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Na2S2O3俗称大苏打(海波)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用Na2SO3和硫粉在水溶液中加热反应,可以制得Na2S2O3.已知10℃和70℃时,Na2S2O3在100g水中的溶解度分别为60,.0g和212g.常温下,从溶液中析出的晶体是Na2S2O3•5H2O.

现实验室欲制取Na2S2O3•5H2O晶体(Na2S2O3•5H2O的分子量为248)步骤如下:

①称取12.6g Na2SO3于烧杯中,溶于80.0mL水.

②另取4.0g硫粉,用少许乙醇润湿后,加到上述溶液中.

③(如图所示,部分装置略去),水浴加热,微沸,反应约1小时后过滤.

④滤液在经过____________后析出Na2S2O3•5H2O晶体.

⑤进行减压过滤并干燥.

(1)仪器B的名称是______.其作用是______.加入的硫粉用乙醇润湿的目的是______

(2)滤液中除Na2S2O3和可能未反应完全的Na2SO3外,最可能存在的无机杂质是______.如果滤液中该杂质的含量不很低,其检测的方法是:______

(3)为了测产品的纯度,称取7.40g 产品,配制成250mL溶液,用移液管移取25.00mL于锥形瓶中,滴加淀粉溶液作指示剂,再用浓度为0.0500mol/L 的碘水,用______(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来滴定(2S2O32-+I2=S4O62-+2I-),滴定结果如下:

则所得产品的纯度为______,你认为影响纯度的主要原因是(不考虑操作引起误差)______

正确答案

解:②通过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等步骤得到溶液中的溶质固体,

故答案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1)根据装置图可知,仪器B为冷凝管或冷凝器,结烧瓶中的液体进行冷凝回流,硫粉难溶于水微溶于乙醇,所以硫粉在反应前用乙醇湿润是使硫粉易于分散到溶液中,有利于硫粉和Na2SO3溶液充分接触,加快反应速率,

故答案为:冷凝管或冷凝器;冷凝回流;增加反应物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

(2)S2O32‾具有还原性,能够被氧气氧化成硫酸根离子,滤液中除Na2S2O3和可能未反应完全的Na2SO3外,存在被氧化产物硫酸钠,所以可能存在的杂质是硫酸钠,其检测的方法依据硫酸根离子检验:取出少许溶液,加盐酸至酸性后,区上层清液或过滤除去S,再加BaCl2溶液.则加入的盐酸发生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SO3+2HCl═SO2↑+H2O+2NaCl,Na2S2O3+2HCl=S↓+SO2↑+H2O+2NaCl,取出少许溶液,加稀盐酸至酸性,静置后,取上层清液,再加BaCl2溶液,若出现浑浊则含Na2SO4,反之不含,

故答案为:Na2SO4;取出少许滤液置于试管,加稀盐酸至溶液呈酸性后,过滤得出S,再往滤液中加BaCl2溶液,如有白色沉淀即可证明含有Na2SO4,反之不含;

(3)碘水有氧化性,能腐蚀橡胶管,所以碘水应放在酸式滴定管中进行滴定,根据题中表中的数据可知,第二次数据偏差较大,所以取一、三两次实验的数据,所以用去的碘水的体积为mL=30.8mL,碘的物质的量为:0.0500mol•L-l×0.0308L=0.00154mol,

2S2O32-+I2═S4O62-+2I-

2       1

x   0.00154mol

解x=0.00308mol,故Na2S2O3•5H2O的物质的量为0.00308mol,质量为:0.00308×248g/mol=0.7638g,

则称取7.40g产品,配制成250mL溶液中,Na2S2O3•5H2O的质量为=0.7638g×=7.638g

故产品的纯度为:×100%=103.2%,

碘单质有强的氧化性,Na2SO3具有还原性,Na2SO3会和I2发生反应,从而影响纯度,

故答案为:酸式;103.2%;含有的Na2SO3也会和I2发生反应,从而影响纯度.

