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所示,一遥控电动玩具车(可看作质点)以1.0m/s的初速度沿曲面冲上高0.8m、顶部水平的高台,若玩具车冲上高台的过程中始终以功率18W行驶,经过1.5s到达平台顶部,到达顶部后立即关闭电源,玩具车落至地面时,恰能无碰撞地沿圆弧切线从A点进入竖直圆弧轨道,并沿轨道下滑,然后冲上与圆弧轨道相切的倾斜轨道,已知圆弧半径为R=1.0m,圆弧所对的圆心角θ=106°,玩具车的总质量为1.8kg,玩具车滑到轨道底端时安装在轨道底端的压力传感器示数为72N,玩具车在OB段摩擦力做的功与AO段摩擦力做的功相同,玩具车与倾斜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取g=10m/s2,sin53°0.8,cos53°=0.6,求:

(1)玩具车冲上高台顶部的过程中,摩擦力做了多少功?

(2)玩具车从A到O的过程中摩擦力做了多少功?

(3)倾斜轨道至少多高,才能保证玩具车不会飞出?

正确答案

解:(1)玩具车从顶端飞出做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

由运动学公式得,=4m/s,

玩具车无碰撞地沿圆弧切线从A点切入竖直圆弧轨道,说明玩具车到A点时的速度方向沿圆弧轨道的切线方向,

作出速度的平行四边形,解三角形得,v1=3m/s,vA=5m/s.

对玩具车从高台底端到高台顶端的过程,根据动能定理列式得,

Pt-mgh+Wf=

解得Wf=-5.4J.

(2)在O点对玩具车受力分析,根据圆周运动的特点得,

从A到O的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得,mgR(1-cos53°)+Wf′=

联立解得Wf′=-2.7J.

(3)设倾斜轨道至少高H,从A点到最高点,

对人和车根据动能定理列式得,=0-

解得H=0.73m.

答:(1)玩具车冲上高台顶部的过程中,摩擦力做了-5.4J的功;

(2)玩具车从A到O的过程中摩擦力做了-2.7J的功;

(3)倾斜轨道至少0.73m,才能保证玩具车不会飞出.

解析

解:(1)玩具车从顶端飞出做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

由运动学公式得,=4m/s,

玩具车无碰撞地沿圆弧切线从A点切入竖直圆弧轨道,说明玩具车到A点时的速度方向沿圆弧轨道的切线方向,

作出速度的平行四边形,解三角形得,v1=3m/s,vA=5m/s.

对玩具车从高台底端到高台顶端的过程,根据动能定理列式得,

Pt-mgh+Wf=

解得Wf=-5.4J.

(2)在O点对玩具车受力分析,根据圆周运动的特点得,

从A到O的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得,mgR(1-cos53°)+Wf′=

联立解得Wf′=-2.7J.

(3)设倾斜轨道至少高H,从A点到最高点,

对人和车根据动能定理列式得,=0-

解得H=0.73m.

答:(1)玩具车冲上高台顶部的过程中,摩擦力做了-5.4J的功;

(2)玩具车从A到O的过程中摩擦力做了-2.7J的功;

(3)倾斜轨道至少0.73m,才能保证玩具车不会飞出.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有一个同学用如下方法测定动摩擦因数μ,如图所示,物块m与斜面AB和平面BD都是由同种材料做成的,斜面长为L1,A点距平面高为h,BD是一足够长的平面,现让m从A处由静止开始滑下,达到B点后顺利进入水平面,最后停止在水平面上,经多次实验,测出物块m静止点的平均位置在C处,并测得BC=L2,通过以上数据可求得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_

正确答案

解:物体在斜面上向下滑动的过程中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的作用,其中摩擦力:f1=μFN1=μmgcosθ

其中:cosθ=

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的摩擦力:f2=μFN2=μmg

整个的过程中只有重力和摩擦力做功,得:mgh-f1L1-f2L2=0

联立以上公式,解得:μ=

故答案为:

解析

解:物体在斜面上向下滑动的过程中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的作用,其中摩擦力:f1=μFN1=μmgcosθ

其中:cosθ=

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的摩擦力:f2=μFN2=μmg

整个的过程中只有重力和摩擦力做功,得:mgh-f1L1-f2L2=0

联立以上公式,解得:μ=

故答案为: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所示,质量M=8kg小车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在小车右端施加一水平恒力F=8N.当小车向右运动的速度达到v0=3m/s时,在小车右端轻放一质量m=2kg的小物块,物块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物块始终不离开小车.g取10m/s2.求:

(1)小车至少多长?

(2)从小物块放在小车上开始计时,经过3s时间,摩擦力对小物块做的功Wf和系统产生的内能Q.

