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张三系某公司的销售人员,张三现在与企业因以下事务发生争议,其中不属于劳动争议的是( )。

A.该公司没有按约定给付张三的销售业绩提成
B.张三因经常迟到、旷工被公司解除劳动合同
C.张三因业绩突出,认为这次调整中层领导自己应当被升为部门经理,但希望落空
D.在试用期内,张三要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不允许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 C项不属于《劳动法>规定的劳动争议的范围,故选C。

1
题型:简答题
|
多选题

在劳动合同的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提前终止劳动合同的效力。解除劳动合同有协商解除和法定解除。法定解除有( )等情形。

A.即时辞职与预告辞职
B.政治性裁员
C.即时辞退
D.预告辞退
E.经济性裁员

正确答案

A,C,D,E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多选题

根据《劳动法》,有 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A.在试用期内
B.用人单位用暴力手段强迫劳动
C.用人单位用威胁手段强迫劳动
D.用人单位用欺骗手段要求劳动
E.用人单位未按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

正确答案

A,B,C,E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多选题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个人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免税
B.退休人员再任职收入免税
C.单位为个人缴纳的补充养老保险免税
D.个人办理代扣代缴手续,按规定收取的扣缴手续费免税

正确答案

A,B,C

解析

[解析] 个人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在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以内的部分免税,超过的部分视为一次取得数月的工资、薪金所得纳税。退休人员再任职取得的收入,在减除按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标准后,按工资、薪金所得纳税。单位为个人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免税。

1
题型:简答题
|
多选题

用人单位不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但是如果出现( )情形,用人单位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

A.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B.当事人采用欺诈、威胁等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的
C.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
D.严重违反劳动纪律的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
E.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正确答案

A,C,D,E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下列情形中,用人单位不必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是( )。

A.被依法宣告破产的
B.劳动者主动向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
C.被吊销营业执照的
D.被责令关闭、撤销的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无效劳动合同:指当事人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订立的不具有法律效力的劳动合同。它虽是当事人双方协商订立的,但经国家规定的专门机构认为无效合同后,国家则不予确认,法律不予保护。根据以上定义,下述哪种行为是典型的无效劳动合同( )。

A.农民工小王被某印刷厂雇佣,书面合同规定管吃管住,月薪800元人民币,无节假日
B.四川民工小王,在公开劳动市场被某餐馆雇佣,签订劳动合同,并当场作了合同公证
C.四川民工小王,在劳动行政部门的见证下,与某水泥厂签订了劳动合同
D.农民工小王被某印刷厂雇佣,书面合同规定月薪800元人民币,并口头约定遵循国家相关的政策和法律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某工厂职工刘某因故意杀人嫌疑被公安机关逮捕,经过公安机关的继续侦查发现刘某无罪,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刘某被逮捕期间,工厂不能解除与刘某签订的劳动合同
B.刘某被逮捕期间,工厂可以不付给刘某工资,不提供劳动合同约定的福利待遇
C.刘某被无罪释放后,工厂与刘某签订的劳动合同继续有效
D.刘某被无罪释放后,工厂应补发给刘某逮捕期间的工资

正确答案

D

解析

《劳动法意见》第28条规定:“劳动者涉嫌违法犯罪被有关机关收容审查、拘留或逮捕的,用人单位在劳动者被限制人身自由期间,可与其暂时停止劳动合同的履行。暂时停止履行劳动合同期间,用人单位不承担劳动合同规定的相应义务。劳动者经证明被错误限制人身自由的,暂时停止履行劳动合同期间劳动者的损失,可由其依据《国家赔偿法》要求有关部门赔偿。” 根据该条规定,劳动者被拘留或者逮捕的,用人单位可以暂时停止劳动合同的履行,而无权解除劳动合同,所以A选项的说法正确。劳动合同的效力被暂时中止,意味着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都不必履行劳动合同中规定的义务,因此用人单位可以不支付给劳动者工资,也不提供劳动合同约定的福利待遇,所以B选项的说法正确。劳动者经证明被错误限制人身自由后被释放的,暂时停止的劳动合同的效力当然恢复,所以c选项的说法正确。劳动者被错误限制人身自由的,暂时停止履行劳动合同期间劳动者的损失,应依据《国家赔偿法》由有关部门赔偿,而不是由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工资,所以D选项的说法不正确。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用人单位在以下哪种情形下不可以解除合同

A.张某患职业病,但是未丧失劳动能力
B.王某休假期间外出游玩遭遇车祸,正在住院手术
C.李某在哺乳期内,严重违反劳动纪律给企业造成较大损失
D.陈某所在单位濒临破产处于法定整顿期间

正确答案

B

解析

根据《劳动法》第29条的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据本法第 26条、第27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1)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2)患病或者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3)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的;(4)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A选项中张某虽然患职业病,但是未丧失劳动能力,所以单位有权解除劳动合同。《关于贯彻执行<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30条规定,《劳动法》第25条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条款,即使存在第29条规定的情况,只要劳动者同时存在第25条规定的四种情形之一,用人单位也可以根据第25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C选项中李某虽然在哺乳期内,但是严重违反劳动纪律,符合《劳动法》第25条规定的情形,所以用人单位有权解除劳动合同。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按照法律风险发生原因与企业的关系进行的企业法律风险的分类是()。

