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③分别代表血浆、组织液和淋巴,共同构成人体内环境

B当人体蛋白质长期供应不足时,①③等处的渗透压会降低

C当外界为寒冷环境时,①中的由肾上腺髓质的分泌激素将减少

D无氧呼吸产生并释放到①中的乳酸由缓冲物质中和,以维持内环境pH相对稳定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据图分析,由于淋巴处物质交换是单向的,所以①为血浆,②为组织液,③为淋巴,三者共同构成了内环境,A正确;

B、当人体蛋白质长期供应不足时,血浆和淋巴的渗透压会降低,B正确;

C、当外界环境温度低时,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素分泌会增多,C错误;

D、无氧呼吸会产生乳酸,乳酸进入血浆中与缓冲物质反应,以维持内环境PH的相对稳定,D正确.

故选:C.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是人体内环境的示意图,请根据图完成以下问题:

(1)指出图中所指部位的体液名称:______;‚______;ƒ______;④______

(2)以上‚ƒ②③④合称______液,它构成了人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故称______

(3)一般情况下,②‚与ƒ③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______

(4)人体内的细胞只有通过______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而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则对新陈代谢起着______作用.

(5)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降低,导致血浆渗透压______,会引起图中______(填序号)增多导致水肿.

正确答案

解:(1)由图示结构可知,①为组织细胞内的液体,故为组织液,②为淋巴管内的淋巴,③为毛细血管内的血浆,④为组织间隙的组织液.

(2)淋巴、血浆和组织液为细胞外液,共同构成人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称为内环境.

(3)一般情况下,②淋巴‚与ƒ③血浆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4)人体内的细胞不能直接同外界环境间进行物质交换,需通过内环境来进行,内环境的稳态受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的调节.

(5)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降低,导致血浆渗透压降低,会引起图中④组织液增多导致水肿.

故答案为:

(1)①细胞内液 ②淋巴 ③血浆 组织液

(2)细胞外液 内环境

(3)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4)内环境调节

(5)降低    ④

解析

解:(1)由图示结构可知,①为组织细胞内的液体,故为组织液,②为淋巴管内的淋巴,③为毛细血管内的血浆,④为组织间隙的组织液.

(2)淋巴、血浆和组织液为细胞外液,共同构成人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称为内环境.

(3)一般情况下,②淋巴‚与ƒ③血浆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4)人体内的细胞不能直接同外界环境间进行物质交换,需通过内环境来进行,内环境的稳态受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的调节.

(5)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降低,导致血浆渗透压降低,会引起图中④组织液增多导致水肿.

故答案为:

(1)①细胞内液 ②淋巴 ③血浆 组织液

(2)细胞外液 内环境

(3)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4)内环境调节

(5)降低    ④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过程发生在内环境中的是(  )

A胰岛素的合成与分泌

B消化酶的合成

C受精作用

D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合成分泌在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中完成,是发生在细胞内的反应,A错误;

B、消化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合成是在核糖体上,是发生在细胞内的反应,B错误;

C、受精作用是发生在输卵管中,不是内环境,C错误;

D、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发生在血浆中,属于发生在内环境中的反应,D正确.

故选:D.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是人体某局部组织的模式图,图中箭头表示物质的交换方向,A、B、C表示结构,a、b、c、d表示液体.据图分析回答:

(1)图中a~d中,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的是______

(2)图中a~d中,O2浓度最低的是______.试写出人体内利用O2并产生CO2的反应式______

(3)在正常情况下,组成A结构的细胞具体的内环境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组成B结构的细胞具体的内环境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4)a与人体外界环境之间是通过______与外界环境间接地进行物质交换的.

正确答案

解:(1)a为细胞内液,b为组织液,c为淋巴,d为血浆,内环境是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不属于内环境组成的是a细胞内液.

(2)通过内环境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a处能吸收O2产生CO2,所以a处O2浓度最低,CO2浓度最高;人体内利用O2并产生CO2的过程为有氧呼吸,其反应式为C6H12O6+6O2+6H2O6CO2+12H2O+能量.

