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
- 共1132题
下列各项减免税方式中,属于税基式减免的有( )。
A.营业税的起征点
B.企业所得税中技术开发费的加计扣除
C.纳税人销售旧货按4%的征收率计算增值税,并减征50%
D.企业所得税中当年发生的亏损结转以后五年内扣除
正确答案
A,B,D
解析
暂无解析
第89-93 题为套题: 材料1:2006 年,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关于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有关个人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6〕10 号),其中规定:企事业单位按照国家或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的缴费比例或办法实际缴付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和失业保险费,免征个人所得税;个人按照国家或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的缴费比例或办法实际缴付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和失业保险费,允许在个人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企事业单位和个人超过规定的比例和标准缴付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和失业保险费,应将超过部分并入个人当期的工资、薪金收入,计征个人所得税。 材料2:2009 年12 月,为进一步规范企业年金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国家税务总局出台了《关于企业年金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694 号)(以下简称694 号文)。 材料3:征缴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自2008 年3 月1 日起由1600 元提高到2000元。使用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方法是:缴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在税率表中,不超过500 元,税率为5%,速算扣除数为0 元;超过500 元至2000 元,税率为10%,速算扣除数为25 元;超过2000 元至5000 元的税率为15%,速算扣除数为125 元;超过5000 元至20000 元的税率为20%,速算扣除数为375 元。根据材料以及上述计算可知,企业年金计划缴费中,企业缴费可以采用月缴、季缴、半年缴、年缴等方式,其中该笔缴费个人所得税支付最少的是:( )。
A.月缴
B.季缴
C.半年缴
D.年缴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某特区中外合资生产企业,经认定为先进技术企业,届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2005年1月开始经营且当年获利,按当时规定适用企业所得税税率15%,并享受两免三减半的政策,即2005年~2006年免税,2007年~2009年减半征税。2009年相关生产、经营资料如下:
(1)企业拥有房产原值1000万元,2009年7月1日将其中的30%空余厂房出租给其他企业,当年取得租金20万元;2009年9月1日将其中 10%按政府规定价格租给个人居住,每月取得租金6万元,其余房产自用;
(2)企业实际占地面积共计20000平方米,其中3000平方米为厂区外的绿化区,2500平方米为厂区以内的绿化用地,企业创办的学校和医院共占地1500平方米,无偿借出800平方米给部队作训练场地;
(3)全年实现不含税销售额6000万元,购进原材料,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购货金额1410万元、进项税额239.7万元;支付购货的运输费50万元,保险费和装卸费30万元,取得运输公司开具的普通发票;
(4)应扣除的销售产品成本2499.04万元;
(5)发生销售费用1200万元,其中:含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1000万元;
(6)发生管理费用960万元(不包括城镇土地使用税和房产税),其中:含业务招待费140万元,新产品开发费用200万元;
(7)发生财务费用320万元,其中:4月1日向企业借款用于生产经营,借款200万元,借期两年,当年支付利息费用20万元;7月1日向银行借款用于工期为两年的在建工程建设,借款 1000万元,借期一年,当年支付利息费用25万元;
(8)9月通过教育部门向农村义务教育捐款 168.3万元,10月直接向某老年服务机构捐款 50万元;
(9)年终盘点时发现当年购进的原材料因管理不善发生损失,原材料账面成本是10万元。税务机关认定可以作为损失列支;(不考虑运费损失额)
(10)城镇土地使用税每平方米单位税额3元;房产税计算余值时的扣除比例为20%。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按下列序号计算有关纳税事项:
该企业2009年应缴纳企业所得税为( )万元。
A.107.51
B.86.48
C.160.79
D.192.95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
应纳税所得额=6044-2.2-2499.04-2254.93-112.76-200×50%=1075.07(万元)(直接法)
