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已知KNO3、Cu(NO3)2、AgNO3三种硝酸盐热分解的反应方程式如下(条件都是加热):

①2KNO3=2KNO2+O2

②2Cu(NO3)2=2CuO+4NO2↑+O2

③2AgNO3=2Ag+2NO2↑+O2

今有某固体可能由上述三种硝酸盐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取适量该固体充分加热,得到一定量的气体,将这些气体通入水中,结果全部被吸收,没有剩余,回答:

(1)该固体是否可能只由一种盐组成?若可能,指出是哪种盐,若不可能,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固体是混合物,指出它的可能组成(即物质的量之比),若没有这种组成,也请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可能,Cu(NO3)2分解所得NO2、O2物质的量之比为4:1,通入水中发生反应:4NO2+O2+2H2O=4HNO3,全部吸收。

(2)没有这种组成。由(1)可知,只有当NO2、O2物质的量之比为4:1时才可能被完全吸收,若为混合物,则不可能出现4:1的情况,因此不会有这种组成.

附:另有一种题型---……若该气体经水充分吸收后,剩余气体的体积在同温同压下为吸收前的1/6,(后面问题相同)

---答:

(1)可能;AgNO3.

(2)KNO3和Cu(NO3)2物质的量之比为1:1;

或者由三种盐组成,其中KNO3和Cu(NO3)2物质的量之比为1:1,而AgNO3物质的量是任意的。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6分)下列事实反映了硝酸的什么性质:①不稳定性②强氧化性③强酸性

⑴硝酸应贮存在棕色试剂瓶中         ;⑵Ag与稀硝酸作用制取AgNO3       ;⑶可用稀硝酸与CaCO3作用制取CO2

正确答案

⑴.① ⑵②③⑶③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40 mL NO2、NO混合气体,通入20 mL O2并用排水法收集,得到5 mL无色气体(均在同温同压下测得),求NO2的体积。

正确答案

30 mL或12.5 mLs

根据4NO2+O2+2H2O====4HNO3和4NO+3O2+2H2O====4HNO3,若40 mL全是NO2,则O2过量,若40 mL全是NO,则O2不足,最后收集到的5 mL气体可能是未反应的NO,也可能是过量的氧气,故本题需分两种情况计算。

(1)O2过量:设NO2体积为x,NO为40 mL-x。

4NO2+O2+2H2O====4HNO3

4   1

x  x

4NO  +  3O2+2H2O====4HNO3

4       3

40 mL-x(40 mL-x)

x+(40 mL-x)+5 mL="20" mL

x="30" mL

(2)O2不足:设与NO2反应的O2体积为x。

4NO2+O2+2H2O====4HNO3

4   1

4x  x

4NO    +    3O2+2H2O====4HNO3

(20 mL-x)20 mL-x

4x+(20 mL-x)+5 mL="40" mL

x="3.125" mL

V(NO2)=4×3.125 mL="12.5" mL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在体积为1 L的干燥烧瓶中充入氨气,测得瓶中混合气体对氧气的相对密度为0.625,用此气体做喷泉实验(装置气密性很好)后,剩余气体的体积(相同状况下)约为多少升?

正确答案

   0.25 L

   收集到的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32×0.625=20

所以NH3的体积为:1 L×=0.75 L,最后剩余气体的体积为0.25 L。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有一瓶白色固体,取少量置于试管中加热,固体逐渐消失,放出水蒸气和其他两种气体,试管内除管口有少量水珠外,没有任何残留物。取0.350g这种固体跟过量的碱液反应,生成一种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这些气体正好能和30.0mL、0.100mol/L H2SO4完全反应;另取0.350g该固体跟足量的盐酸反应,放出一种无色、无溴的气体,将这些气体通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得到0.400g白色沉淀。

