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12分)Ⅰ.(1)AgNO3的水溶液呈                (填“酸”、“中”、“碱”)性,常温时的pH      7(填“>”、“=”、“<”),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实验室在配制AgNO3的溶液时,常将AgNO3固体先溶于较浓的硝酸中,然后再用蒸馏水稀释到所需的浓度,以             ________(填“促进”、“抑制”)其水解。

(2)在配制硫化钠溶液时,为了防止发生水解,可以加入少量的               。

Ⅱ. 已知水在25 ℃(A)和T ℃(B)时,其电离平衡曲线如图所示:

(1)25 ℃时,将pH=3 的H2SO4溶液与pH=10的NaOH溶液混合,若所得混合溶液的pH=7,则H2SO4溶液与NaOH溶液的体积比为           

(2)T ℃时,若10体积pH1=a的某强酸溶液与1体积pH2=b的某强碱溶液混合后溶液呈中性,则混合前,该强酸的pH1与强Ⅰ碱的pH2之间应满足的关系是          

(3)曲线B对应温度下,pH=3的HCl溶液和pH=9的某碱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混合溶液的pH>7。请分析其原因:                                  

正确答案

Ⅰ.(1)酸,< ,Ag+H2O  AgOH+H ,抑制。(2)NaOH溶液

Ⅱ. (1)1∶10         (2)a+b=13或pH1+pH2=13

(3) 该碱为弱碱, 中和后混合溶液中还剩余较多的弱碱分子,可继续电离出OH-,使溶液呈碱性。

试题分析:Ⅰ.(1)AgNO3是强酸弱碱盐,弱碱根离子水解消耗水电离产生的OH-,使盐的水溶液呈酸性。常温时的pH<7。水解的两种方程式是Ag+H2O  AgOH+H。实验室在配制AgNO3的溶液时,常将AgNO3固体先溶于较浓的硝酸中,然后再用蒸馏水稀释到所需的浓度,以抑制其水解。(2)硫化钠是强碱弱酸盐,弱酸根离子水解消耗水电离产生的H+,使溶液显碱性。在配制硫化钠溶液时,为了防止发生水解,可以加入少量的NaOH溶液。Ⅱ. (1) 25 ℃时H2SO4是强酸,pH=3,c(H+)=10-3mol/L;pH=10的NaOH,c(H+)=10-10mol/L;由于在25 ℃时Kw=10-14,所以c(OH-)=10-4mol/L. 由于所得混合溶液的pH=7,所以V(酸) ·c(H+)= V(碱) ·c(OH-);所以V(酸) :V(碱) = c(OH-):c(H+)=10-4mol/L:10-3mol/L=1:10;(2)在T ℃时Kw=10-12. 10体积pH1=a的溶液V(酸) ·c(H+)=10×10-a=10(1-a); 1体积pH2=b的某强碱, V(碱) ·c(OH-)=1×10-12÷10-b=10(b-12).由于混合后溶液呈中性,所以10(1-a)=10(b-12)。所以a+b=13或pH1+pH2=13。(3)在曲线B对应温度下,Kw=10-12.pH=3的HCl溶液c(H+)=10-3mol/L, pH=9的某碱溶液c(OH-)=10-12÷10-9mol/L=10-3mol/L,等体积混合后,若该碱为强碱,则恰好中和,混合溶液的pH=7。但是现在溶液的pH>7,说明碱过量。该碱为弱碱,在溶液中存在大量的弱碱分子。电离的部分恰好与酸中和,由于破坏了弱碱的电离平衡,碱会继续电离出OH-,使溶液呈碱性。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常温下,将某一元酸HA(甲、乙、丙、丁代表不同的一元酸)和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两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和混合溶液的pH如表所示:

 

(1)从甲组情况分析,如何判断HA是强酸还是弱酸?                               

