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图1表示绿豆在两种二氧化碳浓度条件下,光照强度与光合速率的关系;图2表示绿豆在适宜条件下叶面积指数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关系(叶面积指数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叶面积的数量,此值越大,表示植物叶片交错程度越大).请回答:

(1)根据图1图2信息,请提出对农业增产有价值的措施______

(2)在图1中的b点时,叶肉细胞中合成淀粉的场所是______,若由c点条件突然变为b点时,叶肉细胞中3-磷酸甘油酸的含量______

(3)图2为全天测得的数据汇总.在白天,叶面积指数为10,光照、温度都适宜情况下,绿豆光合作用______呼吸作用(填“>”“=”“<”).叶面积指数到8以后,植株光合作用合成物质量不再增加的原因是______.叶面积指数在______左右最有利于实现增产.

(4)生产上为破除顶端优势现象,有效调控叶面积,可结合打顶(摘除顶芽)的措施,喷施适宜浓度的______激素促进叶的生长.

正确答案

解:(1)根据图1信息可知,增加二氧化碳浓度(可通过施加农家肥等)可提高光合速率.由图2信息可知,控制适宜的叶面积指数(如合理密植)可增加物质积累量.

(2)图1中B点时叶肉细胞合成淀粉的场所是叶绿体,若由C点条件突然变为B点,则因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导致合成的3-磷酸甘油酸含量增加.

(3)图2为“全天”测得的数据汇总,白天叶面积指数为10时,光照、温度都适宜情况下,绿豆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叶面积指数为8以后,植株因叶片相互遮挡,有效光合作用面积未增加,从而导致光合作用合成物质量不再增加.图中显示叶面积指数在5左右最有利于增产.

(4)生产上常喷施适宜浓度的赤霉素促进叶生长.

故答案为:

(1)施有机肥(施气肥),合理密植

(2)叶绿体                        上升

(3)>叶片相互遮挡,有效光合作用面积未增加               4~6(或5)

(4)赤霉素

解析

解:(1)根据图1信息可知,增加二氧化碳浓度(可通过施加农家肥等)可提高光合速率.由图2信息可知,控制适宜的叶面积指数(如合理密植)可增加物质积累量.

(2)图1中B点时叶肉细胞合成淀粉的场所是叶绿体,若由C点条件突然变为B点,则因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导致合成的3-磷酸甘油酸含量增加.

(3)图2为“全天”测得的数据汇总,白天叶面积指数为10时,光照、温度都适宜情况下,绿豆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叶面积指数为8以后,植株因叶片相互遮挡,有效光合作用面积未增加,从而导致光合作用合成物质量不再增加.图中显示叶面积指数在5左右最有利于增产.

(4)生产上常喷施适宜浓度的赤霉素促进叶生长.

故答案为:

(1)施有机肥(施气肥),合理密植

(2)叶绿体                        上升

(3)>叶片相互遮挡,有效光合作用面积未增加               4~6(或5)

(4)赤霉素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同学为了探究不同条件对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的影响,做了如下实验:用8株有20片叶片、大小和长势相似的天竺葵盆栽植株,分别放在密闭的玻璃容器中,在不同实验条件下,利用传感器定时测定密______闭容器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实验结果统计如下表,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序号1、3、5、7可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实验组合,在该实验组合中,实验变量是______,需控制的无关变量是______

(2)序号2、4、6、8可构成另一个相对独立的实验组合,则该实验组合研究的主题是:______

(3)序号1、3、5、7在实验前后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值的含义是______

(4)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在坐标图里绘制出不同实验条件(表中所示实验条件)下该植物的呼吸作用速率变化曲线图和真光合作用速率变化曲线图(请在横坐标上注明所表示的变量和具体数值).

(5)若想确定天竺葵生长的最适合光照强度,请在本实验的基础上写出进一步探究的实验思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表中1、3、5、7对应的数据表明:最初这几个实验组的所提供光照强度和CO2量是相同的,不同的是温度,故自变量是温度,无关变量是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

(2)2、4、6、8对应的数据表明:这几个实验组都在无光照的条件下进行,设置10℃、20℃、30℃和40℃的温度差可探究温度对植物呼吸作用(强度/速率)的影响.

(3)在实验中测得的二氧化碳量是净光合作用量,等于植物实际光合作用量-细胞呼吸量.

(4)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光照强度为1000 Lx,温度分别为10℃、20℃、30℃和40℃时各组天竺葵的呼吸速率分别是0.1、0.4、0.9、0.8,净光合速率分别是12h后各密闭容器减少的CO2量,依次为0.5、1.5、3.1、3.0,因真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所以四个点对应的光合速率对应的数值依次为0.6、1.9、4.0、3.8,横坐标表示温度,坐标图如图.

