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在充满N2与CO2的密闭容器中,用水培法栽培几株番茄,CO2充足.测得系统的呼吸速率和光合速率变化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问题.

(1)6~8h间,光合速率______(大于、小于)呼吸速率,在此期间,呼吸速率明显加快的主要原因是密闭容器内______

(2)9~10h间,光合速率迅速下降,推测最可能发生变化的环境因素是______;10h时不再产生ATP的细胞器是______;若此环境因素维持不变,容器内的O2含量将逐渐下降并完全耗尽,此时另一细胞器即______停止ATP的合成,______ 成为ATP合成的唯一场所.

(3)若在8h时,将容器置于冰浴中,请推测呼吸速率会出现的变化及其原因.______

正确答案

解:(1)由图示知,6~8 h时,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光合作用吸收CO2呼出O2,容器内O2含量逐渐上升,CO2含量逐渐下降,植株积累有机物,干重增加.

(2)9~10 h,此时细胞呼吸速率增强,CO2含量增多,因此光合速率突然下降的最可能的原因是光照停止;10h时光合作用完全停止,叶绿体内不再进行光合作用,叶绿体内ATP不再产生;若此环境因素维持不变,容器内的O2含量将逐渐下降并完全耗尽,此时线粒体有氧呼吸停止,线粒体内ATP不再产生,只有细胞质基质进行无氧呼吸合成少量的ATP.

(3)若在8h时,将容器置于冰浴中,容器温度下降,酶的活性降低,呼吸速率减慢.

故答案为:

(1)大于   氧气增多  

(2)光照强度   叶绿体   线粒体  细胞质基质   

(3)呼吸速率下降,相关酶的活性因降温而下降

解析

解:(1)由图示知,6~8 h时,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光合作用吸收CO2呼出O2,容器内O2含量逐渐上升,CO2含量逐渐下降,植株积累有机物,干重增加.

(2)9~10 h,此时细胞呼吸速率增强,CO2含量增多,因此光合速率突然下降的最可能的原因是光照停止;10h时光合作用完全停止,叶绿体内不再进行光合作用,叶绿体内ATP不再产生;若此环境因素维持不变,容器内的O2含量将逐渐下降并完全耗尽,此时线粒体有氧呼吸停止,线粒体内ATP不再产生,只有细胞质基质进行无氧呼吸合成少量的ATP.

(3)若在8h时,将容器置于冰浴中,容器温度下降,酶的活性降低,呼吸速率减慢.

故答案为:

(1)大于   氧气增多  

(2)光照强度   叶绿体   线粒体  细胞质基质   

(3)呼吸速率下降,相关酶的活性因降温而下降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现有A、B、C三种灯泡,其发出光波的波长与光辐射强度的关系如图Ⅰ所示,现从中选择一种灯泡用于温室中给植物补光,期望最大限度地增加光合作用的强度.为此某同学设计了图Ⅱ所示的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注: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吸收430~450nm的蓝紫光和640~660nm的红橙光):

(1)根据图Ⅱ实验现象推断A、B、C三种灯泡与图Ⅰ中三条曲线之间的对应关系:A______,C______,温室中选择______灯泡,(填A、B、C)能最大限度地增加光合作用强度.

(2)将图Ⅱ中任意一组装置由明处移至黑暗,则细胞中C5化合物的含量会______,其原因是______

(3)利用图Ⅱ中的装置,分别提供质量分数为0.4%的NaH14CO3和0.8%的NaH14CO3溶液,选择最合适的灯泡且光照逐渐增强,其他条件均相同,实验结果如图3所示试分析:①给黒藻提供NaH14CO3,则14C的转移途径大致是______

②图中d点之前影响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是______,f点此时光合作用强度达到最大,如果在农业生产中要想提高农作物产量,除了图中因素外,还可以通过______来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正确答案

解:(1)分析图Ⅱ,B灯下的植物光合作用最强,温室中选择B灯泡才可以最大限度的增加光合作用的强度,A灯下的植物光合作用最弱,图Ⅰ②曲线表示的光波长在500-600之间辐射强度最大,但是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吸收430~450nm的蓝紫光和640~660nm的红橙光,所以A灯泡与图Ⅰ中三条曲线之间的对应关系是②,C灯泡与图Ⅰ中三条曲线之间的对应关系是③.

(2)突然停止光照,光反应阶段受阻,为暗反应提供的ATP和[H]减少,还原的三碳化合物减少,不能生成五碳化合物,但是二氧化碳的固定仍然进行,不断的消耗五碳化合物,所以五碳化合物的含量会减少.

