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 共5766题
  •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 共5766题

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汉武帝时的《出界律》规定:诸侯王只能在自己的封地活动,绝对不能私出国(诸侯国)界。这一规定的根本目的是(  )

A强化君主专制

B加强思想控制

C防止诸侯割据

D加强中央集权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一位士人经历一场剧变后,指出这是因为当时国家集权太甚,“万里之远,皆朝廷所制。”地方无力,导致“外寇凭陵时而莫御,雠耻最甚而莫报”的结果,这位学者经历了

A春秋国家分裂

B东汉末年三国鼎立

C中唐安史之乱

D北宋亡于女真政权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元)世祖皇帝建元中统以来……夫外之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郡县又远于省,若有边徼之事者,则置宣慰司以达之。”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行省是元朝管辖边疆的唯一机构

B中央政府加强了对地方的有效管理

C行省是地方最高行政机关,拥有军政大权

D全国所有地区都设置了行省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某学者研究了古代中国政治从“三公九卿”发展到“三省六部”的历史,认为古代中国政治有了一定的“现代属性”。其主要依据是

A部门有所精减、名称得到更改

B三省体制下,大臣议政可以集思广益

C皇室事务逐渐从政府部门剥离

D六部直接隶属于皇帝,提高行政效率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据《文献通考》记载:“(宋)太祖、太宗平一海内,惩累朝藩镇跋扈,尽收天下劲兵……兵无常帅,帅无常师;内外相维,上下相制,等级相轧,……是以天下晏然,逾百年而无犬吠之惊,此制兵得其道也。”下列与材料所反映的情况不符的是

A加强中央集权防止武将专权

B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经济的发展

C收回地方兵权以“强干弱枝”

D提高军队战斗力实现富国强兵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陆游的名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因其中的爱国情怀被广为传诵。按两宋中央官制,作出“王师北定中原”部署的是()

A枢密院

B三司使

C节度使

D参知政事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君主近臣,代起朝政,品位既高,退居闲曹。”如果这种情形是说汉武帝时代的话,下列史实可以论证这一看法的()

A三公决策,辅助皇帝

B推恩诸侯,维护统治

C攘夺相权,形成中朝

D设中书门下分割相权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五代以来君主七朝八姓,但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北宋后的百余年间来,未发生类似的现象,一般认为,北宋统治体制的变革是其重要原因。下列各项中能全面反映其体制变革的一项是:

A采用文官取代武将任地方长官

B削弱相权另设枢密院管理军事

C设置通判,加强对地方官的监督

D收精兵,削实权,制钱谷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中国传统社会……在平民与精英之间以及在社会精英的三大主要阶层(地主、士绅和官僚)之间,形成周而复始的循环与对流。就传统官僚专制社会所具有的社会流动程度而言,中国可以说是人类前资本主义社会中最具阶层开放性结构的社会。”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周而复始的循环与对流”的制度因素是

A世官制

B九品中正制

C察举制

D科举制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朱子语类》载:“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以上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这样的精细分工体现了

A施政观念的民主追求

B行政运作程序的有效制衡

C弱化君权的重要进步

D剥夺相权的创新设计

正确答案

B
下一知识点 : 局部的反法西斯斗争
百度题库 > 高考 > 历史 >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