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大明湖是济南市较为完善的湿地生态景观,这里生存着多种多样的沉水食物(多种水草)、挺水植物(荷花、菖蒲、芦苇等)和陆生植物;还生活着以蝗虫为主的多种昆虫,水中有螺、沼虾、鱼类,此外还有蛙、蛇、鹭、野鸭等动物。请回答以下问题。

(1)大明湖中的沉水植物生长于水域的中央区域,挺水植物生长于近岸的浅水,喜湿的植物生长于岸边,旱生植物生长于离岸较远处,形成了群落的_______结构。

(2)对动物类群进行解剖分析时,发现各类动物的消化道内容物如下表(√表示有此类残骸):

①.上表中所含内容,与完整的生态系统相比缺乏的成分有___________。

②.大明湖中处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有__________,鱼类与螺之间的种间关系为_____________。

③.若用大量的杀虫剂杀灭蝗虫等“害虫”,不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

(3)近年来,为了改善大明湖的水系景观,人们有计划地清除多种野生植物,扩大荷花等几种观赏植物的种植面积,此举对大明湖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调查野鸭这一物种在大明湖的种群密度,应采用________________法,第一次捕获60只,测量并作标记后释放,两周后,再次捕获的100只中有15只带有标记,此环境中大约有野鸭_________只。

正确答案

(1)水平

(2)①.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与能量   ②.蝗虫、螺、沼虾、鱼类   竞争与捕食   ③.蝗虫等昆虫是食物链(食物网)的重要环节,影响其他营养级物种的生存(或杀虫剂会造成环境污染,通过食物链影响其他物种的生存)

(3)破坏了物种多样性

(4)标志重捕   400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野外调查小组对我国东部群落进行深入调查,获得有关信息资料,请分析回答:

(1)小组对该地区树种进行辨认和挂牌(如下图所示),并着手进行生物多样性研究:若树木A与树木B相邻,并是同一物种,那么它们之间的差异主要是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_引起的。树木A与树木D、E、F、G之间的差异属于__________多样性。

(2)调查小组对某块荒地的几种常见植物的种群密度进行了连续五年的调查,一般会采用的调查方法是___________,结果如上表所示(单位:株/m2)。如果4种植物中有一种属于入侵物种,则该入侵物种是_____;入侵物种往往会对本土物种的生存造成威胁,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3)调查小组还对该地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做了统计。因为动物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所以用记名计算法。调查时,我们发现小动物活动能力强,身体微小,不宜采用_____________法,而是用取样器取样法采集。

(4)研究发现,群落中物种之间往往有复杂的关系,如当农田里蚜虫的数量增多时,七星瓢虫的数量也会增多,这样蚜虫种群数量的增长就会受到抑制,这属于生物群落内的____________调节。

(5)蜜蜂与螳螂同属于益虫,其行为和语言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例如:蜜蜂在发现蜜源后,可通过跳“圆圈舞”或“摆尾舞”告知同伴蜜源的位置,这种信息属于________信息。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能够调节__________,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正确答案

(1)突变(或基因突变)     基因重组    物种

(2)样方法    C     新环境中缺少天敌或其他限制因素,因此繁殖很快,抢占食物、空间等资源

(3)样方法或标志重捕(缺一不可)

(4)负反馈

(5)行为     生物的种间关系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图1表示某一经济鱼类的种群特征,图2对应其所在的生态系统,请据图回答问题。

(1)根据图1,为提高经济效益,在生物捕捞中最好把种群密度控制在___________点。种群净补充量最大的是________点。

(2)图2可表示生态系统碳元素的循环;其中甲代表的生物成分是_______,B代表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_。

(3)若该经济鱼类的食物有1/2来自植物,1/4来自草食鱼类,1/4来自以草食鱼类为食的小型肉食鱼类,一条长到4kg的鱼至少需要消耗植物____kg。

(4)近年来,由于生活污水不断排入,太湖不同程度地发生水华(蓝藻暴发)的现象。

①.蓝藻暴发会使____从而直接导致鱼类等水生生物死亡。

②.水华现象发生后一般不会导致太湖生态系统的崩溃,这是因为___________。

③.水华现象发生后会导致部分鱼类死亡,会使水体污染加重,这一调节机制可称为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B   B

