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氨硝酸硫酸
- 共7509题
用图1-3所示装置(酒精灯、铁架台等未画出)制取三氯化磷。在具支烧瓶d中放入足量白磷,将氯气迅速而又不间断地通入具支烧瓶中,氯气与白磷就会发生反应,产生火焰。三氯化磷和五氯化磷的物理常数见下表。
图1-3
(1)有浓盐酸、浓硫酸、白磷、二氧化锰、氢氧化钠等物质供选用,a、b中应该装入的试剂分别是:a________,b________。
(2)________(填仪器对应的字母)仪器需要加热。
(3)生成的三氯化磷在蒸馏烧瓶e中收集。为保证三氯化磷蒸气冷凝,应在水槽g中加入________。
(4)三氯化磷遇到水蒸气强烈反应,甚至发生爆炸,所以d、e仪器及装入其中的物质都不能含有水分。为除去氯气中的水分,c可以装入下列物质中的________(填字母)。
A.碱石灰 B.浓硫酸 C.无水氯化钙
(5)氯气和白磷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为使具支烧瓶d不致因局部过热而炸裂,实验开始前应在烧瓶的底部放少量________。
(6)实验室的白磷保存于水中,取出白磷后用滤纸吸干表面水分,浸入无水酒精中片刻,再浸入乙醚中片刻即可完全除去水分。已知水与酒精互溶,酒精与乙醚互溶,用上述方法可除去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为防止氯气污染空气,装置末端导出的气体最好用(填字母)________进行净化处理。
A.NaOH溶液 B.Ca(OH)2溶液 C.饱和食盐水
正确答案
(1)浓盐酸MnO2 (2)b (3)冷水 (4)C (5)干沙 (6)白磷上残留的水溶解在酒精中,残留的酒精又溶解在乙醚中,而乙醚易挥发而除去 (7)A
b装置是Cl2的发生装置;Cl2经干燥后方可与白磷反应生成,U形干燥管需装固体,应选无水CaCl2作干燥剂,而不能选浓H2SO4。
某元素氢化物的化学式为RH3,在R的最高价氧化物中氧的质量分数为56.3%,则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R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周期________族。
正确答案
31 3 ⅤA
根据RH3得R的最高正价为+5,则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R2O5,根据×100%=56.3%,求出M(R)=31,所以为磷元素,位于3周期VA族。
下图表示NH4NO3和D物质为初始反应物发生的一系列变化,其中,在常温下B为液态,F为不溶于水但可溶于酸的白色固体,G与I为无色气体,G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1)D和H的化学式:D_____________,H_____________,G与E的电子式:G_____________, E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方程式:反应①_____________;反应②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Mg(1分) Mg(NO3)2(1分)
(2分)
Mg2+Mg2+
Mg2+(2分)
(2)①5NH4NO32HNO3+4N2↑+9H2O(2分)
②Mg3N2+6H2O====3Mg(OH)2↓+2NH3↑(2分)
由题意可写出NH4NO3受热分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5NH4NO32HNO3+4N2↑+9H2O,A为HNO3,B为H2O。因为G为无色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G为NH3。E与水反应生成NH3和不溶于水可溶于酸的白色固体F,E应为Mg3N2,F为Mg(OH)2,D为Mg。根据题目条件进行验证,分析推测符合题意。
取5.64gCu(NO3)2无水晶体,强热使其分解,得到NO2、O2和2.32固体氧化物。将气体用水充分吸收后,还有气体剩余,同时得到100mL溶液。请通过计算确定:(写出计算过程)
(1)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2)残留固体的成分和质量分别是多少克?
正确答案
(1)0.6mol/L
(2)Cu2O为0.72g(2分),CuO为1.60g
假设固体氧化物全部为CuO,则:2Cu(NO3)22CuO+4NO2↑+O2↑
另外气体被水吸收的方程式为:4NO2+O2+2H2O=4HNO3
可看出,气体将被水全部吸收,且5.64gCu(NO3)2无水晶体()生成的CuO为0.03×80=2.4g,故固体氧化物中除CuO外,还有Cu2O:4CuO
2Cu2O+O2↑
(1)从以上分析可看出,剩余气体为氧气,故N元素全部转化为硝酸,所得溶液的浓度为0.6mol/L
(2)设固体氧化物中CuO、Cu2O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y
则80x+144y=2.32
再由铜的守恒可知:x+2y=0.03
得:x=0.02mol y=0.005mol
故CuO、Cu2O的质量分别为1.60g、0.72g
磷在氧气中燃烧,可能生成两种固态氧化物。3.1 g的单质磷(P)在3.2 g的氧气中燃烧,至反应物耗尽,并放出X kJ热量。
(1)通过计算确定反应产物的组成(用化学式表示)是______________,其相应的质量为________。
(2)已知单质磷的燃烧热为Y kJ·mol-1,则1 mol P与O2反应生成固态P2O3的反应热ΔH=________。
(3)写出1 mol P与O2反应生成固态P2O3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命题意图:本题以磷为载体,考查燃烧热、盖斯定律及热化学方程式的有关知识,重点是考查燃烧热定义和盖斯定律的理解和应用,而涉及磷的知识并不复杂。
正确答案
(1)P2O3和P2O5 2.75 g和3.55 g
(2)-(20X-Y) kJ·mol-1
(3)P(s)+O2(g)====
P2O3(s);ΔH="-(20X-Y)" kJ·mol-1
(1)由题意得生成的两种氧化物分别为P2O3和P2O5,设生成P2O3和P2O5需P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y,根据反应方程式:4P+3O2====2P2O3和4P+5O2====2P2O5得
解得x=y=0.05 mol。
(2)由燃烧热的定义,推出0.05 mol磷单质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0.05 Y kJ,则生成P2O3时放出的热量为(X-0.05Y)kJ,从而推出1 mol磷单质燃烧生成P2O3时放出的热量为(X-0.05Y)kJ,即(20X-Y)kJ。
(6分)在50 mL a mol·L-1的硝酸溶液中,加入6.4 g Cu,全部溶解,假设硝酸的还原产物只有NO2和NO,将反应后溶液用蒸馏水稀释至100 mL时测得c(NO3-)=3 mol·L-1。
(1)求稀释后的溶液pH=________.
