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民主义的实践(中华民国成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二次革命等)
- 共21题
1
题型:
单选题
|
在中国1905——1913年的部分著作和报刊中,“共和”这个词出现的频率,远远高于“民主”这个词出现的频率,其原因包括
①维新变法思想的传播②三民主义思想的影响
③新文化运动的推动④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
[ ]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表达的基本理念有
[ ]
①主权在民
②天赋人权
③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④三权分立
⑤君主立宪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孙中山在其遗嘱里说:“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在他一生的奋斗里,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 ]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1912年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国民全体。”在当时的本质意义是
[ ]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下列近代中国社会思潮兴起的先后顺序是
①“惟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得以下逮”
②“中华(民国)立国,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人道之大经。政体虽更,民彝无改”
③“吾人对于俄罗斯今日之事变,惟有翘首以迎其世界的新文明之曙光”
④“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 ]
正确答案
C
下一知识点 : 发展三民主义(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