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
- 共440题
由于地理条件和历史发展进程的不同,区域发展水平和方向也存在差异。我们应以其他国家区域发展的历史为鉴,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图1为鲁尔工业区和沪宁杭工业区的局部区域图,左上方为鲁尔工业区A地月平均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表1为沪宁杭工业区B地四个年份主要经济指标表。
读图、表回答问题。
(1)说明A地气候类型及其形成原因;分析影响该地谷物生产的不利气候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10年春季B地冷锋频繁过境,气温较常年偏低。试绘出冷锋剖面示意图(要求绘出锋面和冷、暖
气团运动的方向)。
(3)对比分析两工业区形成和发展的区位优势,完成表2内容。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鲁尔工业区通过产业转型,实现了经济的再繁荣。其发展经验对沪宁杭工区的可持续发展有哪些启
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B地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成为我国东部地区中小城市发展的范例。据图1,表1,分析该地经济快
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受西风带控制,受暖流的影响,夏季气温较低;日照较少。
(2)
(3)①煤炭资源、水资源丰富;②海洋运输;③劳动力素质较高
(4)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保护生态环境。
(5)工业发展迅速;利用外资,产品大量出口;受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交通便捷。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依据图示信息,用“=”分别在图中标出经过甲、乙两处的山脉的走向。
(2)图示地区的地势特点是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
(3)据图分析图中城市分布的主要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基塘农业曾是图示农业基地的主要特色,但该特色现已基本消失,分析其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近年来,图中阴影地区的传统工业大量外迁,简要分析其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甲处:西北一东南走向;乙处:东北一西南走向。(画图略)
(2)北高南低;图中河流多自北向南流
(3)多沿河分布
(4)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图中阴影地区的土地利用方式以及农业生产结构都发生了重大变化。(5 )劳动力成本上升;土地价格上涨;政策优势丧失;环境问题日渐突出等。(两点即可)
读北美洲气候类型分布图(甲图)和美国农业区图(乙图),回答下列问题。
(1 )甲图中A 、B 、C 三支洋流的水温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____ 。
(2 )乙图中字母代表的农业带名称分别是B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 ,影响A 农业带的主要社会经济条件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试述美国农业生产的突出特点,并简述其主要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图中甲地所在国家的东北部地区是本国传统工业最发达的地区,试分析其发展的有利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CBA
(2)小麦区;棉花带;经济密集,市场广阔
(3)高度现代化和生产专门化;充分利用自然条件,便于大规模机械化生产,生产效率高,产量大,便于推广农业技术,提高商品率
(4)煤铁资源丰富;水运交通便利,开发历史早,人口稠密,市场广阔等
分析鲁尔区产业结构调整与环境治理“案例的图文资料,回答(12分)
鲁尔区位于德国中西部,立足于区内的优越条件,早在19世纪中叶,就发展成为以煤炭、钢铁、化学等以重化工业为核心的德国最大的工业区
20世纪50年代以后,伴随世界能源结构变化、世界钢铁产量过剩以及新技术革命的兴起,一大批新兴工业涌现,鲁尔区单一的重化工业结构日益暴露弊端,主导产业迅速衰落,失业率上升
为此,鲁尔区一方面对煤炭和钢铁工业实行了“关、并、转”等合理化改组,同时,鼓励兴建新兴工业和保险、旅游等第三产业部门,并进一步加强交通建设和人才培养。
另一方面,对严重的环境污染进行了综合治理,建立了完备的治污措施,大规模植树造林等,使昔日浓烟蔽日、黑尘满地的厂区,成为环境优美的花园。一些老工业建筑物和工业废墟,被改造成为别具风格的各种文化艺术景点和服务设施,如有的仓库被用来开餐厅,原来的高炉墙被用作攀岩爱好者的运动场所等。
鲁尔区的整治已经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效。
① 20世纪50年代以前,鲁尔区成为德国最要的重化工业区,凭借的是当地的_______ 、 _________ 、 __________ 、___________等工业发展的优越条件。
②鲁尔区的重化工业给环境带来的污染主要包括(多项选择)
A 废气污染 B 水体污染 C 固体废物污染 D 辐射污染
③在治理污染中,鲁尔区主要采取了_________ 、__________ 、等措施
④除以上措施外,鲁尔区采取哪些整治措施?
