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与消费
- 共609题
4.每值中秋和国庆两节之际,各商家都借机搞活动促销。特别是各家金店或百货商场的金饰品柜台再度成为国庆黄金周最热闹的地方。如果P为价格,Q为需求量,正确反映材料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黄金价格与需求之间是反比关系,而不是相互之间没有影响,故排除A;价格与需求之间是反比关系,且黄金是高档耐用品,价格变动引发的需求弹性较大,而不是需求弹性较小,故排除B;黄金是高档耐用品,价格变动引发的需求弹性较大,黄金价格与商品需求量之间是反比关系,故C符合题意;价格与需求之间并不是无关,故排除D。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价格变动的影响。
解题思路
准确理解命题立意,依据题意逐项分析,做出最佳选择。
易错点
一般情况下,商品价格上涨,需求量减少,反之则增加。黄金属于高档耐用品,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较大。
知识点
2.为减少使用塑料袋产生的污染,七年前,有关部门要求所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被称作“限塑令”。然而放眼各大超市,使用价格相对较高的环保购物袋的市民实属少数,在收银台多付几毛钱换取塑料袋已成为习惯,“限塑令”并未发挥其应有的制约和规范作用。对此,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①购物袋需求弹性小,相对较低的价格不会使人们的使用量明显减少
②作为塑料袋的互补品,环保购物袋价格偏高,不利于引导人们减少塑料袋的使用量
③靠经济手段,不可能对人们形成绿色环保的生活和消费方式发挥作用
④政府给环保塑料袋生产企业一定补贴,降低价格,不失为一项有效措施
正确答案
解析
②错误,环保购物袋不是塑料袋的互补品,而是替代品,
③错误,靠经济手段,不可能对人们形成绿色环保的生活和消费方式发挥作用,否定了宏观调控的作用,①④当选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此题给定一个背景材料,然后需要一一看选项,排除错误选项,选出正确选项
易错点
区分互为替代品和互补品
知识点
1.假定在一定时期内,某国汽车和电动车各占一半的消费市场,随着近期石油价格不断下跌,如果每升汽油价格下降了一块钱,该国汽车的需求变动量为其所占份额的十个百分点,其它条件不变。此时,汽车和电动车所占的消费市场份额分别为( )
正确答案
解析
该国汽车和电动车各占50%的份额,在汽油价格下降一块钱的条件下,汽车需求量份额为十个百分点,则计算结果为50x(1+10%)=55,电动车市场份额则为45%。故选B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计算类试题是高考政治学科的必考试题,也是一种实际应用能力的检测,考生要把握其中的计算技巧,市场份额类计算题基本计算公式为“原份额x(1+增加的份额)=现份额”。
易错点
此题难度较大,考生容易被常规思维迷惑,理解为需求量上升10%,则汽车市场份额会上升为60%。
知识点
1.2016年3月1日,微信支付平台开始对个人用户的微信零钱提现功能收取手续费,微信提现进入收费时代。假设其他支付平台仍坚持提现免费,则可能会出现的情况是()
正确答案
解析
商品的价格与需求之间是反比关系,价格越高,需求量越小,①表示微信提现费用提高,微信用户数量减少,正确;②表示的表示微信提现费用与微信用户数量呈正比关系,错误,排除;微信支付平台与其他支付平台是互为替代关系,随着微信提现费用提高,微信自身用户数量减少,其他支付平台用户数量就会增加,④图示正确;③图示错误。所以正确答案为B.①④。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1、审材料,明确考查的是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
2、调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明确价格和需求是正比关系,调动数学函数的相关知识,排除不符合的选项,再明确价格变动相关商品需求量影响。
易错点
1、不明白价格和需求之间是反比关系,价格越高,需求量越小,价格越低,需求量越大。
2、不明白价格变动相关商品需求量影响。本商品价格越高,替代品的需求量越大。
知识点
1.2015年12月,中澳自由贸易协定正式生效并第一次降税,2016年1月第二次降税。假设S商品由澳大利亚进口到我国已降为零关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图示能够正确表示降税前后我国市场S商品及其替代品M和互补品N的需求变化趋势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降税后,S商品的价格下降,其替代品M的需求量会减少,①符合题意;S商品的价格下降,其互补品N的价格不变,需求增多,④符合题意,②③不符合,排除,所以正确答案为B。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价格变化对其替代品和互补品需求的影响的知识
解题思路
1、审材料,明确考查的是价格变化对其替代品和互补品需求的影响的知识。
2、调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明确互补和替代关系,结合材料,排除不符合的选项,选出最佳选项。
