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 共728题
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中,使用如图所示的打点计时器测量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根据打点计时器构造图,指出部件7的名称:__________。实验得到的一条纸带如下图所示,0、1、2、3……是选用的计数点,每相邻的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出的点没有在图上标出。图中还画出了某次实验将米尺靠在纸带上进行测量的情况,读出图中所给的计数点1的读数是_______cm。计算出物体的加速度的大小是_____m/s2(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正确答案
复写纸,12.60,1.60
“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
(1)若用电磁打点计时器,选用的电源为______,
(2)若用电火花计时器,选用的电源为______.
A.交流220V电源B.直流220V电源C.交流6V电源D.直流6V电源.
(3)在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拖动纸带的同时,接通电源
B.先接通电源,后拖动纸带
C.纸带上打点密集说明,纸带运动速度较大
D.利用打出的纸带可以准确地求出打下某点时纸带的瞬时速度.
正确答案
(1)电磁打点计时器,选用的电源为交流6V电源;
(2)电火花计时器,选用的电源交流220V电源.
(3)A、先通电再拖动纸带,故A错误;
B、先闭合电源开关,让打点计时器正常工作时,拖动纸带,故B正确;
C、纸带上的打点密集说明,纸带运动速度较小.因为在相等的时间内位移较小,故C错误;
D、利用纸带仅可求出某段位移的平均速度,不可能准确求出某点的瞬时速度,故D错误.
故答案为:(1)C;(2)A;(3)B.
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打点记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中的某段如图所示,若A,B,C …点间的时间间隔均为0.10s,从图中给定的长度,求打下C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是______m/s,小车的加速度大小是______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正确答案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有:
vC==
=1.10m/s
由题意可知:x1=5.0cm,x2=14.0-5.0=9cm,x3=27.0cm-14.0vm=13cm,x4=44.0cm-27.0cm=17cm
所以根据逐差法有:
△x=aT2,其中△x=4cm,T=0.1s,故带入数据解得:a=4.00m/s2.
故答案为:1.10,4.00.
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打点记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中的某段如图所示,若A,B,C …点间的时间间隔均为0.10s,从图中给定的长度,求打下C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是______m/s,小车的加速度大小是______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正确答案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有:
vC==
=1.10m/s
由题意可知:x1=5.0cm,x2=14.0-5.0=9cm,x3=27.0cm-14.0vm=13cm,x4=44.0cm-27.0cm=17cm
所以根据逐差法有:
△x=aT2,其中△x=4cm,T=0.1s,故带入数据解得:a=4.00m/s2.
故答案为:1.10,4.00.
用接在50Hz交流电源上的打点计时器测定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得到如图所示的一条纸带,从比较清晰的点开始起,取若干个计数点,分别标上0、1、2、3…(每相邻的两个计数点间有4个打印点未标出),量得0与1两点间的距离x1=30 mm,3与4两点间的距离x4=48 mm,则小车在0与1两点间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___m/s,小车的加速度为_____________m/s2。
正确答案
0.3,0.6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