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Ⅰ.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以海带为原料获得少量碘水,并以四氯化碳为溶剂将碘从碘水中提取出来,具体过程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②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2)操作③为萃取,为什么可以用CCl4作为萃取剂?______

(3)从含碘的有机溶剂中提取碘和回收有机溶剂,还需要经过蒸馏.指出如图实验装置中存在的错误之处:①______;②______; ③______

(4)请设计一种检验提取碘后的水溶液中是否还含有单质碘的简单方法:______

Ⅱ.FeSO4•7H2O是某些补血剂的主要成分,实验室为了测定某补血剂中铁元素的含量需要450ml 0.01mol/L的高锰酸钾溶液,配制高锰酸钾溶液时所用的仪器有天平、烧杯、胶头滴管及______;用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滴定时,标准高锰钾溶液应该放在______(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中.假如该实验用标准来滴定待测液,在滴定过程中常会因操作不正确而引起误差,下列操作中可以引起所测铁元素含量偏高的是______(用字母填写).

A.锥形瓶用待测液润洗

B.锥形瓶洗净后还留有蒸馏水

C.盛装标准液的滴定管洗净后未用标准润洗直接进行装液滴定

D.盛装高锰酸钾溶液的滴定管在滴定前读数正确,滴定后俯视读数.

正确答案

解:Ⅰ、(1)氯气具有氧化性,可以将碘离子氧化为碘单质,发生的化学反应为:Cl2+2I-=I2+2Cl-,故答案为:Cl2+2I-=I2+2Cl-

(2)四氯化碳和水不互溶,且碘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大于水中的溶解度,碘溶于四氯化碳后溶液呈紫红色,故答案为:CCl4不溶于水,且碘在CCl4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与I2不反应;

(3)加热烧杯必须垫石棉网,温度计控制的不是混合液的温度,不能插到液体中,水银球应该放在支管口处,冷凝管的使用原则是下口进水口,上口是出水口,

故答案为:①缺少石棉网;②温度计插到了液体中;③冷凝管进出水的方向颠倒;

(4)碘单质遇到淀粉变蓝色,碘单质的检验方法:取少量提取碘后的水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几滴淀粉试液,观察出现蓝色(如果变蓝,说明还有单质碘),

故答案为:取少量提取碘后的水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几滴淀粉试液,观察出现蓝色(如果变蓝,说明还有单质碘);

Ⅱ、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需要的仪器:天平、烧杯、胶头滴管、玻璃棒、一定规格容量瓶,高锰酸钾具有强氧化性,不能使用碱式滴定管,应该使用酸式滴定管,

A.锥形瓶用待测液润洗,会使得测定结果偏高,故A正确;

B.锥形瓶洗净后还留有蒸馏水,不会影响实验结果,故B错误;

C.盛装标准液的滴定管洗净后未用标准润洗直接进行装液滴定,会导致结果偏高,故C正确;

D.盛装高锰酸钾溶液的滴定管在滴定前读数正确,滴定后俯视读数,会导致结果偏低,故D错误.

故答案为:玻璃棒、500mL容量瓶;酸式;AC.

解析

解:Ⅰ、(1)氯气具有氧化性,可以将碘离子氧化为碘单质,发生的化学反应为:Cl2+2I-=I2+2Cl-,故答案为:Cl2+2I-=I2+2Cl-

(2)四氯化碳和水不互溶,且碘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大于水中的溶解度,碘溶于四氯化碳后溶液呈紫红色,故答案为:CCl4不溶于水,且碘在CCl4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与I2不反应;

(3)加热烧杯必须垫石棉网,温度计控制的不是混合液的温度,不能插到液体中,水银球应该放在支管口处,冷凝管的使用原则是下口进水口,上口是出水口,

故答案为:①缺少石棉网;②温度计插到了液体中;③冷凝管进出水的方向颠倒;

(4)碘单质遇到淀粉变蓝色,碘单质的检验方法:取少量提取碘后的水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几滴淀粉试液,观察出现蓝色(如果变蓝,说明还有单质碘),