或者=842.15+(1000-906.6)+(140-30.22)+(20-200×5%×9/12)-200×50%+(168.3-101.06)+50=1075.07(万元)(间接法)
自2008年1月1日起,原享受低税率优惠政策的企业,在新税法施行后5年内逐步过渡到法定税率。其中:享受企业所得税15%税率的企业,2009年按20%税率执行;同时原享受企业所得税“两免三减半”、“五免五减半”等定期减免税优惠的企业,新税法施行后继续按原税收法律、行政法规及相关文件规定的优惠办法及年限享受至期满为止。
本题适用15%企业所得税率并享受企业所得税定期减半优惠过渡的企业,应一律按照规定的过渡税率计算的应纳税额实行减半征税,即2009年按20%税率计算的应纳税额实行减半征税。
应缴纳企业所得税=1075.07×20%×50%=107.51(万元)
下列税种中,不属于中央与地方共享税的有( )。
A.增值税
B.企业所得税
C.消费税
D.关税
E.证券交易税
正确答案
C,D
解析
[解析] 按照财政收入的管理权限为标准,按税种可以将财政收入划分为中央税、地方税和中央地方与共享税。其中,中央与地方共享税主要有增值税、企业所得税、资源税和证券交易税。消费税和关税均属于中央税。
下列支出不可以从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的有( )。
A.上交总机构合理的管理费
B.关联方借款金额为其注册资本的20%的,支付的不超过银行同期贷款利率利息
C.为建造固定资产而借入资金的利息
D.粮食白酒的广告宣传费
正确答案
C,D
解析
暂无解析
高新技术企业的工资制度需要改革。应该允许企业在积累增长大于消费增长、劳动生产率增长大于工资总额增长的前提下,自主确定职工工资标准和企业内部分配办法。国家可以通过调节个人收入所得税管理这些企业。
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种观点,即在高新技术企业的工资改革中( )。
A.个人所得税应不断提高
B.应确定职工工资标准和企业分配办法
C.企业对职工工资标准应有一定自主权
D.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将大于工资总额的增长
正确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点] 考查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解题思路] 这是一道难度不大的题目,通过分析很容易得出此题的结论。
根据企业所得税的有关规定,纳税人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准予当期扣除的税金包括( )。
A.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资源税、契税
B.土地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印花税、企业所得税
C.增值税、营业税、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印花税
D.消费税、营业税、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出口关税以及在管理费用中列支的税金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 契税应该资本化,通过折旧、摊销的方式从税前扣除;企业所得税不能在税前扣除;增值税是价外税,不在扣除之列。
下列关于企业所得税纳税地点的表述中,说法正确的有( )。
A.一般企业在实际经营管理地纳税
B.一般企业在实际经营管理地与注册地不一致的,在注册地纳税
C.联营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在所在地纳税
D.分支机构的生产经营所得,在所在地纳税
正确答案
A,C
解析
[解析] 一般企业实际经营管理地与注册地不一致的,在实际经营管理地纳税;分支机构不独立核算盈亏,经营所得并人总机构纳税。
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企业缴纳的下列各项税金,可以扣除的有( )。
A.增值税
B.消费税
C.营业税
D.房产税
E.印花税
正确答案
B,C,D,E
解析
[解析] 题中各项税金,消费税、营业税准予在税前直接扣除,印花税与房产税需要记入管理费用进行扣除。
(2)关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估计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若资产生产的产品提供企业内部使用,应以内部转移价格为基础预计资产未来现金流量
B.资产预计的未来现金流量包括与资产改良有关的现金流出
C.预计资产未来现金流量包括筹资活动和所得税收付产生的现金流量
D.对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的预计应建立在经企业管理层批准的最近财务预算或者预测数据的基础上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 选项A,内部转移价格往往与市场公平交易价格不同,为了如实测算资产的价值,就应当以公平交易中企业管理层能够达到的最佳的未来价格估计数进行预计;选项 B,与资产改良有关的现金流出只是未来可能发生的,未做出承诺的一种支出,不应该考虑,但如果未来发生的现金流量是为了维持资产正常运转或者资产正常产出水平,即资产的维护支出,则应当在预计资产未来现金流量时将其考虑在内;选项C,预计资产未来现金流量不应包括筹资活动和所得税收付产生的现金流量。