小题1:计算0.350g固体中含有的阴离子和阳离子的物质的量。

小题2:根据实验及计算结果确定白色固体是什么?写出判断依据。

正确答案

小题1:n(CO32或HCO3)= 0.004mol,n(NH4+)=0.006mol

小题2:白色固体是(NH4)2CO3和NH4HCO3的混和物。判断依据见解析

小题1:固体与碱液共热时放出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证明有NH4+存在;固体与酸反应所生成的气体能与石灰水作用产生白色沉淀,证实固体中有CO32-或HCO3-,n(CO32或HCO3)=n(CaCO3)==0.004mol,n(NH4+)=2×0.003=0.006mol

小题2:从固体加热分解后,试管内没有任何残留物,以及生成除水蒸气之外只有两种气体,说明该固体中不含任何金属离子和其他酸根离子。所以该固体可能是(NH4)2CO3和NH4HCO3。在(NH4)2CO3中,NH4+和CO3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在NH4HCO3中,NH4+和H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该固体中,NH4+和CO32(或H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0.006∶0.004=1.5∶1,所以该白色固体是(NH4)2CO3和NH4HCO3的混和物。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80℃,101.3 kPa下,用图86装置进行如下实验。A、C两筒内分别装有无色气体,它们可能是NH3、O2、N2、H2S、NO、CO2等气体,B筒内装有Na2O2固体,推动A的活塞使A筒内气体缓缓地全部通过B后进入C筒,C筒内气体由无色变为红棕色,但其体积换算成同温同压下却并未变化(不考虑2NO2N2O4)。

图8-6

(1)C中发生的反应,其化学方程式是        。已知原C中的气体是单一气体,它是       ,理由是                   。

(2)将反应后C筒内气体用水充分吸收,在同温同压下,气体体积减少一半,则与水反应前 C中的气体是        。

(3)若实验开始前A、C中气体体积(换算成标准状况)分别为1.40 L和2.24 L,且A中的气体经过B管后,B管增重了1.40 g。经计算和推理可判定A中的气体是       ,其质量为       g(不必写出计算和推理过程)。

正确答案

(1)2NO+O22NO2 NO NO是无色气体,NO转化为NO2时,体积不变,仅是颜色改变 (2)NO和NO2 (3)CO2和O2 2.6

没跟水反应前,C筒NO2、NO体积分别为V(NO2)、V(NO),则有

V(NO2)="1.68" L

由B筒进入C筒中O2体积V(O2)=×1.68 L="0.84" L。

设A中CO2、O2的体积分别为V(CO2)和V(O2),由进入C筒中O2计算

A中气体质量:×44 g·mol-1+×32 g·mol-1="2.6" g。

图8-7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图8-3是某气体X产生并研究其性质的装置。

图8-3

A中盛有微溶的白色固体,B中盛有无色挥发性液体,C和E中盛有干燥剂。A和B中物质相遇时有无色气体X生成,它经图中一系列装置在末端得到N2,且E管的质量增加。

(1)写出盛放试剂的名称:

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

(2)A和B中物质相遇生成X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D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F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D中反应说明气体X具有____________(填“酸性”“碱性”“氧化性”或“还原性”)。

正确答案

(1)生石灰 浓氨水 碱石灰 碱石灰

(2)CaO与水化合生成熟石灰,消耗水并放出大量热,使浓氨水中的NH3逸出

(3)3CuO+2NH3N2+3Cu+3H2O

(4)2NH3+H2SO4====(NH4)2SO4

(5)还原性

从末端的N2逆推可知X中含N元素。从E增重可推导D中反应有水生成。N2和H2O均由D中反应而来,初步判断D中CuO与含N、H元素的物质X作用,猜想X为NH3。A、B相遇得NH3,B应盛有浓氨水,A中应盛固体NaOH或CaO,因题给物质微溶,可知它是CaO。最后全面检查验证。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当前城市空气质量恶劣的重要原因是汽车尾气的超标排放,你能否应用氮元素单质和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设计除去汽车尾气中的CO和氮氧化物(如NO、NO2等)的理论构想?其中包括:确定无害化过程及其产物和选择无害化试剂及反应条件等。

(1)将有害物质转化为什么物质即可完成无害化过程?