(3)在正常情况下,组成A结构毛细血管的细胞具体的内环境是组织液和血浆,组成B结构毛细淋巴管的细胞具体的内环境是组织液和淋巴.

(4)组织细胞必需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间接地进行物质交换.

故答案为:(1)a.

(2)a     C6H12O6+6O2+6H2O6CO2+12H2O+能量

(3)b    组织液     d     血浆     b    组织液    c    淋巴

(4)内环境

解析

解:(1)a为细胞内液,b为组织液,c为淋巴,d为血浆,内环境是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不属于内环境组成的是a细胞内液.

(2)通过内环境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a处能吸收O2产生CO2,所以a处O2浓度最低,CO2浓度最高;人体内利用O2并产生CO2的过程为有氧呼吸,其反应式为C6H12O6+6O2+6H2O6CO2+12H2O+能量.

(3)在正常情况下,组成A结构毛细血管的细胞具体的内环境是组织液和血浆,组成B结构毛细淋巴管的细胞具体的内环境是组织液和淋巴.

(4)组织细胞必需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间接地进行物质交换.

故答案为:(1)a.

(2)a     C6H12O6+6O2+6H2O6CO2+12H2O+能量

(3)b    组织液     d     血浆     b    组织液    c    淋巴

(4)内环境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医生常常给病人输液,常把药剂溶解于生理盐水(0.9%的NaCl溶液)中,而不是溶解于蒸馏水中.这是因为(  )

A无机盐在生物体的生命活动中是不可缺少的

B蒸馏水不含营养物质

C蒸馏水可增大细胞中自由水比例,使细胞代谢加快,加剧病情

D生理盐水能维持人体内环境渗透压的稳定,防止细胞过度吸水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无机盐对于维持细胞及生物体的渗透压从而维持细胞正常形态与功能具重要作用.医生给病人输液时,常将药剂溶解于生理盐水中而不是溶于蒸馏水中,就是由于生理盐水可维持人体内环境渗透压的稳定,防止细胞过度吸水而涨破.

故选:D.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015秋•连江县校级月考)如图是人体某局部组织的模式图,箭头表示物质交换方向,A、B、C表示结构,a、b、c、d表示液体.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中A、B、C分别表示的结构是:A______; B______;C______

(2)以上b、c、d它们构成了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故称______

(3)图中a~d,O2浓度最高处是______,CO2浓度最高处是______

(4)红细胞中的氧气到达组织细胞利用的途径是:红细胞→______→组织细胞(用→和文字表示,填写经过的内环境).

(5)指出图中c的成分通过一个怎样的途径可能形成b的成分:______(用→和文字表示填写经过的内环境,).

(6)内环境的______是机体运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机体维持其的主要调节机制是______调节.

正确答案

解:(1)分析题图:A为毛细血管;B为毛细淋巴管;C为组织细胞.

(2)分析题图:a为细胞内液;b为组织液;d表示血浆,它们构成了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称为内环境.

(3)氧气和二氧化碳都是自由扩散,氧气由红细胞运输通过血浆进入组织液,进而进入组织细胞被利用,所以血浆d中浓度最高,二氧化碳是由组织细胞产生,所以细胞内液a中含量最高.

(4)氧气由红细胞运输通过血浆进入组织液,进而进入组织细胞被利用,途径是:红细胞→血浆→组织液→组织细胞.

(5)c是淋巴,b是组织液,淋巴通过淋巴循环经左右锁骨下静脉→血液→从组织处毛细血管处渗出→b为组织液.

(6)内环境的稳态是机体运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机体维持其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故答案为:

(1)毛细血管  毛细淋巴管  组织细胞

(2)内环境 

(3)d  a  

(4)血浆→组织液

(5)淋巴→血浆→组织液  

(6)稳态  神经-体液-免疫

解析

解:(1)分析题图:A为毛细血管;B为毛细淋巴管;C为组织细胞.

(2)分析题图:a为细胞内液;b为组织液;d表示血浆,它们构成了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称为内环境.

(3)氧气和二氧化碳都是自由扩散,氧气由红细胞运输通过血浆进入组织液,进而进入组织细胞被利用,所以血浆d中浓度最高,二氧化碳是由组织细胞产生,所以细胞内液a中含量最高.

