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电池原理的应用
- 共4430题
空间实验室“天宫一号”的供电系统中有再生氢氧燃料电池(RFC),RFC是一种将水电解技术与氢氧燃料电池技术相结合的可充电电池.图为RFC工作原理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当有0.1 mol电子转移时,a电极为原电池正极,电极反应为4H++4e-=2H2↑,产生1.12LH2,故A错误;
B.b电极为阳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4OH--4e-=2H2O+O2↑,故B错误;
C.c电极上氧气得到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为O2+4H++4e-═2H2O,故C正确;
D.d为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2H2-4e-=4H+,B池中的H+可以通过隔膜进入A池,故D错误;
故选C.
关于如图所示的原电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原电池工作时,锌为负极,铜为正极,电子从锌电极通过检流计流向铜电极,故A错误;
B.溶液中阳离子向正极铜电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故B正确;
C.锌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铜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故C错误;
D.铜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为Cu2++2e-=Cu,故D错误.
故选B.
用惰性电极电解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实验装置如图甲.电解过程中的实验数据如图乙,横坐标表示电解过程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纵坐标表示电解过程中产生气体的总体积(标准状况).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由图可知,电流由正极流向负极,则b为阳极,a为阴极,惰性电极电解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发生2CuSO4+2H2O2Cu+O2↑+2H2SO4,结合图2可知,通过0.2mol电子时电解硫酸铜,然后电解硫酸溶液,发生2H2O
2H2↑+O2↑,
A.a为阴极,先发生Cu2++2e-═Cu,后发生2H++2e-═H2↑,a电极表面先有红色物质析出,后有气泡产生,故A正确;
B.b为阳极,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放电,则b电极上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4OH--4e-═H2O+O2↑故B正确;
C.由上述分析可知,曲线0~P段表示O2的体积变化,曲线P~Q段表示H2和O2混合气体的体积变化,故C正确;
D.曲线0~P段表示O2的体积变化,P点1.12L为O2,其物质的量为0.05mol,PQ段3.36L气体中,由电解水反应可知0.2mol电子通过时生成0.1mol H2、0.05mol O2,则从开始到Q点收集到的混合气体中O2为0.1mol,H为0.1mol,故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17g•mol-1,故D错误.
故选:D.
(2015•奉贤区三模)某同学组装了如图所示的原电池装置,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电流与电子的流向相反,由正极到负极,即电极Ⅱ→→电极Ⅰ,故A正确;
B、电极Ⅱ上铜离子放电生成单质铜,应是有固体析出,而不是溶解,故B错误;
C、电极Ⅰ是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故C错误;
D、Cl-向负极移动,则向左池移动,故D错误;
故选A.
下列关于铜电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2Ag++Cu═2Ag+Cu2+中Cu被氧化,应为原电池的负极,故A正确;
B.电解法精炼粗铜时,精铜作阴极,粗铜为阳极,可得到铜的精炼的目的,故B正确;
C.电解饱和食盐水制H2、Cl2、NaOH时,阳极应为惰性电极,如铜为阳极,则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故C错误;
D.电镀时镀层金属为阳极,则在镀件上镀铜时,铜作阳极,故D正确.
故选C.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