正确答案
①丰富的煤炭资源 便利的交通运输 丰富的水资源市场广阔
② ABC
③植树造林 建立治污措施 改组污染严重的企业
④调整工业结构 调整工业布局 发展第三产业拓展交通运输
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汽车工业有了长足发展。根据材料回答问题。(17分)
材料l:汽车工业和食品工业的成本与规模的关系示意图
材料2:美国某汽车企业在中国的分布图
(l)材料1的图中,最有可能表示汽车工业的曲线是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我国汽车企业有100多家,但总产量不及某跨国公司一家的年产量,结合材料l指出我国汽车产业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应该采取的措施。(6分)
(3)下表为甲汽车制造厂所在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与汽车业之间的关系。
汽车业
其他
GDP
85%
15%
就业人日
80%
20%
该表所示关系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4)我国汽车消费量猛增,可能会带来哪些问题?(3分)
正确答案
(1)A汽车生产成本高于食品生产
(2)存在的问题:企业数量多,但规模较小,规模效益小,生产成本高。措施:进行兼并,并扩大生产规模;加强协作。(3)该地区支柱产业是汽车工业;汽车工业就业人口多(4)加剧城市交通的压力;加大了环境的污染;加剧石油资源的供需矛盾;修建道路、停车场等基础设施,该设施占地多。
本题考查了汽车工业的特点、区位因素、我国汽车工业存在的问题及汽车工业发展带来的问题。第(1)题,从图中提取信息可知B的平均成本低于A,所以A为成本高的汽车工业。第(2)题,提取材料信息“100多家汽车企业的总产量不及某跨国公司一年的产量”,即可解答。第(3)题,读表可知甲城市就业人口中汽车工人占80%,工业总产值中汽车业占85%,所以该城市的支柱产业是汽车工业,汽车工业就业人口数最多。第(4)题,汽车消费量的剧增,必然会带来环境污染、城市交通、用地压力及能源消耗量大增等问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甲、乙、丙三个地区中,被称为“第三意大利”的是 ,传统工业区是 ,至今工业化尚未普及的是 。
(2)意大利的新工业区以 型企业集聚的 为独特的发展模式。
(3)乙工业区的企业一般以 (轻、重)工业为主。
(4)乙工业区的工业企业主要分布在 ,甚至 。
(5)由b图和c图分析,我国温州乡镇企业的发展与意大利乙工业区的发展有何异同之处?
正确答案
略
读下面材料和我国鞍山钢铁工业基地区位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6分)
2003年夏,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东北视察时指出,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要把老工业基地的调整、改造和振兴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用新思路、新体制、新机制、新方式,走出加快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新路子。
(1)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分析鞍山钢铁工业基地发展的优越区位条件________。(2分)
(2)鞍山钢铁工业基地和德国鲁尔区都属于传统工业区,鞍钢在改革与发展中可以借鉴德国鲁尔区在综合整治中的哪些经验?(4分)
正确答案
(1)接近原料、燃料产地;交通便利;接近消费市场(2分,答对2点即可得2分)
(2)调整工业结构和布局;发展科技和教育;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促进产业结构多样化;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消除污染,改善环境等(4分,任意答出4点即可得4分)
略
读西欧地区略图,回答问题。
(1)西欧分布最广的是____________气候。其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_。
(2)图中阴影部分所示的工业区, A是德国__________区, B是意大利的__________区。
(3)判断下列关于西欧地区说法正确的是
[ ]
A、法国是最早出现逆城市化的国家
B、伦敦是世界著名的国际金融中心
C、河流多为冰川融水补给,水量变化大
D、C为石油城曼彻斯特、
正确答案
(1)温带海洋性;全年温和多雨
(2)鲁尔(传统工业);新兴工业
(3)B
读“我国东南沿海某地区城市分布图”与该地区“1976~2008年产业结构变化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该地区城市空间分布的主要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是传统工业城市,试判断其最可能的工业部门并说明主要区位优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近20年来,该地区产业结构有何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地区传统的劳动力密集型企业较多,近几年不少企业倒闭,大量民工返乡。你认为该地区劳动力
密集型企业的出路何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沿河、海、公路、铁路线分布(或交通线分布)。
(2)钢铁工业煤铁资源丰富;水源充足;水陆交通便利。
(3)第一产业比重大幅下降,第二产业比重变化不明显,一直占主导地位;第三产业比重大幅度上升。
(4)产业转移;调整产业结构。
图1、图2分别为“德国和日本不同等级城市分布图”,图3为“大连软件产业园位置示意图”。大连是“国家环保模范城市”,20世纪90年末以来,随着软件产业园的建设,德国、日本的软件企业纷纷落户大连。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比较德国、日本的城市等级特点及分布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1中甲工业区是__________,试分析该区域工业集聚的优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图中A城、B城及大连软件园分别是德国、日本和大连的电子工业中心,简述其发展的共同区位优
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简述大连承接德国、日本产业转移可能带来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德国以中小城市为主;日本以大城市为主,100万以上的城市明显多于德国。德国不同等级的城市
分布较均匀;日本的城市主要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及赖户内海沿岸。
(2)鲁尔区;充分利用基础设施,加强彼此之间的交流和协作,降低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获得规模效
益
(3)科技力量雄厚;航空或高速公路发达;环境优美,政府政策支持(任答一点)
(4)促进了大连的产业优化和升级,促进基础设施条件的完善,加快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增加就业机
会;加大资源、环境的压力。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