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2012年是美国遭受自然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一年,由于全球气候变化和拉尼娜现象的共同影响,夏季遭受“世纪大旱”,秋季又受題风影响。下图为美国相关地理事物分布图,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1)图中阴影所示地区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为美国的干旱频发区,在2012年美国“世纪大旱”中更是成为重旱区,请分析其干旱频发的原因。(4分)

(2)2012年10月25日,飓风“桑迪”沿图中路线扑向美国大陆,肆虐历时五天,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成为美国历史上最“昂贵”的自然灾害之一。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桑迪”成为美国最“昂贵”的自然灾害之一的原因。(6分)

正确答案

(1)西部高大山地对湿润气流的阻挡;寒流(加利福利亚寒流)的影响。

(2)飓风影响时间长,造成的损失大;影响区域位于美国东部人口和城市最密集地区;影响区域位于美国工业发达地区,损失较大。

试题分析:此题不难,解题关键是根据图中提示信息分析自然灾害的成因和影响。

(1)根据图中阴影所示地区地理位置特点,位于高大山脉的西侧,阻挡了来自东部大西洋的水汽,而阴影地区西靠太平洋,由于受加利福利亚寒流的影响,降水量少。

(2)根据材料提示,飓风“桑迪”沿图中路线扑向美国大陆,肆虐历时五天,时间长,影响区域位于美国东部人口、城市最密集地区和经济发达地区,所以“桑迪”成为美国最“昂贵”的自然灾害。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0分)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009年秋季以来,西南五省遭遇世纪大旱。云、贵、川、渝、桂等地持续少雨,气温偏高。此次干旱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程度重。

(1)重庆和四川雨水充沛,一旦有一个月不下雨便会发生严重的旱灾,而沙漠地区即使一年不下雨也不会发生旱灾,请简述原因。(4分)

(2)除了上述灾害外,该区域还有哪些自然灾害频发?(6分)

正确答案

(1)自然灾害是对人类危害而言的,否则只是自然现象;同等级的灾害,在人口稠密或经济发达地区造成的损失,要比人口稀疏或经济落后的地区要大得多。(4分。只要从两地差异回答,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2)地震、滑坡、泥石流、洪涝等(答其中的3项可得6分,其他合理答案,酌情评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0分)自然灾害

读图,对比A、B两地,分析A地地质灾害严重的原因(6分),B地地质灾害、气象灾害少发的原因(4分)。

正确答案

A地地质灾害严重原因:地处板块碰撞的交界地带,地壳活动频繁,多地震、火山(2分)。附近地势起伏大,坡度较陡,(地中海气候)降水集中,从而易发滑坡、泥石流(4分)。

B地地质灾害、气象灾害少发原因:属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年内分配均匀,少旱灾(或远离热带气旋生成地,少台风灾害);处于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4分)

试题分析:

读图分析,A地位于南美洲西岸,地处板块碰撞的交界地带,地壳活动频繁,多地震、火山。根据等高线判断,该地附近地势起伏大,坡度较陡。A地属于地中海气候,冬季降水较多,且降水集中,从而易发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严重。

根据经纬度判断,B地位于欧洲西部,属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年内分配均匀,旱灾少。B地远离热带气旋生成地,台风灾害少。B地处于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所以地质灾害、气象灾害少。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读图回答问题。

说明该区域多发泥石流的原因。

正确答案

位于两大板块交界处,(2分)地壳不稳定,多地震;(2分)两级阶梯交界处,地势起伏较大,山体坡度大;(2分)降水丰富,多暴雨;(2分)公路建设等人类活动,造成植被破坏严重,岩体松动。(2分)

试题分析:

根据注记可以判断,图示区位于我国西南地区,处于两大板块交界处,地壳不稳定,多地震。两级阶梯交界处,地势起伏较大,山体坡度大。受西南季风与东南季风共同影响,降水丰富,多暴雨。公路建设等人类活动,造成植被破坏严重,岩体松动。所以多泥石流灾害。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2分)

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地地图”,该地区最大海拔高度为268米,读图回答:

(1)从图上信息可以判断:该地区东部地形可能是___ ,西部地形可能是_____,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西部有一条山脉,请在最佳位置用线条示意出来。

(3)图中A地农业发展中要注意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东部地区可能产生的主要自然灾害是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据图分析该地发展农业生产的不利自然条件(至少答三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平原 丘陵  西部:河流源头;村落少 东部:河道弯曲;聚落稠密 (5分)

(2)山脉画在分水岭处 (1分)

(3)防止水士流失 (1分)

(4)洪涝灾害   河流曲折,水流不畅(2分)

(5)伏旱,台风,洪涝,土壤贫瘠(红壤)等(3分)

试题分析:

(1)读图可以看到,图示区域东部为河流中下游地区。聚落密集,河道弯曲,可能是河流中、下游平原地区。  从图中可以看到,西部是河流源头,村落少,材料中说该地最大海拔268米,所以地形可能是丘陵。

(2)从图中可以看到,河流源头分布在西部,A处应有一南北向的分水岭,导致河流向东西两侧流动。

(3)图中A地位于河流源头,是丘陵地区山区,易发生水土流失问题,所以农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是保持水土,防止水土流失。

(4)读图,图中东部地区是平原地区,河道弯曲,水流不畅,我国季风气候夏季暴雨集中,导致中、下游地区容易发生洪涝灾害。

(5)读图,我国28°N经过的东部地区,主要是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自然灾害是伏旱,台风,洪涝等不利因素,土壤贫瘠(红壤)也是农业生产的不利因素。

百度题库 > 高考 > 地理 > 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