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 共1687题
为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多个兴趣小组设计实验进行研究.
实验材料和用具:100mL量筒、20W至500W的台灯、冷开水、NaHCO3、黑藻等等.
实验步骤:
①准备6套如图所示装置,编号为1-6.在瓶中各加入约500mL 0.01g/mL NaHCO3溶液后用冷开水充满.
②取6等分黑藻分别放入1-6号装置.
③将6套装置放入暗室中,然后用20W、50W、75W、100W、200W和500W的台灯等距离地分别照射1-6号装置,观察气泡的产生情况.
④30min后停止光照,测量光合作用释放的O2体积.
实验结果:
对该实验进行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该实验中的自变量是______.列出实验中的两个控制变量(无关变量):______.
(2)根据装置图,上表中各组次的实验数据是如何读出的?______
(3)将实验处理结果绘成柱形图.______
(4)上表中测得的氧气量并非光合作用实际产生的氧气量,其原因是______.
(5)对表中数据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______
(6)在冬季的人工大棚中种植蔬菜,需要确定合适的光照强度,因为光照不够会降低产量,而提供多余的光照还会浪费钱.通过该实验还不能够确定最合适黑藻生长的光照强度,该如何开展进一步的探究呢?______.
正确答案
解:(1))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自变量是光照强度,因变量的光合作用强度.无关变量有CO2浓度、温度、pH值、黑藻等.
(2)量筒中收集到水,是因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导致的.所以量筒中的水的体积能代表氧气的体积.
(3)根据测得的氧气的体积的平均值绘图.同时需注意坐标含义.
(4)黑藻在光下既能进行光合作用又能进行呼吸作用,所以测得的是净光合作用,即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与有氧呼吸消耗氧气量的差值.
(5)从表中可以看出,净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之间存在分段关系.在20-200W范围内随着光照强度的不断升高,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也在升高,但光照强度达500W时氧气量反而降低,说明适度提高光照强度可以提高光合作用的强度.
(6)从表中只能得出,黑藻的最适光照强度介于100~500W之间,欲测得最适光照强度,可在二者之间设置多组梯度进行实验.
故答案为:
(1)光照强度
C02(或NaHC03溶液)、温度、PH值、黑藻(要求至少答出两项)
(2)读量筒中收集到的水的体积
(3)
(4)黑藻自身的呼吸作用会消耗氧气
(5)在20-200W范围内随着光照强度的不断升高,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也在升高,但光照强度
达500W时氧气量反而降低,说明适度提高光照强度可以提高光合作用的强度.
(6)在100-500W范围内设置多组梯度进行实验.
解析
解:(1))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自变量是光照强度,因变量的光合作用强度.无关变量有CO2浓度、温度、pH值、黑藻等.
(2)量筒中收集到水,是因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导致的.所以量筒中的水的体积能代表氧气的体积.
(3)根据测得的氧气的体积的平均值绘图.同时需注意坐标含义.
(4)黑藻在光下既能进行光合作用又能进行呼吸作用,所以测得的是净光合作用,即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与有氧呼吸消耗氧气量的差值.
(5)从表中可以看出,净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之间存在分段关系.在20-200W范围内随着光照强度的不断升高,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也在升高,但光照强度达500W时氧气量反而降低,说明适度提高光照强度可以提高光合作用的强度.
(6)从表中只能得出,黑藻的最适光照强度介于100~500W之间,欲测得最适光照强度,可在二者之间设置多组梯度进行实验.
故答案为:
(1)光照强度
C02(或NaHC03溶液)、温度、PH值、黑藻(要求至少答出两项)
(2)读量筒中收集到的水的体积
(3)
(4)黑藻自身的呼吸作用会消耗氧气
(5)在20-200W范围内随着光照强度的不断升高,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也在升高,但光照强度
达500W时氧气量反而降低,说明适度提高光照强度可以提高光合作用的强度.
(6)在100-500W范围内设置多组梯度进行实验.
(2015•宿迁一模)某科研小组为探究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变化情况,设计了由透明的玻璃罩构成的小室(如图A所示).
(1)将该装置放在自然环境下,测定夏季一昼夜小室内植物氧气释放速率的变化,得到如图B所示曲线,那么影响小室内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变化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图中e点时氧气释放速率降低的原因是______.
(2)若0时开始实验,初始液滴位置为0,之后观察到A装置中液滴的位置如图所示,那么产生此结果的原因是______.装置刻度管中液滴移到最右点是在一天中的______点.
