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0分)【自然灾害】

读世界泥石流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据图描述欧洲泥石流的空间分布特征。B地区并不是世界著名的多暴雨区,却是泥石流多发地,试分析其原因。

正确答案

主要分布在南欧地区(或阿尔卑斯山区)及乌拉尔山区(4分)

B地区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B地气候寒冷,冻融风化作用强,易产生较多的松散物质;冬季多冰雪,夏季冰雪融化易产生较大的水流。(6分)

试题分析:从欧洲泥石流的分布图上可看出其分布特征是主要分布在南欧地区(或阿尔卑斯山区)及乌拉尔山区;联系泥石流的形成条件分析,泥石流的形成具备三个条件:陡峻的便于集水、集物的地形、地貌;有丰富的松散物质;短时间内有大量的水源,对比B地区,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地势起伏大;气候寒冷,冻融风化作用强,易产生较多的松散物质;冬季多冰雪,夏季冰雪融化易产生较大的水流。因此,B地区是泥石流多发区。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0分)【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图。读图回答问题。

(1)从地质、地形的角度简要分析该地发生滑坡的原因。(6分)

(2)据图说明该处滑坡造成的主要危害。(4分)

正确答案

(1)等高线密集,坡度大,山脊地形(2分);顶部有断层发育(2分);底部有采石区,破坏了坡面地形的稳定性(2分)。

(2)阻塞河道;摧毁村庄;冲毁道路(任答2点即可,每点2分)。

试题分析:

(1)读图,根据等高线分布判断,图示区等高线密集,坡度大,处于山脊地形区。根据图例判断,顶部有断层发育,岩层不稳固。山坡底部有采石区,破坏了坡面地形的稳定性。所以容易发生滑坡灾害。

(2)滑坡是坡体沿一定滑动面整体下滑的现象。大面积的滑坡发生,能够阻塞河道,摧毁村庄,冲毁道路。造成人员、财产等方面的损失。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自然灾害与防治】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风暴潮是一种海洋灾害,具有来势猛、速度快、强度大、破坏力强的特点,可冲毁海堤、道路,吞噬沿海地区的码头、工厂、村镇,酿成巨大灾难。下图为发生在我国某海区的某次风暴潮的海面水位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面问题。

(1)请说明此刻渤海地区的风向及受灾严重的地区。

(2)请说出减轻风暴潮灾害的措施。

正确答案

(1)东北风。 渤海湾、莱州湾沿岸(或西南沿海)

(2)做好风暴潮预报和监测;建设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海岸防护(或提防)工程;加强宣传,提高人们的防灾减灾意识

试题分析:

(1)根据图中海区的海面水位,东部部水浅,西南部水深,说明风把海水吹向西南方向,所以应是东北风。海水被吹向西南部,所以 渤海湾、莱州湾沿岸受灾严重。

(2)减轻风暴潮灾害,要做好风暴潮预报和监测,建设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海岸堤防工程,加强宣传,提高人们的防灾减灾意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将下列各词填入图中:震源、震中。a____,b____。

(2)若A发生了4.5级地震,B地的震级是____级。

(3)在同一次地震中,一般情况下A地的破坏程度比B地____。

正确答案

(1)震源;震中

(2)4.5

(3)小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自然灾害]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飑线是指带状的雷暴群所构成的风向、风速突变的一种中小尺度的强对流天气。图1为2013年3月19日19时10分,福建的飑线雷达图(雷达回波强度值越大,降雨、降雪可能性越大),此次飑线天气造成福建多地受灾,福州部分地区内涝严重。图2为福建断裂带分布示意图。

图1                           图2

(1)指出此次飑线天气可能引发地质灾害类型,并说明该类灾害形成的自然原因。(9分)

(2)简述福州为减轻城市内涝应采取的主要措施。(6分)

正确答案

(1)(9分)

崩塌、滑坡、泥石流(3分)。 断裂发育,岩石破碎(2分);地处山区,地形坡度大(2分);降水集中,多暴雨。(2分)

(2)(6分)

加强暴雨天气的监测;加强城市规划和管理;加强排水工程建设;增加市区绿地面积,发挥绿地的渗水功能(以上任意回答3个即可得6分)

试题分析:

(1)此次飑线天气是由强对流天气带来的降水,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是滑坡、泥石流和崩塌。该灾害形成自然原因从以下方面分析①地势起伏;②降水强度;③植被覆盖率,土质条件

(2)减轻城市内涝应采取措施排水,从工程措和生物措施考虑;①增加植被覆盖率;②加强预报和预测;③加强规划;④加强排水

百度题库 > 高考 > 地理 > 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