正确答案

.解:(1)对m有:μmg=ma1

对M有:F-μmg=Ma2

解得 a1=2m/s2

a2=0.5m/s2

当两者速度相等时有:v=a1t=v0+a2t

解得:t=2s,v=4m/s

板长至少为:L=t-==×2m=3m

(2)系统产生内能为:Q=μmg L=0.2×2×10×3J=12J

2s至3s内两者一起匀加速运动有:F=(M+m) a3

3s末速度为:v1=v+a3t

得:v1=4.8m/s

由动能定理有:Wf==J=23J

答:(1)小车至少3m长.

(2)从小物块放在小车上开始计时,经过3s时间,摩擦力对小物块做的功是23J,系统产生的内能Q是12J.

解析

.解:(1)对m有:μmg=ma1

对M有:F-μmg=Ma2

解得 a1=2m/s2

a2=0.5m/s2

当两者速度相等时有:v=a1t=v0+a2t

解得:t=2s,v=4m/s

板长至少为:L=t-==×2m=3m

(2)系统产生内能为:Q=μmg L=0.2×2×10×3J=12J

2s至3s内两者一起匀加速运动有:F=(M+m) a3

3s末速度为:v1=v+a3t

得:v1=4.8m/s

由动能定理有:Wf==J=23J

答:(1)小车至少3m长.

(2)从小物块放在小车上开始计时,经过3s时间,摩擦力对小物块做的功是23J,系统产生的内能Q是12J.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在竖直平面内有一半径为R的光滑半圆形固定轨道,其最低点A和水平面相切.一质量为m的物 块从最低点以某一速度冲上轨道,到达最高点B时和半圆轨道之间的作用力的大小为mg,求:

(1)分别求出物块到达最高点B和最低点A时速度的大小;  

(2)物块从最高点B飞出后在水平面上的落点到轨道最低点A的距离.

正确答案

解:(1)在最高点,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解得:

(2)小球离开轨道平面做平抛运动

s=vt

解得:s==

答:(1)物块到达最高点B时速度的大小为;

(2)物块从最高点B飞出后在水平面上的落点到轨道最低点A的距离为

解析

解:(1)在最高点,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解得:

(2)小球离开轨道平面做平抛运动

s=vt

解得:s==

答:(1)物块到达最高点B时速度的大小为;

(2)物块从最高点B飞出后在水平面上的落点到轨道最低点A的距离为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校物理兴趣小组决定举行遥控赛车比赛.比赛路径如图所示,赛车从起点A出发,沿水平直线轨道运动L后,由B点进入半径为R的光滑竖直圆轨道,离开竖直圆轨道后继续在光滑平直轨道上运动到C点,并能越过壕沟.已知赛车质量m=0.1kg,通电后以额定功率P=2.0W工作,进入竖直轨道前受到阻力恒为0.3N,随后在运动中受到的阻力均可不记.图中L=10.00m,R=0.32m,h=1.25m,s=3.00m.求:

(1)赛车越过壕沟需要的最小速度大小;

(2)赛车在圆轨道最高点恰好不离开圆轨道,对应圆轨道最低点的速度大小;

(3)要使赛车完成比赛,电动机的最短工作时间.

正确答案

解:(1)设赛车越过壕沟需要的最小速度为v1,由平抛运动的规律

s=v1t

h=gt2

解得

v1=s=3×=6m/s

(2)设赛车恰好越过圆轨道,对应圆轨道最高点的速度为v2,最低点的速度为v3,由牛顿第二定律及机械能守恒定律

在最高点:mg=m

从最低点到最高点的过程,m=m+mg(2R)

解得 v3==4m/s

(3)赛车要完成比赛vB≥6.0m/s,设电动机工作时间至少为t,根据功能原理

pt-fL=

由此可得 t=2.4s

即要使赛车完成比赛,电动机至少工作2.4s的时间.

答:(1)赛车越过壕沟需要的最小速度大小为6m/s;

(2)赛车在圆轨道最高点恰好不离开圆轨道,对应圆轨道最低点的速度大小为4m/s;

(3)要使赛车完成比赛,电动机的最短工作时间为2.4s.

解析

解:(1)设赛车越过壕沟需要的最小速度为v1,由平抛运动的规律

s=v1t

h=gt2

解得

v1=s=3×=6m/s

(2)设赛车恰好越过圆轨道,对应圆轨道最高点的速度为v2,最低点的速度为v3,由牛顿第二定律及机械能守恒定律

在最高点:mg=m

从最低点到最高点的过程,m=m+mg(2R)

解得 v3==4m/s

(3)赛车要完成比赛vB≥6.0m/s,设电动机工作时间至少为t,根据功能原理

pt-fL=

由此可得 t=2.4s

即要使赛车完成比赛,电动机至少工作2.4s的时间.

答:(1)赛车越过壕沟需要的最小速度大小为6m/s;

(2)赛车在圆轨道最高点恰好不离开圆轨道,对应圆轨道最低点的速度大小为4m/s;

(3)要使赛车完成比赛,电动机的最短工作时间为2.4s.

下一知识点 : 动能定理
百度题库 > 高考 > 物理 > 动能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