(3)如果要测定该植物真正光合作用的速率,该如何设置对照实验?对照实验:______.若在单位时间内,实验组读数为M,对照组读数为N,该植物真正光合作用的速率可表示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主要有光照强度、温度、二氧化碳浓度等.据图可知,二氧化碳缓冲液能维持密闭容器二氧化碳的稳定,因此影响小室内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变化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光照强度、温度.e点中午气温过高,叶片气孔关闭,CO2吸收减少,导致光合作用速率略有下降,释放的氧气降低.
(2)根据图A可知,液滴左移,表明密闭容器的气体变小,由于二氧化碳的浓度不变,因此只有氧气浓度下降,即植物有氧呼吸吸收的氧气多于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
装置刻度管中液滴移到最右点,表明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即处于B图中的18(或g)点.
(3)如果要测定该植物真正光合作用的速率,还需要测出呼吸速率,具体做法是设置如A一样的装置,遮光放在和A相同的环境条件下作为对照.若在单位时间内,实验组读数为M,对照组读数为N,该植物真正光合作用的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作用速率=M-N.
故答案为:
(1)光照强度、温度 中午气温过高,叶片气孔关闭,CO2吸收减少
(2)有氧呼吸吸收的氧气多于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 18(或g)
(3)设置如A一样的装置,遮光放在和A相同的环境条件下作为对照 M-N
解析
解:(1)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主要有光照强度、温度、二氧化碳浓度等.据图可知,二氧化碳缓冲液能维持密闭容器二氧化碳的稳定,因此影响小室内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变化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光照强度、温度.e点中午气温过高,叶片气孔关闭,CO2吸收减少,导致光合作用速率略有下降,释放的氧气降低.
(2)根据图A可知,液滴左移,表明密闭容器的气体变小,由于二氧化碳的浓度不变,因此只有氧气浓度下降,即植物有氧呼吸吸收的氧气多于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
装置刻度管中液滴移到最右点,表明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即处于B图中的18(或g)点.
(3)如果要测定该植物真正光合作用的速率,还需要测出呼吸速率,具体做法是设置如A一样的装置,遮光放在和A相同的环境条件下作为对照.若在单位时间内,实验组读数为M,对照组读数为N,该植物真正光合作用的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作用速率=M-N.
故答案为:
(1)光照强度、温度 中午气温过高,叶片气孔关闭,CO2吸收减少
(2)有氧呼吸吸收的氧气多于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 18(或g)
(3)设置如A一样的装置,遮光放在和A相同的环境条件下作为对照 M-N
银边天竺葵的叶片边缘不含叶绿体,为白色;叶片内侧含有叶绿体,为绿色.它是研究影响植物光合作用因素的理想材料.
(1)若用其证明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只需要将该植物放在适宜的条件下,用每一片叶的______ 进行对照即可证明.
(2)若用其证明光照是光合作用的条件之一,某科技小组设计了两种实验方案:①选取6片叶片,其中3片进行遮光处理,另外3片进行曝光处理;②选取6片叶片,每片叶片都是一半进行遮光处理,另外一半进行曝光处理.方案______更加合理准确,原因是______.
(3)若用其证明CO2是光合作用的条件之一.某同学在同一植株上选取了两片大小相近、生长状况良好的叶片,将其中一片放在内部盛放有一小杯适宜浓度NaOH溶液的锥形瓶中,将另外一片放在内部盛放有一小杯等量NaHCO3溶液的锥形瓶中,并分别进行密封处理.光照 1h后,发现两片叶片中都有淀粉,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4)研究人员将天竺葵幼苗的叶片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中,研究其在不同条件下的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①该叶片在20℃、5klx光照下比10℃、5klx光照下固定CO2的速率______ (填“快”、“慢”或“相同”).
②如果将该叶片先在10℃、5klx的条件下放置1h,然后置于20℃黑暗条件下4h,要使此叶片的干物质量与黑暗处理前一样,则需要再在20klx、20℃条件下光照______h.
正确答案
解:(1)根据题意可知,银边天竺葵的叶片边缘不含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叶片内侧含有叶绿体,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因此若用其证明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只需要将该植物放在适宜的条件下,用每一片叶的叶片边缘和叶片内侧 进行对照即可证明.
