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 共728题
用接在50 Hz 交流电源上的打点计时器,测定小车速度,某次实验中得到一条纸带,如图所示,从比较清晰的点起,每五个打印点取一个记数点,分别标明0、l、2、3、4……,量得0与1两点间距离x1=30mm,3与4两点间的距离x2=48mm,则小车在0与1两点间的时间间隔是___________s,0与1两点间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__ m/s,若小车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则其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__m/s2。
正确答案
0.1,0.3,0.6
如图所示,为了测定气垫导轨上滑块的加速度,滑块上安装了宽度为3.0cm的遮光板,如图所示,滑块在牵引力作用下先后匀加速通过两个光电门,配套的数字毫秒计记录了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时间为△t1=0.30s,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t2=0.10s,遮光板从开始遮住第一个光电门到开始遮住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t=2.0s.
(1)滑块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速度是多少?
(2)滑块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速度是多少?
(3)滑块的加速度是多少?
正确答案
滑块通过光电门的时间极短,可将平均速度看成瞬时速度.
(1)滑块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速度v1==
cm/s=10cm/s=0.1m/s;
(2)滑块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速度v2==
cm/s=30cm/s=0.3m/s;
(3)滑块的加速度a==
m/s2=0.1m/s2.
答:滑块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速度是0.1m/s;
(2)滑块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速度是0.3m/s;
(3)滑块的加速度是0.1m/s2.
在应用电磁打点计时器进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探究实验中,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实验得到的一条纸带如下图所示。按时间顺序取O、A、B、C、D、E、F七个计数点,每相邻的两个计数点间都有四个点未画出,纸带上相邻两个计数点对应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_s,实验中测得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如图所示(单位:cm),打C点时纸带的速度为__________m/s(此处保留3位有效数字),纸带运动的加速度为____________m/s2。
正确答案
0.1 ,0.265,0.5
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实验中,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某次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如图所示,从比较清晰的点起,每五个打印点取一个点作为计数点,分别标明0,1,2,3,4。量得=30.0mm,x2=36.0mm,x3=42.0mm,x4=48.0mm,则小车通过点2时的速度为________m/s,小车的加速度为_______m/s2(结果取两位有效数字)。
正确答案
0.39 ,0.60
某同学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某次实验纸带的记录如图所示,纸带上O、A、B、C、D、E、F、G为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由图可知纸带的加速度等于______m/s2,在打D点时纸带的速度为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F到G的距离为______cm.
正确答案
根据逐差法有:
a1=
a2=
a3=
a==
=0.75m/s2.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得:
vD==0.40m/s.
根据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为常数可知:
xEF-xDE=xFG-xEF
带人数据解得:xFG=5.90cm
故答案为:0.75,0.40,5.90.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