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美邦交正常化
- 共359题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共领导人曾谈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美国政策对于中国人民的敌视有加无减。”“如果没有苏联和其他人民民主国家的帮助,在解放后的中国建立工业基础是不可想象的。”“我们一定要联合苏联,要以苏联为首,这样就可能使资本主义国家不敢妄动。”
材料二 1971年与中国建交的国家有15个,1972年达到了18个,加拿大、意大利、奥地利、比利时、日本、联邦德国、澳大利亚、英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先后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材料三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之所以历久弥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从根本上说,就是因为它……符合世界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在当今国际关系中,只有真正遵循国家主权平等的原则,承认国家无论大小、贫富、强弱一律平等,充分尊重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国际间开展互利合作才有基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才有保障。
——温家宝《弘扬五项原则 促进和平发展》
(1)据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后为什么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有什么重大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外交战线的什么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材料三,指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实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上述内容,你认为我国外交政策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原因:苏联对中国的支持和帮助;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敌视新中国。作用:使新中国在维护独立与主权的斗争中,不会处于孤立地位;有利于利用外援进行经济建设。
(2)现象: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同中国建交,国际上出现了同中国建交的热潮。原因:中美关系正常化;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3)实质:维护国家主权和平等;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4)特点:政策的灵活性,原则的坚定性。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维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共同纲领》
材料二 1954年在日内瓦会议时福斯特·杜勒斯拒绝同周恩来握手……因此,我走完舷梯时决心一边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走去。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尼克松回忆录》
材料三 “第三,坚持包容精神,共建和谐世界。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我们应该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相互借鉴……推动各国根据本国国情实现振兴和发展,应该加强不同文明的对话和交流,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使人类更加和睦。”
——胡锦涛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的讲话
(1)上述材料反映我国外交政策的出发点是什么?指出我国20世纪50年代主要的外交政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中“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反映中美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对当时国际形势产生了什么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举出两个例子来,说明中国在改革开放以来,加强与世界各国更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在国际舞台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出发点: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的完整,维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合作。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中美关系由冷战对峙开始走向正常化。影响:促进了国际形势走向和平与安全;促进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结束,国际上掀起了一个与中国建交的高潮。
(3)参与亚太经合组织;发展与东盟的关系。(言之有理,符合史实即可)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要是我们给予中国共产党政权以政治上的承认,那对远东各非共产党国家的政权的生存将是一个几乎致命的打击。如果给予中国共产党政权这样的承认,和中国共产党政权在联合国中取得席位,那就会使它们在远东威信和影响大大增加……
——1958年杜勒斯在加尼福尼亚商会的演说
材料二 中国人是一个伟大的生气勃勃的民族,不应该继续孤立在国际大家庭之外,从长远来看,如果没有这个拥有7亿多人民的国家出力量,要建立稳定和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想象的……
——尼克松1970年对外政策报告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对华是怎样的政策?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是什么?取得了哪些成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美国对华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新时期中国外交建树的表现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美国采取政治上不承认、孤立及封锁中国的敌视政策。中国采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国际会议——日内瓦会议;周恩来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使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2)政策:美国从敌视中国的政策转变为承认中国。积极参加联合国组织的活动,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加入亚太经合组织,促进经合组织健康发展;推动建立上海合作组织,维护中亚地区的和平、安全与稳定。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共领导人曾谈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美国政府对于中国人民的敌视有加无已。”“如果没有苏联和其他人民民主国家的帮助,在解放后的中国建立工业基础是不可想象的。”“我们一定要联合苏联,要以苏联为首,这样就可能使资本主义国家不敢妄动。”
(1)据材料一指出,新中国成立后为什么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有什么重大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1971年与中国建交的国家有15个,1972年达到了18个,加拿大、意大利、奥地利、比利时、日本、联邦德国、澳大利亚、英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先后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外交战线的什么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之所以历久弥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从根本上说,就是因为它……符合世界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在当今国际关系中,只有真正遵循国家主权平等的原则,承认国家无论大小、贫富、强弱一律平等,充分尊重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国际间开展互利合作才有基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才有保障。
——温家宝《弘扬五项原则促进和平发展》
(3)据材料三,指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实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上述内容,你认为我国外交政策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原因:苏联对中国的支持和帮助;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敌视新中国。作用:使新中国在维护独立与主权的斗争中,不致处于孤立地位;有利于利用外援进行经济建设。
(2)现象: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同中国建交,国际上出现了同中国建交的热潮。原因:中美关系正常化;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3)实质:维护国家主权和平等;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4)特点:政策的灵活性,原则的坚定性。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人是在20世纪的民族主义和反对帝国主义的气氛中成长起来的,它强调反对强权,与弱小、不发达的“农村”国家为伍,反对“城市”国家。
——吉尔伯特?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
材料二 1972年2月21日晚,周恩来举行了欢迎尼克松的宴会。尼克松在祝酒词中说“过去的一些时期我们曾是敌人,今天我们有巨大的分歧,使我们走到一起的,是我们有超过这些分歧的共同利益。……虽然我们不能弥合我们之间的鸿沟,我们却能够设法搭一座桥,以便我们能够越过它进行会谈。”
——裴坚章《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
材料三 本组织的基本宗旨和任务是:加强成员国间的相互信任和睦邻友好;发展多领域合作,维护和加强地区和平、安全与稳定,推动建立民主、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在平等伙伴关系基础上,通过联合行动,促进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的全面均衡发展,不断提高各成员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改善生活条件。
——《上海合作组织宪章》(2002年6月)
(1)材料一作者的观点是什么,结合建国初期的外交史实说明作者观点的合理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中中美之间“巨大的分歧”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美两国“走到一起”的主要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体现了新时期中国外交的哪一种重要变化,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新中国始终坚持的外交方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观点:新中国在外交上联合发展中国家,反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依据: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亚非会议和日内瓦会议。
(2)分歧: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因素:苏联威胁;美国霸主地位动摇;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3)变化: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积极参加地区性国际组织活动。方针:独立自主和平外交。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