解析

解:②通过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等步骤得到溶液中的溶质固体,

故答案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1)根据装置图可知,仪器B为冷凝管或冷凝器,结烧瓶中的液体进行冷凝回流,硫粉难溶于水微溶于乙醇,所以硫粉在反应前用乙醇湿润是使硫粉易于分散到溶液中,有利于硫粉和Na2SO3溶液充分接触,加快反应速率,

故答案为:冷凝管或冷凝器;冷凝回流;增加反应物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

(2)S2O32‾具有还原性,能够被氧气氧化成硫酸根离子,滤液中除Na2S2O3和可能未反应完全的Na2SO3外,存在被氧化产物硫酸钠,所以可能存在的杂质是硫酸钠,其检测的方法依据硫酸根离子检验:取出少许溶液,加盐酸至酸性后,区上层清液或过滤除去S,再加BaCl2溶液.则加入的盐酸发生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SO3+2HCl═SO2↑+H2O+2NaCl,Na2S2O3+2HCl=S↓+SO2↑+H2O+2NaCl,取出少许溶液,加稀盐酸至酸性,静置后,取上层清液,再加BaCl2溶液,若出现浑浊则含Na2SO4,反之不含,

故答案为:Na2SO4;取出少许滤液置于试管,加稀盐酸至溶液呈酸性后,过滤得出S,再往滤液中加BaCl2溶液,如有白色沉淀即可证明含有Na2SO4,反之不含;

(3)碘水有氧化性,能腐蚀橡胶管,所以碘水应放在酸式滴定管中进行滴定,根据题中表中的数据可知,第二次数据偏差较大,所以取一、三两次实验的数据,所以用去的碘水的体积为mL=30.8mL,碘的物质的量为:0.0500mol•L-l×0.0308L=0.00154mol,

2S2O32-+I2═S4O62-+2I-

2       1

x   0.00154mol

解x=0.00308mol,故Na2S2O3•5H2O的物质的量为0.00308mol,质量为:0.00308×248g/mol=0.7638g,

则称取7.40g产品,配制成250mL溶液中,Na2S2O3•5H2O的质量为=0.7638g×=7.638g

故产品的纯度为:×100%=103.2%,

碘单质有强的氧化性,Na2SO3具有还原性,Na2SO3会和I2发生反应,从而影响纯度,

故答案为:酸式;103.2%;含有的Na2SO3也会和I2发生反应,从而影响纯度.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其熔点为-59℃,沸点为11.0℃,易溶于水.工业上用潮湿的KClO3和草酸(H2C2O4)在60时反应制得.某学生拟有图1所示的装置模拟制取并收集ClO2

(1)B必须放在冰水浴中控制温度,其原因是______

(2)反应后在装置C中可得NaClO2溶液.已知NaClO2饱和溶液中在温度低于38℃时析出晶体是NaClO2•3H2O,在温度高于38℃时析出晶体是NaClO2.根据图2所示的NaClO2的溶解度曲线,请补充从NaClO2溶液中制得NaClO2的操作步骤:a______;b______

③洗涤;④干燥.

(3)亚氯酸钠(NaClO2)是一种强氧化性漂白剂,广泛用于纺织、印染和食品工业.它在碱性环境中稳定存在.某同学查阅资料后设计生产NaClO2的主要流程如下.

①Ⅰ、Ⅲ中发生反应的还原剂分别是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②Ⅱ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

③A的化学式是______,装置Ⅲ中A在______极区产生.

④ClO2是一种高效水处理剂,可用亚氯酸钠和稀盐酸为原料制备.写出该制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⑤NaClO2变质可分解为NaClO3和NaCl.取等质量变质前后的NaClO2试样均配成溶液,分别与足量FeSO4溶液反应时,消耗Fe2+的物质的量______.(填“相同”,“不同”或“无法判断”)

正确答案

解:(1)二氧化氯的熔点较低,为收集二氧化氯,应在较低温度下进行,所以应该采用冰水浴,故答案为:使ClO2充分冷凝,减少挥发;

(2)从溶液中制取溶质,一般采用蒸发结晶、过滤、洗涤、干燥的方法,防止析出晶体NaClO2•3H2O,趁热过滤,故答案为:蒸发结晶;趁热过滤;