(3)暗反应过程中,C转移的途径是:

②图中d点之前影响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f点此时光合作用强度达到最大,还可以通过温度、水分来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故答案为:

(1)②③B

(2)减少 细胞中原有的C5固定CO2形成C3,同时光反应停止,C3不能再生成C5

(3)

  

光照强度 温度、水分

解析

解:(1)分析图Ⅱ,B灯下的植物光合作用最强,温室中选择B灯泡才可以最大限度的增加光合作用的强度,A灯下的植物光合作用最弱,图Ⅰ②曲线表示的光波长在500-600之间辐射强度最大,但是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吸收430~450nm的蓝紫光和640~660nm的红橙光,所以A灯泡与图Ⅰ中三条曲线之间的对应关系是②,C灯泡与图Ⅰ中三条曲线之间的对应关系是③.

(2)突然停止光照,光反应阶段受阻,为暗反应提供的ATP和[H]减少,还原的三碳化合物减少,不能生成五碳化合物,但是二氧化碳的固定仍然进行,不断的消耗五碳化合物,所以五碳化合物的含量会减少.

(3)暗反应过程中,C转移的途径是:

②图中d点之前影响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f点此时光合作用强度达到最大,还可以通过温度、水分来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故答案为:

(1)②③B

(2)减少 细胞中原有的C5固定CO2形成C3,同时光反应停止,C3不能再生成C5

(3)

  

光照强度 温度、水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力与植物生长有密切关系,植物的光合速率可以作为一个地区选种育种的重要生理指标.将下图实验甲装置置于自然环境中,测定南方夏季某一晴天一昼夜中小室内氧气的增加量或减少量,得到图乙所示曲线:

请试回答下列问题:

(1)图乙曲线表明6-8h时,小室内氧气减少量逐渐减小,其可能的主要原因是______.将处于b点光照下的大豆幼苗移到黑暗中,其细胞中叶绿体内C3的含量变化是______

(2)如果以缺镁的全营养液培养大豆幼苗,则图乙曲线中a点将如何移动?______,其理由是______

(3)利用光合作用的原理分析,新疆地区的葡萄又大又甜,而将该品种移栽到临沂地区,所结的葡萄小了而且味道也差了,造成这种影响的环境因素主要有______(列举两个).

正确答案

解:(1)图乙曲线中,在早上6点之前只进行呼吸作用,在6点时大豆幼苗开始进行光合作用,因此6-8h时小室内氧气减少量逐渐减小.在b点时是一天中光合速率达到最高的时刻,如将处于b点光照下的大豆幼苗移到黑暗中,光反应立即受阻,产生的ATP和[H]减少,从而抑制暗反应中C3的还原,导致其细胞中叶绿体内C3的含量增加.

(2)由于镁是合成叶绿素的主要组成元素,因此如果以缺镁的全营养液培养大豆幼苗,大豆幼苗的叶绿素含量减少,光合速率将减慢,而呼吸作用未受影响,因此图乙曲线中a点将右移.

(3)由于新疆地区的白天光照时间,光照强度大,因此白天合成的有机物多,而夜晚温度又低,夜晚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又少,因此一天中积累的有机物多,所以该地区长葡萄又大又甜.

故答案为:

(1)大豆幼苗开始进行光合作用    增加

(2)右     植物体内缺少叶绿素

(3)光照时间(光照强度)和昼夜温差

解析

解:(1)图乙曲线中,在早上6点之前只进行呼吸作用,在6点时大豆幼苗开始进行光合作用,因此6-8h时小室内氧气减少量逐渐减小.在b点时是一天中光合速率达到最高的时刻,如将处于b点光照下的大豆幼苗移到黑暗中,光反应立即受阻,产生的ATP和[H]减少,从而抑制暗反应中C3的还原,导致其细胞中叶绿体内C3的含量增加.

(2)由于镁是合成叶绿素的主要组成元素,因此如果以缺镁的全营养液培养大豆幼苗,大豆幼苗的叶绿素含量减少,光合速率将减慢,而呼吸作用未受影响,因此图乙曲线中a点将右移.

(3)由于新疆地区的白天光照时间,光照强度大,因此白天合成的有机物多,而夜晚温度又低,夜晚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又少,因此一天中积累的有机物多,所以该地区长葡萄又大又甜.

