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0 分

开学初,小源到建设银行营业网点兑换了此前在网上预约的中国高铁纪念币。这枚纪念币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面额10元,每人限兑20枚,且需要提前预约。小源打算与班上同学分享自己的喜悦。他可以向大家这样介绍

①纪念币面额和实际购买力都是由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

②纪念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

③纪念币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

④纪念币不能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必须在规定时间地点使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正确答案

C

解析

①错误,国家无权规定纪念币的实际购买力;④错误,纪念币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在任何时间地点都可使用;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纪念币属于法定货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因其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故②③正确。

知识点

生产决定消费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8分)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加强区域联系,协调人地关系,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下图表示的是我国某地区及该地区某时近地面天气形势。表格是图中A、B、C 三省和东北三省以及全国两个年份的粮食总产量、粮食播种面积和粮食单产变化资料。读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此时图中甲城市的风向是                ,并指出锋面系统过境后该地的天气状况是                        。(6分)

(2)材料中全国粮食总产量如何变化        ,全国粮食播种面积如何变化         ,产生上述变化的原因是              。(6分)

(3)AC两省属于泛珠三角区域,试分析广东省产业结构的调整是如何带动两省城镇化发展的?(6分)

(4)针对图中湖区某种生态环境问题,有关专家指出了“治湖必须治江,治江必须治山”的治理思路。该生态环境问题是什么?结合地理环境的基本规律,提出该问题治理的对策。(10分)

正确答案

小题1:西南风; 气温(湿度)下降,气压升高,天气转晴(6分)

小题2:增加;减少;粮食单产增加。(6分)

小题3:广东的产业结构调整,使某些制造业向两省转移,促进了两省工业的发展;两省的工业发展,促进了当地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的转化;两省的工业发展,促进了农业用地向非农业用地的转化。(6分)

小题4:泥沙淤积(湖泊萎缩)(2分)。治理对策:①退耕还林还草还湖 ②建设水土保持工程 ③实施生态移民 ④调整产业结构。(8分)

试题分析:

小题1:等压线图上的风向可根据等压线分布,水平气压梯度力由高压指向低压,地转偏向力北半球向右偏,风向与等压线斜交的原则判断。图示冷锋即将甲地区,冷锋过境后冷气团将取代暖气团的位置,故出现气温下降,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小题2:直接根据表格数据回答即可,粮食播种面积下降,而总量的上升,反映单产上升。

小题3:广东省的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把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向AC等泛珠江三角洲地区转移,促进了AC等省区的工业化,而工业化是促进地区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动力。

小题4:图示洞庭湖面积萎缩,而与长江带来的泥沙有关,根源是长江上游的水土流失问题,故治理措施主要针对原因入手,从长江上游的水土保持、恢复植被等内容分析。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能利用图示的基本信息,判断风向、天气变化等内容;并能调用课本关于产业转移和洞庭湖湿地保护的相关内容,学会知识迁移与应用。本题关于粮食问题的资料还没有充分利用起来,可结合图示地区的粮食生产问题和措施等内容设计试题。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某地等高线图,回答问题。(13分)

(1)B位于山顶甲的________方向,D、G两地的相对高度范围是____________。(4分)

(2)C、D两地高程相等,请从C、D两地选择一地登上甲山顶,并分析从所选地点登山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2分)

(3)该地欲在图中建一油港,有两种方案:方案一,在A处建港;方案二,在B处建港,请从两个方案中选择一个最佳方案,并分析选择该方案的理由。(4分)

(4)现欲从油矿区向油港铺设输油管道,线路如图中用“”符号所示,试说明选择该线路的理由。(3分)

正确答案

(1)东方(2分)       0—50米之间(2分)

(2)C处,有利条件是直线路程短,不利条件是坡度陡(2)

(或者:D处,有利条件是坡度缓,不利条件是直线路程长)

(3)方案二,在B处建港 (1分)     B处等深线密集,水深(1分)   小港湾,易于避风(1分)     离油矿区近,运输方便(1分)

(4)基本与等高线走向一致,坡度小 (1分) 工程施工难度小(1分)  油可以由高处向低处自流(1分)

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图。(1)注意指向标判断B点的方位;利用等高线图内,G海拔为100—150M;D海拔为100M,故相对高度为0---50M。(2)C为位于山脊,坡度较陡;但线路较短;D处上山,斜穿等高线,故坡度较缓,但选路较长。(3)建港口的基本条件:水深、港湾内可避风;还有陆上的交通联系等。(4)铺设输油管道基本沿等高线走,坡度小,略呈从高处向地处,石油可自流等。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中俄近年来双边经贸和科技交流非常活跃,两国科学家对贝加尔湖进行了综合科

