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一表示空气中的CO2含量对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图二表示一天24小时蔬菜大棚内CO2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水平虚线为实验开始时大棚内的CO2浓度).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两图中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相等的点有______,此时细胞中能产生ATP的部位有______.图二中积累有机物最多的点是______

(2)经过24小时后,大棚内植物有机物的含量会__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据图分析原因是______

(3)图一中限制N点的主要外界因素是____________.N点时叶肉细胞叶绿体中的ADP的运动方向是______

 (4)若将叶面积相等的甲、乙两种植物的叶片分别放置在相同体积、温度适宜且恒定的密闭小室中,给予充足的光照,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甲、乙两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一定相同

B.甲、乙两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在一段时间后都将逐渐下降

C.若实验一段时间后,甲叶片所在小室中的CO2浓度较乙低,则甲叶片的呼吸强度一定比乙低

D.若实验一段时间后,甲叶片所在小室中的CO2浓度较乙低,则甲固定CO2的能力较低

(5)某同学做“光合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后,绘制了四种光合色素在滤纸上分离情况(图三所示),据图分析,主要吸收蓝紫光及红光的色素是______. (填序号)

另一同学由于研磨绿叶过程中粗心大意,漏加了某些试剂或药品,导致实验结果不理想(图四所示),请指出该同学漏加的试剂或药品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相等的点在图一中就是由释放二氧化碳到吸收二氧化碳的转折点,既M点;在图二就是二氧化碳浓度由增加(减少)到减少(增加)的转折点,既D和H点.此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产生ATP,因此产生场所有:线粒体、细胞溶胶、叶绿体.图二中积累有机物最多的点是大棚中二氧化碳浓度最低的点,即H点.

(2)图二中比较A点和I点,可以看出经过24小时后,大棚内二氧化碳含量降低,说明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多于细胞呼吸消耗的有机物,因此大棚内植物有机物的含量会增加.

(3)图一中限制N点时,光合速率不再增加,因此此时主要外界因素是光照强度和温度.N点时叶肉细胞叶绿体中的ADP的运动方向是叶绿体基质到类囊体薄膜.

(4)由于甲乙是不同的两种植物,所以光合作用强度不一定相同,A错误;

由于开始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因此一段时间后,二氧化碳浓度的降低,进而导致甲、乙两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都将逐渐下降,B正确;

若实验一段时间后,甲叶片所在小室中的CO2浓度较乙低,则甲固定CO2的能力较强,但是不能确定它们呼吸速率的强弱,CD错误.

(5)由于四种色素的溶解度不同,胡萝卜素的溶解度最大,叶绿素b的溶解度最小,因此甲乙丙丁分别是叶绿素b、叶绿素a、叶黄素和胡萝卜素,其中是叶绿素b和叶绿素a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

图四中色素分离的结果中缺少下面两种色素,即叶绿素a、叶绿素b,这可能是研磨时漏加了碳酸钙导致.因为碳酸钙能够保护叶绿素,如不加,该色素就会被破坏.

故答案为:

(1)M、D、H         细胞溶胶、叶绿体、线粒体         H

(2)增加Ⅰ点CO2含量低于A点,说明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多于细胞呼吸消耗的有机物

(3)光照强度   温度    叶绿体基质到类囊体膜

(4)B     

(5)甲和乙     碳酸钙

解析

解:(1)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相等的点在图一中就是由释放二氧化碳到吸收二氧化碳的转折点,既M点;在图二就是二氧化碳浓度由增加(减少)到减少(增加)的转折点,既D和H点.此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产生ATP,因此产生场所有:线粒体、细胞溶胶、叶绿体.图二中积累有机物最多的点是大棚中二氧化碳浓度最低的点,即H点.

(2)图二中比较A点和I点,可以看出经过24小时后,大棚内二氧化碳含量降低,说明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多于细胞呼吸消耗的有机物,因此大棚内植物有机物的含量会增加.

(3)图一中限制N点时,光合速率不再增加,因此此时主要外界因素是光照强度和温度.N点时叶肉细胞叶绿体中的ADP的运动方向是叶绿体基质到类囊体薄膜.

(4)由于甲乙是不同的两种植物,所以光合作用强度不一定相同,A错误;

由于开始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因此一段时间后,二氧化碳浓度的降低,进而导致甲、乙两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都将逐渐下降,B正确;

若实验一段时间后,甲叶片所在小室中的CO2浓度较乙低,则甲固定CO2的能力较强,但是不能确定它们呼吸速率的强弱,CD错误.