故答案为:

(1)大豆幼苗开始进行光合作用    增加

(2)右     植物体内缺少叶绿素

(3)光照时间(光照强度)和昼夜温差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甲图所示装置来研究一株植物的光合作用,图乙为小组成员绘制的“该植株的光合作用强度随某因素的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一下问题:

(1)如果该小组的研究课题是“大豆苗光合作用强度随CO2的浓度的变化规律”,则应该通过控制甲图所示装置中______变化来控制实验自变量.

(2)实验后,小组成员发现甲图装置中的液滴位置没有变化,则此时CO2浓度对应的是乙图中的______点,此点表示的生理意义是______

(3)假设大豆苗只利用葡萄糖进行有氧呼吸,光合作用也只产生葡萄糖,把甲装置在乙图C点所示条件下放置一天,则大豆苗实际合成了______摩尔的葡萄糖.

(4)某同学为了保证光照充足,在晴朗夏天的正午在室外进行实验,测得O2的实际释放速度比预想的要慢的多,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研究课题如果是“大豆苗光合作用强度随CO2的浓度的变化规律”,则实验的自变量应为CO2的浓度,该浓度可以通过不同浓度的该通过不同浓度的NaHCO3缓冲液来控制.

(2)甲图装置中二氧化碳量由缓冲液调节基本不变,因此气体的变化量表示的是氧气的变化,如果装置中液滴位置没有变化,说明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和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相等,即光合作用的补偿点,则此时CO2浓度对应的是乙图中的B点.

(3)实际合成的葡萄糖量即为总光合作用量,总光合作用量=净光合作用量+呼吸作用消耗量.图中可以看出,每小时氧气的净释放量为12摩尔,呼吸速率为6摩尔/h,因此每小时光合作用生成氧气总量=12+6=18摩尔,由于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和葡萄糖的摩尔比例为6:1,因此每小时光合作用生成为3摩尔,则在C点所示条件下放置一天,则大豆苗实际合成的葡萄糖=3×24=72摩尔.

(4)晴朗夏天的正午温度过高,大豆苗叶片的气孔关闭,环境中的CO2不能进入细胞内,导致光合作用速度降低,因此测得O2的实际释放速度比预想的要慢的多.

故答案为:

(1)缓冲液(NaHCO3)浓度

(2)B    呼吸作用吸收O2的速度等于光合作用释放O2的速度

(3)72

(4)晴朗夏天的正午温度过高,大豆苗叶片的气孔关闭,环境中的CO2不能进入细胞内,导致光合作用速度降低.

解析

解:(1)研究课题如果是“大豆苗光合作用强度随CO2的浓度的变化规律”,则实验的自变量应为CO2的浓度,该浓度可以通过不同浓度的该通过不同浓度的NaHCO3缓冲液来控制.

(2)甲图装置中二氧化碳量由缓冲液调节基本不变,因此气体的变化量表示的是氧气的变化,如果装置中液滴位置没有变化,说明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和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相等,即光合作用的补偿点,则此时CO2浓度对应的是乙图中的B点.

(3)实际合成的葡萄糖量即为总光合作用量,总光合作用量=净光合作用量+呼吸作用消耗量.图中可以看出,每小时氧气的净释放量为12摩尔,呼吸速率为6摩尔/h,因此每小时光合作用生成氧气总量=12+6=18摩尔,由于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和葡萄糖的摩尔比例为6:1,因此每小时光合作用生成为3摩尔,则在C点所示条件下放置一天,则大豆苗实际合成的葡萄糖=3×24=72摩尔.

(4)晴朗夏天的正午温度过高,大豆苗叶片的气孔关闭,环境中的CO2不能进入细胞内,导致光合作用速度降低,因此测得O2的实际释放速度比预想的要慢的多.

故答案为:

(1)缓冲液(NaHCO3)浓度

(2)B    呼吸作用吸收O2的速度等于光合作用释放O2的速度

(3)72

(4)晴朗夏天的正午温度过高,大豆苗叶片的气孔关闭,环境中的CO2不能进入细胞内,导致光合作用速度降低.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使作物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光能以进行光合作用是现代化农业生产中提高单位面积地产量,下列不能有效提高光能利用效率的是(  )

A将玉米与大豆间行混合种植

B补充氮元素确保枝叶繁茂

C合理供水确保植株保持挺拔

D阴雨天在温室中施加于水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将玉米与大豆间行混合种植是充分利用光能,不能提高光合作用效率,A错误;

B、缺少氮元素会影响光合作用效率,所以补充氮元素能提高光合作用效率,B正确;

C、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合理供水确保植株保持挺拔能提高光合作用效率,C正确;

D、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适当提高二氧化碳浓度可以提高光合作用效率,D正确.

故选:A.

下一知识点 : 化能合成作用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