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 共4628题
人体内环境稳态需要神经-体液-免疫的共同作用,关于如图的叙述正确的有( )(图中Ⅰ、Ⅱ、Ⅲ分别表示某种激素).
①图1中的胰岛A细胞和B细胞分别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②图1中II激素水平过高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
③图2中细胞2和细胞3之间的兴奋传递的结构是突触;
④图2中细胞3受到刺激产生兴奋,以神经冲动的形式作用于靶细胞;
⑤图2所示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的方式有体液传递、细胞膜接触和胞间连丝.
正确答案
解析
解:①图1中的胰岛A细胞和B细胞分别分泌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①错误;
②图1中II激素水平过高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②正确;
③图2中细胞2和细胞3之间的兴奋传递的结构是突触,③正确;
④图2中细胞3受到刺激产生兴奋,与靶细胞相联系的结构是突触,在突触的信号传递形式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所以以化学信号的形式作用于靶细胞,④错误;
⑤胞间连丝只存在于植物细胞之间,⑤错误.
故选:B.
布氏田鼠是生活在寒冷地带的一种非冬眠小型哺乳动物.如图为持续寒冷刺激下机体调节褐色脂肪组织细胞(BAT细胞)产热过程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寒冷刺激一方面使下丘脑部分传出神经末梢释放______,该生理活动的结构基础是______.此过程还会使BAT细胞中cAMP增加,在其作用下,部分脂肪分解,其产物进入线粒体参与细胞呼吸.另一方面寒冷刺激还能使下丘脑合成并释放______ 的量增加,最终导致体内甲状腺激素的量增加.
(2)UCP-1基因的表达要经过______过程实现,BAT细胞内的______能促进该基因的表达.
(3)有氧呼吸过程中大量ATP的合成是在______完成的,该结构富含ATP合成酶,能在跨膜H+浓度梯度的推动下合成ATP.在BAT细胞中,UCP-1蛋白能增大该结构对H+的通透性,消除H+梯度,无法合成ATP,使有氧呼吸的最后阶段释放出来的能量全部变成______.
(4)综上所述,在持续寒冷的环境中,布氏田鼠通过______ 调节,最终引起BAT细胞中______ 和______,实现产热增加,维持体温的稳定.
正确答案
解:(1)由图中可以看出,在持续寒冷刺激下,一方面使下丘脑部分传出神经末梢释放神经递质(递质、去甲肾上腺素),该生理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此过程还会使BAT细胞中cAMP增加,在其作用下,部分脂肪分解,其产物进入线粒体参与细胞呼吸.另一方面寒冷刺激还能使下丘脑合成并释放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量增加,最终导致体内甲状腺激素的量增加.
(2)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步骤.UCP-l基因首先要通过转录生成相应的mRNA,mRNA再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与核糖体结合,控制合成UCP-1蛋白.在此表达过程中,图中可以看出,这是甲状腺激素和cAMP共同调节该基因的表达.
(3)有氧呼吸第三阶段释放大最能量,场所是在线粒体内膜;呼吸作用过程释放的能量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储存在ATP中,另一种是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如无法合成ATP,则使能量以热能形式散失.
(4)综上所述,在持续寒冷的环境中,布氏田鼠通过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最终引起BAT细胞脂肪分解增加和ATP合成减少,实现产热增加,维持体温的稳定.
故答案为:
(1)神经递质(递质、去甲肾上腺素) 反射弧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2)转录和翻译 甲状腺激素和cAMP
(3)线粒体(线粒体内膜) 热能
(4)神经调节和体液(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 脂肪分解增加 ATP合成减少
解析
解:(1)由图中可以看出,在持续寒冷刺激下,一方面使下丘脑部分传出神经末梢释放神经递质(递质、去甲肾上腺素),该生理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此过程还会使BAT细胞中cAMP增加,在其作用下,部分脂肪分解,其产物进入线粒体参与细胞呼吸.另一方面寒冷刺激还能使下丘脑合成并释放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量增加,最终导致体内甲状腺激素的量增加.