(2)要证明光照是光合作用的条件之一,则实验的自变量为是否有光照,而其他无关变量应保持相同且适宜.方案一分别用三片叶片进行对照,但是不同叶片的生理状况可能有所区别,所得的实验结构可能不准确,因此采用方案二每片叶片都是一半进行遮光处理,另外一半进行曝光处理更加合理准确,更能排除无关变量的干扰.
(3)由于二氧化碳参与光合作用产生淀粉等有机物,因此若用其证明CO2是光合作用的条件之一时,首先进行暗黑处理,以消耗叶片中原有的有机物.
(4)①表格中黑暗时氧气的释放量表示呼吸速率,光照是氧气的释放量表示净光合速率.该叶片在20℃、5klx光照下的固定CO2的速率即为总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2.5+1.5=4mg,10℃、5klx光照下固定CO2的速率=3.5+0.5=4mg.
②该叶片在10℃、5klx的条件下放置1h,其净光合作用量为3.5mg,而在20℃黑暗条件下4h要消耗氧气量=1.5×4=6mg,此时叶片重量减少2.5mg,因此要使此叶片的干物质量与黑暗处理前一样,则需要再在20klx、20℃条件下光照1h.
故答案为:
(1)叶片边缘和叶片内侧
(2)②更能排除无关变量的干扰
(3)没有进行黑暗(饥饿)处理
(4)①相同 ②1
解析
解:(1)根据题意可知,银边天竺葵的叶片边缘不含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叶片内侧含有叶绿体,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因此若用其证明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只需要将该植物放在适宜的条件下,用每一片叶的叶片边缘和叶片内侧 进行对照即可证明.
(2)要证明光照是光合作用的条件之一,则实验的自变量为是否有光照,而其他无关变量应保持相同且适宜.方案一分别用三片叶片进行对照,但是不同叶片的生理状况可能有所区别,所得的实验结构可能不准确,因此采用方案二每片叶片都是一半进行遮光处理,另外一半进行曝光处理更加合理准确,更能排除无关变量的干扰.
(3)由于二氧化碳参与光合作用产生淀粉等有机物,因此若用其证明CO2是光合作用的条件之一时,首先进行暗黑处理,以消耗叶片中原有的有机物.
(4)①表格中黑暗时氧气的释放量表示呼吸速率,光照是氧气的释放量表示净光合速率.该叶片在20℃、5klx光照下的固定CO2的速率即为总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2.5+1.5=4mg,10℃、5klx光照下固定CO2的速率=3.5+0.5=4mg.
②该叶片在10℃、5klx的条件下放置1h,其净光合作用量为3.5mg,而在20℃黑暗条件下4h要消耗氧气量=1.5×4=6mg,此时叶片重量减少2.5mg,因此要使此叶片的干物质量与黑暗处理前一样,则需要再在20klx、20℃条件下光照1h.
故答案为:
(1)叶片边缘和叶片内侧
(2)②更能排除无关变量的干扰
(3)没有进行黑暗(饥饿)处理
(4)①相同 ②1
为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将同一品种玉米苗置于25℃条件下培养,实验结果如图.请回答:
(1)本实验除了通过测定二氧化碳吸收量,还可以通过测定______来表示光合作用强度.本实验探究的自变量有______.
(2)与D点相比,B点条件下限制玉米CO2吸收量的因素是______,C点条件下限制玉米CO2吸收量的主要因素是______.
(3)实验结果表明,在______的条件下施肥效果明显.
正确答案
解:(1)本实验除了通过测定二氧化碳吸收量,还可以通过测定O2的释放量来表示光合作用强度.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有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温度、矿质元素、水等,由题意可知本实验探究的自变量有光照强度、矿质元素、水.
(2)由图示曲线可知:与D点相比,B点的光照强度较弱,光合作用强度也较弱,因此B点条件下限制玉米CO2吸收量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C点土壤含水量较少,光合作用强度较低,因此C点条件下限制玉米CO2吸收量的主要因素是土壤含水量;
(3)根据图示,同一光照条件下,当土壤含水量在40%-60%之间时,施肥的效果才能变现出来
故答案为:
(1)O2的释放量 光照强度、矿质元素、水
(2)光照强度 水分
(3)土壤含水量在40%~60%
解析
解:(1)本实验除了通过测定二氧化碳吸收量,还可以通过测定O2的释放量来表示光合作用强度.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有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温度、矿质元素、水等,由题意可知本实验探究的自变量有光照强度、矿质元素、水.
