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7分) 科学家一直致力于“人工固氮”的方法研究。

⑴目前合成氨的技术原理为:

该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①在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增大,E2的变化是: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②将一定量的N2(g)和H2(g)放入1L的密闭容器中,在500℃、2×107Pa下达到平衡,测得N2为0.1 mol,H2为0.3 mol,NH3为0.1 mol。该条件下H2的转化率为     

③欲提高②容器中H2的转化率,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⑵1998年希腊亚里士多德大学的两位科学家采用高质子导电性的SCY陶瓷(能传导H+),从而实现了高转化率的电解法合成氨。其实验装置如图所示。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⑶根据最新“人工固氮”的研究报道,在常温、常压、光照条件下,N2在催化剂(掺有少量Fe2O3和TiO2)表面与水发生下列反应:

进一步研究NH3生成量与温度关系,常压下达到平衡时测得部分实验数据如下:

①合成反应的a_    0。(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②已知

正确答案

(7分) ⑴ ①减小 ② 33.3%  ③ A D(2分)

⑵  N2 + 6H+ + 6e- = 2NH3     ⑶ ①大于     ②+1530.0

(1)①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所以E2减小。

②NH3为0.1 mol,则消耗氮气是0.05mol,所以氮气的转化率是

③向容器中按原比例再充入原料气,相当于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所以转化率增大,A正确。B中,物质的浓度不变,平衡不移动。C中催化剂不能影响平衡状态,D中是降低生成物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所以答案选AD.

(2)阴极得到电子,所以氮气在阴极通入,方程式为N2 + 6H+ + 6e- = 2NH3

(3)①根据表中数据可知,随着温度的升高,氨气的含量逐渐增大,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即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②考查盖斯定律的应用。根据已知反应可知,①×2-②×3即得到

,所以反应热是-92.4 kJ/mol×2+571.6 kJ/mol×3=+1530.0  kJ/mol。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如图所示,组成一种原电池.试回答下列问题(灯泡功率合适):

(1)电解质溶液为稀H2SO4时,灯泡_______(填“亮”或“不亮”,填“亮”做a题,填“不亮”做b题)。

a.若灯泡亮,则Mg电极上发生的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

Al电极上发生的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若灯泡不亮,其理由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电解质溶液为NaOH(aq)时,灯泡__________ (填“亮”或“不亮”, 填“亮”做a题,填“不亮”做b题)。

a.若灯泡亮,则Mg电极上发生的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l电极上发生的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若灯泡不亮,其理由为: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亮;a:Mg-2e-=Mg2+;2H++2e-=H2

(2)亮;a:6H2O+6e-=3H2↑+6OH-;2Al-6e-+8OH-=2AlO2-+4H2O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16分)能源短缺是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甲醇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广泛的开发和应用前景。

(1)工业上合成甲醇的反应原理为:CO(g) + 2H2(g)   CH3OH(g)  ΔH

下表所列数据是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化学平衡常数(K)。

①根据表中数据可判断ΔH      0 (填“>”、“=”或“<”)。     

②在300℃时,将2 mol CO、3 mol H2和2 mol CH3OH充入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此时反应将               

(2)已知在常温常压下:

①2CH3OH(l) + 3O2(g) = 2CO2(g) + 4H2O(l)   ΔH=-1451.6 kJ·mol-1

②2CO (g)+ O2(g) = 2CO2(g)  ΔH=-566.0 kJ·mol-1

写出该条件下甲醇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和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

                                                       

(3)以甲醇、氧气为原料,KOH溶液作为电解质构成燃料电池总反应为:2CH3OH+3O2+4OH-=2CO32-+6H2O,则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3分)随着反应的不断进行溶液的pH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如果以该燃料电池为电源,石墨作两极电解饱和食盐水,则该电解过程中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一段时间后NaCl溶液的体积为1L,溶液的pH为12(25℃下测定),则理论上消耗氧气的体积为       mL(3分)(标况下)。

正确答案

(16分)(1)①<       ②A  

(2)CH3OH(l)+ O2(g) = CO(g) + 2H2O  (l) ΔH=﹣442.8 kJ·mol-1

(3)CH3OH + 8OH--6e-= CO32-+6H2O(3分)           减小

(4)2Cl- - 2e- = Cl2↑      56 (3分)

温度升高K变小,说明升温向逆向移动,逆向是吸热正向为放热反应,ΔH<0 .在300℃时,将2 mol CO、3 mol H2和2 mol CH3OH充入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K/=1/9<0.012向正方向移动.(3)负极氧化正极还原CH3OH + 8OH--6e-= CO32-+6H2O  随着反应的不断进行溶液的碱性减弱pH 减小。2NaCl +2H2O2NaOH+H2↑+Cl2↑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本题共8分)

水煤气法制甲醇工艺流程框图如下

(注:除去水蒸气后的水煤气含55~59%的H2,15~18%的CO,11~13%的CO2,少量的H2S、CH4,除去H2S后,可采用催化或非催化转化技术,将CH4转化成CO,得到CO、CO2和H2的混合气体,是理想的合成甲醇原料气,即可进行甲醇合成)