(3)硫酸钠溶液通入离子隔膜电解池中,ClO2和双氧水在II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NaClO2和气体a,该反应中Cl元素化合价由+4价变为+3价,则O元素化合价由-1价变为0价,所以生成的气体a是O2,离子反应方程式为2 ClO2+H2O2+2OH-=2 ClO2-+O2↑+2H2O;III中发生电解,根据图知,生成氢氧化钠,阴极上生成氢气同时阴极附近生成NaOH,所以生成的气体b是H2;阳极上氢氧根离子放电生成氧气,所以a是O2,同时生成硫酸,所以A溶液是硫酸;酸性条件下,I中NaClO2、Na2SO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方程式为2ClO3-+2H++SO32-=2ClO2↑+SO42-+H2O;

①同一化学反应中,失电子化合价降低的反应物是还原剂,I中反应方程式为2ClO3-+2H++SO32-=2ClO2↑+SO42-+H2O,还原剂是Na2SO3;III中氧化剂和还原剂都是水,故答案为:Na2SO3;H2O;

②碱性条件下,ClO2、H2O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氧气、ClO2-和水,离子方程式为2ClO2+H2O2+2OH-=2ClO2-+O2↑+2H2O,故答案为:2ClO2+H2O2+2OH-=2ClO2-+O2↑+2H2O;

③通过以上分析知,电解硫酸钠溶液,阳极上氢氧根离子放电生成氧气,同时生成硫酸,所以A是硫酸,硫酸在阳极附近生成,故答案为:H2SO4;阳;

④亚氯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ClO2和NaCl、水,反应方程式为5NaClO2+4HCl=5NaCl+4ClO2↑+2H2O,故答案为:5NaClO2+4HCl=5NaCl+4ClO2↑+2H2O;

⑤Fe2+与变质前后的NaClO2反应,最后的还原产物都是NaCl,根据电子守恒消耗的Fe2+物质的量应相同,故答案为:相同.

解析

解:(1)二氧化氯的熔点较低,为收集二氧化氯,应在较低温度下进行,所以应该采用冰水浴,故答案为:使ClO2充分冷凝,减少挥发;

(2)从溶液中制取溶质,一般采用蒸发结晶、过滤、洗涤、干燥的方法,防止析出晶体NaClO2•3H2O,趁热过滤,故答案为:蒸发结晶;趁热过滤;

(3)硫酸钠溶液通入离子隔膜电解池中,ClO2和双氧水在II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NaClO2和气体a,该反应中Cl元素化合价由+4价变为+3价,则O元素化合价由-1价变为0价,所以生成的气体a是O2,离子反应方程式为2 ClO2+H2O2+2OH-=2 ClO2-+O2↑+2H2O;III中发生电解,根据图知,生成氢氧化钠,阴极上生成氢气同时阴极附近生成NaOH,所以生成的气体b是H2;阳极上氢氧根离子放电生成氧气,所以a是O2,同时生成硫酸,所以A溶液是硫酸;酸性条件下,I中NaClO2、Na2SO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方程式为2ClO3-+2H++SO32-=2ClO2↑+SO42-+H2O;

①同一化学反应中,失电子化合价降低的反应物是还原剂,I中反应方程式为2ClO3-+2H++SO32-=2ClO2↑+SO42-+H2O,还原剂是Na2SO3;III中氧化剂和还原剂都是水,故答案为:Na2SO3;H2O;

②碱性条件下,ClO2、H2O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氧气、ClO2-和水,离子方程式为2ClO2+H2O2+2OH-=2ClO2-+O2↑+2H2O,故答案为:2ClO2+H2O2+2OH-=2ClO2-+O2↑+2H2O;

③通过以上分析知,电解硫酸钠溶液,阳极上氢氧根离子放电生成氧气,同时生成硫酸,所以A是硫酸,硫酸在阳极附近生成,故答案为:H2SO4;阳;

④亚氯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ClO2和NaCl、水,反应方程式为5NaClO2+4HCl=5NaCl+4ClO2↑+2H2O,故答案为:5NaClO2+4HCl=5NaCl+4ClO2↑+2H2O;

⑤Fe2+与变质前后的NaClO2反应,最后的还原产物都是NaCl,根据电子守恒消耗的Fe2+物质的量应相同,故答案为:相同.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工业上用难溶于水的碳酸锶(SrCO3)粉末为原料(含少量钡和铁的化合物)制备高纯六水氯化锶晶体(SrCl2•6H2O),其过程为:

已知:Ⅰ.有关氢氧化物沉淀的pH:

Ⅱ.SrCl2•6H2O 晶体在61℃时开始失去结晶水,100℃时失去全部结晶水.

