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电池工作原理的实验探究
- 共4125题
利用Cu+ 2FeCl3=CuCl2+ 2FeCl2反应,设计一个原电池。
(1)写出电极反应式:负极 。
正极 。
(2)在下面的烧杯中画出装置图,并作必要的标注:
正确答案
(8分)(1)Cu-2e-=Cu2+ (2分) ;2Fe3+ + 2e==2Fe2+ (2分)
(2) (4分)
试题分析:原电池中较活泼的金属是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子经导线传递到正极,所以溶液中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根据方程式可知,铜失去电子,是还原剂,做负极,电极反应式是Cu-2e-=Cu2+。正极材料是金属性弱于铜的金属或石墨,而电解质溶液可以是氯化铁,正极电极反应式 2Fe3+ + 2e==2Fe2+,装置图如下。
点评:该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难度不大。该题的关键是明确原电池的构造原理,然后结合题意灵活运用即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规范答题能力。
(6分)如图A为直流电源,B为浸透饱和氯化钠溶液和酚酞试液的滤纸,C为电镀槽,接通电路后,发现B上的c点显红色,请填空:
(1)电源A的a为 极(1分);
(2)滤纸B上发生的总化学方程式为: (2分)
(3)欲在电镀槽中实现铁上镀锌,接通K点,则电极e上发生的反应为: (2分)[槽中盛放的电镀液可以是 (1分)。
正确答案
(1)正 (2) ===
(3) ZnSO4溶液或ZnC12溶液
略
如图所示,在不同的电解质溶液中可以组成不同的电池。
(1)①当电解质溶液为稀硫酸时,Fe电极是 (填“正”或“负”)极,其电极反应式为
。
②当电解质溶液为NaOH溶液时,Al电极是 (填“正”或“负”)极,其电极反应式为 。
(2)若把铝改为锌,电解质溶液为浓硝酸,则Fe电极是 (填“正”或“负”)极,其电极反应式为 。
正确答案
(1)①正 2H++2e-=H2↑
②负 Al-3e-+4OH-=AlO2-+2H2O
(2)正 NO3-+2H++e-=NO2↑+H2O
(1)①电解质溶液是稀硫酸时,Al电极是负极,Fe电极是正极,正极反应式为2H++2e-=H2↑。②当电解质溶液是NaOH溶液时,铝与NaOH溶液反应,而Fe不反应,故铝作原电池的负极,电极反应式为Al-3e-+4OH-=AlO2-+2H2O。(2)把铝改为锌,用浓硝酸作电解质溶液,铁遇浓硝酸发生钝化,则Fe电极是正极,Zn电极是负极,Fe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NO3-+2H++e-=NO2↑+H2O。
(15分)现有如下两个反应:(A)NaOH + HCl =" NaCl" + H2O
(B)2FeCl3 + Cu = 2FeCl2 + CuCl2
(1)根据两反应本质,判断能否设计成原电池(填“能”或“不能”)(A) (B) 。
(2)如果(A或B)不能,说明其原因 。
(3)如果(A或B)可以,则写出正、负极材料及其电极反应式,电解质溶液
负极: ; 。
正极: ; 。
电解质溶液: 。
正确答案
(1)(A)不能(1分) (B)能 (1分)
(2)A反应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2分)
(3)负极:Cu(2分):Cu-2e-=Cu2+(2分)
正极:石墨(2分,其它合理答案亦可):2Fe3++2e-=2Fe2+(3分)
电解质溶液:氯化铁溶液(2分)
(1)由于电子的定向运动形成电流,所以只有氧化还原反应才能设计成原电池,A是中和反应,表示氧化还原反应,不能设计成有点像。B是氧化还原反应,可以。
(3)根据B的总反应式可知,铜失去电子,作还原剂,所以作原电池的负极。正极材料只用金属性弱于铜即可。氯化铁得到电子,因此电解质溶液是氯化铁。
(6分)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闭合S1,装置属于______,锌极作______ 。
(2)若闭合S2,装置属于____,锌极上的反应为________。
(3)若闭合S3,装置属于______,总反应为________。
正确答案
每空1分,共6分。
(1)原电池、负极
(2)电解池、Zn - 2e-==Zn2+
(3)电解池、Cu + H2SO4 ="=" CuSO4 + H2↑
略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