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证券法律制度概述
- 共842题
根据证券法律制度的规定,上市公司发生的下列事件中,应当立即公告的有( )。
A.公司总经理发生变动
B.公司40%的监事发生变动
C.公司财务负责人发生变动
D.人民法院依法撤销董事会决议
正确答案
A,B,D
解析
[解析] 选项C:公司财务负责人发生变动不属于重大事件。
根据证券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不属于在募集说明书中约定的事项是( )。
A.上市公司改变公告的募集资金用途
B.赎回条款
C.转股价格调整的程序
D.回售条款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 募集说明书可以约定赎回条款,规定上市公司可按事先约定的条件和价格赎回尚未转股的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说明书可以约定回售条款,规定债券持有人可按事先约定的条件和价格将所持债券回售给上市公司。募集说明书应当约定,上市公司改变公告的募集资金用途的,赋予债券持有人一次回售的权利。募集说明书应当约定转股价格调整的原则及方式。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后,因配股、增发、送股、派息、分立及其他原因引起上市公司股份变动的,应当同时调整转股价格。
根据证券法律制度的规定,基金托管人应履行的职责不包括( )。
A.按照规定开设基金财产的资金账户和证券账户
B.复核、审查基金管理人计算的基金资产净值和基金份额申购、赎回价格
C.对所托管的不同基金财产分别设置账户,确保基金财产的完整与独立
D.编制中期和年度基金报告,并对基金财务会计报告、中期和年度基金报告出具意见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 基金托管人与基金管理人不得为同一人,不得相互出资或者持有股份。基金托管人应当履行下列职责:(1)安全保管基金财产;(2)按照规定开设基金财产的资金账户和证券账户;(3)对所托管的不同基金财产分别设置账户,确保基金财产的完整与独立;(4)保存基金托管业务活动的记录、账册、报表和其他相关资料;(5)按照基金合同的约定,根据基金管理人的投资指令,及时办理清算、交割事宜;(6)办理与基金托管业务活动有关的信息披露事项;(7)对基金财务会计报告、中期和年度基金报告出具意见;(8)复核、审查基金管理人计算的基金资产净值和基金份额申购、赎回价格;(9)按照规定召集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10)按照规定监督基金管理人的投资运作;(11)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规定的其他职责。
根据证券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属于上市公司的投资者获得对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权的情形是( )。
A.可以实际支配上市公司股份表决权超过50%
B.通过实际支配上市公司股份表决权能够决定公司董事会2/3以上成员选任
C.投资者通过实际支配上市公司股份表决权能够决定公司董事会半数以上成员选任
D.投资者为上市公司持股30%以上的控股股东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 上市公司收购的投资者的目的在于获得对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权,不以达到对上市公司实际控制权而受让上市公司股票的行为,不能称之为收购。这里所指的实际控制是指:①投资者为上市公司持股50%以上的控股股东;②投资者可以实际支配上市公司股份表决权超过30%;③投资者通过实际支配上市公司股份表决权能够决定公司董事会半数以上成员选任;④投资者依其可实际支配的上市公司股份表决权足以对公司股东大会的决议产生重大影响;⑤中国证监会认定的其他情形。
【案例3】(本小题18分) A股份有限公司(简称A公司)注册资本为8000万元。甲系A公司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为35%。乙持有A公司股份192万股。2007年8月 20日,乙听到A公司欲进行产业转型的传闻,遂通过电话向A公司提出查阅董事会近一年来历次会议决议的要求。次日,A公司以乙未提出书面请求为由予以拒 绝。 同年9月30日,A公司召开临时股东大会,通过如下决议:(1)公司变更主营业务,出售下属工厂;(2)授权董事会适时增持B上市公司(简称B 公司)的股份,使A公司持有的B公司股份从3%增至30%。此时,C有限责任公司(简称C公司)持有B公司5%的股份,而甲则持有C公司51%的股权。在 股东大会上,乙对两项决议均投反对票。10月11日,乙要求A公司回购其股份,遭拒绝。 丙持有B公司51%的股份。2007年10月12日,A公司与丙商谈收购丙所持B公司股份事宜。自10月15日起,B公司股价连续两日涨停。B 公司遂披露公司控股股东正在商谈股份转让事宜,但未有实质性进展。10月25日,A公司宣布将依据与丙签订的协议从丙处收购B公司22%的股份,另再通过 要约收购方式增持B公司5%的股份。