(1)操作①需要加快反应速率,措施有充分搅拌和______(写一种).碳酸锶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2)在步骤②-③的过程中,将溶液的pH值由1调节至______;宜用的试剂为______

A.1.5  B.3.7     C.9.7     D.氨水    E.氢氧化锶粉末    F.碳酸钠晶体

(3)操作③中所得滤渣的主要成分是______ (填化学式).

(4)工业上用热风吹干六水氯化锶,适宜的温度是______

A.50~60℃B.80~100℃C.100℃以上

(5)步骤⑥宜选用的无机洗涤剂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以SrCO3为原料制备六水氯化锶(SrCl2•6H2O),由流程可知,SrCO3和盐酸发生反应:SrCO3+2HCl=SrCl2+CO2↑+H2O,反应后溶液中除含有Sr2+和Cl-外,还含有少量Fe2+、Ba2+杂质,加入过氧化氢,将Fe2+氧化为Fe3+,加硫酸生成硫酸钡沉淀,再调节溶液pH,使Fe3+转化氢氧化铁沉淀,所以过滤后滤渣为硫酸钡和氢氧化铁,滤液中含SrCl2,最后蒸发、冷却结晶得到SrCl2•6H2O.

(1)增大盐酸的浓度,加热,或者搅拌,增大接触面积,可以增大反应速率;

碳酸锶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锶、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rCO3+2H+=Sr2++CO2↑+H2O,

故答案为:加热、适当增加盐酸浓度等;SrCO3+2H+=Sr2++CO2↑+H2O;

(2)由表中数据可知,Fe3+在pH=1.5时开始沉淀,在pH=3.7时沉淀完全,故在步骤②-③的过程中,将溶液的pH值由1调节至3.7,使Fe3+转化氢氧化铁沉淀,且不能引入新杂质,可以选择氢氧化锶粉末,

故答案为:B;E;

(3)加入了稀硫酸,有硫酸钡生成,加入过氧化氢,将Fe2+氧化为Fe3+,再调节溶液pH,水解可生成氢氧化铁沉淀,操作③中所得滤渣的主要成分是BaSO4、Fe(OH)3,故答案为:Fe(OH)3、BaSO4

(4)六水氯化锶晶体61℃时开始失去结晶水,100℃时失去全部结晶水,则用热风吹干六水氯化锶,选择的适宜温度范围是50~60℃,

故答案为:A;

(5)根据溶解平衡,且不能引入新杂质,步骤⑥宜选用的无机洗涤剂是:饱和氯化锶溶液,

故答案为:饱和氯化锶溶液.

解析

解:以SrCO3为原料制备六水氯化锶(SrCl2•6H2O),由流程可知,SrCO3和盐酸发生反应:SrCO3+2HCl=SrCl2+CO2↑+H2O,反应后溶液中除含有Sr2+和Cl-外,还含有少量Fe2+、Ba2+杂质,加入过氧化氢,将Fe2+氧化为Fe3+,加硫酸生成硫酸钡沉淀,再调节溶液pH,使Fe3+转化氢氧化铁沉淀,所以过滤后滤渣为硫酸钡和氢氧化铁,滤液中含SrCl2,最后蒸发、冷却结晶得到SrCl2•6H2O.

(1)增大盐酸的浓度,加热,或者搅拌,增大接触面积,可以增大反应速率;

碳酸锶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锶、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rCO3+2H+=Sr2++CO2↑+H2O,

故答案为:加热、适当增加盐酸浓度等;SrCO3+2H+=Sr2++CO2↑+H2O;

(2)由表中数据可知,Fe3+在pH=1.5时开始沉淀,在pH=3.7时沉淀完全,故在步骤②-③的过程中,将溶液的pH值由1调节至3.7,使Fe3+转化氢氧化铁沉淀,且不能引入新杂质,可以选择氢氧化锶粉末,

故答案为:B;E;

(3)加入了稀硫酸,有硫酸钡生成,加入过氧化氢,将Fe2+氧化为Fe3+,再调节溶液pH,水解可生成氢氧化铁沉淀,操作③中所得滤渣的主要成分是BaSO4、Fe(OH)3,故答案为:Fe(OH)3、BaSO4