(2)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步骤.UCP-l基因首先要通过转录生成相应的mRNA,mRNA再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与核糖体结合,控制合成UCP-1蛋白.在此表达过程中,图中可以看出,这是甲状腺激素和cAMP共同调节该基因的表达.
(3)有氧呼吸第三阶段释放大最能量,场所是在线粒体内膜;呼吸作用过程释放的能量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储存在ATP中,另一种是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如无法合成ATP,则使能量以热能形式散失.
(4)综上所述,在持续寒冷的环境中,布氏田鼠通过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最终引起BAT细胞脂肪分解增加和ATP合成减少,实现产热增加,维持体温的稳定.
故答案为:
(1)神经递质(递质、去甲肾上腺素) 反射弧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2)转录和翻译 甲状腺激素和cAMP
(3)线粒体(线粒体内膜) 热能
(4)神经调节和体液(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 脂肪分解增加 ATP合成减少
下面关于下丘脑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是水平衡的调节中枢;
②寒冷刺激使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的活动来调节体温;
③下丘脑是体温调节的高级中枢,在下丘脑产生冷觉和热觉;
④还与生物节律等的控制有关;
⑤内环境渗透压的增高,使下丘脑某部位产生的神经冲动传至大脑皮层.
正确答案
解析
解:①下丘脑是水平衡的调节中枢,①正确;
②寒冷刺激使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的活动来调节体温,②错误;
③下丘脑是体温调节的高级中枢,大脑皮层产生冷觉和热觉,③错误;
④下丘脑与生物节律等的控制有关,④正确;
⑤内环境渗透压的增高,使下丘脑某部位产生的神经冲动传至大脑皮层,⑤正确.
故选:D.
如图表示的是人和高等动物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请据图回答:(图中序号表示某结构或某结构分泌的激素)
(1)①⑦在反射弧中可分别表示的结构是______和______.
(2)当图中的感受器感受到寒冷刺激时,若图中作为效应器的内分泌腺是甲状腺,其分泌活动受______(填图中结构)的调节.若甲状腺分泌的激素过多,则图中③④的量将______,这种调节方式属于______调节.
(3)结合图示分析,体温调节中枢位于______;而体温的感觉中枢位于______;参与体温调节的激素除了甲状腺激素外,还有______.
正确答案
解:(1)根据反射弧结构组成可知,①是传入神经,⑦是传出神经.
(2)当图中的感受器感受到寒冷刺激时,若图中作为效应器的内分泌腺是甲状腺,其分泌活动受垂体的调节.若甲状腺分泌的激素过多,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获得,故图中③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④促甲状腺激素的量将减少,这种调节方式属于负反馈调节.
(3)结合图示分析,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而体温的感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参与体温调节的激素除了甲状腺激素外,还有肾上腺激素.
故答案为:
(1)传入神经 传出神经
(2)垂体 减少 负反馈
(3)下丘脑 大脑皮层 肾上腺激素
解析
解:(1)根据反射弧结构组成可知,①是传入神经,⑦是传出神经.
(2)当图中的感受器感受到寒冷刺激时,若图中作为效应器的内分泌腺是甲状腺,其分泌活动受垂体的调节.若甲状腺分泌的激素过多,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获得,故图中③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④促甲状腺激素的量将减少,这种调节方式属于负反馈调节.
(3)结合图示分析,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而体温的感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参与体温调节的激素除了甲状腺激素外,还有肾上腺激素.
故答案为:
(1)传入神经 传出神经
(2)垂体 减少 负反馈
(3)下丘脑 大脑皮层 肾上腺激素
如图为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在人体生命活动调节中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______,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高级神经中枢是______.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是______.
(2)寒冷刺激时,甲状腺激素分泌的主要调节过程是______(用图中字母与箭头表示).
(3)胰液分泌的主要调节过程是______(用图中字母与箭头表示).
(4)在血糖平衡的调节中,胰岛细胞分泌的______和______的相互拮抗,共同维持血糖含量的平衡.