(2)乙组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c(A-)和c(Na+)的大小关系是      。 

A.前者大      B.后者大    C.两者相等    D.无法判断

(3)从丙组实验结果分析,该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4)分析丁组实验数据,写出该混合溶液中下列算式的精确结果(列式):

c(Na+)-c(A-)=        mol·L-1。 

正确答案

(1)a=7时,HA是强酸;a>7时,HA是弱酸

(2)C

(3)c(Na+)>c(A-)>c(OH-)>c(H+)

(4)(10-4-10-10)

(1)一元酸HA与NaOH等物质的量反应,酸性强弱取决于完全中和后盐溶液的pH,a=7时为强酸,a>7时为弱酸;(2)据电荷守恒,有c(Na+)+c(H+)=c(A-)+c(OH-),因c(H+)=c(OH-),所以c(Na+)=c(A-);(3)丙为等浓度的HA与NaA的混合溶液,由pH>7知A-水解程度大于HA的电离,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c(Na+)>c(A-)>c(OH-)>c(H+);(4)据电荷守恒c(Na+)+c(H+)=c(A-)+c(OH-),推导c(Na+)-c(A-)=c(OH-)-c(H+)=10-4 mol/L-10-10 mol/L。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硫酸是强酸,中学阶段将硫酸在水溶液中看作完全电离。但事实是,硫酸在水中的第一步电离是完全的,第二步电离并不完全,其电离情况为:

H2SO4=H++HSO4-,HSO4-H++SO42-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K2SO4溶液呈 ____________ (填“弱酸性”、“中性”或“弱碱性”),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NaHSO4溶液与NaHCO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25℃时,0.10 mol·L-1的NaHSO4溶液中c(SO42-)="0.029" mol·L-1,则HSO4-的电离常数Ka="____________"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0.10 mol·L-1的H2SO4溶液中c(H+)____________ 0.129mol·L-1(填“>”、“=”或“<”)。

正确答案

试题分析:(1)由于SO42+H2OHSO4+OH,故K2SO4溶液呈弱碱性;(2)NaHSO4溶液与NaHCO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SO4+HCO3=H2O+CO2↑+SO42;(3)NaHSO4溶液中存在硫酸氢根离子的电离平衡:HSO4-⇌H++SO42-,其Ka=[H+]•[SO42]/[HSO4]=0.029 mol·L-1•0.029 mol·L-1/(0.1-0.029) mol·L-1="0.012" mol·L-1;25℃时,0.10mol•L-1的NaHSO4溶液中c( SO42-)=0.029mol•L-1,则0.10mol•L-1的H2SO4溶液中氢离子浓度比硫酸氢钠溶液中大,对硫酸氢根离子电离平衡起到抑制作用,c( SO42-)<0.029mol•L-1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14分)氢氟酸(HF)是一元弱酸,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HFH+F。25℃下,向20mL0.2mol•L-1的氢氟酸中滴加0.2mol•L-1的NaOH溶液时,溶液的pH变化如图所示。

已知:电离度()和电离平衡常数(K)一样,可以用来衡量弱电解质在稀溶液中的电离能力,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氢氟酸的稀溶液中,通过改变以下条件能使氢氟酸的电离度[(HF)]增大的是_______,可使氢氟酸的电离平衡常数[Ka(HF)] 增大的是_______。

a.升高温度     b.向溶液中滴入2滴浓盐酸    c.加入少量NaF固体    d.加水稀释

(2)在此温度下,氢氟酸的电离平衡常数Ka(HF)为:__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电离度约为___            _%。

(3)已知在此温度下:

H(aq)+OH(aq)=H2O(1)   △H=-a kJ•mol -1

  HF(aq)  H(aq)+F(aq)   △H=+b kJ•mol -1

则该过程中和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忽略F水解的情况下,反应达到B点时,滴加过程中所释放的热量为________kJ(用只含a、b的式子表示)。

(4)下列有关图中各点微粒浓度关系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

a.在A处溶液中:c(F)+c(HF)="0.2" mol•L-1  

b.在B处溶液中:c(H+)+c(HF)= c(OH)

c.在B处溶液中:c(Na+)>c(F)>c(H+)>c(OH)   

d.在A和B处溶液中都符合: = Ka(HF)

正确答案

(1) a  d(2分); a(2分)  (2) 5.3×104(2分); 5(2分)

(3)HF(aq)+NaOH(aq)=" NaF(aq)+" H2O(l);△H=(bakJ•mol1(2分);0.004(a-0.95b)(2分)            (4) b d(2分)

(1)电离是吸热的,所以a既能增大电离度,也能增大电离平衡常数。b是增大氢离子浓度,抑制电离,电离度减小,但电离平衡常数不变。C是增大氟离子浓度,抑制电离,电离度减小,但电离平衡常数不变。稀释促进电离,电离度增大,但电离平衡常数不变。所以答案分别选da和a。

