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质的分类
- 共6353题
(1)(4分)以下四组物质中都有一种与其他物质在分类上不同,试分析每组物质的组成或特点,将这种物质找出来。
A ;B ;C ;D 。
(2)(3分)下列各组中两瓶无标签的无色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就能鉴别出来的是 ;(填序号)
(1)NaOH和AL2(SO4)3 (2)HCl和KAlO2 (3)Na2CO3和HCl
(4)NaHCO3和NaOH (5)Ca(HCO3)2和NaOH
(3)(3分)溶解 Al2O3 、Fe2O3 的混合物用去 100 mL 0.1 mol/L 的盐酸。如果将所得溶液加入 NaOH 欲产生最大量沉淀,需用 1 mol/L 的NaOH溶液 毫升?
正确答案
(1)(4分) A CO2 ;B Cu ;C 纯碱;D 冰水混合 。
(2)(3分)(1)(2)(3)
(3)(3分)需用 1 mol/L 的NaOH溶液 10 毫升?
(1)A.二氧化碳为非金属氧化物,其他为金属氧化物;B.铜为金属,其他为非金属;C.纯碱为盐,其他为碱;D.冰水混合物为纯净物,其他为混合物。
(2)不用其他试剂就能鉴别出来的,要求按不同的加入顺序,产生的实验现象各不一样,正确答案为(1)(2)(3);氢氧化钠逐滴加入硫酸铝溶液,先有沉淀,后沉淀溶解,而硫酸铝逐滴加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一开始没有沉淀,后来才产生沉淀;盐酸逐滴加入到偏氯酸钾溶液,先产生白色沉淀,后白色沉淀溶解,而偏铝酸钾溶液,逐滴加入盐酸溶液,一开始没有沉淀,后来才产生沉淀;
(3)沉淀量最大,此时溶液为氯化钠溶液,钠元素来源于氢氧化钠,氯元素来源于盐酸,即盐酸和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相等;耗掉氢氧化钠溶液10ml。
点评:考查物质的分类。
无机化合物可根据其组成和性质进行分类:
(1)上述所示的物质分类方法名称是 。
(2)以Na、K、H、O、S、N中任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合适的物质,分别填在下表中②、③和⑥后面。(每空填写一个化学式即可)
(3)下列10种物质:①水;②空气;③铜丝;④二氧化碳;⑤硫酸;⑥氢氧化钙;⑦氧化钠;⑧Fe(OH)3胶体;⑨碳酸氢钙[Ca(HCO3)2];⑩NH3
属于电解质的是 _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 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
(4)按要求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锌跟稀硫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氢氧化钡溶液和稀硫酸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氧化镁滴加稀盐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 树状分类法 (1分)
(2)② H2SO4或HNO3 ③NaOH或KOH ⑥NaNO3或KNO3 或K2SO4或Na2SO4 (各1分)
(3) 电解质①⑤⑥⑦⑨ 非电解质④⑩ (各2分)
(4) ①Zn+2H+ = Zn2+ +H2 ↑
②Ba2+ +2OH-+2H+ +SO42-=BaSO4↓ + 2H2O
③MgO + 2H+ = Mg2+ +H2O (各2分)
试题分析:(1)树状分类法是一种很形象的分类法,按照层次,一层一层来分,就像一棵大树,有叶、枝、杆、根,图示方法就是树状图,故答案为:树状分类法;
(2)酸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如H2SO4;碱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为氢氧根离子,如NaOH;盐电离出得阳离子为金属离子,阴离子为酸根离子,如K2SO4,
故答案为:②H2SO4;④NaOH;⑥K2SO4;
(3)Ba(OH)2的电离方程式Ba(OH)2=Ba2++2OH-,故答案为:Ba(OH)2=Ba2++2OH-;
(4)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O32-+2H+=H2O+CO2↑,故答案为:CO32-+2H+=H2O+CO2↑。
(5分)下面列出了几组物质,请将物质的合适组号填写在空格上。
(1)同位素 ; (2)同素异形体 ;
(3)同系物 ; (4)同分异构体 ;
(5)同一物质 。
正确答案
C A D EF G
略
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汽车尾气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汽车排气管上安装“催化转换器”便可以使汽车的尾气转换成无毒气体。下图为气体转换的微观过程,图中表示碳原子,
表示氧原子,
表示氮原子。
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A、B、C三种物质可以归为一类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C归为化合物,将D归为单质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变化过程中消耗的A物质和生成的C物质的质量比为________。
(4)从微观的角度去描述你获得的关于化学变化的有关信息(答出一条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都含有氧元素