(5)举一例说明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在人体生命活动调节中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高级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是激素调节.
(2)寒冷刺激时,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促进代谢增加产热.因此甲状腺激素分泌的主要调节过程是A→C→D→F.
(3)胰液分泌的主要调节过程是A→B.
(4)在血糖平衡的调节中,胰高血糖素由胰岛A细胞分泌,具有升高血糖作用,胰岛素由胰岛B细胞分泌,具有降低血糖浓度的作用.因此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相互拮抗,共同维持血糖含量的平衡.
(5)甲状腺激素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如幼年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影响大脑的发育.
故答案为:
(1)反射 大脑皮层 激素调节
(2)A→C→D→F
(3)A→B
(4)胰岛素 胰高血糖素
(5)幼年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影响大脑的发育
解析
解:(1)在人体生命活动调节中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高级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是激素调节.
(2)寒冷刺激时,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促进代谢增加产热.因此甲状腺激素分泌的主要调节过程是A→C→D→F.
(3)胰液分泌的主要调节过程是A→B.
(4)在血糖平衡的调节中,胰高血糖素由胰岛A细胞分泌,具有升高血糖作用,胰岛素由胰岛B细胞分泌,具有降低血糖浓度的作用.因此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相互拮抗,共同维持血糖含量的平衡.
(5)甲状腺激素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如幼年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影响大脑的发育.
故答案为:
(1)反射 大脑皮层 激素调节
(2)A→C→D→F
(3)A→B
(4)胰岛素 胰高血糖素
(5)幼年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影响大脑的发育
如图表示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之问的联系,正确的分析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下丘脑是内分泌的枢纽,又是神经中枢,但受最高级神经中枢大脑皮层的控制,A正确;
B、据图分析可知,图中下丘脑、垂体也能分泌激素,调节其他内分泌腺的活动,下丘脑分泌的是促激素释放激素,垂体分泌的是促激素,B正确;
C、甲状腺激素过多时会抑制垂体和下丘脑的分泌活动,C正确;
D、当血糖浓度过高时,可通过下丘脑的传出神经直接作用于胰岛B细胞,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也可以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D错误.
故选:ABC.
垂体在内分泌系统中占有主导的地位,但垂体的内分泌活动还要受(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A正确;
B、人类的大脑皮层最为发达,是思维的器官,主导机体内一切活动过程,并调节机体与周围环境的平衡,B错误;
C、延脑的主要功能为控制基本生命活动,如控制呼吸、心跳、消化等,C错误;
D、中脑是视觉以及听觉的反射中枢,D错误.
故选:A.
(2015•山东模拟)如图是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图,a为物质,b、c、d为信息分子.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中b为______,它通过与______上的受体结合而引发动作电位的产生,当动作电位产生时,膜内的电位变化为______.
(2)若a仅在体液免疫中发挥作用,则a表示______,分泌它的细胞是______,此细胞可由______或______分化而来.
(3)餐后参与调节的信息分子c主要为______,其生理作用是______.
(4)若d表示促甲状腺激素,则其分泌受______激素的调节,而d参与的激素分泌过程存在着分级调节和______调节机制.
(5)较长时间处于寒冷环境中时,人的体温仍会维持相对稳定,这是______达到动态平衡的结果,与炎热环境下相比,此时人体内的抗利尿激素的分泌量应该是______(增加、减少或不变).
正确答案
解:(1)图中b是由神经系统产生的,应为神经递质,它由突触前膜释放,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而引发动作电位的产生;动作电位是由钠离子内流形成,因此当动作电位产生时,膜内的电位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
(2)体液免疫中,浆细胞能合成并分泌抗体;浆细胞是由B细胞或记忆细胞增殖分化而来的.
(3)餐后血糖浓度升高,此时胰岛素分泌增加,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保持血糖浓度相对稳定.
(4)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过程为:下丘脑→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垂体→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甲状腺激素,同时甲状腺激素还能对下丘脑和垂体进行负反馈调节.可见,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调节,而d参与的激素分泌过程存在着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机制.
