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 共1763题
读我国北部地区自然带分布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各字母表示的自然带的名称。
A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
(2)图中自然地带的分布体现了_____________规律,这种地带分异规律的产生受_________影响较大,
同时也是在一定的__________基础上进行的。从全球来看,这种分布特征在__________地区表现得特
别明显。
(3)A自然带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B自然带的典型植被是______________;C自然带的野生动
物具有__________的特点。
(4)B自然带在农业生产结构上应以___________为主。
(5)C自然带的干湿状况是属于____________区,农业特色是发展___________农业。
正确答案
(1)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
(2)经度地带分异;水分条件;热量;中纬度
(3)温带季风气候;温带草原;耐旱、善奔跑
(4)畜牧业
(5)干旱;绿洲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黑色阴影区所反映的地理事物,在气候类型上名称叫__________________,在土壤类型上名称
叫___________,在自然带上名称叫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地貌上,常见的地貌有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黑色阴影区从地域分异规律上看,A地区属于_________分异规律,B地区属于_________地带分
异规律,C地区属于_________地带分异规律。
(3)请指出D区自然带的形成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析图中黑色阴影区在农业生产上有利和不利的区位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干旱气候(热带沙漠和温带沙漠气候);荒漠;土荒漠带(热带荒漠带和温带荒漠带);各种风蚀
和风积地貌(如戈壁、沙丘等)
(2)地方性;纬度;经度(干湿度)
(3)终年受副高影响;受秘鲁寒流的影响;安第斯山对东岸海洋水汽的阻挡作用(或处于东南信风的背
风坡)。
(4)有利:阳光充足、热量较丰富,昼夜温差大。不利:气候干旱,水分不足。
读“欧亚大陆气候类型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读图填注气候类型:
①____ ___性气候 ②_______ _性气候 ③ _______性气候 ④_ _____性气候
⑤______ __性气候 ⑥___ _____性气候 ⑦___ ____性气候
(2)图中甲、乙、丙、丁四地相比,海洋性最强的是_______地,大陆性最强的是_______地。一月气温
最低的是______地。
(3)亚洲的东部和南部___________性气候显著,我国东部地区夏季常吹_________季风,南亚地区夏季
常吹_________季风,冬季则风向相反。
(4)亚欧大陆的副热带地区,大陆东岸为___________性气候;大陆西岸为__________性气候,具有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征,其形成原因是_______ ___。
(5)若图中数字表示自然带,写出自然带名称:
⑦ 为带 ⑧ 为带 ⑨ 为带 ⑩ 为带
陆地自然带从⑦→③呈现 地带分异规律,这种规律是以 为基础形成的。
陆地自然带从⑧→⑤→⑦呈现 地带分异规律,这种规律是以 为基础形成的。
从自然带的分布现象中可以看出自然地理环境具有 和 的特点。
正确答案
(1)极地 亚寒带针叶林 温带大陆 热带沙漠 热带雨林 温带季风
(2)甲 丙 丁
(3)季风 东南 西南
(4)亚热带季风 地中海夏 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冬季受西风带
控制
(5)温带落叶阔叶林 热带季雨林 温带落叶阔叶林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经度 水分 纬度
热量 整体性 差异性
读我国部分地区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字母代表的自然带或气候名称是:
A、___________气候;B、___________带(自然带);C、____________气候。
(2)自然带沿北纬40°自东向西的分布,体现了自然带从__________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这种分布
规律的产生主要受________条件的影响较大。
(3)限制C自然带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是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温带季风;温带草原;温带大陆性
(2)沿海向内陆;水分
(3)水
正确答案
(1)降水量由东向西递减
(2)B
(3)沙漠面积广大,内部以流动沙丘为主 沙漠面积小,以固定或半固定沙丘为主 地形封闭,降水很少 西北部分有缺口,大西洋、北冰洋水汽可以进入,降水相对较多
(4)B
(5)本区位于内蒙古温带草原地区;自然景观以荒漠草原为主;地处内蒙古高原中部,海拔1 000—1 200米,地势平坦开阔;距海较远,属温带大陆气候,年降水量较少;光照资源丰富,空气能见度高;由于降水较少,没有大的河流湖泊。
本题综合性强,解答时应从自然带由沿海到内陆的分异规律角度分析。沙漠的差别主要从降水角度考虑。
读亚欧大陆部分自然带分布模式图,读后完成下列要求。(16分)
(1)图中字母表示的自然名称是:(4分)
A ;
C ;
D ;
F ;
(2)图中各自然带中, 和 的自然带名称相同,但对应气候类型不同; 和 自然带名称不同,但对应的气候类型相同(填写字母代号)。(4分)
(3)自然带由A→E→D反映了自然带的 规律:E→G→F反映了自然带的 规律。(2分)
(4)自然带D在大陆东部向南延伸的主要原因是 ,在大陆西部其南界比东部偏北的原因是 。(4分)
(5)图中各字母代表的自然带中,南半球缺失的是 (填字母),这种现象是因为 。(2分)
正确答案