(2)生产者   呼吸作用

(3)160

(4)①.水体中溶解氧下降  ②.太湖具有较强的自动调节能力  ③.反馈调节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在采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的探究活动中,样方的大小一般以_____为宜。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________和________都是常用的取样方法。

(2)完成“探究土壤微生物对淀粉的分解作用”实验设计

①.将取自农田、林地或花盆等处的土壤放入里面垫有厚纱布的烧杯中,加水搅拌,然后将纱布连同土壤一起取出。将留在烧杯中的土壤浸出液静置备用。

②.另取两只烧杯,编号为A、B,放入等量淀粉糊。在A烧杯中加入30ml_____(实验组),B烧杯中加入30ml_____(对照组)。

③.在室温下放置7天,分别取A、B烧杯中的溶液20ml,各放入两支试管中,分别编号为A1、A2、B1、B2

④.在A1、B1、中加入_______,在A2、B2中加入斐林试剂。

⑤.观察A1、A2、B1、B2四支试管中的颜色。

正确答案

(1).1m2的正方形    五点取样法    等距取样法

(2).土壤浸出液    蒸馏水    碘液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利用郊游的机会,对当地某一农田生态系统进行了调查。他们发现水稻田中有稗草等杂草和蝗虫等动物。蝗虫、田鼠以水稻、稗草为食,蛙以蝗虫为食,蛇既吃田鼠也吃蛙。分析回答:

(1)请将该农田生态系统的食物链(网)补充完整。

(2)蛇在此生态系统中所处的营养级是________。

(3)如果想对田鼠这种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进行种群密度的调查,常采用______法。

(4)如果你是该研究小组的成员,为了使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尽可能多地流向水稻,同时又要保护生态环境,请你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角度向农民提出合理化建议:_________。

正确答案

(2)第三、第四营养级

(3)标志重捕

(4)用性外激素干扰蝗虫的正常交配,控制蝗虫的出生率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假设a、b、c、d是一个简单生态系统中最初仅有的四个种群,其a、c、d的营养关系为a→c→d,a与b的关系如图,a是该生态系统主要的自养生物,请回答:

(1)该生态系统中a和b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

(2)若d大量死亡,则一定时间内种群密度增加的种群是_______,种群密度减少的种群是_______。

(3)若持续干旱使a大量死亡,c和d种群密度将会_______。

(4)当受到外界的轻微干扰后,经过一段时间,该生态系统可以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说明该系统具有____________。与热带雨林相比,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______(低、高)。

(5)为了调查该系统c种群的密度,捕获了50个个体,将这些个体标记后放掉,一段时间后重新捕获了40个个体,其中有5个带有标记,c种群的数量约为________个。

正确答案

(1)竞争

(2)c   a

(3)降低(或快速降低)

(4)恢复力稳定性(或自我调节能力)   低

(5)400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下表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调查土壤中螨虫、鼠妇和线虫与某化上厂重金属铬污染的相关性结果,请根据表中信息回答:

(1)土壤中动物密度调查一般不能采用标志重捕法,常采用取样器采集土样计算土壤动物的数量。理由是________。

(2)螨虫密度通常可作为土壤铬污染的指标,原因是____。

(3)铬污染会降低土壤动物类群数和个体总数,但各种土壤动物在数量上有明显的差异,其原因是不同的土壤动物具有_____。过度的铬污染会使土壤丧失生产能力,原因是:当外来干扰超过生态系统的___时,会导致系统稳定性(稳态)的破坏,甚至会引发系统的崩溃。

