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通常情况下,CO是一种无色、无味、有毒的气体,难溶于水,与酸、碱、盐溶液均不反应.酒精喷灯可作高温热源.正确连接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可以验证某混合气体的成分是CO2和CO(每套装置限用一次).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连接装置导管口的顺序:混合气体→______→尾气处理(填导管接口代号).

(2)证明原混合气体中CO2存在的实验现象是______.证明CO存在的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3)有同学提出仪器B应再使用一次,你认为有道理吗?______(填“有”或“没有”),并简述理由______

(4)本实验尾气处理的方法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混合气体选通入装置B检验CO2气体是否存在,气体应由长管④通入从短管③排出B装置;然后通入装置C,处理混合气体中的气体CO2,由⑤通入从⑥排出;接下来气体通入装置A,检验CO气体的存在,气体由①进入从②排出,所以连接导管口的顺序为:④③⑤⑥①②,

故答案为:④③⑤⑥①②;

(2)若只有CO,B中澄请石灰水不变浑浊,A中玻璃管内粉末由红变黑,说明氧化铁被还原成铁,试管内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两处现象综合,说明混合气体中只含有CO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Fe2O3+3CO2Fe+3CO2、Ca(OH)2+CO2=CaCO3↓+H2O,

故答案为:B中无现象,A中玻璃管内粉末由红变黑,试管内澄清石灰水变浑浊;Fe2O3+3CO2Fe+3CO2、Ca(OH)2+CO2=CaCO3↓+H2O;

(3)由于利用B→C→A不能说明二氧化碳在C中已经被除尽,应该再使用一次仪器B证明二氧化碳气体已经除尽,

故答案为:是;利用B→C→A不能说明二氧化碳在C中已经被除尽;

(4)尾气中含有有毒的CO气体,需要进行尾气处理,方法为:可在导管③后放置一个燃着的酒精灯或用气囊收集,

故答案为:在导管③后放置一个燃着的酒精灯(或用气囊收集).

解析

解:(1)混合气体选通入装置B检验CO2气体是否存在,气体应由长管④通入从短管③排出B装置;然后通入装置C,处理混合气体中的气体CO2,由⑤通入从⑥排出;接下来气体通入装置A,检验CO气体的存在,气体由①进入从②排出,所以连接导管口的顺序为:④③⑤⑥①②,

故答案为:④③⑤⑥①②;

(2)若只有CO,B中澄请石灰水不变浑浊,A中玻璃管内粉末由红变黑,说明氧化铁被还原成铁,试管内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两处现象综合,说明混合气体中只含有CO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Fe2O3+3CO2Fe+3CO2、Ca(OH)2+CO2=CaCO3↓+H2O,

故答案为:B中无现象,A中玻璃管内粉末由红变黑,试管内澄清石灰水变浑浊;Fe2O3+3CO2Fe+3CO2、Ca(OH)2+CO2=CaCO3↓+H2O;

(3)由于利用B→C→A不能说明二氧化碳在C中已经被除尽,应该再使用一次仪器B证明二氧化碳气体已经除尽,

故答案为:是;利用B→C→A不能说明二氧化碳在C中已经被除尽;

(4)尾气中含有有毒的CO气体,需要进行尾气处理,方法为:可在导管③后放置一个燃着的酒精灯或用气囊收集,

故答案为:在导管③后放置一个燃着的酒精灯(或用气囊收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NaNO2是重要的食品添加剂,由于其外观及滋味都与食盐非常相似,误食工业用盐造成食物中毒的事件时有发生.

(1)为了避免工业用盐NaNO2造成中毒事件的发生,某学生设计如下实验方案,鉴别NaCl溶液和NaNO2溶液.请填写表格.

(2)亚硝酸钠有毒,不能随意排放,实验室一般将其与饱和氯化铵溶液共热使之转化成无毒无公害的物质,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亚硝酸钠的热稳定性高,可用高温热还原法制备:Pb(粉)+NaNO2=PbO+NaNO2,产物PbO不溶于水,将反应后混合物溶于热水中,经____________(填基本实验操作),可得到白色晶状的亚硝酸钠.

(4)亚硝酸钠的水溶液显碱性,常温下pH=10的某亚硝酸钠溶液中水电离的c(OH-)=______

正确答案

解:(1)①亚硝酸钠具有氧化性,将氯化亚铁氧化为氯化铁,而铁离子遇到KSCN显示血红色,故答案为:血红色;

 ②亚硝酸钠具有氧化性,能将碘离子氧化为碘单质,碘遇淀粉变蓝色,故答案为:碘粉碘化钾试纸;

③亚硝酸钠具有碱性,氯化铁可以和碱反应得到氢氧化铁沉淀,故答案为:红褐色沉淀;

④高锰酸钾能将亚硝酸钠氧化,高锰酸钾褪色,体现亚硝酸钠的还原性,故答案为:还原性;

(2)饱和亚硝酸钠与氯化铵溶液反应可以得到氮气、水以及氯化钠,即NaNO2+NH4Cl=NaCl+N2↑+2H2O,故答案为:NaNO2+NH4Cl=NaCl+N2↑+2H2O;

(3)Pb(粉)+NaNO2=PbO+NaNO2,产物PbO不溶于水,将反应后混合物溶于热水中,经过滤得到了亚硝酸钠溶液,再结晶或是重结晶可以得到亚硝酸钠晶体,故答案为:过滤、结晶(重结晶);

(4)常温下,pH=10的亚硝酸钠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为10-10mol/L,则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10-4mol/L,即水电离出的氢氧根离子浓度为10-4mol/L,故答案为:10-4mol/L.