A.直接法律风险和间接法律风险 
B.内部法律风险和外部法律风险 
C.客观类法律风险和主观类法律风险 
D.作为的法律风险和不作为的法律风险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 按照法律风险发生原因与企业的关系进行的分类,可以分为直接法律风险与间接法律风险。直接法律风险,如合同关系、劳动关系中的法律风险;间接法律风险,如因担保产生的法律风险。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四)某机械配件厂拟派10名青年工人到一高等技工学校的高级技工班学习,学费由企业负担,时间为一年。入学时,由单位根据收费标准开出第一学期学杂费支票。第二学期开学收费时,因工厂放假,财务主管未上班,暂先由职工自己垫付。学习期满,10名青年工人持合格证回厂报到时,该厂已实行承包经营,承包人李某认为应按承包经营计划实行管理,这10名工人外出学习是以前领导同意的,费用不能由现承包人负担,而且根据提高效率需要,工厂已裁减部分人员,他们属于裁减对象,现每人发给经济补偿费500元(这10名职工均在该厂工作3年以上,月平均工资超过600元)。这10名工人不服,向当地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请求该厂撤回裁员的决定,支付每人垫付的培训费及补偿费,共计l0万元。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2003,82)若裁员不合理,这10名职工与新承包人( )。(有改动)

A.继续履行原订劳动合同
B.解除原订劳动合同
C.重新签订劳动合同
D.由劳动仲裁委员会主持签订新劳动合同

正确答案

A

解析

【真题解析】本题考查不合理裁员的处理。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1条的规定,裁员必须要满足法定条件,且经济性裁员的程序要合法,同时必须提前30日向工会说明情况。同时用人单位按被裁减人员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支付经济补偿金。在本单位工作的时间每满1年,发给相当于1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而该企业仅仅根据提高效率需要裁减人员,这10名青年工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裁,且每人只发给经济补偿费500元,违反了《劳动法》的规定,因此裁员无效。这10名职工与新承包人继续履行原订立的劳动合同。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中国公民李某为某外资公司的高级职员,2010年的收入情况如下:
(1)单位每月支付工资、薪金10000元;
(2)业余撰写中篇财经小说,在北京晚报上连载,3个月的稿酬收入分别为20000元、40000元和20000元;
(3)参加某厂家有奖促销,中奖所得共计30000元,即刻从中拿出4000元通过社会团体向南方雪灾灾区捐赠,取得捐赠票据;
(4)购买某基金公司的基金,该基金公司投资方向为股票市场,年终分配上市公司的股息,该个人税前获利(股息)5.3万元;
(5)8月企业为该个人支付商业保险金2000元;
(6)2010年1月1日公司实施员工期权计划,李某获得10000股(按价格1元购买)的配额,2010年6月1日,该企业实施第二次期权计划,李某因为职位晋升,获得37500股(按照每股2元购买)的配额。2010年11月1日将第一次期权行权,当日市场价格为6元。2010年12月1日张某将第二次期权行权,当日市场价格每股6元。
(7)李某在美国讲学取得收入18000元,取得股息所得35000元,已分别缴纳了个人所得税3000元和6000元。
(8)当年12月底,李某行权后,与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单位除支付当月工资外,另外一次支付李某补偿金20万元(李某在该单位任职5年)。
(该地上年平均工资3.8万元/年)
(以元为单位,除题目明确的税种外,不考虑其他税种)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按下列序号计算回答问题,每问需计算出合计数:
1.李某取得稿酬收入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额;

正确答案

讲学收入在我国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18000×(1-20%)×20%=2880(元)
股息所得在我国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35000×20%=7000(元)
应补缴个人所得税=(2880+7000)-(3000+6000)=880(元)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2010年小李因甲公司(地处A市)停产整顿而解除劳动合同,当时月工资9600元,此时小李在A公司工作已满13年。假设A市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2009年度职工平均工资为3000元。小李可以得到的经济补偿金为( )元。

A.108000
B.115200
C.117000
D.124800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 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月工资,如果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3倍的,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最高不超过12年)×当地上年度月平均工资的3倍。本题小李应得经济补偿金=12×3000×3=108000。

1
题型:简答题
|
多选题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50%以上100%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该情形包括( )。

A.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
B.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C.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
D.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法律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

正确答案

A,B,C,D

解析

[解析] 本题考核用人单位履行劳动合同违法的法律责任。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根据我国《劳动法》的规定,劳动者有( )情形时,用人单位不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

A.某单位司机李某因交通肇事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
B.某单位发现王某在试用期间不符合录用条件
C.史某在工作期间严重失职,给单位造成重大损失
D.职工姚某无法胜任本岗位工作,经过培训仍然无法胜任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