故答案为:取少量提取碘后的水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几滴淀粉试液,观察出现蓝色(如果变蓝,说明还有单质碘);

Ⅱ、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需要的仪器:天平、烧杯、胶头滴管、玻璃棒、一定规格容量瓶,高锰酸钾具有强氧化性,不能使用碱式滴定管,应该使用酸式滴定管,

A.锥形瓶用待测液润洗,会使得测定结果偏高,故A正确;

B.锥形瓶洗净后还留有蒸馏水,不会影响实验结果,故B错误;

C.盛装标准液的滴定管洗净后未用标准润洗直接进行装液滴定,会导致结果偏高,故C正确;

D.盛装高锰酸钾溶液的滴定管在滴定前读数正确,滴定后俯视读数,会导致结果偏低,故D错误.

故答案为:玻璃棒、500mL容量瓶;酸式;AC.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现有含NaCl、Na2SO4和NaNO3的混合溶液,选择适当的试剂将其转化为相应的沉淀或固体,从而实现Cl-、SO和NO的相互分离.相应的实验过程可用如图表示: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试剂1______,试剂2______,试剂4______,沉淀C______

(2)加入过量试剂3的目的是______

(3)在加入试剂4后,获得固体D的实验操作1分别是____________、过滤(填操作名称).

正确答案

解:如先加入AgNO3,则会同时生成Ag2SO4和AgCl沉淀,则应先加入过量的Ba(NO32即试剂1,生成BaSO4沉淀即A,然后在滤液中加入过量的AgNO3即试剂2,使Cl-全部转化为AgCl沉淀即B,在所得滤液中加入过量的Na2CO3即试剂3,使溶液中的Ag+、Ba2+完全沉淀,最后所得溶液为NaNO3和Na2CO3的混合物,加入稀HNO3即试剂4,最后进行蒸发操作可得固体NaNO3

(1)分离溶液中的Cl-,应加入AgNO3,分离溶液中的SO42-,应加入Ba(NO32,如先加入AgNO3,则会同时生成Ag2SO4和AgCl沉淀,则应先加入过量的Ba(NO32,生成BaSO4沉淀,然后在滤液中加入过量的AgNO3,使Cl-全部转化为AgCl沉淀,在所得滤液中加入过量的Na2CO3,使溶液中的Ag+、Ba2+完全沉淀,最后所得

溶液为NaNO3和Na2CO3的混合物,加入稀HNO3,最后进行蒸发操作可得固体NaNO3,所以试剂1为Ba(NO32,试剂2为AgNO3,试剂3为Na2CO3,试剂4为HNO3

故答案为:Ba(NO32;AgNO3;Na2CO3;HNO3

(2)加入过量的Ba(NO32,在滤液中加入过量的AgNO3,使Cl-全部转化为AgCl沉淀,反应后溶液中存在过量的Ag+、Ba2+,在所得滤液中加入过量的Na2CO3,使溶液中的Ag+、Ba2+完全沉淀,故答案为:除去溶液中过量的Ag+、Ba2+

(3)根据以上分析,从溶液中获得固体,应将溶液进行蒸发,然后冷却结晶、最后过滤可得固体,故答案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解析

解:如先加入AgNO3,则会同时生成Ag2SO4和AgCl沉淀,则应先加入过量的Ba(NO32即试剂1,生成BaSO4沉淀即A,然后在滤液中加入过量的AgNO3即试剂2,使Cl-全部转化为AgCl沉淀即B,在所得滤液中加入过量的Na2CO3即试剂3,使溶液中的Ag+、Ba2+完全沉淀,最后所得溶液为NaNO3和Na2CO3的混合物,加入稀HNO3即试剂4,最后进行蒸发操作可得固体NaNO3