(5)由于四种色素的溶解度不同,胡萝卜素的溶解度最大,叶绿素b的溶解度最小,因此甲乙丙丁分别是叶绿素b、叶绿素a、叶黄素和胡萝卜素,其中是叶绿素b和叶绿素a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

图四中色素分离的结果中缺少下面两种色素,即叶绿素a、叶绿素b,这可能是研磨时漏加了碳酸钙导致.因为碳酸钙能够保护叶绿素,如不加,该色素就会被破坏.

故答案为:

(1)M、D、H         细胞溶胶、叶绿体、线粒体         H

(2)增加Ⅰ点CO2含量低于A点,说明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多于细胞呼吸消耗的有机物

(3)光照强度   温度    叶绿体基质到类囊体膜

(4)B     

(5)甲和乙     碳酸钙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为了研究水草的光补偿点(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的C02量与呼吸作用释放的C02量相等时的光照强度),研究人员设计了如图装置所示的实验.

试管中放入相同的水草和等量的0.5%BTB溶液(BTB溶液是酸碱指示剂,偏碱性时呈蓝色,弱酸性时呈黄色).

(1)一段时间后,距离荧光灯60cm处的试管无颜色变化,这说明______

预期2号、5号试管内的颜色分别是______

(2)此实验中用荧光灯比白炽灯更好,原因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根据题干信息,BTB溶液偏碱性时呈蓝色,弱酸性时呈黄色,并且距离荧光灯60cm处的试管无颜色变化,说明此时刚好光合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为光补偿点.2号试管距离较远光照强度弱,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率,产生的二氧化碳使溶液呈酸性,而变黄色,而5号试管由于距离较近光强度大,光合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消耗二氧化碳溶液呈碱性而变蓝色.

(2)本题是探究不同光照强度对光合强度影响,其它无关变量应相同且适宜.荧光灯与白炽灯相比,不会产生较多热量,避免温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故答案为:

(1)距离荧光灯60cm处的光照强度为该水草的光补偿点(或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的CO2量与呼吸作用释放的CO2量相等)   黄色与蓝色

(2)荧光灯产生的热量少,避免温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解析

解:(1)根据题干信息,BTB溶液偏碱性时呈蓝色,弱酸性时呈黄色,并且距离荧光灯60cm处的试管无颜色变化,说明此时刚好光合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为光补偿点.2号试管距离较远光照强度弱,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率,产生的二氧化碳使溶液呈酸性,而变黄色,而5号试管由于距离较近光强度大,光合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消耗二氧化碳溶液呈碱性而变蓝色.

(2)本题是探究不同光照强度对光合强度影响,其它无关变量应相同且适宜.荧光灯与白炽灯相比,不会产生较多热量,避免温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故答案为:

(1)距离荧光灯60cm处的光照强度为该水草的光补偿点(或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的CO2量与呼吸作用释放的CO2量相等)   黄色与蓝色

(2)荧光灯产生的热量少,避免温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甲、乙、丙分别表示某植物光合作用速率与光照强度之间的关系、温度与光合速率之间的关系及叶绿体色素对不同波长光线的相对吸收量:

(1)若甲图所示曲线为阴性植物,则阳性植物曲线与此相比较C点______(填“上/下/左/右/不变”)移,A点______(填“上/下/左/右/不变”)移

(2)由乙图知,40℃时,植物体______(能/不能)显示生长现象;而5℃时状态可用甲图中______(填“A/B/C”)点表示

(3)用玻璃大棚种植蔬菜时,应选择光强为甲图中的______(填“A/B/C”)、温度为______℃(填一个具体数值),及______颜色的玻璃.

正确答案

解:(1)阴生植物需要光照强度较弱,光的饱和点较低,阳生植物需要在较强的光照强度下进行光合作用,光的饱和点较高,因此,阳性植物曲线与此相比较C点应该右移;一般情况下,阳生植物的呼吸作用强度较高,因此A点应该下移.

(2)分析题图可知,40℃时,植物的呼吸速率大于光合作用速率,植物有机物积累为负值,植物不能正常生长;5℃时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作用速率相等,可以可用甲图中B点表示.

(3)分析甲图可知,C点光照强度下,光合作用速率最大,分析乙图可知,温度为25℃时,净光合作用速率最大,分析丙图可知,叶绿体色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白光的效果最好,因此用玻璃大棚种植蔬菜时,应选择光强为甲图中的C、温度为25℃、无颜色的玻璃.

