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 共1687题
(2015秋•信阳月考)将桑树和大豆分别单独种植(单作)或两种隔行种植(间作),测得两种植物的光合速率如图所示(注:光饱和点是光合速率达到最大值时所需的最低光照强度).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曲线与横坐标的交点(即光补偿点)代表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相等,此点之后植物开始积累有机物.右图显示大豆单作光补偿点大于间作,所以大豆植株开始积累有机物时的最低光照强度单作大于间作,A正确;
B、图中显示与间作相比,桑树间作时光合作用的光饱和点增大,而大豆减小,B错误;
C、大豆在光照强度达到两条曲线相交之前(如5)时,间作的光合速率是比单作还要高的,C错误;
D、桑树和大豆间作时的光合速率与单作时的光合速率不是一致的,说明间作对于植物来讲是有影响的,曲线显示桑树间作时呼吸作用变大,大豆间作时呼吸作用变小,D错误.
故选:A.
如图表示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与植物周围空气中的CO2浓度的关系,ce段是增大了光照强度后测得的曲线.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光合作用强度可以用单位时间内CO2的吸收量或氧气的释放量来表示,A正确;
B、影响曲线ab段的主要环境因素是横坐标,即CO2的浓度,B正确;
C、曲线bc段的限制因素不是CO2的浓度,增大光照强度后光合作用强度增加,限制因素是光照强度,C错误;
D、ce段增大光照强度可以增强光反应阶段,光反应产物[H]和ATP增多,D正确.
故选:C.
沙棘对干旱缺少的环境有较强的适应性,是治理荒漠化的常用植物.某科研小组在夏季的晴天对某地区三种沙棘的光合特性进行了测定,其结果如图1、2所示.请据图分析并回答:
(1)从图1和图2看,直接影响碳反应的环境因素是______.在调查的时间段内,三种沙棘中积累有机物量最多的是______沙棘.
(2)在严重荒漠化土地上栽种沙棘到形成沙棘林的过程属于演替,当沙棘林各种生物的生物量都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表明该群落已演替到______阶段.此时,群落的总初级生产量______(大于、等于、小于)总呼吸量.
(3)沙棘木蠹蛾爆发会引起沙棘林木大面积死亡,从营养结构方面来看原因是______.白僵菌能寄生沙棘木蠹蛾致死,引入白僵菌增强了该沙棘林自我调节能力,使沙棘、沙棘木蠹蛾、白僵菌三者通过______调节保持该沙棘林的稳态.
正确答案
解:(1)从图1和图2看光合速率随着一天中时间的不同而不同,说明可能和温度有关,和气孔导度有关主要是二氧化碳浓度有关.由图可知中国沙棘在一天中整体光合速率最高,应是积累有机物最多的.
(2)在原有土壤条件上发生的演替是次生演替,如果系统相对稳定说明该群落已经演替到顶级群落阶段,此时生态系统中群落的总初级生产量等于总呼吸量.
(3)营养结构简单抵抗力稳定性较差,白僵菌增强了沙棘林的自我调节能力主要是依赖负反馈调节来实现的.
故答案为:
(1)温度和CO2浓度 中国
(2)次生顶极群落 等于
(3)营养结构简单(食物链或食物网结构简单也给分) 负反馈
解析
解:(1)从图1和图2看光合速率随着一天中时间的不同而不同,说明可能和温度有关,和气孔导度有关主要是二氧化碳浓度有关.由图可知中国沙棘在一天中整体光合速率最高,应是积累有机物最多的.
(2)在原有土壤条件上发生的演替是次生演替,如果系统相对稳定说明该群落已经演替到顶级群落阶段,此时生态系统中群落的总初级生产量等于总呼吸量.
(3)营养结构简单抵抗力稳定性较差,白僵菌增强了沙棘林的自我调节能力主要是依赖负反馈调节来实现的.
故答案为:
(1)温度和CO2浓度 中国
(2)次生顶极群落 等于
(3)营养结构简单(食物链或食物网结构简单也给分) 负反馈
塔干沙拐枣和塔干柽柳是生活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的两种特有的绿色植物.科研人员在7月份测定了两种植物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开放程度,结果如图,请分析回答:
(1)8:00时,两种植物的净光合速率均为负值说明______;从8:00~20:00时,在______ 时塔干柽柳有机物积累最多.
(2)12:00~14:00时,塔干柽柳净光合速率逐渐下降,主要原因是______,直接导致______,进而影响了在______进行的______过程.该时间段塔干沙拐枣的净光合速率也有所下降,其下降的原因与塔干柽柳______(相同、不相同),判断的依据是______.
(3)塔干沙拐枣和塔干柽柳光合作用的特点是经过______而形成的对沙漠环境的______.
正确答案
解:(1)8:00时的植物的净光合作用速率小于0,说明此时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小于呼吸作用速率,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大于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在10:00时植物的经光合作用速率最大,合成有机物的速率最大,但是在20:00之前植物一直在进行光合作用,并且光合作用速率大于呼吸作用速率,所以在20:00时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
(2)在12:00-14:00时间段内由于塔干怪柳的气孔开度下降,使得进入叶片内的二氧化碳减少,直接影响叶绿体基质中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从而使光合作用的速率降低,改时间段内塔干拐枣的净光合速率也有所下降,但由于塔干拐枣的气孔开度并没有变化,所以光合速率降低的原因不同.
(3)塔干怪柳和塔干拐枣的光合作用的特点是两种植物经过自然选择而形成的对沙漠环境的适应性.
故答案为:
(1)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率 20:00
(2)气孔开放程度减小 CO2吸收减少 叶绿体基质 暗反应 不相同
(14:00时)塔干沙拐枣气孔开放程度并未变小
(3)自然选择 适应
解析
解:(1)8:00时的植物的净光合作用速率小于0,说明此时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小于呼吸作用速率,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大于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在10:00时植物的经光合作用速率最大,合成有机物的速率最大,但是在20:00之前植物一直在进行光合作用,并且光合作用速率大于呼吸作用速率,所以在20:00时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
(2)在12:00-14:00时间段内由于塔干怪柳的气孔开度下降,使得进入叶片内的二氧化碳减少,直接影响叶绿体基质中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从而使光合作用的速率降低,改时间段内塔干拐枣的净光合速率也有所下降,但由于塔干拐枣的气孔开度并没有变化,所以光合速率降低的原因不同.
(3)塔干怪柳和塔干拐枣的光合作用的特点是两种植物经过自然选择而形成的对沙漠环境的适应性.
故答案为:
(1)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率 20:00
(2)气孔开放程度减小 CO2吸收减少 叶绿体基质 暗反应 不相同
(14:00时)塔干沙拐枣气孔开放程度并未变小
(3)自然选择 适应
下列对有关曲线所表示的生物学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随着二氧化碳浓度的升高,光合作用逐渐增强,但是会受到光照、酶数量等因素的限制会达到饱和点,A正确;
B、主动运输需要载体的协助,需要消耗能量,但是由于载体的数量是一定的,因此B点时达到饱和点,B正确;
C、A植物随着光照时间的延长,开花时间缩短,说明A植物是长日照植物,则B植物为短日照植物,因此缩短光照时间可促使B种植物提前开花,C错误;
D、由丁图可知,A点生长素浓度对根的生长促进作用最强,因此是最适宜的生长素浓度,D正确.
故选:C.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