10月26日,A公司发布《要约收购报告书摘要》,宣布拟向B公司所有股东要约收购5%的股份,支付方式为A公司持有 的另一家上市公司的股份。乙就此向中国证监会举报,认为A公司应向B公司所有股东发出收购其所持有的全部股份的要约,同时认为要约收购的价款支付应当采用 现金方式。中国证监会接到举报后未采取行动。11月20日,A公司正式发布要约。要约期满,预受要约的股份达到B公司股份总额的8%。收购顺利完成。 2008年6月10日,因流动资金紧张,A公司向C公司卖出所持的B公司部分股份,获利800万元。此举引发B公司股价下挫。6月13日,乙向 中国证监会举报,认为收购人收购的股份在收购完成后12个月内不得转让。中国证监会亦未采取行动。7月2日,乙向B公司董事会书面提出,A公司转让B公司 股份所得800万元利润,应归B公司所有。 要求:乙关于A公司应向B公司全体股东发出收购其所持全部股份的要约的主张是否成立并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
乙关于A公司应向B公司全体股东发出收购其所持全部股份的要约的主张不成立。根据证券法律制度的规定,在持股比例达到30%并继续增持股份时,投资者可以选择向被收购公司所有股东发出收购其所持有的全部或者部分股份的要约。
解析
暂无解析
根据证券法律制度规定,股份有限公司首次申请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那么其最近3个会计年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累计超过人民币( );或者最近3个会计年度营业收入累计超过人民币( )。
A.5000万元 2亿元
B.3000万元 5亿元
C.5000万元 3亿元
D.3亿元 3000万元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根据证券法律制度的规定,上市公司的行为被认定为虚假陈述行为后,某投资人在基准日之后卖出持有证券的,其投资差额损失的计算公式为( )。
A.持有证券数量×(买入证券平均价格-实际卖出证券的平均价格)
B.持有证券数量×(买入证券平均价格-揭露日该股票的收盘价格)
C.持有证券数量×(买入证券平均价格-虚假陈述揭露日或者更正日起至基准日期间,每个交易日收盘价的平均价格)
D.持有证券数量×(买入证券平均价格-第一次买入证券的日期至基准日期间,每个交易日收盘价的平均价格)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 在基准日之后卖出或者仍持有证券的,投资人的投资差额损失,以买入证券平均价格与虚假陈述揭露日或者更正日起至基准日期间,每个交易}J收盘价的平均价格之差,乘以投资人所持证券数量计算(选项A为在基准日及以前卖出证券的情况下,投资人的投资差额损失的计算公式)。
根据证券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选项中,属于知悉证券交易内幕信息的知情人员的有( )。
A.发行人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
B.持有上市公司3%股份的股东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
C.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
D.发行人控股的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
正确答案
A,C,D
解析
[解析] 选项B:持有上市公司5%以上股份的股东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才属于内幕人员。
下列行为中,符合证券投资基金法律制度规定的是( )。
A.甲基金管理公司为销售基金,向购买人承诺收益
B.乙商业银行同时担任某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管理人和基金托管人
C.丙商业银行作为基金托管人对所托管的不同基金财产分别设置账户
D.丁基金管理公司为获取高收益,用基金财产投资于某高科技普通合伙企业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 (1)选项A:基金管理公司不得向基金份额持有人违规承诺收益或者承担损失;(2)选项B:基金托管人、基金管理人不得为同一人,不得相互出资或者持有股份;(3)选项C:基金托管人应当对所托管的不同基金财产分别设置账户,确保基金财产的完整与独立;(4)选项D:基金财产不得从事无限责任的投资。
证券法律制度的核心任务是( )。
A.保证证券经营机构盈利
B.保护公众投资者的合法权利
C.促进证券经营机构的不断壮大
D.保证证券发行人能够筹集到所需资金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 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是证券监管工作的首要目标,因此,证券法律制度的核心任务是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和社会公共利益。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