学考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据图说明贝加尔湖的成因。(4分)

(2)结合所学知识,图中A河流存在凌汛的自然条件及其凌汛发生的主要时期。(6分)

(3)简要分析图中B城市近年发展迅速的区位条件。(4分)

正确答案

(1)地壳断裂下陷(断层中的地堑),然后积水成湖(构造湖)

(2)该河流纬度较高,有结冰期;河段流向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  秋末、春初

(3)地处中俄边界,地理位置优越;有铁路经过,交通便利;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

中俄两国经济互补性强,边境贸易活动频繁;近年中俄关系的改善,为该城市发展带来新契

机(答出3个方面即可)

本题考察俄罗斯贝加尔湖附近地区。

(1)考查贝加尔湖的成因:构造湖(断层)。

(2)凌汛的形成主要考虑两个因素:一河流流向:自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二是河流有

结冰期。凌汛发生在河流上游河冰融化,而下游依然结冰的情况下。

(3)考查影响城市发展的区位条件:自然原因: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等;社会经

济条件:自然资源、交通、政策、科技、农业基础等因素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中国两区域图(图16和图17),回答下列问题。(11分)

(1)东北三江平原农业机械化水平和粮食商品率高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选择填空)。

A.工业化水平高  B.农业科技水平高 C.人均耕地面积大  D.粮食单位面积产量高

(2)东北三江平原农业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选择填空)。

A.加快农业技术应用,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B.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不再建设农业基础设施

C.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快开垦草地、湿地和荒地

D.大力退耕还林还草,降低粮食产量和商品率

表2 黑、吉、粤三省人均耕地面积及谷物单产的比较

(3)根据表2资料,描述黑、吉、粤三省人均耕地面积的变化情况。

(4)黑、吉两省单位面积谷物产量上升的原因可能是               (选择填空)。

A.改良品种,发展灌溉               B.彻底改变以小麦为主的作物种类

C.增施农家肥提高土壤肥力            D.粮食仓储能力不断提高

(5)东北地区粮食总产量的不断增长与播种面积扩大等多种因素有关,但这些因素也可能造成负面影响。阅读下面的结构框图(图18),将代表相关内容的字母填入图中的空格内。(每个字母限用一次,每框限填一个字母)

A.毁草种粮     B.导致水土污染    C.扩大灌溉面积     D.播种面积扩大 

2010年7月下旬以来,吉林省连续遭遇3次历史罕见的特大暴雨袭击,全省共有7个市、自治州、13个县降雨强度创下历史纪录,造成大范围的洪涝灾害。

(6)此次洪涝灾害产生的最主要自然原因是        (选择填空)。

A.降水量异常大,降水强度大        B.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C.支流多,汇水多                  D.水利工程年久失修

正确答案

(1)C(1分)

(2)A(1分)

(3)黑:保持不变;(1分)

吉、粤:2006年比2002年略有下降;2006年与2008年持平。(1分)

(4)A(1分)    C(1分)

(5)从左至右依次为:A、D、C、B(每个字母1分,共4分)

(6)A(1分)

试题分析:(1)我国东北地区农业机械化水平高,商品率高的直接原因是地广人稀,人均耕地面积广。(2)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是既利于经济发展又利于保护环境,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结合。(3)直接根据表示数据比较即可。注意三省区的差异变化。(4)目前,因为区域农业单产提高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科技的发展,故A符合,土壤肥力的上升也利于提高单产,故C项符合。(5)注意图示区域环境问题形成的因果关系,分析原因和问题。(6)注意“自然原因”则D不符合。结合材料分析即可。

点评:本题以区域地图比较分析为背景,但珠三角的区域分析基本不牵涉,有待开发。而关于东北地区的农业发展主要从当地的自然环境的各个要素分析,注意从图示、表格和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图中V、I、S、T、A五个国家被称之为“展望五国”,他们分别是越南、印度尼西亚、南非、土耳其和阿根廷。继“金砖四国”之后,VISTA有望成为新兴市场队伍中的明星。根据表格和图16,回答下列问题。

“展望五国”经济发展主要指标表

(1)T国位于S国的           方向。(3分)