(5)人体体温维持相对稳定是产热量和散热量达到动态平衡的结果;炎热环境中机体会通过分泌大量汗液来散热,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较高,而寒冷环境中几乎不分泌汗液,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较低,此时人体内的抗利尿激素的分泌量减少.
故答案为:
(1)神经递质 突触后膜 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
(2)抗体 浆细胞 记忆细胞 B细胞
(3)胰岛素 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
(4)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反馈
(5)产热量和散热量 减少
解析
解:(1)图中b是由神经系统产生的,应为神经递质,它由突触前膜释放,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而引发动作电位的产生;动作电位是由钠离子内流形成,因此当动作电位产生时,膜内的电位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
(2)体液免疫中,浆细胞能合成并分泌抗体;浆细胞是由B细胞或记忆细胞增殖分化而来的.
(3)餐后血糖浓度升高,此时胰岛素分泌增加,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保持血糖浓度相对稳定.
(4)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过程为:下丘脑→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垂体→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甲状腺激素,同时甲状腺激素还能对下丘脑和垂体进行负反馈调节.可见,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调节,而d参与的激素分泌过程存在着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机制.
(5)人体体温维持相对稳定是产热量和散热量达到动态平衡的结果;炎热环境中机体会通过分泌大量汗液来散热,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较高,而寒冷环境中几乎不分泌汗液,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较低,此时人体内的抗利尿激素的分泌量减少.
故答案为:
(1)神经递质 突触后膜 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
(2)抗体 浆细胞 记忆细胞 B细胞
(3)胰岛素 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
(4)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反馈
(5)产热量和散热量 减少
人体要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需要通过复杂而精巧的调节机制来实现,请回答相关问题:
(1)在外界环境发生剧烈变化的情况下,人体内环境仍能维持稳态.当环境温度较高时,人体主要可通过出汗和______方式增强散热,大量出汗后,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______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分泌______,同时传至大脑皮层产生渴觉.寒冷环境中,下丘脑分泌TRH,作用于垂体,促进其合成分泌TSH,最终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这种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称为______.
(2)人体进食后血糖含量升高,此时______可以分泌胰岛素,若作用于靶器官肝脏,将多余的血糖合成______储存起来,使血糖浓度恢复正常.
(3)图1中有______ 个突触,①所指结构名称是______.在③中给予某种药物后,再刺激神经元2,发现神经冲动的传递被阻断,但检测到③中神经递质的量与给予药物之前相同,这是由于该药物抑制了______(用图中标号表示)的功能.若在图2中刺激神经元2后,神经元3膜电位的变化情况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在外界环境发生剧烈变化的情况下,人体内环境仍能维持稳态.当环境温度较高时,人体主要可通过出汗和皮肤毛细血管舒张方式增强散热,大量出汗后,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分泌抗利尿激素,同时传至大脑皮层产生渴觉.寒冷环境中,下丘脑分泌TRH,作用于垂体,促进其合成分泌TSH,最终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这种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称为分级调节.
(2)人体进食后血糖含量升高,此时胰岛B细胞可以分泌胰岛素,若作用于靶器官肝脏,将多余的血糖合成肝糖原储存起来,使血糖浓度恢复正常.
(3)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1中有2个突触,①所指结构名称是突触小泡.在③中给予某种药物后,再刺激神经元2,发现神经冲动的传递被阻断,但检测到③中神经递质的量与给予药物之前相同,这是由于该药物抑制了④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的功能.若在图2中刺激神经元2后,神经元3膜电位的变化情况是D,即外正内负→内正外负.
故答案为:
(1)皮肤毛细血管舒张 下丘脑 抗利尿激素 分级调节
(2)胰岛B细胞 肝糖原
(3)2 突触小泡 ④D
解析
解:(1)在外界环境发生剧烈变化的情况下,人体内环境仍能维持稳态.当环境温度较高时,人体主要可通过出汗和皮肤毛细血管舒张方式增强散热,大量出汗后,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分泌抗利尿激素,同时传至大脑皮层产生渴觉.寒冷环境中,下丘脑分泌TRH,作用于垂体,促进其合成分泌TSH,最终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这种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称为分级调节.
