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 共4628题
关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的物质除了激素和C02外,还有H+、组织胺等,A错误;
B、神经调节较体液调节反应迅速,作用位置准确,B错误;
C、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作用方式是反射;体液调节的结构基础是体液运输,作用方式是激素--特定的组织细胞,C正确;
D、体液调节不仅存在于人和高等动物,单细胞生物也存在体液调节,人和高等动物中神经调节占主导地位,D错误.
故选:C.
如果某人下丘脑受到损伤,则会导致( )
①细胞外液渗透压发生变化
②体温发生变化
③血糖浓度发生变化
④甲状腺激素分泌量的变化.
正确答案
解析
解:①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能感受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变化,①正确;
②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②正确;
③下丘脑是血糖调节中枢,③正确;
④寒冷时,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④正确.
所以①②③④正确.
故选:D.
8岁的王小明因一次意外不幸使得他的下丘脑受损,可能会导致他的(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下丘脑通过垂体控制睾丸的生长发育,故下丘脑受损,睾丸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A正确;
B、寒冷时,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B正确;
C、免疫系统控制免疫能力.下丘脑受损,不影响免疫能力,C错误;
D、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能感觉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变化,D正确.
故选:ABD.
与体液调节相比,神经调节的特点是( )
①反应速度缓慢;②作用范围广泛;③作用时间短暂;④作用途径是反射弧.
正确答案
解析
解:神经调节作用途径是反射弧,反应速度迅速,作用范围准确、比较局限,作用时间短暂.体液调节作用途径是体液运输,反应速度较缓慢,作用范围较广泛,作用时间比较长.因此,与体液调节相比,神经调节的特点是③作用时间短暂;④作用途径是反射弧.
故选:C.
下丘脑是动物生命活动的枢纽.图1为动物生命活动调节部分过程示意图,其中物质甲、乙、丙分别代表不同的激素;图2表示刺激图1的A点后,兴奋传导的膜电位变化.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1分析,既能传导兴奋又能分泌激素的器官是______.
(2)如果饮水不足、体内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将______,这一变化刺激下丘脑的______(填写感受器名称)产生兴奋,并分泌物质丙(激素丙是______),再由垂体释放,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使其对水的通透性______.
(3)受到寒冷刺激时,下丘脑分泌的物质甲是______,它促进垂体细胞释放物质乙,进一步促进腺体分泌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多对垂体和下丘脑的活动起抑制作用,这种调节机制属于______调节.
(4)若某药物能阻断下丘脑神经细胞间的传递,但对神经递质的合成、释放和降解等都无影响,则导致兴奋不能传导的原因最可能是该药物影响了______的过程.由此可见,细胞膜具有______的功能.
(5)在图1中的A处给予适宜的刺激后,在图2中的B时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______,产生该电位变化的原因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既能传导兴奋又能分泌激素的器官是下丘脑.
(2)人体缺水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由下丘脑合成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多,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
(3)寒冷刺激时,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增多.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多对垂体和下丘脑的活动起抑制作用,这种调节机制是负反馈调节.
(4)由题意可知,药物不影响神经递质的释放但不能传递信息,所以药物可能影响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说明细胞膜具有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
(5)由图可知,B时是动作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变化原因是细胞膜外钠离子内流,使兴奋部位膜内侧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外侧.
故答案为:
(1)下丘脑
(2)升高 渗透压感受器 抗利尿激素 增强(或升高)
(3)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负)反馈
(4)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 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
(5)外负内正 细胞膜外钠离子内液,使兴奋部位膜内侧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外侧
解析
解:(1)既能传导兴奋又能分泌激素的器官是下丘脑.
(2)人体缺水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由下丘脑合成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多,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
(3)寒冷刺激时,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增多.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多对垂体和下丘脑的活动起抑制作用,这种调节机制是负反馈调节.
(4)由题意可知,药物不影响神经递质的释放但不能传递信息,所以药物可能影响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说明细胞膜具有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
(5)由图可知,B时是动作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变化原因是细胞膜外钠离子内流,使兴奋部位膜内侧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外侧.
故答案为:
(1)下丘脑
(2)升高 渗透压感受器 抗利尿激素 增强(或升高)
(3)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负)反馈
(4)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 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
(5)外负内正 细胞膜外钠离子内液,使兴奋部位膜内侧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外侧
如图表示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下列关于稳态的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人体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的调节下,通过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来共同维持的,A错误;
B、若①表示正常免疫过程中产生的免疫活性物质,则①是抗体或淋巴因子和溶菌酶等,B错误;
C、若③表示促甲状腺激素,则其靶细胞为甲状腺细胞,C错误;
D、在寒冷时和血糖含量降低时,肾上腺会增加分泌肾上腺素,D正确.
故选:D.
考试时,人常常精神紧张、心跳加快、血糖上升,引起这些反应活动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均为植物性神经的一部分,刺激交感神经能引起腹腔内脏及皮肤末梢血管收缩、心搏加强和加速、新陈代谢亢进、瞳孔散大、疲乏的肌肉工作能力增加等.交感神经的活动主要保证人体紧张状态时的生理需要.刺激副交感神经能引起心搏减慢、消化腺分泌增加、瞳孔缩小、膀胱收缩等反应,主要维持安静时的生理需要.
故选:B.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颗粒物,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易通过肺部进入血液.目前PM2.5已成为空气污染指数的重要指标.下列有关PM2.5的推测不合理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肺泡与外界环境相通,PM 2.5进入人体的肺泡中时,没有进入内环境,A正确;
B、过敏反应免疫功能过强引起的,B正确;
C、由于人体内环境中有维持内环境PH稳定的缓冲物质,一些酸性物质进入人体血液不一定会致血浆呈酸性,C正确;
D、颗粒物进入呼吸道引起咳嗽属于非条件反射,反射中枢在脑干,不在大脑皮层,D错误.
故选:D.
如图所示哺乳动物的某些生理活动的调节,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由下丘脑通过胰岛对血糖浓度的调节属于______.
(2)激素丁是______,激素丙是______.
(3)如果甲状腺激素的合成量过多时,图中①的含量变化趋势是______.这是一种______调节机制.
(4)激素甲与激素乙在生理作用方面的关系称为______.
正确答案
神经-体液调节
抗利尿激素
醛固酮
减少
反馈
拮抗作用
解析
解:(1)由图中血糖调节过程可知,下丘脑通过胰岛对血糖浓度的调节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2)激素丁是下丘脑合成,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激素丙是肾上腺分泌的醛固酮,具有保钠排钾的作用.
(3)如果甲状腺激素的合成量过多时,图中①促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变化趋势是减少,这是一种负反馈调节机制.
(4)激素甲具有降低血糖作用,激素乙具有升高血糖作用,两者表现为拮抗作用.
故答案为:
(1)神经-体液调节
(2)抗利尿激素 醛固酮
(3)减少 反馈
(4)拮抗作用
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结构基础不同,前者是反射弧,后者是内分泌系统,但两者的作用都是传递调节信号,A正确;
B、神经系统中的下丘脑也能分泌和释放激素,B错误;
C、激素和神经递质都不直接参与细胞内生理活动,而是调节细胞内多种生理活动,C错误;
D、稳态失调必然引起机体的代谢紊乱,但不一定会导致温度升高,D错误.
故选:A.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