(2)某地的气候类型是                        , V、I、S、T、A五国中有          个国家分布有该气候类型,这种气候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因素是什么?(9分)

(3)S、A两国均有大面积荒漠景观,比较说明其荒漠景观成因的差异。(12分)

正确答案

(24分)

(1)东北(3分)

(2)地中海气候(3分)   2个(2分)  夏季温高阳光充足却缺水,冬季雨水充沛却低温,(或雨热不同季)不利于多种作物生长(4分)。

(3)S国荒漠景观成因是地处回归线附近,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3分);

西海岸(本格拉)寒流流经,降温减湿,加剧荒漠(3分)。

A国荒漠景观形成是因为受安第斯山脉影响,(3分)   地处西风的背风坡(3分)

试题分析:

第(1)题,有题可知,T国为土耳其,S国为南非,根据经纬度也可判断,T国位于S国的东北方向。

第(2)题,由气温降水分布图可知,该地7月高温少雨,而1月温和多雨,属于明显的冬雨型,故该地的气候类型是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度至40度之间大陆西岸,故V、I、S、T、A五国中有S、T两个国家分布有该气候类型,A国家为阿根廷,位于大陆东岸,无地中海气候分布。这种气候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因素是夏季温高阳光充足却缺水,冬季雨水充沛却低温,(或雨热不同季)不利于多种作物生长。

第(3)题,S、A两国均有大面积荒漠景观,但其荒漠景观成因不同。S国荒漠景观成因是地处回归线附近,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另外西海岸(本格拉)寒流流经,降温减湿,加剧荒漠化现象。A国荒漠景观形成是因为受安第斯山脉影响,地处西风的背风坡,降水少。

点评:本试题借助区域轮廓图,经纬线分布及各国经济发展主要指标,考查区域地理环境特征及成因,试题难度居中,思考问题应注意从题目中提炼地理信息,V、I、S、T、A五国的确定是解题的关键。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2分)下图是加拿大人口、矿产等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加拿大矿产资源的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2分)

(2)加拿大的________海域有世界著名大渔场,其形成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3)埃德蒙顿和蒙特利尔是加拿大重要的石油加工中心,前者的主要区位因素是________,后者的主要区位因素是________。(2分)

(4)加拿大人口分布最集中的地区是________。试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5分)

正确答案

(1)种类多 分布广

(2)东部(或纽芬兰岛附近) 寒暖流交汇给鱼类带来丰富的饵料

(3)原料 市场

(4)东南部(或五大湖沿岸和圣劳伦斯河谷地) 气候适宜;交通便利;开发较早;农业基础较好;工业发达;城市密集等。

第(1)题,读图可知加拿大矿产资源种类丰富且分布地区较为广泛。第(2)题,加拿大的纽芬兰渔场位于墨西哥湾暖流和拉布拉多寒流交汇处,为鱼类提供了丰富的饵料。第(3)题,读图可知埃德蒙顿靠近石油产地,原料丰富;蒙特利尔石油资源缺乏,但位于东部地区,城市众多,经济发达,石油产品市场广阔。第(4)题,考查人口的分布及影响因素。加拿大东南部地区纬度较低,气候温和湿润、经济发达、交通便利,是加拿大人口最密集的地区。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北部湾经济圈包括广西、广东、海南沿北部湾地区。是我国继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三大沿海经济圈后的又一沿海区域经济区。读北部湾经济区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据图分析北部湾经济圈的区位优势。(4分)

位置优势:_____________________

交通优势:_________________

(2)若在海南岛西部建设一座大型钢铁厂,仅从全年盛行风向角度考虑,该钢铁厂布局最佳区位选择应是(  )(2分)

(3)南宁重点规划发展铝加工产业,试分析该产业发展的优势条件(3分)

(4)近年来,广西承接了大量由珠江三角洲转移的产业,促进当地工业化的迅速发展,这对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有何积极意义?(3分)

正确答案

(1)位置优势:临近海洋,面向东南亚,背靠大西南,邻近港澳,是我国西南、中南等地区的出海大通道(2分)

交通优势:多优良港口,海岸线长,临近印度洋—太平洋航线;有多条铁路与内地、珠三角、东南亚各国相通(2分)

(2)D(2分)

(3)铝矿资源丰富;水能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市场广阔;劳动力资源丰富;农业基础较好等(3分)

(4)为珠三角提供了广阔的经济腹地;缓解了珠三角资源的紧张状况;缓解了珠三角的

环境压力;为珠三角产业升级提供了机会。(3分)