正确答案

(1)大多数土壤动物身体微小,活动范围小,标记个体难与无标记个体充分混匀

(2)铬浓度越大,螨类密度越高

(3)不同的耐污能力 自我调节能力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一个简单生态系统中最初仅有的四个种群为a、b、c、d,其a、c、d的营养关系为a→c→d。a与b的关系为竞争,a是该生态系统主要的自养生物,请回答:

(1)该生态系统中a、c、d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

(2)若c种群大量死亡,则一定时间内种群密度增加的是__________,当c种群的数量增加时,d种群由于食物丰富也会增加,这样c种群的增长就会受到抑制,说明生物群落内部具有__________调节,它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3)著持续干旱使a种群大量死亡,c和d种群密度将会___________。旱灾后土地上重新长出灌木丛,这属于____________演替。

(4)d能够依据c留下的气味去猎捕c,c同样也能够依据d的气味躲避猎捕,这些气味物质是___________信息。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有__________。

(5)为了调查该系统c种群的密度,捕获了50个个体,将这些个体标记后放掉,一段时间后重新捕获了40个个体,其中有5个带有标记,c种群的数量约为个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捕食

(2)a    负反馈

(3)降低    次生

(4)化学    提高农产品或畜产品的产量;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

(5)400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当今全球出现的诸多环境问题,与生态系统稳定性遭到破坏有关。

(1)保护生物多样性.应在_____3个层次上采取保护战略和保护措施。

(2)下图为某生态系统中动物种群自动调控模型。该动物的数量常常随环境资源的改变而发生波动。

①.该自动调控模型中右侧的调节机制为______。出生率和死亡率对于______变化起决定作用。

②.若此模型表示老鼠种群数量变化,可看出,灭鼠时只采用直接杀死的办法,老鼠的数量会很快恢复到原有的数量。请你依据此模型提出更有效的灭鼠策略:__________。

(3)下表是五个种群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域生态系统中所含有的总能量和含高残留污染物X的平均浓度。已知水中X的质量分数为0.003mg/L,请分析说明:

①.处于本生态系统第一营养级的种群有____________。

②.若每一种生物都可被相邻的下一个营养级的所有生物捕食,请你绘出该生态系统最可能的食物网____。

正确答案

(1)基因、物种、生态系统

(2)①.负反馈 种群密度(种群数量)②.使老鼠生存的环境阻力增加(答案合理即可)

(3)①.甲和乙

②.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红豆杉是我国珍贵濒危树种。南京中山植物园于上世纪50年代从江西引进一些幼苗种植于园内。经过几十年的生长繁殖,现在已形成了一个种群。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植物园引种栽培红豆杉的措施属于____。

(2)如果对红豆杉种群密度进行调查,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将统计到的植株按高度(h)分为5级,每一级的植株数量见下表。

根据表中数据,在下面的坐标图中画出该种群各级别的植株数量柱状图。

(3)由表中可以看出,此红豆杉种群的年龄结构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

(4)研究表明,红豆杉的种子成熟后被某种鸟类吞食,果肉状的假种皮被消化而种子随粪便散播到山坡上再萌发生长。从种间关系看,鸟类与红豆杉之间存在______关系。

正确答案

(1)迁地保护(易地保护)

(2)样方法

(3)增长型

(4)捕食和互利共生(捕食和种间互助)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一个简单生态系统中最初仅有的四个种群,其a、c、d的营养关系为a→c→d,a与b的关系如下图,a是该生态系统主要的自养生物,请回答:

(1)该生态系统中a和b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

(2)若d大量死亡,则一定时间内种群密度增加的种群是______,种群密度减少的种群是_______。

(3)若持续干旱使a大量死亡,c和d种群密度将会______。

(4)当受到外界的轻微干扰后,经过一段时间,该生态系统可以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说明该系统具有___。与热带雨林相比,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______________(低、高)。

(5)为了调查该系统c种群的密度,捕获了50个个体,将这些个体标记后放掉,一段时间后重新捕获了40个个体,其中有5个带有标记,c种群的数量约为__________个。

