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某区域示意图,回答问题。

1.①处的地质构造是______。②处的地貌是___________,从成因的角度考虑,它一般分布在___________。

2.一般来说,①~⑥六地中,沉积作用较为旺盛的是________地(填数字代码)。若⑤地存在沉积作用,其来自于陆地的沉积物颗粒的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

3.在图中⑥处的空白框内用箭头标出岩块相对位移的方向。

4.甲、乙、丙处地层中,属于背斜构造的是________处;具备成油地层条件的是_______处;你认为在丙处地层中发现三叶虫化石的可能性怎样?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断层;冲积扇;有河流流出的山麓地带

2.②④⑤;颗粒较细,与来自于海洋的沉积物混杂在一起,分选不明显

3.(斜向左上)

4.甲丙;甲丙;不大,因为丙处为含煤地层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下图为亚洲东海岸某地海陆分布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地质构造上看,甲山地属于_______构造,甲处地貌形态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处的地质构造常形成_______(地形),与此成因相似的我国名山有__________。

(3)丙区域常出现的地质灾害主要是

[     ]

    A、暴雨、泥石流

    B、火山喷发、地震

    C、台风、海啸

    D、洪涝、滑坡

(4)甲处不宜修建隧道,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向斜;因受挤压力,槽部岩石坚硬,不易侵蚀反而形成山岭

(2)山地;泰山(庐山,华山)

(3)B

(4)若在此地挖隧道,易发生坍塌事故;且易遇到地下水,隧道顶部易漏水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我国某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为__________(地形),一般分布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成原因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B处地质构造属于__________(类型),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图为①、②两地水文站测得的河流水量变化曲线, 请说明湖泊对该河流径流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流域面积约200km2,多年平均降水量约650mm,多年平均蒸发量约420mm,则该河流平均年

    入海水量约为____________m3。

(5)综合以上信息判断,该地可能是

[     ]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6)若A、D处的植被遭破坏,将对水循环中的重要环节产生何种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冲积扇;山区河流流出山口的山麓地带;随流速的降低,大量碎石和泥沙在山前堆积而成(流水沉

    积作用)

(2)断层;地壳岩层受地壳运动强大内力的挤压或拉张产生断裂,并沿断裂面两侧岩层相对错动、位移

(3)湖泊对河流有明显调节作用,主要表现是河流径流量变化幅度减小,最高水位出现时间推迟。

(4)46000000

(5)B

(6)减少植物蒸腾和降水,加大地表径流及汇水速度,减少下渗及地下水的涵养量。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下图为“地层剖面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岩层形态看地质构造,图中A处为_________构造。

(2)图中C处形成山谷的原因是_________。

(3)从安全性考虑,在图中A、B、C三处中,最不适合建设大型工程(如选作水库坝址等)的是_________处。

(4)图中所示岩石,按成因属于_________ 岩。

正确答案

(1)断层

(2)背斜顶部因受张力易被侵蚀而成谷

(3)A

(4)沉积岩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大学地理系科考队暑假期间对庐山及图示地区进行了地质、地貌、水文等野外考察。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出发前老师提示:“此次考察要注意安全,特别是A区域常常出现火山喷发、地震等地质灾害”,

    请你帮助解释其中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考察中,同学们发现庐山地质构造与图中A、B、C三地中的_________非常相似。

(3)当同学们到达B山山麓地带休息时,老师要求对照“我国东部某地海陆分布剖面示意图”,说出B处

    地貌形态形成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同学们到达B山顶时,发现从山下带来的密封食品包装袋鼓起来了。请你解释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撰写《考察报告》时,甲、乙两位同学对“图中表现出的水循环类型”这一现象的解释持不同的

    观点。甲同学认为:属于海陆间水循环;而乙同学则认为:属于内陆小循环。你赞成谁的观点?并帮

    助描述“该类水循环的重要地理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地处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

(2)C

(3)从地质构造上看B处为向斜,向斜槽部受到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形成山岭。

(4)气压降低所致。

(5)赞同甲同学的意见(或海陆间循环),海陆间循环使陆地水不断得到补充、更新,使水资源得以再

    生。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A为____________(地貌)。

(2)图1中B处地质构造属于______________。

(3)图2为①②两地水文站测得的河流流量变化曲线,请说明湖泊对该河流径流量的影响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图中信息,如果该流域处于我国长江流域那么所属的气候类型最可能是