解析

解:(1)①亚硝酸钠具有氧化性,将氯化亚铁氧化为氯化铁,而铁离子遇到KSCN显示血红色,故答案为:血红色;

 ②亚硝酸钠具有氧化性,能将碘离子氧化为碘单质,碘遇淀粉变蓝色,故答案为:碘粉碘化钾试纸;

③亚硝酸钠具有碱性,氯化铁可以和碱反应得到氢氧化铁沉淀,故答案为:红褐色沉淀;

④高锰酸钾能将亚硝酸钠氧化,高锰酸钾褪色,体现亚硝酸钠的还原性,故答案为:还原性;

(2)饱和亚硝酸钠与氯化铵溶液反应可以得到氮气、水以及氯化钠,即NaNO2+NH4Cl=NaCl+N2↑+2H2O,故答案为:NaNO2+NH4Cl=NaCl+N2↑+2H2O;

(3)Pb(粉)+NaNO2=PbO+NaNO2,产物PbO不溶于水,将反应后混合物溶于热水中,经过滤得到了亚硝酸钠溶液,再结晶或是重结晶可以得到亚硝酸钠晶体,故答案为:过滤、结晶(重结晶);

(4)常温下,pH=10的亚硝酸钠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为10-10mol/L,则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10-4mol/L,即水电离出的氢氧根离子浓度为10-4mol/L,故答案为:10-4mol/L.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现在NaOH、Na2CO3、Ba(OH)2三种无色溶液,请选用一种试剂把它们鉴别出来,你选择的试剂是______,简述实验操作及现象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

与你选择的试剂进行实验有关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稀硫酸

取待测液于小试管中,分别加入稀硫酸,没有现象的是氢氧化钠溶液,

出现气泡的是碳酸钠溶液

出现白色沉淀的是氢氧化钡溶液

H++OH-=H2O、CO32-+2H+=H2O+CO2

Ba2++(SO42-+2H++2OH-=BaSO4↓+2H2O

解析

解:检验钡离子选用硫酸盐或硫酸产生白色沉淀,检验碳酸根离子选用酸溶液产生气泡,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无明显现象,三种反应现象不同,所以选取稀硫酸溶液即可,离子方程式分别为:H++OH-=H2O、CO32-+2H+=H2O+CO2↑、Ba2++SO42-+2H++2OH-=BaSO4↓+2H2O,加入稀硫酸,没有现象的是氢氧化钠,出现气泡的是碳酸钠,出现白色沉淀的是氢氧化钡,

故答案为:稀硫酸;取待测液于小试管中,分别加入稀硫酸,没有现象的是氢氧化钠溶液,出现气泡的是碳酸钠溶液,出现白色沉淀的是氢氧化钡溶液;

H++OH-=H2O、CO32-+2H+=H2O+CO2↑、Ba2++SO42-+2H++2OH-=BaSO4↓+2H2O.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能将AlCl3、Mg SO4、(NH42SO4、NH4Cl四种溶液区分开来的试剂是(  )

ABaCl2

BBa(OH)2

CNaOH

DAgNO3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MgSO4、(NH42SO4均与BaCl2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不能区分,故A错误;

B.AlCl3、MgSO4、(NH42SO4、NH4Cl四种溶液分别与Ba(OH)2反应,反应现象依次为:先白色沉淀后沉淀溶解、白色沉淀、白色沉淀和刺激性气体、刺激性气体,现象不同,能区分,故B正确;

C.(NH42SO4、NH4Cl均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刺激性气体,不能区分,故C错误;

D.四种溶液均与AgNO3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不能区分,故D错误;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某甲酸溶液中含有甲醛,用下列方法可以证明的是(  )

A加入足量的新制氢氧化铜并加热煮沸,有砖红色的沉淀

B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充分反应后的溶液能发生银镜反应

C将试液进行酯化反应后的混合液能发生银镜反应

D加入足量氢氧化钠后,蒸馏出的气体通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有砖红色沉淀

正确答案

D

解析

A.甲酸和甲醛中都含有醛基,所以在加热条件下,二者都能和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所以不能用此法证明,故A错误;

B.甲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甲酸钠,甲酸钠和甲醛中都含有醛基,所以都能和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所以不能用此法在证明,故B错误;

C.将试液进行酯化反应后,生成的酯中和甲醛中都含有醛基,所以都能和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所以不能用此法证明,故C错误;

D.加热氢氧化钠后,甲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甲酸钠,甲醛和氢氧化钠不反应,然后蒸馏得到的气体有甲醛和水蒸气,蒸馏出的气体通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有砖红色沉淀,能说明含有甲醛,故D正确;

故选D.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物质的检验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