正确答案

(1)竞争

(2)c   a

(3)降低

(4)恢复力稳定性   低

(5)400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加拿大一枝黄花属双子叶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北美,作为观赏植物引入我国,现已在一些地区蔓延成灾,有“植物杀手”之称。为了研究加拿大一枝黄花在某地区的分布与危害性,有人做如下调查:将调查的地块划分成10等份,每份内取1个样方,分别统计各样方内的植物种类和数量,计算各种植物的种群密度。近五年植物种群密度变化的调查结果(单位/株·m-2)汇总如下表:

(1)在上图所给的坐标系中绘出加拿大一枝黄花和繁缕的种群密度的变化曲线。

(2)本次调查采用的方法是____;取样的关键除应考虑样方的大小和数量外,还应____;种群密度的计算方法是____。

正确答案

(1)

(2)样方法  随机取样  计算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指导草原牧民更科学的放牧,对草原生物种群进行了各项调查,请回答以下问题:

(1)为确定放牧量,兴趣小组对该草原上的某种优质牧草进行种群密度的调查,所用的调查方法应该为________,为减小调查的误差,调查时应注意:_________(回答两点)。

(2)在某一时刻有一田鼠种群迁入该草原,以优质牧草的根为食,该兴趣小组对这一田鼠种群进行了长期的追踪调查,并绘制了下面两图:

①.甲图中虚线表示在__________条件下田鼠种群的增长方式,如果迁入时田鼠的种群数量为a,而且每繁殖一代种群数量比原来增加m倍,则在此条件下繁殖n代以后,田鼠的种群数量为____________。

②.甲图中实线表示田鼠种群在该草原上的实际增长情况,A~B段实线与虚线重合的原因是__________;B点以后同一时刻虚线与实线的差值表示___________。

③.乙图表示某时刻该田鼠种群的年龄组成,则甲图中__________点不可能出现此种年龄组成。

④.牧民为减少团鼠数量,在图甲所示的某时刻向草原投放了灭鼠药,但一段时间后田鼠种群数量又恢复到原来水平,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样方法      随机取样、样方大小适宜、取足够多的样方(答出其中两项即可)

(2)①.理想(营养、空间充足,没有天敌)    a×(1+m)n    ②.迁入之初,草原的食物和空间充足,并且没有天敌,近似理想条件       生存斗争所淘汰的个体数     ③.D    ④.灭鼠药对田鼠进行选择,导致种群中抗药性个体不断增加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请根据调查某双子叶草本植物种群密度的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样方法调查时,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不能掺入主观因素。常用的取样方法有____和_____,其中____(方法)适用于调查地块的长与宽相差不大的地块。

(2)调查不同的植物类型时样方面积应该不同,如调查乔木种群密度时样方面积要比调查草本植物种群密度时的样方面积_______________。

(3)若某长条形地块长、宽为100m×50m,如果要等距抽取10个样方,则抽样时相邻样方的中心距离为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五点取样法   等距离取样法   五点取样法

(2)大

(3)10m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每种生物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生物的生命活动也能够影响着环境。某生物研究小组试图“探究不同类型植被对空气湿度的影响”,并进行了如下调查:

调查时间:夏季的一个晴天调查对象:学校内裸地、草地、小树林三种类型植被

主要调查步骤:

Ⅰ.在三种类型植被上各选取三处,并做标记。

Ⅱ.选择夏季某一晴天,分别在一天中的8时、12时、16时利用空气湿度计分别测量三种类型植被中标记区域距地面2m处的空气湿度并记录,计算三处的平均空气湿度。

Ⅲ.连续三天进行Ⅱ中调查。记录并统计分析。试回答:

(1)调查中要在同一类型植被上同时选取三个测量点,其目的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上述调查方法设计一个表格以统计调查结果,并为表格命名。

正确答案

(1)通过每种环境中各取三点,测量并计算平均湿度,可使测量结  果能比较准确地反映实际情况。

(2)表格名:××学校三类植被空气湿度统计表

下一知识点 :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种群和群落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