(4)六水氯化锶晶体61℃时开始失去结晶水,100℃时失去全部结晶水,则用热风吹干六水氯化锶,选择的适宜温度范围是50~60℃,

故答案为:A;

(5)根据溶解平衡,且不能引入新杂质,步骤⑥宜选用的无机洗涤剂是:饱和氯化锶溶液,

故答案为:饱和氯化锶溶液.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015秋•石家庄月考)无水FeCl3呈棕红色,在空气中极易潮解,100℃左右时升华,工业上常用作有机合成催化剂.某学习小组利用如图装置(夹持仪器略去)制备并收集无水FeCl3

请回答:

(1)按气流方向各装置依次连接的合理顺序为______(填仪器接口的字母编号).

(2)连接好各装置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如下:检查装置气密性后,装入药品,______(请按正确的顺序填人下列步骤的序号).

①加热Fe粉反应一段时间    ②打开分液漏斗活塞通一段时间气体

③关闭分液漏斗活塞    ④停止加热,充分冷却

(3)装置A的作用为______

(4)装置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5)装置D中盛有的试剂为______(写名称);装置E中冷水浴的作用为______

(6)从实验安全考虑,整套装置存在一处明显不足,请指出______

正确答案

解:(1)本套装置依次是制备氯气、除杂、反应装置、尾气处理,按照气流方向连接装置时要注意流进的导管要插入液面以下,按此原则可得连接顺序为dhifeccggba,故答案为:dhifeccggba;

(2)连接好各装置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如下:检查装置气密性后,装入药品,需要先打开分液漏斗产生一会儿氯气,再加热铁粉,反应完全后,停止加热,待充分冷却后再停止制氯气的反应,即按②①④③进行,故答案为:②①④③;

(3)装置A中碱石灰的作用是吸收多余的Cl2、防止外界的水蒸气进入E中,故答案为:吸收多余的Cl2、防止外界的水蒸气进入E中;

(4)浓盐酸和高锰酸钾混合制氯气的反应方程式为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故答案为: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

(5)D装置中盛装的是浓硫酸,装置E是为了降温冷凝,便于FeCl3收集,故答案为:浓硫酸;冷凝,便于FeCl3收集;

(6)从实验安全考虑,整套装置存在一处明显不足,就是制取装置与收集装置之间连接导管太细,当温度低于于100℃时,氧化铁凝华后形成的固体可能会堵塞导管,故答案为:B、E之间的连接导管太细,FeCl3易凝华沉积而堵塞导管.

解析

解:(1)本套装置依次是制备氯气、除杂、反应装置、尾气处理,按照气流方向连接装置时要注意流进的导管要插入液面以下,按此原则可得连接顺序为dhifeccggba,故答案为:dhifeccggba;

(2)连接好各装置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如下:检查装置气密性后,装入药品,需要先打开分液漏斗产生一会儿氯气,再加热铁粉,反应完全后,停止加热,待充分冷却后再停止制氯气的反应,即按②①④③进行,故答案为:②①④③;

(3)装置A中碱石灰的作用是吸收多余的Cl2、防止外界的水蒸气进入E中,故答案为:吸收多余的Cl2、防止外界的水蒸气进入E中;

(4)浓盐酸和高锰酸钾混合制氯气的反应方程式为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故答案为: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

(5)D装置中盛装的是浓硫酸,装置E是为了降温冷凝,便于FeCl3收集,故答案为:浓硫酸;冷凝,便于FeCl3收集;

(6)从实验安全考虑,整套装置存在一处明显不足,就是制取装置与收集装置之间连接导管太细,当温度低于于100℃时,氧化铁凝华后形成的固体可能会堵塞导管,故答案为:B、E之间的连接导管太细,FeCl3易凝华沉积而堵塞导管.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016•长春模拟)磷矿石主要以[Ca3(PO42•H2O]和磷灰石[Ca5F(PO43,Ca5(OH)(PO43]等形式

存在,图(a)为目前国际上磷矿石利用的大致情况,其中湿法磷酸是指磷矿石用过量硫酸分解制备磷酸,图(b)是热法磷酸生产过程中由磷灰石制单质磷的流程:

部分物质的相关性质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世界上磷矿石最主要的用途是生产含磷肥料,约占磷矿石使用量的______%;

(2)以磷矿石为原料,湿法磷酸过程中Ca5F(PO4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现有1t折合含有P2O5约30%的磷灰石,最多可制得到85%的商品磷酸______t.