故答案应为:

(1)右  下 

(2)不能   B 

(3)C   25   无

解析

解:(1)阴生植物需要光照强度较弱,光的饱和点较低,阳生植物需要在较强的光照强度下进行光合作用,光的饱和点较高,因此,阳性植物曲线与此相比较C点应该右移;一般情况下,阳生植物的呼吸作用强度较高,因此A点应该下移.

(2)分析题图可知,40℃时,植物的呼吸速率大于光合作用速率,植物有机物积累为负值,植物不能正常生长;5℃时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作用速率相等,可以可用甲图中B点表示.

(3)分析甲图可知,C点光照强度下,光合作用速率最大,分析乙图可知,温度为25℃时,净光合作用速率最大,分析丙图可知,叶绿体色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白光的效果最好,因此用玻璃大棚种植蔬菜时,应选择光强为甲图中的C、温度为25℃、无颜色的玻璃.

故答案应为:

(1)右  下 

(2)不能   B 

(3)C   25   无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1是测定光合作用速度的仪器.在密闭小室内放有一新鲜叶片和二氧化碳缓冲液,缓冲液用以调节小室内C02的量,使其浓度保持在0、03%.小室内气体体积的变化可根据毛细管内水柱的移动距离测得.在不同强度光照条件下,测得小室内气体体积如下表所示(表中气体体积的单位是微升/平方厘米叶面积/分.“+‘,表示增加,“-',表示减少.光强度单位为千勒克司).

请回答:

(1)光强度为0时,小室内减少的气体是______,减少的原因是______

(2)光强度增加时,小室内增加的气体是______,增加的原因是______

(3)为了防止光照引起小室内气体的物理性膨胀或收缩所造成的误差,必须要有对照,并对实验结果进行矫正.那么对照组小室内应放置______

A、同样大小新鲜叶片和水   B、同样大小死叶片和缓冲溶液    C、同样大小纸片和水    D、同样大小死叶片和水

(4)请根据表中数据,在图2方格内绘制O2生成总量和光强度间关系曲线.

正确答案

解:(1)由于小室内有二氧化碳缓冲液,因此气体变化量即为氧气的变化量.当光强度为0时,叶片只进行呼吸作用,吸收氧气,因此,小室内气体体积减少.

(2)当光强度增加时,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强度,放出氧气,因此小室内气体体积增加,且随着光照增强、光合作用增强而逐渐增加.

(3)做对照实验时,其它条件应与该实验装置完全相同,所不同的是所放叶片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即同样大小的死叶片,这样才具有可比性.

(4)划曲线时应明确,在一定光照范围内,随着工光照强度的增强,光合作用逐渐增强,氧气的生成量逐渐增加;当达到一定光强后,由于受叶绿体光合色素、酶等因素的限制,再增加光照强度,光合作用不再增强,氧气生成量不再增加.

故答案为:

(1)氧气   被叶片呼吸作用消耗

(2)氧气   叶片光合作用产生

(3)B

(4)

解析

解:(1)由于小室内有二氧化碳缓冲液,因此气体变化量即为氧气的变化量.当光强度为0时,叶片只进行呼吸作用,吸收氧气,因此,小室内气体体积减少.

(2)当光强度增加时,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强度,放出氧气,因此小室内气体体积增加,且随着光照增强、光合作用增强而逐渐增加.

(3)做对照实验时,其它条件应与该实验装置完全相同,所不同的是所放叶片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即同样大小的死叶片,这样才具有可比性.

(4)划曲线时应明确,在一定光照范围内,随着工光照强度的增强,光合作用逐渐增强,氧气的生成量逐渐增加;当达到一定光强后,由于受叶绿体光合色素、酶等因素的限制,再增加光照强度,光合作用不再增强,氧气生成量不再增加.

故答案为:

(1)氧气   被叶片呼吸作用消耗

(2)氧气   叶片光合作用产生

(3)B

(4)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表是甘蔗和水稻某些结构和生理特点的比较,正确的一项是(  )

AA

BB

CC

DD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CO2的利用率比较高的是甘蔗,A错误;

B、由于C4植物能够利用叶片内细胞间隙中含量很低的CO2进行光合作用,C4植物比C3植物更能适应高温、光照强烈和干旱的环境,B正确;

C、水稻的维管束鞘细胞不含叶绿体,C错误;

D、甘蔗淀粉的合成部位是维管束鞘细胞,水稻淀粉的合成部位是叶肉细胞,D错误.

故选:B.

下一知识点 : 化能合成作用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