易错点
1、不能区分互补品与替代品
2、不能准确把握题干所给的条件
教师点评
要求考生把数学函数与经济学知识糅合。
知识点
为了保证工程质量,监理工程师对分包商的制约与控制,可以采取的手段和方法包括( )。
A.停止施工
B.停止付款
C.索赔
D.取消分包资格
E.削减分包工程量
正确答案
A,B,D
解析
暂无解析
1.如图反映的是一定时期内某商品的供求量(Q)随价格(P)变化的情况。曲线D为需求曲线,S和S1为供给曲线。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选项中可能会引起E点向E1点变动的是( )
①纺织行业全面推进机器换人
②国家对新能源汽车免征购置税
③智能手机市场竞争愈演愈烈
④中央银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
正确答案
解析
本题考查价格与供求的关系。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影响价格.本题考查价格变动对供求的影响。一般情况下,价格越高供给越多,需求越少。
考查方向
价格与供求的关系;价格曲线
解题思路
E点向E1点变动表示价格下降,供给与需求都在增加,其原因可能是纺织行业全面推进“机器换人”,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故①正确;
国家对新能源汽车免征购置税,价格未变,故②排除;
智能手机供给量增加,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价格下降,③正确;
④与材料无关.故④排除.
故选B.
易错点
学生对价格变动引起供给与需求的影响的知识点掌握不牢,不能全面理解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
知识点
12.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接受采访时表示:“网络购物已经成为必然的潮流,网店的价格比实体店低了很多,实体店经济注定要被淘汰,就像狮子注定会吃掉绵羊一样。”“我们双十一要做100年,还有93年要做,这才刚刚开始。”如果经济发展水平用E表示,互联网需求用I表示、价格用Pl表示,实体店需求用R表示、价格用P2表示。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能依次支撑马云“狮羊论”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①表示随着互联网需求的增多,实体店需求减少;②表示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互联网需求增多;③表示互联网商品价格低是互联网需求增加;④表示实体店价格和需求是正比关系,本身错误,价格与需求应该是反比关系。综合分析可以得出能支撑马云“狮羊论”的是②→③→① ,由于经济发展和价格低廉,互联网需求增加,互联网需求增加导致实体店需求减少。所以正确答案为C。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了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此类命题往往借助数学坐标图来进行考察,对考生思维能力要求较高。
解题思路
审材料,明确考查的是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调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明确价格和需求是正比关系,调动数学函数的相关知识,排除不符合的选项。
易错点
不明白价格和需求之间是反比关系,价格越高,需求量越小,价格越低,需求量越大2、不明白价格变动对相关商品的影响。
教师点评
本题考查的知识要求能力强,需要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结合函数关系作出判断。
知识点
1.2015年“双十一”,天猫的总成交量达912.17亿元,较去年翻了一倍。消费者对降价促销的商品变得更加理性:从店铺的公告、商品的描述、买家的评论里去判断,特别留意自己所要达到期望值的相关评论。这说明
①消费者注重从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中把握统一
②价格下跌会导致需求弹性变化和需求量的大幅度上涨
③收入决定消费者的购买力
④消费心理影响人们的消费行为
正确答案
解析
从材料可以看出,消费者不止关心商品的价格,从而变得更加理性,①符合题意。②表述不严谨,价格下跌未必导致需求弹性变化和需求量的大幅度上涨,这已不是理性消费行为;材料所示现象和人们收入无关,故排除③。人们的消费心里更加成熟、理性,这体现了消费心理影响人们的消费行为,故④符合题意。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抓住材料中消费者对降价促销商品更加理性的表现,不难排除②③选项。
易错点
价格下跌未必引起需求量的大幅度上涨,这要看是生活必需品还是高档耐用品。
知识点
1.自2016年1月1日起,我国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这一政策对月嫂的消费需求产生一定刺激,月嫂薪水飙升,进一步催热月嫂服务行业。不考虑其他因素,能正确反映这种变动传导效应的是(注:D、S为变动前,D1、S1为变动后)
正确答案
解析