(1)分离溶液中的Cl-,应加入AgNO3,分离溶液中的SO42-,应加入Ba(NO32,如先加入AgNO3,则会同时生成Ag2SO4和AgCl沉淀,则应先加入过量的Ba(NO32,生成BaSO4沉淀,然后在滤液中加入过量的AgNO3,使Cl-全部转化为AgCl沉淀,在所得滤液中加入过量的Na2CO3,使溶液中的Ag+、Ba2+完全沉淀,最后所得

溶液为NaNO3和Na2CO3的混合物,加入稀HNO3,最后进行蒸发操作可得固体NaNO3,所以试剂1为Ba(NO32,试剂2为AgNO3,试剂3为Na2CO3,试剂4为HNO3

故答案为:Ba(NO32;AgNO3;Na2CO3;HNO3

(2)加入过量的Ba(NO32,在滤液中加入过量的AgNO3,使Cl-全部转化为AgCl沉淀,反应后溶液中存在过量的Ag+、Ba2+,在所得滤液中加入过量的Na2CO3,使溶液中的Ag+、Ba2+完全沉淀,故答案为:除去溶液中过量的Ag+、Ba2+

(3)根据以上分析,从溶液中获得固体,应将溶液进行蒸发,然后冷却结晶、最后过滤可得固体,故答案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锌锰干电池由于其贮存和使用寿命较短,大都为一次性电池,用完之后被当作垃圾扔掉.这不仅浪费了宝贵的金属资源,而且还会产生严重的环境污染.下表是各类电池的综合成分分析结果:

通过简单的机械处理,将电池中各组分进行最大在限度的分离,从而使整个处理过程得到简化.再分别对锌皮和锰粉(MnO2)进行湿法处理,通过预处理、浸取、净化等工序制出产品.工艺流程如下图:

查阅资料知各离子沉淀完全的pH为

已知:锌元素与铝元素相似,具有两性.

(一)在预处理中:

(1)分离铁皮和锌皮的方法是______

(2)试写出锌皮与过量洗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3)洗液加(NH42CO3在pH=7.5沉淀出一种碱式盐,请写出该物质化学式______

(二)二氧化锰生产中:

(4)写出加入30%盐酸溶解时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5)盐酸溶解后回收的渣主要是______

(6)已知第二次加H2O2后调节pH≈9的目的为将Mn2+转化为MnO2,则第一次加H2O2后调节pH≈5,目的是______

(三)硫酸锌生产中:

(7)制备硫酸锌中需要填充的操作步骤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金属铁可以被磁铁吸引,分离铁皮和锌皮的方法可以采用磁选法,金属锌和铁皮的分离过程中,金属锌和强碱反应,但是金属铁不反应,可以加入洗液氢氧化钠,过滤,得到滤渣即为铁,根据锰粉和锌皮的处理流程知道:向锰粉中加入盐酸,MnO2+4H++2Cl-Mn2++Cl2↑+2H2O,其中碳不溶于盐酸,溶解后回收的渣主要是碳黑,向滤液中加入双氧水,可以将其中的杂质亚铁离子氧化成铁离子,根据表中数据,调节pH≈5,将铁离子完全沉淀,得到的滤液再次加入碱和双氧水后调节pH≈9的目的为将Mn2+转化为MnO2,烘干可得到二氧化锰;向锌皮中加入盐酸溶解,滤去不溶物质,向滤液中加入双氧水,调节pH,将铁离子沉淀除去,加入金属锌,发生置换反应得到硫酸锌,加硫酸酸化,将溶液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可以得到硫酸锌的晶体.

(1)在预处理中,分离铁皮和锌皮的方法是磁选法或用磁铁吸;故答案为:磁选法;

(2)锌元素与铝元素相似,具有两性,可以和洗液氢氧化钠反应,即Zn+2OH-=ZnO22-+H2↑,故答案为:Zn+2OH-=ZnO22-+H2↑;

(3)洗液加(NH42CO3在pH=7.5沉淀出一种碱式盐,该物质是碱式碳酸锌,化学式为Zn2(OH)2CO3

故答案为:Zn2(OH)2CO3

(4)二氧化锰生产中,加入30%盐酸溶解时,生成氯化锰和氯气,离子方程式为:MnO2+4H++2Cl-Mn2++Cl2↑+2H2O;