(2)应依据什么化学原理完成无害化过程?

(3)完成无害化过程中,无害化试剂的选择原则是什么?

(4)对无害化过程反应条件的确定原则是什么?

(5)写出无害化过程的化学方程式。

正确答案

1)无害化过程应为:①CO→CO2;②NO→N2;③NO2、N2

(2)对①应加入氧化剂;对②、③应加入还原剂。

(3)选择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原则:

①尾气中的其他成分;②无毒无害、成本适度的其他物质。

(4)对反应条件进行选择:

①反应条件最好应为常温、常压。

②对常温、常压不能进行的反应,应适当地选择催化剂,使其在常温、常压下进行。

(5)6NO2+8NH312H2O+7N2

(1)无害化过程应为:①CO→CO2;②NO→N2;③NO2、N2

(2)分析:对①应加入氧化剂;对②、③应加入还原剂。

(3)讨论:选择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原则:

①尾气中的其他成分;②无毒无害、成本适度的其他物质。

(4)对反应条件进行选择:

①反应条件最好应为常温、常压。

②对常温、常压不能进行的反应,应适当地选择催化剂,使其在常温、常压下进行。

(5)经反复探讨确定下列理论构想:

①2CO+2NO 2CO2+N2;(选NO是因为:它是初级有害物质)

②6NO+4NH36H2O+5N2

③6NO2+8NH312H2O+7N2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向盛有400 mL某浓度稀HNO3的大烧杯中加入W g铁粉(还原产物以NO计),充分反应后,铁粉质量减少16.8 g,再往烧杯中加入V mL 4.0  mol·L-1的稀H2SO4,充分反应后,铁粉质量又减少8.4 g,此时铁粉仍有剩余。求:

(1)稀HNO3的物质的量浓度。

(2)V的值。

(3)要使反应中有H2生成,W的取值范围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2.0  mol-1·L-1(2)50 mL

(3)W>67.2 g

(1)

3Fe    +     8HNO3====3Fe(NO3)2+2NO↑+4H2O

3            8

 n1

n1(HNO3)="0.8" mol

c(HNO3)=2. 0 mol·L-1

(2)3Fe    +    8H++2="===" 3Fe2++2NO↑+4H2O

3          8

n2

n2(H+)="0.4" mol

需V(H2SO4)=0.05 L,即50 mL。

(3)由于加入HNO3 0.8 mol,则若要放出H2时需将所有的HNO3消耗完。

3Fe+8H++2====3Fe2++2NO↑+4H2O

3         2

n3         0.8 mol

n3(Fe)=mol

m(Fe)="1.2" mol×56 g·mol-1="67.2" g    W>67.2 g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1分)硝酸工业生产中的尾气可用纯碱溶液吸收,有关的化学反应为:

2NO2 + Na2CO="=" NaNO2 + NaNO3 + CO2↑   ①

NO + NO2 + Na2CO3 ="=" 2NaNO2 + CO2↑      ②

⑴配制1000g质量分数为21.2%的纯碱吸收液,需Na2CO3·10H2O         g;

⑵现有1000g质量分数为21.2%的纯碱吸收液,在20℃经充分吸收硝酸工业尾气后,测得吸收液中NaNO2和NaNO3物质的量之比为5:3(不考虑NO、 NO2与水的反应),

① 硝酸工业尾气中NO、 N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② 若将反应后的溶液,蒸发掉688g水,冷却到0℃,最多可析出NaNO2多少克?(0℃时,NaNO2的溶解度为71.2g/100g水)

正确答案

(11分)⑴572 (3分)  ⑵①1∶7(4分)

②设生成的n(NaNO2)为5x mol,n(NaNO3)为3x mol

据Na+守恒:5x + 3x =" 4       " x = 0.5

m(NaNO2) =" 172.5g                    "      (2分)

m(H2O) =" 1000×78.8%" - 688 = 100g

析出:m(NaNO2)(最大)="172.5" – 71.2 =" 101.3g     " (2分)注:合理答案均给分。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氨硝酸硫酸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