(2)人体进食后血糖含量升高,此时胰岛B细胞可以分泌胰岛素,若作用于靶器官肝脏,将多余的血糖合成肝糖原储存起来,使血糖浓度恢复正常.
(3)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1中有2个突触,①所指结构名称是突触小泡.在③中给予某种药物后,再刺激神经元2,发现神经冲动的传递被阻断,但检测到③中神经递质的量与给予药物之前相同,这是由于该药物抑制了④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的功能.若在图2中刺激神经元2后,神经元3膜电位的变化情况是D,即外正内负→内正外负.
故答案为:
(1)皮肤毛细血管舒张 下丘脑 抗利尿激素 分级调节
(2)胰岛B细胞 肝糖原
(3)2 突触小泡 ④D
H7N9型禽流感是一种新型禽流感,由颗粒型重配病毒引起,于2013年3月底在上海和安徽两地率先发现.该病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表现为重症肺炎,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下图为某患者体内一些生理过程的示意图,其中①~⑥表示体内的激素或免疫物质.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患者的发热症状主要是由激素③的作用造成的,激素③的名称是______.当其含量过高时,激素②的变化趋势是______.据图可知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是______.
(2)患者因在服药后大量出汗而使尿量减少,参与此过程调节的激素是______(用数字表示),其作用的靶器官是______.
(3)⑥表示免疫活性物质,其中属于信号分子的是______;能清除体液中抗原的是______;在非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发挥作用的是______.
(4)若患者一段时间后康复,参与此过程的调节机制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根据图示可知:激素③是由甲状腺分泌的激素,所以激素③的名称是甲状腺激素.当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升高时,会通过反馈调节抑制垂体细胞分泌促甲状腺激素,所以激素②的变化趋势是下降.又垂体受下丘脑分泌的促激素释放激素的调节,因此,下丘脑是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
(2)患者因在服药后大量出汗,使体内水分减少,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从而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
(3)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活性物质和溶菌酶.免疫活性物质主要有淋巴因子和抗体,其中淋巴因子属于信号分子,抗体能清除体液中抗原.人体抵御病原体的三道防线分别是第一道防线:皮肤和粘膜;第二道防线:杀菌物质、吞噬细胞;第三道防线:特异性免疫.所以溶菌酶发挥作用是在非特异性免疫过程中.
(4)综上所述可知: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是神经---体液---免疫的网络调节.
答案:(1)甲状腺激素 下降 下丘脑
(2)抗利尿激素 ⑤肾小管(或肾小管和集合管)
(3)淋巴因子 抗体 溶菌酶
(4)神经---体液---免疫
解析
解:(1)根据图示可知:激素③是由甲状腺分泌的激素,所以激素③的名称是甲状腺激素.当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升高时,会通过反馈调节抑制垂体细胞分泌促甲状腺激素,所以激素②的变化趋势是下降.又垂体受下丘脑分泌的促激素释放激素的调节,因此,下丘脑是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
(2)患者因在服药后大量出汗,使体内水分减少,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从而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
(3)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活性物质和溶菌酶.免疫活性物质主要有淋巴因子和抗体,其中淋巴因子属于信号分子,抗体能清除体液中抗原.人体抵御病原体的三道防线分别是第一道防线:皮肤和粘膜;第二道防线:杀菌物质、吞噬细胞;第三道防线:特异性免疫.所以溶菌酶发挥作用是在非特异性免疫过程中.
(4)综上所述可知: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是神经---体液---免疫的网络调节.
答案:(1)甲状腺激素 下降 下丘脑
(2)抗利尿激素 ⑤肾小管(或肾小管和集合管)
(3)淋巴因子 抗体 溶菌酶
(4)神经---体液---免疫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