故答案为:MnO2+4H++2Cl-Mn2++Cl2↑+2H2O;

(5)其中碳不溶于盐酸,所以盐酸溶解后回收的渣主要是碳黑(或碳),故答案为:碳黑(或碳);

(6)第一次加H2O2后,将亚铁离子氧化成铁离子,调节pH≈5,将铁离子完全沉淀;故目的是除去Fe2+和Fe3+

故答案为:除去Fe2+和Fe3+

(7)硫酸锌溶液经过蒸发结晶,然后是过滤、洗涤、干燥就可以得到其晶体,故答案为:结晶.

解析

解:金属铁可以被磁铁吸引,分离铁皮和锌皮的方法可以采用磁选法,金属锌和铁皮的分离过程中,金属锌和强碱反应,但是金属铁不反应,可以加入洗液氢氧化钠,过滤,得到滤渣即为铁,根据锰粉和锌皮的处理流程知道:向锰粉中加入盐酸,MnO2+4H++2Cl-Mn2++Cl2↑+2H2O,其中碳不溶于盐酸,溶解后回收的渣主要是碳黑,向滤液中加入双氧水,可以将其中的杂质亚铁离子氧化成铁离子,根据表中数据,调节pH≈5,将铁离子完全沉淀,得到的滤液再次加入碱和双氧水后调节pH≈9的目的为将Mn2+转化为MnO2,烘干可得到二氧化锰;向锌皮中加入盐酸溶解,滤去不溶物质,向滤液中加入双氧水,调节pH,将铁离子沉淀除去,加入金属锌,发生置换反应得到硫酸锌,加硫酸酸化,将溶液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可以得到硫酸锌的晶体.

(1)在预处理中,分离铁皮和锌皮的方法是磁选法或用磁铁吸;故答案为:磁选法;

(2)锌元素与铝元素相似,具有两性,可以和洗液氢氧化钠反应,即Zn+2OH-=ZnO22-+H2↑,故答案为:Zn+2OH-=ZnO22-+H2↑;

(3)洗液加(NH42CO3在pH=7.5沉淀出一种碱式盐,该物质是碱式碳酸锌,化学式为Zn2(OH)2CO3

故答案为:Zn2(OH)2CO3

(4)二氧化锰生产中,加入30%盐酸溶解时,生成氯化锰和氯气,离子方程式为:MnO2+4H++2Cl-Mn2++Cl2↑+2H2O;

故答案为:MnO2+4H++2Cl-Mn2++Cl2↑+2H2O;

(5)其中碳不溶于盐酸,所以盐酸溶解后回收的渣主要是碳黑(或碳),故答案为:碳黑(或碳);

(6)第一次加H2O2后,将亚铁离子氧化成铁离子,调节pH≈5,将铁离子完全沉淀;故目的是除去Fe2+和Fe3+

故答案为:除去Fe2+和Fe3+

(7)硫酸锌溶液经过蒸发结晶,然后是过滤、洗涤、干燥就可以得到其晶体,故答案为:结晶.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工业上利用硫酸渣(含Fe2+、Fe3+的硫酸盐及少量MgO)制备高档颜料铁红(Fe2O3 )和回收(NH42SO4,具体生产流程如图1:

(1)在废渣溶解操作时,应选用______溶解(填字母).

A、氨水    B、氢氧化钠      

C、盐酸    D、硫酸

(2)物质A是一种氧化剂,工业上最好选用______(供选择使用的有:空气、Cl2、MnO2),其理由是______

(3)根据图2有关数据,你认为工业上氧化操作时应控制的条件是:______(填字母).