(2)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而氮气分子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
(3)2CO+2NON2+2CO2 15∶22
(4)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数目没有发生改变(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本题用模型来模拟化学反应,不但直观,而且形象。既能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又能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一氧化氮和一氧化碳在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氮气;每两个一氧化氮分子和两个一氧化碳分子在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两个二氧化碳分子和一个氮气分子
分类思想以及用分类思想研究一类物质的通性和特殊性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思维方式和手段。以下是依据一定的分类标准,对某些物质与水反应情况进行分类的分类图。请根据你所学的知识,按要求填空:
(1)上述第一级分类标准(分成A、B组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F组中物质除了Cl2外还有________(填化学式)。
(3)D组中的氨水呈弱碱性,用电离方程式表示其呈弱碱性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Al3+制备Al(OH)3,最好不选择D组中的NaOH溶液,用离子方程式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FeCl3的水溶液滴入沸水可得到以Fe(OH)3为分散质的红褐色胶体
①该红褐色胶体中Z(OH)3粒子的直径大小范围是______________。
②FeCl3溶液滴入沸水可得到Fe(OH)3红褐色胶体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是否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2)NO2
(3)NH3·H2ONH4++OH-
(4)Al3++4OH-=AlO2—+2H2O或Al(OH)3+ OH-=AlO2—+2H2O
(5)①1~100 nm ②Fe3++3H2O Fe(OH)3(胶体)+3H+
(1)分析两组物质与水的反应情况可知,第一级分类标准是是否发生氧化还原反应;(2)NO2与水反应时,水既不作氧化剂又不作还原剂;(3)D组氨水呈弱碱性的原因是NH3·H2ONH4++OH-;(4)由Al3+制备Al(OH)3,最好不选择NaOH溶液,因为过量的NaOH会溶解生成的Al(OH)3沉淀,Al3++4OH-=AlO2—+2H2O或Al(OH)3+OH-=AlO+2H2O;
(5)①Fe(OH)3胶体粒子的直径大小范围是1~100 nm;②生成Fe(OH)3胶体的离子方程式是Fe3++3H2OFe(OH)3(胶体)+3H+。
(6分)有以下各组微粒或物质:
E、CO和CO2; F、氘和氚; G、O2和 O3 ; H、正丁烷和异丁烷;
其中,(1)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有 (填编号,以下同);
(2)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有 ;
(3)互为同位素的有 。
正确答案
(6分)(1)H;(2)DG;(3)BF
同分异构体是指:分子式相同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选项为H;
同素异形体是指同种元素的不同单质,选项为DG;同位素是指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同位素,选项为BF;
化工生产中常常用到“三酸两碱”,“三酸”指硝酸、硫酸和盐酸,“两碱”指烧碱和纯碱.
(1)从物质的分类角度看,不恰当的一种物质是______.
(2)“三酸”与“两碱”之间均可反应,酸过量时若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有六个,若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却只有两个,请写出这两个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
(3)“三酸”常用于溶解金属和金属氧化物.写出金属铝和它的氧化物在常温时分别溶于足量稀硫酸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纯碱的只要成分是碳酸钠,属于盐,而碱为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碳酸钠电离出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故答案为:纯碱;
(2)硝酸、硫酸和盐酸都是强酸,烧碱为强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OH-=H2O,
强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CO32-=CO2↑+H2O,
故答案为:H++OH-=H2O;2H++CO32-=CO2↑+H2O.