(1)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亚寒带针叶林带 温带荒漠带(4分,每空1分)
(2)C E, F G (4分)
(3)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沿海或内陆的地域分异(2分)
(4)受千岛寒流影响,降温减湿(2分) 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增温增湿(2分)
(5)D (1分) 南半球同纬度地区是海洋,缺乏陆地分布(1分)
略
读模式图,回答:
小题1:填出图中数码所代表的陆地自然带的名称:
① ,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 ⑩ 。
小题2:反映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的陆地自然带在低纬度的排序是 (可填数码)在高纬度的排序是 (可填数码)。
小题3:自然带⑧、⑨、⑩的分布属于 的地域分异,这种地域分异规律是以 为基础的,由于受 影响的程度不同,从 ,所以自然景观呈现出 带、 带、 带的有规律的变化。在 纬度地区表现较为明显。
小题4:①自然带在大陆东部可以延伸到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原因是 。
小题5:③自然带在赤道以南呈南北狭长分布,是由于沿岸 的影响。
正确答案
小题1:热带雨林带 热带草原带 热带荒漠带 亚寒带针叶林带 苔原带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温带草原带温带 荒漠带
小题2:①②③④⑤
小题3:从沿海向内陆 水分 海洋 水汽从沿海向内陆,干湿度差异很大 森林 草原 荒漠 中
小题4:大陆东部受暖流的影响,且风从海洋吹向陆地
小题5:寒流
变式图是“理想大陆”自然带分布图,较直观的反映了自然带的分布规律。
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是重点和难点知识。联系世界气候等知识,记住陆地自然带的名称、分布,再结合变式图,分析成因、综合分布规律,形成较系统的知识结构。
(8分)图11是我国部分地区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沿北纬40°自东向西依次分布的自然带是森林、草原和荒漠,这一分布规律体现了自然带分布的
规律,其产生主要受 条件的影响较大;这种分布规律在全球的 纬度大陆地区表现得最典型。(3分)
(2)A自然带的气候类型是 ;C自然带的名称是 。(2分)
(3)据自然带分布,A、B、C三地因地制宜发展的农业生产部门分别是 业、
业和 业。(3分)
正确答案
(1)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经度地带性)(1分);水分(1分);中(1分);
(2)温带季风气候(1分);温带荒漠带(1分);
(3)种植业(农业)(1分);草原畜牧业(畜牧业、牧业)(1分);绿洲农牧业(须突出是绿洲、或灌溉农牧业才能得分)(1分);
说明:种植业(农业)(1分);草原畜牧业(畜牧业、牧业)(1分);
绿洲农牧业(绿洲或灌溉农业);或绿洲畜牧业均可得分;
灌溉畜牧业是否给分,各区自行处理。
但须与前两空格区别,突出是绿洲、或灌溉农牧业才能得分。目的是考核学生能否把握B、C两区域畜牧业的特色与区别)(1分);
试题分析:
(1)我国沿北纬40°自东向西,降水逐渐减少,体现了自然带分布的经度地带性,即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这种分布规律在全球中纬度大陆地区表现得最典型。
(2)A位于我国北方地区,大陆东岸,属于温带季风气候;C位于我国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及内蒙古高原西部地区,深居内陆,水汽难以到达,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对应的自然带为温带荒漠带。
(3)A位于我国东部地区,属于半湿润地区,故应发展种植业;B位于半干旱地区,适宜发展畜牧业;C为干旱地区,适宜发展绿洲农牧业或灌溉农业。
读“乞力马扎罗山的垂直自然带分布图”,并完成下列问题。
图5-2-5
(1)分别写出字母对应的高山自然带名称:
A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
E_____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_____,G_________________。
(2)高山垂直自然带中最下面的一个叫_________________。
(3)高山自然带的垂直分异是以_________________随高度的变化而变化形成的。
(4)高山垂直自然带分异规律与_________________分异规律相类似。
(5)在干旱地区,由于山地迎风坡和背风坡的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不同,同一山地不同坡向的垂直带谱也不同。
(6)山地迎风坡一定高度易形成降水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正确答案
(1)热带雨林带 热带草原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高寒草甸 高寒荒漠 冰川积雪
(2)基带
(3)水热状况
(4)纬度地带性
(5)水分条件 热量条件
(6)潮湿的空气在沿着迎风坡上升的过程中,气温会不断下降,在一定的高度上,空气中的水汽会达到过饱和而以液体的形式渗出,在一定的条件下,就会形成降水。
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变化是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水热组合有规律地变化,引起植被、土壤等因素的有规律更替。其垂直分异规律在低纬度的高山地区表现得最为突出,垂直自然带类型多,是和纬度地带分异规律一致。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与所在的 密切相关。
正确答案
纬度 高度
试题分析: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数量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纬度和相对高度等因素分析。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