结合所学列举“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的有关史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柏林墙的倒塌”反映了什么历史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材料指出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欧洲冷战:北约与华约;马歇尔计划和经互会;西德与东德;杜鲁门主义与苏联争霸策略。 亚洲热战:中国内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
(2)德国趋于统一;东欧发生剧变;东西方对峙趋于瓦解。
(3)俄罗斯的实力;欧盟的活动;亚洲的崛起;第三世界国家的影响。
西方有位学者写了本书,作者在前言中说:本书评述的时间开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后数月,结束于苏联的解体,美苏对抗是这个时代政治图景的主线。
问题:
(1)作者为什么要选择“苏联的解体”作为此书的结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美苏对抗”主要表现在哪些事件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你是本书的读者会怎样评价这个“时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苏联解体意味着美苏冷战的结束。
(2)美国提出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经互会、北约与华约的建立,柏林危机,两个德国的出现,朝鲜战争和朝鲜的分裂等。
(3)冷战造成欧洲乃至世界的不稳定、分裂或危机,影响了国际格局的发展,双方都想在全球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加剧了意识形态的斗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图1 图二2 图3
材料二 1945年12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宣告成立,并于1947年正式运行。1945年,世界银行建立,于次年正式运行。1948年1月1日,《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临时适用协定书》开始实施。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立。世界贸易组织多哈会议上,中国被正式批准加入。截至2008年7月,世界贸易组织共有153个成员。
(1)材料一反映了二战后世界经济发展呈现出什么趋势?对当今世界政治格局有什么影响?
(2)材料一中图3是什么组织召开的会议?举办此次会议的地点在哪里(城市)?
(3)中国在何时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4)材料二反映了二战后世界经济发展呈现出什么趋势?这种趋势将对世界经济发展带来哪些影响?对中国有什么启示?
正确答案
(1)经济区域集团化。促使世界政治格局发展呈现多极化趋势。
(2)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 )。上海。
(3)2001年。
(4)经济全球化。影响:总体来说,经济全球化有利于世界和各国经济的发展,但由于殖民主义的历史影响和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发展仍然困难重重,一方面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全球化中起主导作用,通过各种手段掠夺和剥削发展中国家;另一方面,一些发展中国家政局动荡,债台高筑,饥荒不断,经济接近崩溃边缘。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环境污染、人口爆炸、能源危机、粮食短缺、毒品泛滥、恐怖组织活动等问题日益突出,触及全人类的根本利益,影响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启示:加强人类共同性研究,制定出全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措施,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
在小强同学的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中,出现了①“杜鲁门主义”②“马歇尔计划”③“北约”④“华约”等一些概念。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小强同学研究的内容是
[ ]
正确答案
北约组织与华约组织的共同之处是
[ ]
正确答案
二战后形成了美苏对抗的“冷战”局面。双方的敌对行动,包括
①相互攻击对方的价值观念与社会制度②外交对抗和封锁禁运
③军备竞赛和组建军事集团④发动代理人战争
[ ]
正确答案
下列对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形成的表述,错误的是
[ ]
正确答案
为了对付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冷战”政策,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采取的对策包括
①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②组织华约组织③接受马歇尔计划④成立共产党或工人党情报局
[ ]
正确答案
美国前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在《在华五十年》中写道:“美国的强大及其在自由与安全事业中的领导地位,使它成了自由国家抵抗共产主义威胁的领袖”。20世纪50年代,体现美国充当这一“领袖”的史实是
[ ]
正确答案
二战后美国总统杜鲁门指出:“世界已分为‘极权政体’和‘自由国家’两个敌对堡垒。”他把世界分成“两个敌对堡垒”的标准是
[ ]
正确答案
美苏两极格局最终形成的标志是
[ ]
正确答案
美国前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在《在华五十年》中写道:“美国的强大及其在自由与安全事业中的领导地位,使它成了自由国家抵抗共产主义威胁的领袖”。20世纪50年代,体现美国充当这一“领袖”的史实是
[ ]
正确答案
美国前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在《在华五十年》中写道:“美国的强大及其在自由与安全事业中的领导地位,使它成了自由国家抵抗共产主义威胁的领袖”。20世纪50年代,体现美国充当这一“领袖”的史实是
[ ]
正确答案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