(3)铝与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Al+6H+=2Al3++3H2↑;三氧化二铝与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l2O3+6H+=2Al3++3H2O,故答案为:2Al+6H+=2Al3++3H2↑;Al2O3+6H+=2Al3++3H2O.
(14分)下表中有三组物质,每组都有一种物质与其他三种物质属于不同类别。请选出该种物质,并把该物质和选择依据(与其他物质不同之处)列在下表相应的空格内。
请从上述三组物质(也可为该物质的水溶液)中按要求任意选取物质一步完成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
⑴生成酸性氧化物的化合反应(化学方程式)
⑵生成沉淀的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
⑶可用来制取84消毒液的反应(离子方程式)
⑷同种元素之间发生的既是离子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
正确答案
⑴ C+ O2 CO2
⑵ 3NaOH+ FeCl3=Fe(OH)3+3NaCl
⑶ Cl2+2OH-= Cl-+ ClO-+H2O
⑷ Fe +2 Fe3+="3" Fe2+(每个2 分)
试题分析:根据一组物质的特点选择一个分类标准。第一栏为颜色不同,第二栏为金属和非金属之分,第三栏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1)表格中酸性氧化物只有CO2。所以方程式为C+ O2 CO2 ;(2)沉淀可以有氢氧化铁、氢氧化铝。(3)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为次氯酸盐。(4)铁为变价元素,可以发生离子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
点评:本题将物质的分类,化学反应的分类综合在一起考查,抓住特殊物质的特殊性质。
将下列物质分类,并用序号填空:
①NH3•H2O ②空气 ③Mg ④CuO ⑤HNO3 ⑥碘酒 ⑦NaOH ⑧纯碱 ⑨金刚石
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属于酸的是______;属于盐的是______;属于单质的是______;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
正确答案
根据定义分析:
①NH3•H2O是电解质;
②空气是混合物;
③Mg是单质;
④CuO是氧化物;
⑤HNO3是酸,属于电解质;
⑥碘酒是混合物;
⑦NaOH是强碱,属于电解质;
⑧纯碱是盐,属于电解质;
⑨金刚石是单质;
故答案为:②⑥; ④; ⑤;⑧;③⑨;①⑤⑦⑧.
(10分)无机化合物可根据其组成和性质进行分类:
(1)右图所示的物质分类方法名称是 ;
(2)以Na、K、H、O、C、S、N中任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合适的物质,分别填在下表②③⑥的后面;(只需填一种)
(3)写出⑦转化为⑤的离子方程式 ;
(4)呼吸面具中用⑧作为O2来源的反应原理为(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 、 ;
正确答案
(10分)(1)树状分类法 (2)②H2SO4 ③NaOH ⑥K2CO3(合理即可) (4分)
(3)2OH—+ CO2 === CO32—+ H2O (2分)
(4)2Na2O2+2CO2===2Na2CO3+O2 (2分)
2Na2O2+2H2O===4NaOH+O2↑ (2分)
(1)考查物质的分类方法。根据图示可知,该分类方法是树状分类法。
(2)②溶于水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是酸,所以属于酸的可以是硝酸、硫酸、碳酸或醋酸等。
③溶于水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是碱,因此可以是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氨水等
⑥由酸根离子和金属阳离子或NH4+构成的化合物是盐,因此可以是碳酸钠,硝酸钠、硫酸钠等。
(3)CO2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即得到碳酸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OH—+ CO2 === CO32—+ H2O。
(4)过氧化钠能吸收CO2和水蒸气,生成氧气,因此可用作氧气的来源,反应的方程式是2Na2O2+2CO2===2Na2CO3+O2、2Na2O2+2H2O===4NaOH+O2↑ 。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