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王安石认为国家积贫积弱的根本在于生产少,生产少而民不富,民不富则国不强。为根本上解决问题他颁行了

A募役法和保甲法

B青苗法和农田水利法

C将兵法和均输法

D方田均税法和科举新法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王安石变法中直接增强国家防御力量的措施是(  )

A募役法

B方田均税法

C保甲法

D青苗法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北宋王安石变法中实现了寓兵于农、兵农合一的现象,与这一现象出现相关的措施是

A更戍法

B将兵法

C保甲法

D保马法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王安石变法措施中,有利于抑制兼并的是()

A青苗法

B募役法

C农田水利法

D保甲法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王安石变法措施中,与理财这一问题无关的是()

A青苗法

B募役法

C将兵法

D市易法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王安石变法力图解决的主要矛盾是

A北宋政府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的矛盾

B封建国家与大官僚、大地主的矛盾

C中央政权与地方政权的矛盾

D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北宋初期的政治改革最终形成了“冗官”、“冗兵”、“冗费”的局面,从借鉴的视角,当今政府应

A加强军队建设

B重视精兵简政

C加强民主政治建设

D大力发展经济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惠遍农无乏,输均役不骚。保兵知警守,吏禄绝色饕。”该诗赞扬的是()

A王安石变法

B戊戌变法

C明治维新

D俄国1861年改革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此文作者所进行的改革中心环节是

A缓和社会矛盾

B整顿吏治

C增加政府收入

D提高军队战斗力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以下内容与张居正改革有关的是

(1)青苗法

(2)整顿吏治

(3)边防新政

(4)农桑立国

(5)一条鞭法

A(1)(2)(3)

B(3)(4)(5)

C(1)(2)(3)(4)(5)

D(2)(3)(5)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人才之不足,或者归咎于科举,以为教之以课试之文章,非独不足以成天下之材,反从而困苦毁坏之。科举固非古,然观其课试之文章,则圣人之经,前代之史,道德仁义之宗,治乱兴亡得丧之故,皆粹然于其中,则其与古之所谓‘学古入官’‘学而优则仕’者何异?”能够支持上述观点的正确史实是

A唐朝设明经科,培养了实用人才

B北宋设进士科,培养了人才

C王安石变法中重编教科书,整顿太学

D明代八股取士,不利于人才培养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王安石变法中的青苗法、免役法和方田均税法要解决的共同问题是

A抑制土地兼并

B限制高利贷盘剥

C减轻农民负担入

D增加政府财政收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北宋中期社会危机的表现是()

①宋初为加强中央集权,增设官僚机构

②形成庞大军事体系,军费开支增加

③对辽和西夏的战争耗费和高额赔款

④地主兼并土地,隐瞒田产,逃避赋税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A积贫——富国

B积弱——强兵之法

C“三冗”——取士之法

D保证时间——免役法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王安石变法中“市易法”规定:由政府拨出巨款设‘市易务’,平价收购不易脱售的货物,等市场缺货时再卖出。商贩可向市易务交纳抵押品或成批赊购货物,半年出息一分。对“市易法”的看法正确的有

①这是利用封建权力干预经济 ②它限制大商人控制操纵市场 ③它能稳定物价和调节市场 ④政府能增加国库收入

A①②

B①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正确答案

D
下一知识点 : 欧洲的宗教改革
百度题库 > 高考 > 历史 > 王安石变法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