本题考查我国区域发展。

(1)地理位置一般从海陆位置、周边位置、交通位置等方面分析;交通优势从海运、公路、铁路乃至航空等方面分析。

(2)海南省受季风气候影响,夏季盛行东南风,冬季为东北季风,严重 大气污染的重工业应分布在偏西部,D 最合理。

(3)铝加工产业需要充足的原料;便利的交通;铝矿 冶金需丰富能源;该区域矿产、水能资源丰富,廉价而 便利;人口众多,市场消耗大,农业为工业提供充足的 副食品和原料。 (4)广西承接珠三角的产业转移,对珠三角和广西地 区都有影响,珠三角地区能源紧张,环境压力大,通过 产业转移,缓解压力,为它进一步产业升级提供机会, 提供空间,为珠三角提供支持,成为它的腹地。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2分) 下图是“某发达国家沿49°N的地形剖面图和年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回答相关问题。

(1)该国分布有世界著名的大河,试从该国自然地理环境的角度,分析有利于较大河流发育的条件。(6分)

(2)图中④地附近冬季最容易出现的气象灾害是什么?试简要说明成灾原因。(6分)

(3)该国东北部是世界著名的传统工业分布区,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发展的有利条件。(10分)

正确答案

(1)地势东西两侧高、中间低,(2分)汇水面积大(流域面积大),(2分)降水较多。(2分)      

(2)暴风雪(寒潮)。(2分)     位于美国中部平原地区,没有东西走向山脉的阻挡,(2分)冬季北冰洋南下强冷空气畅通无阻,易形成暴风雪(寒潮)灾害。(2分)     

(3)开发较早,(2分)煤、铁资源丰富,(2分)水源充足,(2分)交通运输便利,(2分)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农业发达。(2分)

试题分析:

(1)根据经纬度和地形剖面图中名称,可以判断图示区为美国。从自然地理环境来看,该国地势东西两侧高、中间低,中部平原面积广,汇水面积大,有利于河流发育。图示国家是季风气候区,夏季受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影响 ,夏季降水较多,河流水量大,流程长,有利于大河形成。      

(2)读图,④地位于美国中部平原地区,地形平坦,没有山脉的阻挡。冬季北冰洋南下强冷空气畅通无阻,可以直达南部地区,所以④地冬季容易形成暴风雪、寒潮灾害。     

(3)传统工业以重工业为主,美国东北部煤、铁资源丰富,有利于钢铁工业发展。有五大湖和圣劳伦斯河提供便利的水运,交通运输便利。水源充足,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开发较早,农业基础好。人口城市较多,劳动力充足。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2分) 下图是“某发达国家沿49°N的地形剖面图和年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回答相关问题。

(1)该国分布有世界著名的大河,试从该国自然地理环境的角度,分析有利于较大河流发育的条件。(6分)

(2)图中④地附近冬季最容易出现的气象灾害是什么?试简要说明成灾原因。(6分)

(3)该国东北部是世界著名的传统工业分布区,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发展的有利条件。(10分)

正确答案

(1)地势东西两侧高、中间低,(2分)汇水面积大(流域面积大),(2分)降水较多。(2分)      

(2)暴风雪(寒潮)。(2分)     位于美国中部平原地区,没有东西走向山脉的阻挡,(2分)冬季北冰洋南下强冷空气畅通无阻,易形成暴风雪(寒潮)灾害。(2分)     

(3)开发较早,(2分)煤、铁资源丰富,(2分)水源充足,(2分)交通运输便利,(2分)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农业发达。(2分)

试题分析:

(1)根据经纬度和地形剖面图中名称,可以判断图示区为美国。从自然地理环境来看,该国地势东西两侧高、中间低,中部平原面积广,汇水面积大,有利于河流发育。图示国家是季风气候区,夏季受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影响 ,夏季降水较多,河流水量大,流程长,有利于大河形成。      

(2)读图,④地位于美国中部平原地区,地形平坦,没有山脉的阻挡。冬季北冰洋南下强冷空气畅通无阻,可以直达南部地区,所以④地冬季容易形成暴风雪、寒潮灾害。     

(3)传统工业以重工业为主,美国东北部煤、铁资源丰富,有利于钢铁工业发展。有五大湖和圣劳伦斯河提供便利的水运,交通运输便利。水源充足,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开发较早,农业基础好。人口城市较多,劳动力充足。

下一知识点 :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百度题库 > 高考 > 地理 >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