[     ]

    A、A

    B、B

    C、C

    D、D

正确答案

(1)冲积扇(或洪积扇)

(2)断层

(3)调节河流径流,使径流量变化平缓

(4)C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报道,中国海军舰艇编队从2008年起赴索马里海域(图中丙附近)护航。

材料二  下面为非洲及周边地区略图,图上标出了1月和7月的风向,右为非洲东部部分地区的地形和构造剖面示意图。

 

材料三 图中东非地区的甲地,海拔1800米,下为该地1、7两个月的气温降水资料

(1)据图分析,索马里海域(丙附近)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维多利亚湖盆的成因是___________;Edward湖的成因是______________。

(3)甲地处赤道附近,气温年较差很小,从天文角度分析,原因是________, B最可能是_________(1、7月)的气温降水资料,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

(4)简要说明影响本区的7月份风向的形成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乙海区夏半年盛行离岸风使底层海水上泛,这对沿岸气候有何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正确答案

(1)印度洋和大西洋便捷通道,我国与欧洲和非洲的重要海上要道

(2)岩层受挤压弯曲,形成向斜构造;岩层断裂下陷

(3)赤道地区太阳高度变化较小,全年昼夜等长 ;7;7月份该地盛行东南风,地处迎风坡,降水较多(4)赤道低压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向北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发生偏转 

(5)减温减湿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校兴趣小组查阅资料时发现,在甲图中①处有一瀑布,有史为证,此瀑布“激流翻滚,惊涛怒吼,其声方圆十里可闻,其形恰如巨壶倒悬,场面极为壮观”。然而同学们在秋游时,并未欣赏到如此壮观的场面。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试分析该瀑布景观最为壮观的季节及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图中的岩石按成因属于_______,该类岩石的突出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

(3)秋游时,同学们对甲图中②河谷的成因产生了好奇,纷纷发表看法,一共提出了四种假设的成因,请你根据所学的地理知识将下面的假设补充完整。

假设一:向斜,岩层向下弯曲,发育成谷地。

假设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设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设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要验证上述假设,同学们必须寻找的资料或证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夏季。该河流是我国的黄河,夏季该流域降水多,水量大,是黄河的汛期,景观壮观。

(2)沉积岩;常含有化石,具有层理构造

(3)背斜,顶部受张裂作用,易被侵蚀,发育成谷;断层两翼的岩体相对上升,中间的岩体相对下降形

成河谷(地堑);河流流经,下切侵蚀,形成河谷

(4)河床及其两侧的岩石性质和形成年代,或当地的地质构造(言之有理即可)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归纳图中旅游资源的类型,并说明各类型的分布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较图中两水文站所测河流泥沙含量的差异,任选一个水文站分析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概述图中高原国土整治的主要任务及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简述渭河平原的成因,说明该平原地形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指出图中的山脉名称、走向,并简述其自然地理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图中旅游资源可分为自然旅游资源(景观)和人文旅游资源(景观)。自然旅游资源(景观)主要分布在南部山脉(区);人文旅游资源(景观)主要分布在中部渭河平原。

(2)张家界(咸阳)水文站泥沙含量高(低)。

泾河张家山(渭河咸阳)水文站以上河段流经黄土高原(南部山地),植被覆盖率低(高),张家山(咸阳)河段比降大(小),流速快(慢)。

(3)主要任务是治理水土流失。

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农业技术措施(或三项具体措施)。

(4)由于构造下沉(构造运动形成地堑),河流堆积形成冲积平原。

(5)秦岭,显东西走向。

中国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秦岭以北暖温带。以南亚热带);半湿润地区和湿润地区的界线(以北为半湿润地区,以南为湿润地区)界线以北以落叶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为主,以南以常绿阔叶林为主。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能形成角峰、刃脊、u形谷的现代冰川

[ ]

A集中分布在南极洲

B集中分布在澳大利亚

C在低纬地区没有分布

D在巴西高原没有分布

正确答案

D
百度题库 > 高考 > 地理 > 河流地貌的发育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