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场:电流
- 共19537题
两个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势差之比为2:3,带电量之比为3:2,则等于(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两个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势差之比为2:3,带电量之比为3:2,根据公式C=,有:
=
=
;
故选:D.
如图所示为某一电容器所带电荷量和两端电压之间的关系图象,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
A、B、根据图象知:当电压为40V时,电量为0.2C,故电容为:C==
=0.005F=5.0×10-3F,故AB错误;
C、电容反映电容器容纳电荷的本领大小,由电容器本身决定,由当电容器两端电压降低时,电容C不变,故C错误.
D、当电容器两端的电压从40V降低到36V,则电容器释放出来的电荷量△Q=C•△U=0.005F×(40-36)V=0.02C,故D正确;
故选:D.
电容器储存电荷的本领用电容来表示,其大小跟(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根据电容的决定式得,C=ɛ,知电容器电容与极板间的距离,正对面积,电介质有关.
A、由公式可知,正对面积越大,则电容越大,故A错误;B正确;
C、由公式可知,电容与极板间的距离成反比,距离越小,则电容越大;故C正确,D错误;
故选:BC.
(2014秋•福建校级期中)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的两极板M、N接于电池两极,一带电小球悬挂在电容器内部,闭合电键S,电容器充电,这时悬线偏角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B保持K闭合,电容器的电压不变,A板向B板靠近,板间距离变小,引起电场强度E=变大,小球受的电场力F=qE变大,则θ变大.故A正确,B错误.
C、D根据推论:电场强度E=,Q、S、ɛ不变,则改变d,E不变,小球受的电场力不变,仍静止,则θ不变.故CD错误,
故选:A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莱顿瓶是最早出现的电容器,属实,则A正确
B、由C=,可知电容器极板的正对面积越大、极板间的距离越近,电容器的电容就越,则B正确
C、D、毛皮与橡胶棒摩擦后的毛皮带正电,丝绸与玻璃棒摩擦后的丝绸带负电,则C、D错误
故选:AB
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充电后的平行板电容器的A极板与灵敏静电计的金属球相接,极板B和静电计外壳均接地.利用该装置研究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与哪些因素有关,下列叙述符合观察结果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将B板向左平移,d增大,根据C=知,电容C减小,根据U=
知,电荷量Q不变,则U变大,静电计指针偏角变大,故A正确.
B、将B板向上平移,s减小,根据C=知,电容减小,根据U=
知,电荷量Q不变,则U变大,静电计指针偏角变大,故B错误.
C、在A、B板间插入一块绝缘介质板,电容增大,根据U=知,电荷量Q不变,则U减小,静电计指针偏小变小,故C错误.
D、在A、B板间插入一块较厚金属板,d减小,根据C=知,电容C增大,根据U=
知,电荷量Q不变,则U减小,静电计指针偏小变小,故D正确.
故选:AD.
电容器带电荷量为2×10-5C时,极板间的电压为100V,则这个电容器的电容为______F,当电压增加到150V时,带电荷量增加______C,这时电容为______ F.
正确答案
解:电容器带电荷量为2×10-5C时,极板间的电压为100V,
则这个电容器的电容为C==
=2×10-7F
当电压增加到150V时,带电荷量增加△Q=△U•C=1×10-5C,
电容反映电容器本身的特性,电容器极板上的电荷量和电压变化,电容器的电容不变,仍然为2×10-7
故答案为:2×10-7;1×10-5;2×10-7
解析
解:电容器带电荷量为2×10-5C时,极板间的电压为100V,
则这个电容器的电容为C==
=2×10-7F
当电压增加到150V时,带电荷量增加△Q=△U•C=1×10-5C,
电容反映电容器本身的特性,电容器极板上的电荷量和电压变化,电容器的电容不变,仍然为2×10-7
故答案为:2×10-7;1×10-5;2×10-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C、电容的决定式是:,故A正确,C错误;
B、平行板电容器充电后,它的带电量等于一个极板的带电量,故B错误;
D、由、
、
得
,可知与d无关,故D正确.
故选:AD.
