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已知地球的半径R=6.4×106m,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9.8m/s2,大气压Po=1.0×105Pa,空气的平均摩尔质量M=2.9×10-2kg/mol,阿伏伽德罗常数NA=6.02×1023mol-1,在下列问题的探索中还可以查用其他数据。(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估算地球周围大气层的空气分子数

(2)假如把地球大气全部变为液体而分布在地球表面,地球的体积将增加多少?

正确答案

(1)

(2)

15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一个体积不变密闭容器,内部气体压强为P,温度为t°C,将其投入到热水中,容器中温度升高了Dt°C,这时封闭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          ,(填“增加”、“减少”或“不变”)气体压强的变化量是               。     

正确答案

增加   PDt/(273+t)  

温度升高,所以分子平均动能增加。因为容器内气体体积不变,所以,即,所以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对下列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ABC

高温下铁分子运动非常激烈,两铁块上的铁分子间距很容易充分接近到分子力起作用的距离内,所以两块铁经过高温加压将很容易连成一整块,电焊也是相同的原理,所以A、C项正确;通常情况下,气体分子间的距离大约为分子直径的10多倍,此种情况下分子力非常微弱,气体分子可以无拘无束的运动,从而充满整个容器,所以B项正确;玻璃断面凹凸不平,即使用很大的力也不能使两断面间距接近到分子引力作用的距离,所以碎玻璃不能接合,若把玻璃加热,玻璃变软,亦可重新接合。所以D项错误。正确答案为ABC.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标况下,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约为V,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则标况下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可表示为         

正确答案

设气体分子所占空间为立方体边长为a.

每个分子所占据的空间为:

则,a=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一活塞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封闭在水平固定放置的气缸内,开始时气体体积为V0,温度为270C.在活塞上施加压力,将气体体积压缩到V0,温度升高到570C.设大气压强p0=l.0×105pa,活塞与气缸壁摩擦不计. 

(1)求此时气体的压强; 

(2)保持温度不变,缓慢减小施加在活塞上的压力使气体体积恢复到VO,求此时气体的压强.

正确答案

(1) 1.65×105pa    (2)1.1×105pa

(1)由气体状态方程知:

将P0=l.0×10 5 pa,T0=300K,T1=330K,V1=V0/代入上式

解得:P1=1.65×105pa

(2)气体发生等温变化,根据玻马定律有:P 1V1=P2V2

将V2=V0代入可得:P2=1.1×105pa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CD

气体分子间有空隙,A错.由气体压强产生的原因知B错.温度和压强均与分子热运动有关,是分子热运动的宏观表现,故C、D正确.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摄氏温标:在1954年以前,标准温度的间隔是用两个定点确定的.它们是水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汽化点)和冰在标准大气压下与空气饱和的水相平衡时的熔点(冰点).摄氏温标(以前称为百分温标)是由瑞典天文学家A.摄尔修斯设计的.如图7-4-4所示,以冰点定作0 ℃,汽化点定作100 ℃,因此在这两个固定点之间共为100 ℃,即一百等份,每等份代表1度,用1 ℃表示.用摄氏温标表示的温度叫做摄氏温度.摄氏温标用度作单位,常用t表示.热力学温标由英国科学家威廉·汤姆逊(开尔文)创立,把-273 ℃作为零度的温标,叫做热力学温标(或绝对温标).热力学温标用K表示单位,常用T表示.试回答:

图7-4-4

一般实验室里常用的一种摄氏温度计

(1)热力学温标与摄氏温标之间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可以粗略地取-273 ℃为绝对零度,在一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为____________℃,即为_______________K,水的沸点是______________℃,即______________K.

(3)如果物体的温度升高1℃,那么,物体的温度将升高______________K.

正确答案

(1)T="t+273.15" K  (2)0  273  100  373  (3)1

(1)摄氏温标冰点温度为0 ℃,汽化点温度作为100 ℃,且用t表示;而热力学温标是把-273.15 ℃作为零开尔文的,用T表示,所以热力学温标与摄氏温标之间的关系为T="t+273.15" K.

(2)如果取-273 ℃为绝对零度,则T与t关系为T="t+273" K,显然,在一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为0 ℃,即为273 K;水的沸点是100 ℃,即为373 K.

(3)因T="t+273.15" K,所以当t由1 ℃增加到2 ℃时,T就由1+273.15 K="274.15" K增加到2+273.15 K="275.15" K,显然物体的温度升高了1 ℃,温度升高了1 K.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关于布朗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BD

空气中尘埃的运动不是布朗运动,它的运动是小颗粒在重力、浮力作用下受空气对流等因素而产生的,若屋子密封很好,室内空气没有对流,则尘埃会落地,而布朗运动是永不停息的,A项错误.悬浮微粒越大,来自各方向的撞击趋向平衡,布朗运动越不明显,BD项正确.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在下列现象中, 属于扩散现象的是(    )

正确答案

BD

扩散现象是指相互接触的物体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用显微镜观察悬浮在液体中的花粉的运动,下面的哪些说法与观察到的结果相符?

 

正确答案

CD

布朗运动总是无规则运动,无论静置多久都是如此.悬浮微粒越小,温度越高,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远古时代,取火是一件困难的事,火一般产生于雷击或磷的自燃.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出现了“钻木取火”等方法.“钻木取火”是通过________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把________转变成内能.

(2)某同学做了一个小实验:先把空的烧瓶放入冰箱冷冻,  

一小时后取出烧瓶,并迅速把一个气球紧密地套在瓶颈上,

然后将烧瓶放进盛满热水的烧杯里,气球逐渐膨胀起来,如

图11-1-4所示.这是因为烧瓶里的气体吸收了水的

________,温度________,体积________.

正确答案

(1)做功 机械能 (2)热量 升高 增大

(1)“钻木”的过程是做功的过程,是把机械能转化为   

内能的过程.

(2)烧瓶里的气体吸收热量后,由热力学第一定律知,气体的内能增加,因而温度升高,

体积增大.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已知水的摩尔质量为18g/mol、密度为1.0×103kg/m3,阿伏伽德罗

常数为6.0×1023mol-1,试估算1200ml水所含的水分子数目(计算

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正确答案

 (2分)  代入得 N=4×1025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A

试题分析:气体分子间距较大,很难达到分子间作用力的作用范围,用气筒给自行车打气时,是由于气体分子产生的压强而使我们越打越费劲,故选项B错误;晶体具有一定的熔点,在熔化过程要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而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因此晶体熔化过程中分子的平均动能不变,故选项C错误;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温度升高时,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并不是每个分子的速率都增加,而是大部分子运动速率增大,但可能有部分分子速度反而减小,故选项D错误;选项A说法正确。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利用单分子油膜法测分子的直径时,要首先测出         ,再测出油膜的         ,就可以算出分子的直径。油酸分子的直径的数量级为         m。

正确答案

油滴的体积,面积,10—10

本题考查油膜法测分子直径。

先测油滴体积,再测油膜面积,油膜分子的数量级为10—10 m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某密封容器内气体的体积为V,摩尔体积为V0,阿伏伽德罗常数为NA,写出容器内气体分子数的估算表达式             ,假定向内推动活塞,对气体做功4J,同时气体向外界释放了2.5J的热量,则此过程中密闭容器内气体内能变化情况是             (请填出如何变化以及变化量)。

正确答案

N=,增加了1.5J

试题分析:容器内气体分子数为N=nNA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密闭容器内气体内能变化为ΔU=Q+W=-2.5J+4J=1.5J>0,即气体内能增加了1.5J

下一知识点 : 能量的守恒与耗散
百度题库 > 高考 > 物理 > 分子动理论:内能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