(2)0.2mol•L-1的氢氟酸溶液中氢离子浓度是0.01mol/L,所以电离度是,电离平衡常数为

(3)考查盖斯定律的应用。两式相加即得到HF(aq)+NaOH(aq)=" NaF(aq)+" H2O(l),所以反应热△H=(bakJ•mol1。反应达到B点时,二者恰好反应,生成0.004mol水和0.004molNaF。由于再反应中之前,HF已经有5%的发生了电离,所以实际放出的热量是0.004(a-0.95b)kJ。

(4)a不正确,因为溶液的体积已经不是20ml了。B正确,符合质子守恒。B点由于氟化钠水解显碱性,c不正确。D正确。符合电离平衡常数的表达式。答案选bd。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5分)氮元素的化合物在工农业以及国防科技中用途广泛,但也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如地下水中硝酸盐造成的氮污染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环境问题。请回答下列问题:

(1)某课题组模拟地下水脱氮过程,利用Fe粉和KNO3溶液反应探究脱氨原理。

①用适量0.1molL-1H2SO4洗涤Fe粉,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之后用蒸馏水洗涤铁粉至中性;

②将KNO3溶液的pH调至2.5;

③向②调节pH后的KNO3溶液中持续通入一段时间N2,目的是           

④用足量Fe粉还原③处理后的KNO3溶液。充分反应后,取少量反应液,加入足量NaOH溶液,加热,产生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请根据以上信息写出Fe粉和KNO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

(2)神舟载人飞船的火箭推进器中常用肼(N2H4)作燃料。NH3与NaClO反应可得到肼(N2H4),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3)常温下向含0.01 mol HCl的溶液中缓缓通入224 mLNH3(标准状况,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①在通入NH3的过程中,溶液的导电能力   _________ (填“增强”、“减弱”或“基本不变”),理由是           ;水的电离程度         (填“增大”、“减小”或“基本不变”)。

②向HCl和NH3完全反应后的溶液中继续通入NH3,所得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大小关系可能正确的是        (填字母编号)。

a.c(H+)>c(C1-)>c(OH-)>c(NH4+)     b.c(NH4+)>c(C1-)>c(H+)>c(OH-)

c.c(NH4+)>c(H+)>c(C1-)>c(OH-)     d.c(C1)=c(NH4+)>c(H+)=c(OH-)

正确答案

(1)①Fe2O3+3H2SO4=Fe2(SO4)3+3H2O ②防止空气中的O2干扰反应

④4Fe+NO3-+10H+=4Fe2++NH4++3H2O (2)1:2

(3)①基本不变 溶液中的离子总浓度基本不变 增大 ②d

试题分析:(1)①铁表面的氧化物主要是氧化铁,因此H2SO4可以除去Fe粉表面的氧化物是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H2SO4=Fe2(SO4)3+3H2O;

②氧气具有氧化性,而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氧气,所以为防止空气中的O2对脱氮的影响,可向KNO3溶液中通入N2,排出O2

④加入足量NaOH溶液,加热,产生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该气体是氨气,说明溶液中含有铵盐,即硝酸根的还原产物是铵根,因此Fe粉和KNO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Fe+NO3-+10H+=4Fe2++NH4++3H2O;

(2)NH3与NaClO反应可得到肼(N2H4),反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从-3价升高到-2价,失去1个电子,而次氯酸钠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从+1价降低到-1价,得到2个电子,因此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可知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3)①氨气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铵,由于氯离子浓度基本不变,因此在通入NH3的过程中,溶液的导电能力基本不变;由于氯化铵水解,因此水的电离程度增大;

②a.HCl和NH3完全反应后生成氯化铵,向溶液中继续通入NH3,氨气溶于水生成一水合氨,一水合氨是弱电解质,部分电离,因此溶液中c(NH4+)>c(OH-),a不正确;b.根据电荷守恒c(NH4+)+c(H+)=c(C1-)+c(OH-)可知c(NH4+)>c(C1-)>c(H+)>c(OH-)不可能存在,b不正确;c.根据电荷守恒c(NH4+)+c(H+)=c(C1-)+c(OH-)可知c(NH4+)>c(H+)>c(C1-)>c(OH-)不可能存在,c不正确;d.溶液可能显中性,因此c(C1)=c(NH4+)>c(H+)=c(OH-)可以存在,d正确,答案选d。

下一知识点 : 弱电解质电离的影响因素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弱电解质的电离度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