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
- 共998题
下面是探究pH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
一、实验原理:
将浸在不同PH淀粉酶溶液中的圆滤纸片放在淀粉琼脂培养基上,圆纸片上的酶会催化它周围的淀粉分解,孵育30min后将碘液倒在培养基上,如果PH合适,圆纸块四周便会出现一圈不产生蓝黑色的范围(清晰区),表示该处的淀粉已被完全分解为麦芽糖.酶活性越高,被分解的淀粉便越多,而所观察到的清晰区就越大,越清晰.本实验用的淀粉酶从绿豆中提取.
二、实验过程:
(一)将10颗绿豆浸在水中约2d后,置于研钵中除去种皮,加入2mL蒸馏水将绿豆研磨成匀浆,过滤后获得______提取液.
(二)取1块点样瓷板,选取其中6个凹穴分别编号为C1~C6,按下表所列,向相应编号的凹穴中滴加相应溶液
(图1)
(三)用打孔器打出6块滤纸小圆片,分别编号为C1~C6,将滤纸浸在相应凹穴的溶液中,用镊子将浸润的小圆片放在淀粉琼脂培养基上,37℃孵育30min(图2)
(四)将碘液倒入培养皿内,旋转约lmin后,用自来水缓缓地冲去淀粉琼脂培养基上多余的碘液.
(五)观察培养基表面并度量和比较各清晰区的直径,记录各区的清晰度.
三、实验结果:
含处于碱性介质的酶提取液的滤纸片C5所产生的清晰区直径最大;含纯酶提取液Cl和处于酸性介质的酶提取液C4的直径小;而C2、C3、C6则观察不到清晰区.
请完成实验设计并回答相关问题:
(1)补全实验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④______.
(2)实验结果说明______
(3)本实验中设置的对照组是:______,目的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
(1)①绿豆中含有淀粉酶.将10颗绿豆浸在水中约2d后,置于研钵中除去种皮,加入2mL蒸馏水将绿豆研磨成匀浆,过滤后获得淀粉酶提取液.
本实验是探究pH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由表格可知C4、C5是设计酸性和碱性环境的实验组.故②酶提取液十稀盐酸、③酶提取液十稀碳酸钠溶液;C6中添加的是蒸馏水,是空白对照组,故状况是④无酶的中性介质.
(2)含处于碱性介质的酶提取液的滤纸片C5所产生的清晰区直径最大,说明了淀粉酶在碱性介质中活性较高;含纯酶提取液Cl和处于酸性介质的酶提取液C4的直径小,说明了淀粉酶在酸性或中性介质中则活性较低.C2、C3、C6则观察不到清晰区,说明无酶的酸、碱、中性介质中淀粉没有被分解.
(3)对照组是自然情况,没有处理的那组,则是C2、C3、C6 组.目的是说明无酶的酸、碱、中性介质中淀粉没有被分解,从而排除无酶介质对实验的干扰.
故答案为:
(1)①淀粉酶②酶提取液十稀盐酸③酶提取液十稀碳酸钠溶液④无酶的中性介质
(2)淀粉酶在碱性介质中活性较高,而在酸性或中性介质中则活性较低
(3)C2、C3、C6 说明酸、碱和中性无酶介质不能分解淀粉,从而排除无酶介质对实验的干扰
解析
解:
(1)①绿豆中含有淀粉酶.将10颗绿豆浸在水中约2d后,置于研钵中除去种皮,加入2mL蒸馏水将绿豆研磨成匀浆,过滤后获得淀粉酶提取液.
本实验是探究pH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由表格可知C4、C5是设计酸性和碱性环境的实验组.故②酶提取液十稀盐酸、③酶提取液十稀碳酸钠溶液;C6中添加的是蒸馏水,是空白对照组,故状况是④无酶的中性介质.
(2)含处于碱性介质的酶提取液的滤纸片C5所产生的清晰区直径最大,说明了淀粉酶在碱性介质中活性较高;含纯酶提取液Cl和处于酸性介质的酶提取液C4的直径小,说明了淀粉酶在酸性或中性介质中则活性较低.C2、C3、C6则观察不到清晰区,说明无酶的酸、碱、中性介质中淀粉没有被分解.
(3)对照组是自然情况,没有处理的那组,则是C2、C3、C6 组.目的是说明无酶的酸、碱、中性介质中淀粉没有被分解,从而排除无酶介质对实验的干扰.
故答案为:
(1)①淀粉酶②酶提取液十稀盐酸③酶提取液十稀碳酸钠溶液④无酶的中性介质
(2)淀粉酶在碱性介质中活性较高,而在酸性或中性介质中则活性较低
(3)C2、C3、C6 说明酸、碱和中性无酶介质不能分解淀粉,从而排除无酶介质对实验的干扰
研究酶活性的影响中,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设计,有关该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实验中的硫酸铜、氯化钠和硫酸钠在溶液中以铜离子、氯离子、硫酸根离子和钠离子的形式存在,比较1、2和3三组可知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铜离子和氯离子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而非硫酸根离子和钠离子,所以实验目的是探究铜离子和氯离子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A错误;
B、该实验探究铜离子和氯离子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所以试管1和2为实验组,试管3和4为对照组,B错误;
C、该实验探究铜离子和氯离子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所以实验的自变量是离子的种类,C错误;
D、淀粉遇碘液变成蓝色,所以该实验可用蓝色深浅作为判断的依据,D正确.
故选:D.
某同学欲通过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滤纸上需附有过氧化氢酶,催化过氧化氢水解,A正确;
B、酶促反应速率可用滤纸片从进入液面之时到浮出液面的时间(即t3-t1)来表示,B错误;
C、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可设置不同pH的过氧化氢溶液,C正确;
D、为了避免实验的偶然性,提高实验的准确性,每个烧杯中需放多个滤纸片,计算平均值,D正确.
故选:B.
下列关于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操作步骤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验证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步骤:取六支大小相同的试管,编号为1、2、3、4、5、6,分别向1、2、3三支试管中加入3mL浆糊,向4、5、6三支试管中加入2mL新鲜的a-淀粉酶溶液,将六支试管置于37℃下约5min,取出试管,分别将酶注入不同温度下的淀粉溶液中,滴加碘液,观察试管内物质颜色的变化.
故选:A.
探索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需进行如下步骤:
①取3支试管,编号并注入2mL淀粉溶液;
②向各试管注入1mL淀粉酶溶液;
③向各试管滴1滴碘液;
④将3支试管分别放在40℃的热水、沸水和冰块中维持温度5min;
⑤观察实验现象.
最合理的实验顺序为(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探索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先取3支试管,编号并注入2mL淀粉溶液;将淀粉调整相应的温度,所以将3支试管分别放在40℃的热水、沸水和冰块中维持温度5min;然后加入酶,即向各试管注入1mL淀粉酶溶液;淀粉用碘液鉴定,所以反应后向各试管滴1滴碘液;最后,观察实验现象,得出相应的结论.
故选D.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