A.溶液温度控制在50℃,pH控制在1.5,氧化时间为4小时左右

B.溶液温度控制在50℃,pH控制在1.5,氧化时间为6小时左右

C.溶液温度控制在50℃,pH控制在2.5,氧化时间为8小时左右

D.溶液温度控制在80℃,pH控制在1.5,氧化时间为4小时左右

(4)简述检验“滤液”中含有NH4+的实验方法:______

正确答案

解:根据制备流程可知:用硫酸溶解废渣,然后用空气中氧气氧化亚铁离子,加入氨水后结晶得到铵黄铁钒晶体,加水溶解后再加入氨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加热氢氧化铁获得铁红,

(1)在废渣溶解操作时,目的是溶解氧化物,制备高档颜料铁红(Fe2O3 )和回收(NH42SO4,不能引入杂质离子,

A.氨水不能溶解氧化物,能沉淀铁离子和亚铁离子,故A不选;

B.氢氧化钠溶液沉淀铁离子和亚铁离子不能溶解氧化钙、氧化镁,故B不选;

C.盐酸溶解氧化钙和氧化镁,但引入氯离子不能除去,故C不选;

D.硫酸能溶解氧化钙和氧化镁,且不引入杂质离子,故D选;

故答案为:D;

(2)氧化剂主要是氧化亚铁离子便于提取,氯气有毒且污染空气,引入了氯离子;二氧化锰是难溶于水的固体,空气来源丰富,成本低,不引入杂质,不产生污染,

故答案为:空气;原料来源容易,成本低,不产生污染,不引入杂质;

(3)分析图象可知在80℃时 溶液PH=1.5,此时亚铁离子的氧化率在90%以上,时间在4小时左右,所以D正确,

故答案为:D;

(4)检验铵根离子的方法为: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试管中加入足量的浓氢氧化钠溶液,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说明滤液中含有NH4+

故答案为: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试管中加入足量的浓氢氧化钠溶液,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说明滤液中含有NH4+

解析

解:根据制备流程可知:用硫酸溶解废渣,然后用空气中氧气氧化亚铁离子,加入氨水后结晶得到铵黄铁钒晶体,加水溶解后再加入氨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加热氢氧化铁获得铁红,

(1)在废渣溶解操作时,目的是溶解氧化物,制备高档颜料铁红(Fe2O3 )和回收(NH42SO4,不能引入杂质离子,

A.氨水不能溶解氧化物,能沉淀铁离子和亚铁离子,故A不选;

B.氢氧化钠溶液沉淀铁离子和亚铁离子不能溶解氧化钙、氧化镁,故B不选;

C.盐酸溶解氧化钙和氧化镁,但引入氯离子不能除去,故C不选;

D.硫酸能溶解氧化钙和氧化镁,且不引入杂质离子,故D选;

故答案为:D;

(2)氧化剂主要是氧化亚铁离子便于提取,氯气有毒且污染空气,引入了氯离子;二氧化锰是难溶于水的固体,空气来源丰富,成本低,不引入杂质,不产生污染,

故答案为:空气;原料来源容易,成本低,不产生污染,不引入杂质;

(3)分析图象可知在80℃时 溶液PH=1.5,此时亚铁离子的氧化率在90%以上,时间在4小时左右,所以D正确,

故答案为:D;

(4)检验铵根离子的方法为: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试管中加入足量的浓氢氧化钠溶液,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说明滤液中含有NH4+

故答案为: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试管中加入足量的浓氢氧化钠溶液,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说明滤液中含有NH4+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氧化铁是一种重要的无机材料,化学性质稳定,催化活性高,具有良好的耐光性、耐热性和对紫外线的屏蔽性,从某种工业酸性废液(主要含Na+、Fe2+、Fe3+、Mg2+、Al3+、Cl-、SO42-)中回收氧化铁流程如下:

已知:常温下Ksp(Mg (OH)2)=1.2×10-11;Ksp(Fe(OH)2)=2.2×10-16;Ksp(Fe(OH)3)=3.5×10-38;Ksp(Al(OH)3)=1.0×10-33

(1)写出在该酸性废液中通入空气时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指出使用空气的优点是:______

(2)已知Fe3+(aq)+3OH-(aq)=Fe(OH)3(s);△H=-Q1 kJ/mol,题(1)中每生成1mol含铁微粒时,放热Q2,请你计算1molFe2+全部转化为Fe(OH)3(s)的热效应:△H=______