(3)如图(b)所示,热法磷酸生产过程的第一步是将SiO2、过量焦炭与磷灰石混合,高温反应生成白磷.炉渣的主要成分是______(填化学式).冷凝塔1的主要沉积物是______,冷凝塔2的主要沉积物是______

(4)尾气中主要含有______,还含有少量的PH3、H2S和HF等.将尾气先通入纯碱溶液,可除去______;再通入次氯酸钠溶液,可除去______.(均填化学式)

(5)相比于湿法磷酸,热法磷酸工艺复杂,能耗高,但优点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由图(a)可知生产含磷肥料,约占磷矿石使用量的比例为:4%+96%×85%×80%=69%,

故答案为:69;

(2)以磷矿石为原料,用过量的硫酸溶解Ca5F(PO43可制得磷酸,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5F(PO43+5H2SO4=3H3PO4+5CaSO4+HF↑;

根据P元素守恒可得关系式P2O5~2H3PO4,142份P2O5可制取196份磷酸,1t折合含有P2O5约30%的磷灰石,含有P2O5的质量为0.3t,所以可制得到85%的商品磷酸的质量为:=0.49t,

故答案为:Ca5F(PO43+5H2SO4=3H3PO4+5CaSO4+HF↑;0.49;

(3)将SiO2、过量焦炭与磷灰石混合,高温除了反应生成白磷之外,得到的难溶性固体是CaSiO3;冷却塔1的温度是70℃,280.5℃>t>44℃,所以此时主要的沉积物是液态白磷;冷却塔2的温度是18℃,低于白磷的熔点,故此时的主要沉积物是固体白磷,

故答案为:CaSiO3;液态白磷;固态白磷;

(4)二氧化硅和HF反应生成四氟化硅气体,过量的焦炭不完全燃烧生成CO,因此在尾气中主要含有SiF4、CO,还含有少量的PH3、H2S和HF等;将尾气通入纯碱溶液,SiF4、HF、H2S与碳酸钠反应而除去,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可除掉强还原性的PH3

故答案为:SiF4、CO;SiF4、H2S、HF;PH3

(5)相比于湿法磷酸,热法磷酸工艺复杂,能耗高,但是所得产品纯度大,杂质少,因此逐渐被采用,

故答案为:产品纯度高.

解析

解:(1)由图(a)可知生产含磷肥料,约占磷矿石使用量的比例为:4%+96%×85%×80%=69%,

故答案为:69;

(2)以磷矿石为原料,用过量的硫酸溶解Ca5F(PO43可制得磷酸,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5F(PO43+5H2SO4=3H3PO4+5CaSO4+HF↑;

根据P元素守恒可得关系式P2O5~2H3PO4,142份P2O5可制取196份磷酸,1t折合含有P2O5约30%的磷灰石,含有P2O5的质量为0.3t,所以可制得到85%的商品磷酸的质量为:=0.49t,

故答案为:Ca5F(PO43+5H2SO4=3H3PO4+5CaSO4+HF↑;0.49;

(3)将SiO2、过量焦炭与磷灰石混合,高温除了反应生成白磷之外,得到的难溶性固体是CaSiO3;冷却塔1的温度是70℃,280.5℃>t>44℃,所以此时主要的沉积物是液态白磷;冷却塔2的温度是18℃,低于白磷的熔点,故此时的主要沉积物是固体白磷,

故答案为:CaSiO3;液态白磷;固态白磷;

(4)二氧化硅和HF反应生成四氟化硅气体,过量的焦炭不完全燃烧生成CO,因此在尾气中主要含有SiF4、CO,还含有少量的PH3、H2S和HF等;将尾气通入纯碱溶液,SiF4、HF、H2S与碳酸钠反应而除去,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可除掉强还原性的PH3

故答案为:SiF4、CO;SiF4、H2S、HF;PH3

(5)相比于湿法磷酸,热法磷酸工艺复杂,能耗高,但是所得产品纯度大,杂质少,因此逐渐被采用,

故答案为:产品纯度高.

下一知识点 : 氧化亚铁的物理性质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氢氧化铝的制备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