由于国家全面二孩政策导致月嫂价格不变需求增加,①反映的是价格不变,需求增加;月嫂需求增加导致月嫂供不应求价格上升,价格上升导致供给月嫂增加③反映的是价格上升导致供给增加。所以①→③正确。②表示价格下降需求增加,④表示价格不变供给增加,均不合题意,所以选C选项。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了供求和价格的双向制约,在近几年的各省高考题出现的频率较高,常以国家政策或企业行为导致的某种商品供求的变化为材料,以函数坐标图为表现形式进行考察。
解题思路
1、审材料的逻辑关系:国家政策--价格不变,需求增加—供不应求,价格上升—价格上升,供给增加。
2、辨别四个函数关系图即可
易错点
1、理顺不了材料中的逻辑关系:国家政策--价格不变,需求增加—供不应求,价格上升—价格上升,供给增加。
2、不易读懂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
知识点
12.2015年12月,中澳自由贸易协定正式生效并第一次降税,2016年1月第二次降税。假设S商品由澳大利亚进口到我国已降为零关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图示能够正确表示降税前后我国市场S商品及其替代品M和互补品N的需求变化趋势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由于中澳自由贸易协定正式生效并降税,由澳大利亚进口到我国的S商品价格降低,需求增加,而其替代品M的需求则会减少,①所示经济关系符合材料;其互补品N的价格不变但是需求会增加,④符合;②③不符合材料。所以正确答案为B.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价格与需求的关系、互补品与替代品的区分等知识。
解题思路
1、审材料,明确考查的是价格与需求的关系、互补品与替代品的区分。
2、调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明确互补和替代关系,结合材料,比较四个图表,排除不符合的选项,选出最佳选项。
易错点
不知道价格与需求的关系、不能把握互补品与替代品的区别。
知识点
1. 为推广新能源汽车,国家对新能源汽车购买者给予一定的补贴,消费者按销售价格扣减补贴后支付。下图为我国对里程数小于150公里的纯电动乘用车的补贴金额(万元/辆)。该车补贴标准变化带来的直接影响是
①新能源汽车的价值量逐渐变大
②新能源汽车的消费预期发生改变
③新能源汽车企业优胜劣汰加速
④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逐年萎缩
正确答案
解析
图中显示,我国对纯电动乘用车的补贴金额在不断减少,会减少促使消费者消费观的转变,电动汽车市场的竞争也更激烈,所以选B.②③。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多彩的消费,企业的经营与发展。
解题思路
1、我国对纯电动乘用车的补贴不会改变它本身的价值量,排除①;
2、图中显示,我国对纯电动乘用车的补贴金额在不断减少,会减少促使消费者消费观的转变,电动汽车市场的竞争也更激烈,所以选B.②③。
易错点
我国对纯电动乘用车的补贴金额在不断减少,容易误认为是④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逐年萎缩。
知识点
1.假设其他条件不变,下列与图1所反映的信息相符合的是:( )
正确答案
知识点
10.在供需平衡的某商品市场上,假设政府基于某种目标,决定对该商品实施价格上限管制政策,其他条件不变。图1( P1 表示政策实施前价格,P2 表示政策实施后价格)中能反映该政策实施后价格变动的是
正确答案
B
解析
在供需平衡的某商品市场上对该商品实施价格上限管制政策,故P1应是均衡价格,排除A、C。政府实施价格上限管制政策,目的是遏制价格上涨,故上限管制价格(即政策实施后的价格P2)应低于均衡价格,B正确,D中P2高于P1,排除。本题选B。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首先,可判定价格上限管制政策实施前的价格P1为均衡价格;其次,要能够理解价格上限管制政策意味着政策实施后的价格P2要低于均衡价格P1。
易错点
对均衡价格判断错误;对价格上限管制政策的意思不理解。
知识点
2.市场上某款运动鞋的价格上涨后,其供应量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下列图示正确反映这一变化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根据题意,某款运动鞋价格的上涨,对生产者来说有利可图,生产者就会扩大生产规模,供应量增加。价格与供应量之间是正比关系,故B正确,排除错误选项A。选项C、D反映的是价格不变,数量增加或者减少的情况,不符合题意,因为题意指的是价格上涨,而不是价格不变,因此选B。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本题属于图表型试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对照题意理解图的意思。解答本题需要掌握两个关键点,一是题意指出了价格上涨,供应量增加这个关键因素,说明二者成正比关系;另一个是看到图中有反映价格不变的因素,不符合题意,这样容易选出正确选项。本题考查学生读图的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易错点
要注意函数图的平移的意义
知识点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