(1)制水煤气的主要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s)+H2O(g)CO(g)+H2(g),此反应是吸热反应。①此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

②下列能提高碳的平衡转化率的措施是                     。

(2)将CH4转化成CO,工业上常采用催化转化技术,其反应原理为:

CH4 (g)+3/2O2 (g)CO (g)+2H2O (g) +519KJ。工业上要选择合适的催化剂,分别对X、Y、Z三种催化剂进行如下实验(其他条件相同)

① X在T1℃时催化效率最高,能使正反应速率加快约3×105倍;

② Y在T2℃时催化效率最高,能使正反应速率加快约3×105倍;

③ Z在T3℃时催化效率最高,能使逆反应速率加快约1×106倍;

已知:T1>T2>T3,根据上述信息,你认为在生产中应该选择的适宜催化剂是     (填“X”或“Y”或“Z”),选择的理由是                                         

(3)合成气经压缩升温后进入10m3甲醇合成塔,在催化剂作用下,进行甲醇合成,主要反应是:2H2(g) + CO(g) CH3OH(g)+181.6kJ。T4℃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为160。此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加入CO、H2,反应到某时刻测得各组分的浓度如下:

①比较此时正、逆反应速率的大小:v        v(填“>”、“<”或“=”)。

②若加入同样多的CO、H2,在T5℃反应,10 min后达到平衡,此时c(H2)=0.4 mol·L1、c(CO)=0.7 mol·L1、则该时间内反应速率v(CH3OH) =            mol·(L·min)1

(4)生产过程中,合成气要进行循环,其目的是                                  

正确答案

(1)①;                 ②BC(2分)

(2)Z,催化效率高且活性温度低(或催化活性高速度快,反应温度低产率高)

(3)① >  ②0.03 mol·L1·min1

(4)提高原料CO、H2的利用率(或提高产量、产率亦可)。

(1)①平衡常数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生成物浓度的幂之积和反应物浓度的幂之积的比值,因此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②碳是固体,增加碳的质量平衡不移动。增大水蒸气的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碳的转化率增大。正反应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转化率增大。反应是体积增大的,所以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转化率降低,所以正确的答案选BC。

(2)由于反应是放热反应,而Z催化效率高且活性温度低,所以应该选择Z。

(3)①根据表中数据可知,此时>160,所以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

②设通入的氢气和CO得失y,生成甲醇的浓度是x,则y-2x=0.4mol/L,y-x=0.7mol/L,解得x=0.3mol/L,因此甲醇的反应速率是0.03 mol·L1·min1

(4)生产过程中,合成气要进行循环,其目的是提高原料CO、H2的利用率.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14分)随着人类对温室效应和资源短缺等问题的重视,如何降低大气中CO2的含量及有效地开发利用CO2,引起了普遍的重视。

(1)目前工业上有一种方法是用CO2来生产甲醇。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下图表示该反应进行过程中能量(单位为kJ·mol-1)的变化。

①该反应是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②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对反应热是否有影响?    (填“是”或“否”),原因是                           

(2)若将6mol CO2和8 mol H2充入2L的密闭容器中,测得H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实线)。

①该条件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    。请在答题卷图中绘出甲醇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曲线。

②仅改变某一实验条件再进行两次实验,测得H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中虚线所示,曲线I对应的实验条件改变是      ,曲线Ⅱ对应的实验条件改变是    

③下列措施中能使H2转化率增大的是     。

(3)如将CO2与H2以1:4的体积比混合,在适当的条件下可制得CH4。已知:

写出CO2(g)与H2(g)反应生成CH4(g)与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    

正确答案

(1)①放热(1分) ②否(1分)催化剂不能改变化学反应始态和终态的能量(2分)   (2)①0.5 (2分)

②升高温度(1分)增大压强(1分)③CD(2分)

(3)CO2(g)+4H2(g) CH4(g)+2H2O (l) △H=-252.9kJ·mol-1 (2分)

(1)根据图像可知,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能量,所以是放热反应。催化剂能改变活化能,但不能改变反应热。

(2)①平衡时氢气的物质的量是2mol,消耗氢气是6mo。所以根据反应式可知,消耗CO2是2mol,生成甲醇和水的物质的量都是2mol。所以平衡常数为

②曲线1到达平衡的时间少,说明反应速率快。但平衡时氢气的物质的量多,说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因为反应是体积减小的、放热的可逆反应,所以改变的条件是升高温度。曲线Ⅱ到达平衡的时间少,说明反应速率快。但平衡时氢气的物质的量少,说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因为反应是体积减小的、放热的可逆反应,所以改变的条件是增大压强。

③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氢气转化率降低,B中体积不变,浓度不变,平衡不移动。C相当于降低生成物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转化率增大。D相当于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转化率增大。答案选CD。

(3)考查盖斯定律的应用。根据反应式可知,将第二个×2减去第一式即得到CO2(g)+4H2(g) CH4(g)+2H2O (l),所以反应热是-285.8kJ·mol-1×4+890.3kJ·mol-1=△H=-252.9kJ·mol-1

下一知识点 : 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方法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原电池工作原理的实验探究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