(4)氧气由红细胞运输通过血浆进入组织液,进而进入组织细胞被利用,途径是:红细胞→血浆→组织液→组织细胞.

(5)c是淋巴,b是组织液,淋巴通过淋巴循环经左右锁骨下静脉→血液→从组织处毛细血管处渗出→b为组织液.

(6)内环境的稳态是机体运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机体维持其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故答案为:

(1)毛细血管  毛细淋巴管  组织细胞

(2)内环境 

(3)d  a  

(4)血浆→组织液

(5)淋巴→血浆→组织液  

(6)稳态  神经-体液-免疫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有关人体细胞外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体的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B人体内的所有液体统称细胞外液

C组织液渗入毛细淋巴管就成为淋巴

D人体内的细胞通过细胞外液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人体的细胞外液又叫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组成,A正确;

B、人体内所有液体统称为体液,B错误;

C、组织液渗入毛细淋巴管可形成淋巴,C正确;

D、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D正确.

故选:B.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是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图.

(1)图中虚线内物质总称为______,其中A代表______,B代表______,C代表______

(2)正常人体的血糖含量为______,机体长时间运动时,血糖不断被消耗,此时胰岛细胞分泌的______增加,该分泌物可促进机体内的______分解,使血糖含量维持在正常水平.

(3)当血糖浓度高于180mg/dL时,部分葡萄糖随尿液排出体外.该过程影响肾脏对水的重吸收从而导致______增多,此时收集尿液并加入班氏试剂,经加热后尿液颜色呈______

(4)当体内血糖浓度降至50mg/dL时,人会感觉头昏,其原因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A是血浆、B是组织液、C是淋巴,这三者共同构成动物体内细胞生存的内环境.虚线枢内包括组织液、淋巴、血浆,表示内环境.

(2)正常人体的血糖含量为80~120mg/dL.胰高血糖素增加,促进机体内的肝糖元分解,使血糖含量维持在正常水平.机体长时间运动时,血糖不断被消耗,血糖降低,此时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增加.

(3)当血糖浓度高于180mg/dL时,超过了肾脏的肾糖阈,部分葡萄糖需要水来溶解,随尿液排出体外.该过程影响肾脏对水的重吸收从而导致尿量增多.班氏试剂与葡萄糖在加热后发生颜色反应,呈现砖红色.

(4)脑组织活动所需的能量主要来自血液中葡萄糖的氧化分解,较低的血糖浓度不能满足脑组织活动对能量的需要,因此当体内血糖浓度降至50mg/dL时,人会感觉头昏.

故答案为:

(1)内环境(或细胞外液)    血浆   组织液   淋巴

(2)80~120mg/dL 胰高血糖素   肝糖元

(3)尿量   砖红色

(4)脑组织活动所需的能量主要来自血液中葡萄糖的氧化分解,较低的血糖浓度不能满足脑组织活动对能量的需要(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解析

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A是血浆、B是组织液、C是淋巴,这三者共同构成动物体内细胞生存的内环境.虚线枢内包括组织液、淋巴、血浆,表示内环境.

(2)正常人体的血糖含量为80~120mg/dL.胰高血糖素增加,促进机体内的肝糖元分解,使血糖含量维持在正常水平.机体长时间运动时,血糖不断被消耗,血糖降低,此时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增加.

(3)当血糖浓度高于180mg/dL时,超过了肾脏的肾糖阈,部分葡萄糖需要水来溶解,随尿液排出体外.该过程影响肾脏对水的重吸收从而导致尿量增多.班氏试剂与葡萄糖在加热后发生颜色反应,呈现砖红色.

(4)脑组织活动所需的能量主要来自血液中葡萄糖的氧化分解,较低的血糖浓度不能满足脑组织活动对能量的需要,因此当体内血糖浓度降至50mg/dL时,人会感觉头昏.