(5)若想确定天竺葵生长的最适合光照强度,则实验的自变量为光照强度,而无关变量应保持相同且适宜,因此可以在温度30℃左右改变光照强度,设置多个梯度光照强度进行实验,其他条件与原实验相同,测定比较单位时间内的CO2吸收量.

故答案为:

(1)温度   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等  

(2)温度对植物呼吸作用(强度/速率)的影响

(3)净光合作用所消耗的二氧化碳量

(4)如图所示

(5)在温度30℃左右改变光照强度,设置多个梯度光照强度进行实验,其他条件与原实验相 同,测定比较单位时间内的CO2吸收量

解析

解:(1)表中1、3、5、7对应的数据表明:最初这几个实验组的所提供光照强度和CO2量是相同的,不同的是温度,故自变量是温度,无关变量是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

(2)2、4、6、8对应的数据表明:这几个实验组都在无光照的条件下进行,设置10℃、20℃、30℃和40℃的温度差可探究温度对植物呼吸作用(强度/速率)的影响.

(3)在实验中测得的二氧化碳量是净光合作用量,等于植物实际光合作用量-细胞呼吸量.

(4)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光照强度为1000 Lx,温度分别为10℃、20℃、30℃和40℃时各组天竺葵的呼吸速率分别是0.1、0.4、0.9、0.8,净光合速率分别是12h后各密闭容器减少的CO2量,依次为0.5、1.5、3.1、3.0,因真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所以四个点对应的光合速率对应的数值依次为0.6、1.9、4.0、3.8,横坐标表示温度,坐标图如图.

(5)若想确定天竺葵生长的最适合光照强度,则实验的自变量为光照强度,而无关变量应保持相同且适宜,因此可以在温度30℃左右改变光照强度,设置多个梯度光照强度进行实验,其他条件与原实验相同,测定比较单位时间内的CO2吸收量.

故答案为:

(1)温度   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等  

(2)温度对植物呼吸作用(强度/速率)的影响

(3)净光合作用所消耗的二氧化碳量

(4)如图所示

(5)在温度30℃左右改变光照强度,设置多个梯度光照强度进行实验,其他条件与原实验相 同,测定比较单位时间内的CO2吸收量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甲曲线表示某植物在恒温30℃时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图乙是某同学“探究影响植物光合速率的因素”的实验装置图.试回答:

(1)图甲曲线中,当光照强度为X点时,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______

(2)已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温度调节到25℃,甲曲线中a点和b点分别向______移动.

(3)图乙装置中隔在灯与试管之间盛水玻璃柱的作用是______

(4)若实验中每隔5min改变一次试管与玻璃柱之间的距离,随着距离的增加,气泡产生速率下降,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是:①______;②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光照强度为X点时,叶肉细胞既进行光合作用,又进行呼吸作用,因此此时细胞中合成ATP的过程是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场所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

(2)根据题干可知,当温度调节到25℃,呼吸作用的酶活性减弱,光合作用的酶活性增强,因此呼吸作用减弱导致甲曲线中a点将向上移动,同时光合作用又增强,因此光补偿点前移,b点将向左移动.

(3)图甲装置中在灯与试管之间放了盛水玻璃柱,目的是吸收灯光照射的热量,排除光照引起的温度变化对实验的影响.

(4)水藻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随着距离的增加,会导致水藻接受的光照减弱,光合作用减弱,释放的氧气量减少;另一方面CO2含量逐渐下降,光合作用减弱,释放的氧气减少. 

故答案为:

(1)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

(2)上         左

(3)吸收灯光的热量,避免光照对试管内水温的影响

(4)①光照强度减弱,光合作用产生的O2减少

②水中CO2含量逐渐下降,光合作用产生的O2减少

解析

解:(1)光照强度为X点时,叶肉细胞既进行光合作用,又进行呼吸作用,因此此时细胞中合成ATP的过程是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场所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

(2)根据题干可知,当温度调节到25℃,呼吸作用的酶活性减弱,光合作用的酶活性增强,因此呼吸作用减弱导致甲曲线中a点将向上移动,同时光合作用又增强,因此光补偿点前移,b点将向左移动.

(3)图甲装置中在灯与试管之间放了盛水玻璃柱,目的是吸收灯光照射的热量,排除光照引起的温度变化对实验的影响.

(4)水藻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随着距离的增加,会导致水藻接受的光照减弱,光合作用减弱,释放的氧气量减少;另一方面CO2含量逐渐下降,光合作用减弱,释放的氧气减少. 