某企业2001年按规定的时间向税务机关进行了纳税申报,并缴纳了当年的营业税和所得税。该企业纳税申报有关资料如下:该企业1999年营业收入为1458000元,营业支出为 1272000元,缴纳的营业税为72900元,缴纳的所得税为37323元,2002年,税务机关在税务检查中发现该企业有通过虚开发票等手段,隐瞒实际收入和支出的情况。经查实,该企业2001年实际收入为1638000元,营业支出126000元。该企业适用的营业税税率为 5%。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
要求: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分析该企业在税收上属何种行为应如何进行处理
正确答案
该企业的行为属于偷税行为。
(2) 该企业偷税数额如下:
偷漏营业税额=(1638000-1458000)×5%=9000(元)
偷漏所得税额=[(1638000-126000)-(1458000-1272000)-9000]×33%
=1317000×33%
=434610(元)
该企业偷税数额合计=9000+434610=443610(元)
(3) 该企业1999年应纳税额=1638000×5%+(37323+434610)=81900+471933= 553833(元)
该企业偷税数额占应纳税额的比例为=443610÷553833×100%=80%
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和《刑法》的规定,通过虚假手段,隐瞒实际收入和支出,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不列、少列收入,偷税数额占应纳税额10%以上的,即构成偷税罪,该企业偷税数额达443610元,偷税数额达应纳税额的80%,构成偷税罪。根据《刑法》和《税收征收管理法》的规定,应由税务机关迫缴其偷税税款443610元,并对该单位处以偷税数额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金,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解析
暂无解析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不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
B.某企业2007年的利润总额为1000万元,其在2007年度支出的公益性捐赠200万元应当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予以扣除
C.外商投资企业按照《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所享有的税收优惠,自《企业所得税法》实施之日起取消
D.企业所得税的居民企业仅指依法在中国境内成立的企业
正确答案
A
解析
[考点] 企业所得税
[详解] A项说法正确,依据《企业所得税法》第1条第2款的规定,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不适用《企业所得税法》,它们的投资人需要按照《个人所得税法》缴纳个人所得税;B项说法错误,依照《企业所得税法》第9条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C项说法错误,《企业所得税法》第57条对此有过渡性的规定,需要引起注意;D项说法错误,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第2条的规定,居民企业还包括依照外国(地区)法律成立但实际管理机构在中国境内的企业。
某产品出口外商投资企业,合同经营期12年。2001年开始生产,当年亏损15万元;2002年获利10万元;2003年获利40万元,外商投资者将分得的税后利润16万元再投资于该企业;2004年亏损8万元;2005年获利60万元,外商投资者将分得的税后利润20万元购买另一投资者的股权;2006年获利50万元。外商投资者将分得的税后利润20万元增加本企业注册资本。
要求:请分别计算该企业2001—2006年每年的应纳企业所得税和有关年度外商投资者的再投资退税额(假设地方所得税6年间均免征,税率30%)。
正确答案
(1)2001年亏损,不征企业所得税。
(2)2002年弥补亏损后仍有亏损,不征企业所得税。
(3)2003年弥补亏损后盈利,为获利年度。开始享受五年的减免税优惠。
(4)2004年免税,亏损可在下一年度弥补。
(5)2005年应纳企业所得税=(60-8) ×30%÷2=7.8(万元)
(6)2006年应纳企业所得税=50×30%÷2=7.5(万元)
(7)外商投资者获得的再投资退税额: 2003年免税期,再投资不退税。
2005年外商投资者将分得的税后利润20万元购买另一投资者的股权,未增资不退税。
2006年20÷(1-30%÷2)×30%÷2×40%=1.4118(万元)
解析
暂无解析
A企业2008年自行申报收入总额为80万元,经税务机关检查,另有20万元收入没有入账,由于该企业拒不提供其他纳税资料,当地税务机关确定该企业所在行业应税所得率为20%,适用所得税率为33%,该企业2008年应纳企业所得税为( )。
A.5.28万元
B.6.6万元
C.16万元
D.25万元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 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的规定,应为6.6万。
关于企业所得税的纳税地点,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
A.企业所得税由纳税人向其实际经营管理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缴纳
B.联营企业实行先税后分原则,在其经营所在地就地纳税
C.企业注册地与实际经营管理地不一致时,以企业注册地为纳税地点
D.由铁道部所属企业应执行“统一计算、分级管理、就地预缴、集中清算”,的汇总纳税办法
正确答案
A,B
解析
暂无解析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