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校化学课外小组为了鉴别碳酸钠和酸钠两种白色固体,用不同的方法做了以下实验,如图Ⅰ~Ⅳ.

(1)只根据图Ⅰ、Ⅱ所示实验,能够达到实验目的是(填装置序号)______

(2)图Ⅲ、Ⅳ所示实验均能鉴别这两种物质,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与实验Ⅲ相比,实验IV的优点是______;

(3)若用实验Ⅳ验证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稳定性,则试管B中装入的固体最好是______;

(4)将碳酸氢钠溶液与澄清石灰水混合并充分反应.当碳酸氢钠与氢氧化钙物质的量之比为2:1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______.

(5)另有两瓶溶液,已知分别是K2CO3和NaHCO3,请你写出两种不同的鉴别方法.

①______②______.

正确答案

(1)Ⅰ装置反应现象相同;Ⅱ装置,向碳酸钠溶液中滴加盐酸先没有气体生成,随着盐酸的不断滴加,后产生气泡,向碳酸氢钠溶液中滴加盐酸立即产生气泡,所以能够达到实验目的是Ⅱ,

故答案为:Ⅱ;

(2)碳酸氢钠在加热条件下能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2NaHCO3Na2CO3+H2O+CO2↑,图Ⅳ不仅能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同时又能验证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稳定性,Ⅳ可以做到用一套装置同时进行两个对比实验,而Ⅲ不行,

故答案为:2NaHCO3Na2CO3+H2O+CO2↑;Ⅳ可以做到用一套装置同时进行两个对比实验,而Ⅲ不行;

(3)碳酸钠直接加热,碳酸氢钠不直接加热,不直接加热的碳酸氢钠能分解而直接加热的碳酸钠不分解更能说明碳酸氢钠不稳定,故答案为:NaHCO3

(4)碳酸氢钠与氢氧化钙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时,反应方程式为2NaHCO3+Ca(OH)2=CaCO3↓+Na2CO3+2H2O,溶质为Na2CO3,故答案为:Na2CO3

(5)钠、钾的焰色反应现象不同,可用焰色反应鉴别,也可用氯化钙溶液鉴别,加入氯化钙溶液,变浑浊的是碳酸钠,

故答案为:焰色反应;加入氯化钙溶液,变浑浊的是碳酸钠.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下列四种鉴别无水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方法是否可行?可行的写出实验现象及结论,不可行的说明理由

(1)2支试管中分别放入约1g的两种试样,分别滴入10滴水______.

(2)将试样配成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溶液,分别滴入数滴酚酞______.

(3)2支试管中分别放入约1g的两种试样,分别加热______.

(4)2支试管中分别放入约1g的两种试样,分别加入足量的稀盐酸______.

正确答案

(1)相同条件下,碳酸钠的溶解度大,则方案可行,现象为粉末粘结且放热的是Na2CO3,粉末部分成溶液的为NaHCO3

故答案为:可行,粉末粘结且放热的是Na2CO3,粉末部分成溶液的为NaHCO3

(2)水解显碱性,等浓度时碳酸钠水解程度大,则方案可行,现象为溶液的红色较深的是Na2CO3,较浅的为NaHCO3

故答案为:可行,溶液的红色较深的是Na2CO3,较浅的为NaHCO3

(3)因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而碳酸钠不分解,则方案可行,现象为试管壁有水珠的是NaHCO3,无明显变化的为Na2CO3

故答案为:可行,试管壁有水珠的是NaHCO3,无明显变化的为Na2CO3

(4)因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聚生成气体,且产生气体的速率的差别甚小,难以作出正确判断,所以方案不可行,

故答案为:不可行,都有气体产生且产生气体的速率的差别甚小,难以作出正确判断.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胃酸过多是常见的胃病。下面是甲、乙两种常见胃药的说明摘要。

甲:①白色结晶状粉末,受热可缓缓分解;②能溶于水,水溶液呈弱碱性;灼烧时火焰为黄色;③遇酸及酸性药物则产生二氧化碳;④患者服用过量,可能引起胃胀气,甚至有引起胃溃疡穿孔的危险。

乙:①与胃酸是中和作用缓慢而持久,可维持3~4小时;②凝胶本身覆盖于溃疡面上,具有保护作用;③可溶于稀酸或氢氧化钠溶液中。

(1)请你推测,甲中含有的主要化学成份是             (填化学式);乙中含有的主要化学成份是            (填化学式)。

(2)试写出甲中含有的主要化学成份引起胃胀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三硅酸镁Mg2Si3O8·nH2O也是常用胃药,被用来治疗胃溃疡,是因为该物质不溶于水,服用后中和胃酸作用持久。把三硅酸镁改写成氧化物形式为:_____ ____。

正确答案

(1)NaHCO3 ; Al(OH)3

(2)HCO3-+H+==H2O+CO2

(3)2MgO·3SiO2·nH2O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的“侯氏制碱法”曾为世界制碱工业做出了突出贡献。他以NaCl、NH3、CO2等为原料先制得NaHCO3,进而生产出纯碱。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H3+CO2+ H2O ==== NH4HCO3;  NH4HCO3+NaCl ==== NaHCO3↓+NH4Cl;    

(1)“侯氏制碱法”制得的碱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NaHCO3或NaCO3)。

(2)碳酸氢铵与饱和食盐水反应,能析出碳酸氢钠晶体的原因是___________(填字母标号)。

a. 碳酸氢钠难溶于水

b. 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

c. 碳酸氢铵的溶解度相对较小,所以在溶液中首先结晶析出

(3)某探究活动小组根据上述制碱原理,进行碳酸氢钠的制备实验,同学们按各自设计的方案实验。

①甲同学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含氨的饱和食盐水中制备碳酸氢钠,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图中夹持、固定用的仪器未画出)。

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Ⅰ)乙装置中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丁装置中稀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Ⅲ)实验结束后,分离出NaHCO3晶体的操作是_________(填分离操作的名称)。

②另一位同学用图中戊装置(其它装置未画出)进行实验。

(Ⅰ)实验时,须先从a管通入______气体,再从b管中通入______气体;

(Ⅱ) 有同学建议在戊装置的b管下端连接己装置,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Na2CO3

(2)c

(3)①(Ⅰ)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Ⅱ)吸收未反应的NH3

(Ⅲ)过滤

②(Ⅰ)NH3 ;  CO2   

(Ⅱ)增大气体与溶液接触面积,提高CO2吸收率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下面是元素周期表的简略框架图。

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a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元素i的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为________,元素f和h形成化合物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2)元素c和g中,非金属性较强的是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支撑这一结论的化学事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由cd2转化为cd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d、e形成的一种盐俗称纯碱,其中常混有其对应的酸式盐,用化学方程式表示除去该酸式盐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第一周期、IA族;8;

(2)N;HNO3的酸性比H3PO4强或NH3的热稳定性比PH3强等

(3)3NO2+H2O==2HNO3+NO;2NaHCO3Na2CO3+H2O+CO2

下一知识点 : 焰色反应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比较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