故答案为:

(1)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

(2)上         左

(3)吸收灯光的热量,避免光照对试管内水温的影响

(4)①光照强度减弱,光合作用产生的O2减少

②水中CO2含量逐渐下降,光合作用产生的O2减少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科研小组研究了不同浓度CO2对绿萝幼苗各项生理指标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1.请回答以下问题:

(1)随着CO2浓度升高,绿萝幼苗还原糖的含量也有所增加,主要原因是______

(2)较高CO2浓度有利于绿萝幼苗度过干旱环境,据图分析其原因是______

(3)Rubidco酶催化光合作用中CO2的固定过程,提取该酶,在体外一般通过测定______来表示其活性.在测酶活性时,反应液应加入______,以维持其酸碱度稳定.

(4)图2曲线表示在最适温度下,CO2浓度对Rubidco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如果自A点开始温度升高5℃,曲线会发生变化,请画出变化后的曲线.______

正确答案

解:(1)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不同浓度CO2对绿萝幼苗各项生理指标的影响,所以实验中的自变量是CO2浓度.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能促进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同时CO2是呼吸作用的产物能抑制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所以随着CO2浓度升高,绿萝幼苗还原糖的含量有所增加.

(2)据图分析可知,较高CO2浓度下绿萝幼苗的气孔开放度降低,能减少水分蒸腾,有利于度过干旱环境.

(3)Rubisco酶催化光合作用中CO2的固定过程,在测酶活性时,应在提取该酶后在体外一般通过测定其对CO2的吸收速率表示其活性,反应时,为维持反应液的酸碱度,应加入相应的缓冲物质.

(4)图中曲线表示在最适温度下,CO2浓度对Rubisco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如果自A点开始,升高5℃,Rubisco酶的活性降低,同样CO2浓度下,催化反应的速度会降低.

故答案为:

(1)高CO2浓度会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抑制植物的呼吸作用

(2)高CO2浓度使气孔开度下降,减少水分的散失

(3)CO2的吸收速率(或单位时间CO2的减少量,漏“单位时间”记0分)  缓冲物质

(4)画图

解析

解:(1)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不同浓度CO2对绿萝幼苗各项生理指标的影响,所以实验中的自变量是CO2浓度.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能促进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同时CO2是呼吸作用的产物能抑制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所以随着CO2浓度升高,绿萝幼苗还原糖的含量有所增加.

(2)据图分析可知,较高CO2浓度下绿萝幼苗的气孔开放度降低,能减少水分蒸腾,有利于度过干旱环境.

(3)Rubisco酶催化光合作用中CO2的固定过程,在测酶活性时,应在提取该酶后在体外一般通过测定其对CO2的吸收速率表示其活性,反应时,为维持反应液的酸碱度,应加入相应的缓冲物质.

(4)图中曲线表示在最适温度下,CO2浓度对Rubisco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如果自A点开始,升高5℃,Rubisco酶的活性降低,同样CO2浓度下,催化反应的速度会降低.

故答案为:

(1)高CO2浓度会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抑制植物的呼吸作用

(2)高CO2浓度使气孔开度下降,减少水分的散失

(3)CO2的吸收速率(或单位时间CO2的减少量,漏“单位时间”记0分)  缓冲物质

(4)画图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学校研究小组利用叶面积相等的A、B两种植物的叶片分别进行了以下两组实验(假设两组实验在相同并适宜的温度下进行,且忽略光照对呼吸作用的影响):

实验一  将A、B两种植物的叶片分别放置在相同的密闭小室中,给予充足的光照,利用红外测量仪每隔5min测定小室中的CO2浓度,结果如图1所示.

实验二  给予不同强度的光照,测定A、B两种植物叶片的CO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结果如图2所示.

请据图分析回答:

(1)0~25min期间,影响B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主要因素是______.在低浓度二氧化碳时,固定CO2能力较强的植物是______

(2)当实验一从开始经过10min,A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总量比B植物______,原因是______

(3)若A植物在第5min时,光照突然降低,C3含量在短时间内将______.实验二中,若给予的光照强度为x klx(a<x<b),每日光照12小时,一昼夜后B植物的干重将______

(4)为验证A植物光合作用所需的条件,现提供如下材料和用品:离体叶绿体、0.5mol/L蔗糖溶液、浓度为1%DCPIP溶液、蒸馏水、量筒、锡箔纸、试管若干、离心机.请依据“希尔反应”涉及的实验原理,完成下面的实验设计并回答下列问题:

希尔反应:将叶绿体分离后置于试管中,假若在试管中加入适当的“氢受体”,如二氯酚吲哚酚(简称DCPIP),那么照光后便会使水分解并放出氧气,这个反应被称为“希尔反应”.反应的过程如下(注:DCPIP是一种氢受体,在氧化态时是蓝色,在还原态时是无色).