(3)常温下,根据已知条件计算在PH=5的溶液中,理论上下列微粒在该溶液中可存在的最大浓度c(Fe3+)=______,c(Mg2+)=______

(4)有人用氨水调节溶液pH,在pH=5时将Fe(OH)3沉淀出来,此时可能混有的杂质是______(填化学式,下同),用______试剂可将其除去;

(5)指出滤液可能的回收途径(只答一种即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酸性废液中通入空气时,Fe2+被空气中的氧气所氧化,离子方程式为4Fe2++O2+4H+═4Fe3++2H2O,该方法的优点是耗费少且无污染,

故答案为:4Fe2++O2+4H+═4Fe3++2H2O,耗费少且无污染;

(2)根据盖斯定律由Fe3+(aq)+3OH-(aq)=Fe(OH)3(s);△H=-Q1 kJ/mol,题(1)中每生成1mol含铁微粒时,放热Q2,则1 mol Fe2+全部Fe3+放热为Q2,Fe3+转化为Fe(OH)3(s)的放热为Q1,所以1 mol Fe2+全部转化为Fe(OH)3(s)的热效应△H=-(Q2+Q1)kJ•mol-1

故答案为:-(Q2+Q1)kJ•mol-1

(3)溶液pH=5,则c(OH-)=10-9mol•L-1,根据sp[Fe(OH)3]=3.5×10-38sp[Mg(OH)2]=1.2×10-11

则c(Fe3+)==3.5×10-11mol•L-1、c(Mg2+)==1.2×107mol•L-1

故答案为:3.5×10-11mol•L-1、1.2×107mol•L-1

(4)根据sp[Al(OH)3]=1.0×10-33,可计算出溶液pH=5时,c(Al3+)<1.0×10-5,Al3+也几乎完全沉淀,故可能混有的杂质是Al(OH)3.Al(OH)3溶于强碱,而Fe(OH)3不溶,故可用NaOH溶液除去.故答案为:Al(OH)3,NaOH溶液;

(5)根据以上分析,滤液中主要含铵盐,所以可以用着制作氮肥,故答案为:制作氮肥;

解析

解:(1)酸性废液中通入空气时,Fe2+被空气中的氧气所氧化,离子方程式为4Fe2++O2+4H+═4Fe3++2H2O,该方法的优点是耗费少且无污染,

故答案为:4Fe2++O2+4H+═4Fe3++2H2O,耗费少且无污染;

(2)根据盖斯定律由Fe3+(aq)+3OH-(aq)=Fe(OH)3(s);△H=-Q1 kJ/mol,题(1)中每生成1mol含铁微粒时,放热Q2,则1 mol Fe2+全部Fe3+放热为Q2,Fe3+转化为Fe(OH)3(s)的放热为Q1,所以1 mol Fe2+全部转化为Fe(OH)3(s)的热效应△H=-(Q2+Q1)kJ•mol-1

故答案为:-(Q2+Q1)kJ•mol-1

(3)溶液pH=5,则c(OH-)=10-9mol•L-1,根据sp[Fe(OH)3]=3.5×10-38sp[Mg(OH)2]=1.2×10-11

则c(Fe3+)==3.5×10-11mol•L-1、c(Mg2+)==1.2×107mol•L-1

故答案为:3.5×10-11mol•L-1、1.2×107mol•L-1

(4)根据sp[Al(OH)3]=1.0×10-33,可计算出溶液pH=5时,c(Al3+)<1.0×10-5,Al3+也几乎完全沉淀,故可能混有的杂质是Al(OH)3.Al(OH)3溶于强碱,而Fe(OH)3不溶,故可用NaOH溶液除去.故答案为:Al(OH)3,NaOH溶液;

(5)根据以上分析,滤液中主要含铵盐,所以可以用着制作氮肥,故答案为:制作氮肥;

下一知识点 : 其他物质的检验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气体的检验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