(2)由图示曲线可知:与D点相比,B点的光照强度较弱,光合作用强度也较弱,因此B点条件下限制玉米CO2吸收量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C点土壤含水量较少,光合作用强度较低,因此C点条件下限制玉米CO2吸收量的主要因素是土壤含水量;
(3)根据图示,同一光照条件下,当土壤含水量在40%-60%之间时,施肥的效果才能变现出来
故答案为:
(1)O2的释放量 光照强度、矿质元素、水
(2)光照强度 水分
(3)土壤含水量在40%~60%
有关绿色植物代谢的问题.
材料1、利用紫苏植物进行实验,图1表示在一个密闭容器内紫苏植株一昼夜O2含量的变化,图2表示紫苏叶肉细胞内进行的两大生理过程示意图,(Ⅰ-Ⅶ代表物质,①-⑤代表过程,[______]填编号,横线上填文字)
1)图1中B点后曲线上升的原因是光合作用程中______阶段增强,此时产生的______为CO2的还原提供条件.
2)分析图1可知,紫苏植株光合作用释放的O2量和呼吸作用消耗的O2量相等的点是______.(用图中字母回答).该紫苏植株经过一昼夜后,是否积累了有机物?______.
3)图2中过程①被称为______,IV表示______,其产生后由辅酶携带运送至______(具体场所),最终与 V结合.
4)图2中能产生ADP的过程是[]______,该过程的能量变化是______.
材料2 若将一绿色植物置于密闭玻璃罩内,在黑暗条件下,罩内CO2含量每小时增加了25mg;在充足光照条件下,罩内CO2含量每小时减少了50mg.据测定,上述光照条件下,光合作用每小时共合成葡萄糖60mg.若呼吸底物和光合产物均为葡萄糖,请回答:(保留2位小数)
5)该植物在光照条件下的呼吸作用每小时CO2产生量为______mg; 若上述条件不变,该植物光照10小时,其余时间不给光照,则一昼夜可积累葡萄糖______mg.
正确答案
解:(1)图中B点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在B点之后,光照强度进一步增强,提高光反应进行.从而产生NADPH和ATP 供暗反应利用.
(2)图中,B、C 点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经过一夜,氧气的含量有所减少,说明有机物不会积累反而消耗.
(3)图中过程①表示二氧化碳的固定.Ⅳ表示有氧呼吸前两阶段产生的H,最终在线粒体内膜与氧结合生成水.
(4)图中能产生ADP的过程即ATP的分解过程,发生在光合作用的暗反应过程,从而把ATP中化学能转化为稳定的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5)光合作用每小时共合成葡萄糖60mg,通过计算可知共需要二氧化碳气体88 mg,而光照条件下,罩内CO2含量每小时减少了50mg,则光照条件下呼吸速率为88-50=“38“mg,该植物光照10小时,其余时间不给光照,则一昼夜净吸收二氧化碳为(10×50-14×25)=150 mg,换算成葡萄糖为 102.27.
故答案为:
(1)光反应,NADPH和ATP
(2)B、C 否
(3)CO2的固定,H+ 线粒体内膜.
(4)[2]三碳化合物还原 活跃的化学能→稳定的化学能
(5)38 102.27
解析
解:(1)图中B点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在B点之后,光照强度进一步增强,提高光反应进行.从而产生NADPH和ATP 供暗反应利用.
(2)图中,B、C 点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经过一夜,氧气的含量有所减少,说明有机物不会积累反而消耗.
(3)图中过程①表示二氧化碳的固定.Ⅳ表示有氧呼吸前两阶段产生的H,最终在线粒体内膜与氧结合生成水.
(4)图中能产生ADP的过程即ATP的分解过程,发生在光合作用的暗反应过程,从而把ATP中化学能转化为稳定的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5)光合作用每小时共合成葡萄糖60mg,通过计算可知共需要二氧化碳气体88 mg,而光照条件下,罩内CO2含量每小时减少了50mg,则光照条件下呼吸速率为88-50=“38“mg,该植物光照10小时,其余时间不给光照,则一昼夜净吸收二氧化碳为(10×50-14×25)=150 mg,换算成葡萄糖为 102.27.
故答案为:
(1)光反应,NADPH和ATP
(2)B、C 否
(3)CO2的固定,H+ 线粒体内膜.
(4)[2]三碳化合物还原 活跃的化学能→稳定的化学能
(5)38 102.27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