电容器的电容可由公式C=或C=
计算.若一个电容器带电量为Q时,两极板间的电压为U,现此电容器带电量增加4×10-7C,电势差增加20V,则它的电容为(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由C=可得:
C=F=2×10-8F;
故选:B.
把一个3PF的平行板电容器接在9V的电池上.若保持与电池的连接,电容器所带的电量为______C.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与______、______和______有关.
正确答案
2.7×10-11
正对面积
极板距离
介电常数
解析
解:电量Q=CU=3×10-12×9=2.7×10-11C,根据电容的决定式C=,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与正对面积、极板距离、介电常数有关
故答案为:2.7×10-11,正对面积,极板距离,介电常数
对于电容的定义式C=,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一只电容充电荷量越大,电压越大,但电容不变.故A错误.
B、可变电容器的充电荷量随着加在两极间的电压增大而增大,不是成正比,更不成反比.故B错误.
C、电容器所充电荷量跟它两极板间所加电压的比值等于电容,对于固定电容器,保持不变.故C正确.
D、电容表征电容器容纳电荷的本领大小,与电量、电压无关,电容器没有电压和电荷量,也有电容.故D错误.
故选:C
如图所示是描述对给定的电容器充电时其电荷量Q、电压U、电容C之间相互关系的图象,其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是电容的定义式,电容器电容的大小与电容的带电量Q以及电容器两极板之间的电压无关,电容器电容的决定式为:
,只要电容器不变其电容就不发生变化,故AB错误,D正确;
根据可有:Q=CU,由于电容器不变,因此电量Q和电压U成正比,故C正确;
故选:CD.
已知一平行金属板电容器带电量为2×10-3C,两板间的电势差为2V,若使电容器的带电量增至4×10-3C,则电容器的电容为(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由C=可知,电容器的电容C=
=1×10-3F;
因电容与电量无关;故电量增大后,电容是保持不变的;
故选:B.
如图所示,将一电动势 E=1.5V,内阻r=1.0Ω的电源和粗细均匀的电阻丝相连,电阻线长度L=0.297m,电阻R=99Ω,电容C=0.2μF,当滑动触头P以4×10-3m/s的速度向右滑动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
A、B、原来电容器电压最大时,电容器左极板带正电荷,右极板带负电荷.当变阻器滑片向右滑动时,电容器两端电压减少,电容器要放电,放电电流从正极板经变阻器和电流表流回负极板.所以通过电流计的电流方向是为b→G→a.故A错误,B正确.
C、据欧姆定律,电阻丝两端的电压表示数为
U=E
由于电阻丝粗细均匀,设单位长度上所加的电压为△U,则
△U=.
在△t时间内,滑动头在电阻丝上向右滑动的距离为 x=v△t
故在△t时间内,电容器两端电压的减少量为△UC=△Ux=v△t=
V=0.02V,故C正确.
D、相应电量的减少量为△Q=C△UC=
故流过电流表G的电流强度为 I==
=
A=4×10-6mA.故D错误.
故选:BC.
电流传感器可以像电流表一样测量电流,不同的是它的反应非常快,可以捕捉到瞬间的电流变化.此外,由于它与计算机相连,能在几秒钟内画出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在图a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为6V,先将电键S与1端相连,稳定后,再将电键S从位置1转换到位置2,电容器便通过电阻R放电,这时,电流传感器将电流信息传入计算机,屏幕上便显示出如图b所示的I-t图象.据此可以估算出电容器的带电量约为______C,电容器的电容约为______μF.(均取一位有效数字)
正确答案
解:根据横轴与纵轴的数据可知,一个格子的电量为0.08×10-3C,由大于半格算一个,小于半格舍去,因此图象所包含的格子个数为36,
所以释放的电荷量是q=0.08×10-3C×36≈3×10-3C;
根据电容器的电容C==
=0.5×10-3F=5×102μF;
故答案为:3×10-3;5×102
解析
解:根据横轴与纵轴的数据可知,一个格子的电量为0.08×10-3C,由大于半格算一个,小于半格舍去,因此图象所包含的格子个数为36,
所以释放的电荷量是q=0.08×10-3C×36≈3×10-3C;
根据电容器的电容C==
=0.5×10-3F=5×102μF;
故答案为:3×10-3;5×102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