故答案为:

(1)内环境(或细胞外液)    血浆   组织液   淋巴

(2)80~120mg/dL 胰高血糖素   肝糖元

(3)尿量   砖红色

(4)脑组织活动所需的能量主要来自血液中葡萄糖的氧化分解,较低的血糖浓度不能满足脑组织活动对能量的需要(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血细胞、肌细胞和淋巴细胞所处的内环境依次是(  )

A血浆、体液和体液

B血液、体液和淋巴

C血浆、组织液、淋巴和血浆

D血液、细胞外液和体液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1)红细胞属于血细胞,其直接生存的内环境是血浆;

(2)肌细胞属于组织细胞,其直接生存的内环境是组织液;

(3)淋巴细胞存在于血浆和淋巴中,其直接生存的内环境是淋巴和血浆.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物质中,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  )

A葡萄糖、氨基酸、呼吸酶

B抗体、激素、血浆蛋白

C抗原、抗体、水

D糖原、Na+、葡萄糖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细胞外液中含有葡萄糖和氨基酸,属于内环境的成分;呼吸酶存在于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A错误;

B、抗体主要分布在血浆中、激素分泌后进入细胞外液、血浆蛋白存在于血浆中,均属于内环境的成分,B正确;

C、抗原一般是体外病原体,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抗体和水属于内环境的成分,C错误;

D、糖原存在于动物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D错误.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变化发生于人体内环境中的是(  )

A淀粉水解为麦芽糖

B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

C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D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合成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淀粉水解为麦芽糖的过程发生在消化道内,而消化道直接与外界直接相同,不属于内环境,A错误;

B、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发生在内环境中,B正确;

C、在人体内,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发生在线粒体中,即在细胞内,C错误;

D、神经递质和激素都是在细胞内合成的,D错误.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激素是通过体液定向传输到靶细胞或靶器官的信息分子

B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

C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

D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激素、突触小泡和氨基酸都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激素是通过体液传输定向作用于靶细胞或靶器官的信息分子,A错误;

B、动作电位与静息电位的产生与Na+、K+有关,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B正确;

C、线粒体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C错误;

D、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激素、神经递质和氨基酸都属于内环境的成分,D错误;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5秋•颍上县校级月考)血清白蛋白合成于肝脏,是人血浆中含量最丰富的蛋白质;血红蛋白合成于未成熟的红细胞,是人成熟红细胞中最丰富的蛋白质.下列与血清白蛋白和血红蛋白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两者均属于分泌蛋白,其分泌均与高尔基体有关

B两者均在人体的内环境中发挥作用

C人体的所有细胞均含有两种蛋白质相对应的mRNA

D人体所有细胞中均含有合成这两种蛋白的基因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血红蛋白在红细胞内,不属于分泌蛋白,A错误;

B、血红蛋白在红细胞内,不在内环境中发挥作用,B错误;

C、这两种蛋白质的出现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不是人体的所有细胞均含有两种蛋白质相对应的mRNA,C错误;

D、人体所有细胞都是由受精卵分裂分化而来,遗传物质不变,故均含有合成这两种蛋白的基因,D正确.

故选:D.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如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③分别代表血液、淋巴和组织液,它们共同构成人体内环境

B①中无机盐浓度过高时,下丘脑某些细胞分泌会增强

C正常情况下,①-③的成分保持不变,与神经一体液调节有关

D当人体蛋白质长期供应不足时,①③等处的渗透压会下降

正确答案

B,D

解析

解:A、①~③分别代表血浆、淋巴和组织液,共同构成人体内环境,A错误;

B、血浆无机盐浓度过高,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由下丘脑细胞分泌、垂体细胞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B正确;

C、正常情况下,①~③的成分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并非保持不变,稳态维持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C错误;

D、当人体蛋白质长期供应不足时,血浆渗透压下降,由血浆渗透到组织液的水增加,组织液的渗透压下降,D正确.

故选:B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过程,哪些不是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  )

A神经递质和突触后膜受体的作用

B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

C抗体和抗原的特异性结合

D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合成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神经递质和突触后膜受体的作用”发生于突出间隙,属于组织液,A错误;

B、“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发生于血浆,B错误;

C、“抗体和抗原的特异性结合”发生在血浆、组织液或淋巴液中,该反应是可以发生在内环境中的反应,C错误;

D、“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合成”发生在细胞内,D正确.

故选:D.

下一知识点 :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