(2)若a=9,则生成的气体中NO2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
(3)治理氮氧化物污染的方法之一是用NaOH溶液进行吸收,反应原理如下:
NO2+NO+2NaOH===2NaNO2+H2O
2NO2+2NaOH===NaNO2+NaNO3+H2O
若将上述的NO2和NO的混合气体通入1 mol·L-1的NaOH溶液恰好被吸收,NaOH溶液的体积为________mL。
正确答案
(6分) (1)0 (2)0.125 (3)150
略
碳酸铵〔(NH4)2CO3·H2O〕是一种白色晶体,在空气中逐渐失氨而成碳酸氢铵,在58 ℃时分解为NH3、CO2和H2O。
现有一包碳酸铵样品,为确定它的成分,进行以下实验:①取样品27.2 g加热,样品全部分解为气体A;②将气体A通过盛有100 mL浓H2SO4的洗气瓶,由洗气瓶导出的气体再通过装有足量Na2O2的干燥管,从干燥管中导出的气体体积为3.36 L(标准状况);③取洗气瓶中的溶液1/10与足量的浓NaOH溶液混合并加热,能生成0.896 L(标准状况)气体。
根据以上实验数据分析、计算、推断:
(1)样品的成分。
(2)样品的含氮量。
正确答案
(1)样品成分为(NH4)2CO3·H2O和NH4HCO3混合物(5分) (2)20.6%(4分)
(1)由①②可知干燥管中导出的3.36 L 气体为O2,由2Na2O2+2CO2====2Na2CO3+O2知:n(CO2)=2n(O2)=="0.3" mol;由③知0.896 L气体为NH3,气体A中NH3的物质的量为n(NH3)=
="0.4" mol。n(NH3)∶n(CO2)="0.4" mol∶0.3 mol=4∶3,介于2∶1与1∶1之间,所以样品为(NH4)2CO3·H2O与NH4HCO3的混合物。
(2)样品中氮元素的质量为0.4 mol×14 g·mol-1="5.6" g,所以w(N)=×100%=20.6%。
根据图8-8装置进行实验,完成下列问题:
(1)在受热的试管A中Na2O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8-8
(2)被加热的铂丝处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中出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烧杯C中发生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B管、烧杯C中可能发生的主要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①2H2O+2Na2O2====4NaOH+O2↑(1分) ②2CO2+2Na2O2====2Na2CO3+O2(1分)
(2)4NH3+5O24NO+6H2O(2分)
(3)出现红棕色气体(2分)
(4)紫色石蕊试液变红(2分)
(5)2NO+O2====2NO2(2分);4NO2+O2+2H2O====4HNO3(2分)
此题考查了学生对基本反应的掌握程度,分析时从NH4HCO3分解开始入手,得到NH3、H2O、CO2,再依次发生各步反应。
有A、B、C、D四种单质,在一定条件下,A、B、C分别跟D发生化合反应相应生成甲、乙、丙(甲、乙、丙每个分子中都含有10个电子),而B跟C发生化合反应生成丁,这些单质和化合物之间发生如下图所示的反应关系:
(1)写出下列物质的分子式:
甲__________,乙__________,丙__________,丁__________。
(2)写出反应①②③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正确答案
(1)HF H2O NH3 NO
(2)①2F2+2H2O====4HF+O2
②4NH3+5O24NO+6H2O
③6NO+4NH3====5N2+6H2O
解答本题的突破口是甲、乙、丙每个分子中含有10个电子,符合条件的有CH4、NH3、H2O、HF,首先可推得D为H2。由B跟C发生化合反应生成丁,可推得丁可能为CO、CO2、NO、NO2,同时可推得A可能为F2,然后结合框图信息可推得甲为HF,乙为H2O,丙为NH3,丁为NO,B是O2,C是N2。
在标准状况下,560体积氨气溶解在1体积的水中,求制得氨水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若制得氨水的密度为0.91 g·cm-3,求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
正确答案
氨水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9.8%;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5.95 mol·L-1。
同步测验
有关氨水浓度的计算,首先应明确溶质是氨分子。
标准状况下560体积的氨可以假定体积为560 L,便于计算。560 L除以22.4 L·mol-1即得到氨的物质的量,再乘以氨的摩尔质量便求出溶质的质量。溶质质量加上1 L水的质量即为溶液质量。
×100%=29.8%
知道氨水密度,再根据氨水的溶质质量分数便可以求出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
mol·L-1="15.95" mol·L-1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