DCPIP( 蓝色)+H2ODCPIP-H2(无色)+O2

方法步骤:

第一步:离体叶绿体溶解于0.5mol/L蔗糖溶液制备成叶绿体悬浮液:

第二步:填表

第三步:一段时间后,各试管用离心机离心5分钟.

可能的实验结果及相应的结论:

③观察结果:离心后试管1、2、3内上层清液的颜色依次是:______

④实验结论:光合作用的条件是______

⑤实验分析与思考:配置叶绿体悬浮液时加入0.5mol/L蔗糖溶液的目的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0~25min期间,影响B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主要因素是CO2浓度,由于B在CO2浓度不断降低的情况下,吸收CO2速率降低的速度慢,故在低浓度二氧化碳时,固定CO2能力较强的植物是B.

(2)A植物的呼吸作用强度小于B植物的呼吸作用强度,而图中10min时容器内的二氧化碳含量相等,说明净光合作用量相等,因此A植物光合作用消耗的CO2量少.

(3)若A植物在第5min时,光照突然降低,则光反应暂停,不能为暗反应提供还原性氢和ATP,使得C3的还原过程受阻,C3含量在短时间内将增加;由于B植物的白天的最大净光合计光照强度为b是为2,此时刚满足晚上的消耗,由于光照小于b点,所以B植物干重会降低.

①分析实验表格设置可知,试管1和2可视为一组对照实验,实验自变量为处理方法不同,试管1和2为一组对照实验,实验自变量为加入试剂不同,因此3试管中加入①1%DCPIP0.5mL和叶绿体悬浮液.

②分析实验表格设置可知,试管1和3可视为一组对照实验,实验自变量为处理方法不同,因此试管3应用光照.

③试管1中DCPIP在光照条件下接受了水的光解产生的还原性氢,变成还原态的无色物质;试管2中由于没有光照,水不发生光解,因此DCPIP物质处于氧化态的蓝色,试管3由于没有加入叶绿体,不发生光反应,因此试管也显蓝色.

④由实验12可得,光合作用需要光照;由实验13可得,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

⑤配制叶绿体悬浮液时加入0.5mol/L蔗糖溶液是为了形成等渗溶液,防止叶绿体由于渗透作用吸水涨破.

故答案为:(1)CO2浓度    B

(2)少  A植物的呼吸作用强度小于B植物的呼吸作用强度  (3)增加   减少

(4)第二步

①无色、蓝色、蓝色    ②光照和叶绿体   ③维持叶绿体内外渗透压的平衡(或维持叶绿体的正常形态)

解析

解:(1)0~25min期间,影响B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主要因素是CO2浓度,由于B在CO2浓度不断降低的情况下,吸收CO2速率降低的速度慢,故在低浓度二氧化碳时,固定CO2能力较强的植物是B.

(2)A植物的呼吸作用强度小于B植物的呼吸作用强度,而图中10min时容器内的二氧化碳含量相等,说明净光合作用量相等,因此A植物光合作用消耗的CO2量少.

(3)若A植物在第5min时,光照突然降低,则光反应暂停,不能为暗反应提供还原性氢和ATP,使得C3的还原过程受阻,C3含量在短时间内将增加;由于B植物的白天的最大净光合计光照强度为b是为2,此时刚满足晚上的消耗,由于光照小于b点,所以B植物干重会降低.

①分析实验表格设置可知,试管1和2可视为一组对照实验,实验自变量为处理方法不同,试管1和2为一组对照实验,实验自变量为加入试剂不同,因此3试管中加入①1%DCPIP0.5mL和叶绿体悬浮液.

②分析实验表格设置可知,试管1和3可视为一组对照实验,实验自变量为处理方法不同,因此试管3应用光照.

③试管1中DCPIP在光照条件下接受了水的光解产生的还原性氢,变成还原态的无色物质;试管2中由于没有光照,水不发生光解,因此DCPIP物质处于氧化态的蓝色,试管3由于没有加入叶绿体,不发生光反应,因此试管也显蓝色.

④由实验12可得,光合作用需要光照;由实验13可得,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

⑤配制叶绿体悬浮液时加入0.5mol/L蔗糖溶液是为了形成等渗溶液,防止叶绿体由于渗透作用吸水涨破.

故答案为:(1)CO2浓度    B

(2)少  A植物的呼吸作用强度小于B植物的呼吸作用强度  (3)增加   减少

(4)第二步

①无色、蓝色、蓝色    ②光照和叶绿体   ③维持叶绿体内外渗透压的平衡(或维持叶绿体的正常形态)

下一知识点 : 化能合成作用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