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日本千百年来的封建割据局面被彻底打破的标志是

[ ]

A取消幕府的封建领地

B废除封建等级制度

C废藩置县

D建立新的社会体制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日本明治维新时期,政治上实行“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这一措施主要是针对:

[ ]

A幕府将军

B新兴地主

C大名

D武士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美国学者肖尔《日本人》中写道:“没有一个国家能像日本那样在西方经济和军事技术优势的挑战面前作出这样迅速和成功的反应。……日本人相对迅速地取得成功,主要不应归功于外因,如西方的冲击性质或日本国土较小等。因为其他有同样经历和国土面积的国家,做出的反应却是完全不同的。所以还是应该从其内部特点去寻找原因。”其中“从其内部特点去寻找原因”包括

①德川幕府的统治被推翻,明治政府进行了改革

②明治政府派出使团考察欧美,推进殖产兴业,逐步走上工业化道路

③注意人才培养,推行义务教育,为国家工业化创造条件

④倡导西化,起到移风易俗、促进文明开化的作用

[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明治政府的哪些措施为推行改革奠定了基础

①废除藩国,中央直接管辖地方

②废除领主土地所有制,承认土地私有

③取消等级身份制

④取消武士阶级的特权

[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正确答案

A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9世纪中期,中日两国相继走上近代化道路;而在甲午战争中,中国却败于日本。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为了劝阻西方列强以“修约”为借口要挟中国,清政府聘用卸任美国驻华公使蒲安臣率使团于1868年2月至1870年10月访问了欧美11个国家。该使团以记名海关道志刚、礼部郎中孙家谷为办理中外交涉事务大臣,英国使馆翻译柏卓安、法籍海关税务司德善为左右协理。经蒲安臣使团交涉,美、英等国表示对华将采取“节制和温和”的政策。志刚等人还记载了出访的行程和外国的风土人情。使团回国以后,由于人微言轻,对政府决策没有产生什么影响。

1871年12月至1873年9月,日本政府为了修改不平等条约、“求知识于世界”,派岩仓使节团访问欧美12个国家。该使团以右大臣岩仓具视为特命全权大使,参议木户孝允、大藏卿大久保利通、工部大辅伊藤博文、外务少辅山口尚芳为副使。岩仓使节团在修约方面虽然没有取得进展,却考察了政府机构、议会、法院、公司、交易所、工厂、矿山、港口、农牧场、兵营、学校、报社和福利设施,从各个方面加深了对西方近代文明的认识和理解。

——摘编自王绍坊《中国外交史》、伊文成等主编《明治维新史》等

(1)中日两国使团的出使目的、成员组成有何不同?由此分析两国统治集团对近代化的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两国使团出访的史实,运用所学知识,比较这一时期中日两国近代化的主要差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中国为了劝阻列强“修约”,防止其扩大侵略权益;日本为了与列强修改不平等条约,向西方学习。中国聘用外国人为团长,主要成员为中下级官员;日本以本国人为团长,主要成员为明治政府要员。晚清政府重视不够,被动应付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明治政府高度重视,主动适应近代化要求。

(2)中国学习西方主要限于器物层面;日本全面学习西方。中国近代化的倡导者是洋务派;日本的近代化以明治政府为主导。中国未实现预期目标;日本基本完成了向近代社会的转型。

下一知识点 : 日本发展新经济
百度题库 > 高考 > 历史 > 日本废除旧体制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