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十二五”规划提出: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抓紧制定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完善工资制度,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稳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创造条件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建立公共资源出让收益的全民共享机制。加大对高收入者的税收调节力度,严格规范国有企业、金融机构高管人员薪酬管理,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促进社会公平。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有效保护合法收入,坚决取缔非法收入,尽快扭转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

根据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多角度分析如何促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不断完善和发展。(10分)

正确答案

①公民参与民主决策,促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②政府行使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职能,制定出科学的收入分配制度;③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对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发挥纵览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④人大代表广泛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通过行使提案权等,为制定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建言献策;⑤人民代表大会依法行使决定权,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供政治保障;⑥各民主党派(政协)通过国政治协商、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对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出政策建议。

试题分析:本题为措施类主观试题。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回答本类试题要求学生从不同的主体去分析。本题要求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回答,所以考生要从政府、党、人大、公民、政协等角度一一分析。 促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不断完善和发展需要我国政府正确地履行职能;需要中国共产党发挥其领导核心的作用;需要我国公民积极参与,献言建策;需要政协和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促进决策的科学化和合理化。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分析说明(要求紧扣题意,运用所学知识,理论联系实际,观点正确,层次清楚,表述简练。16分)

材料一 《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到2020年要实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村民自治制度更加完善,农民民主权利得到切实保障”的农村改革发展目标。

材料二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12年农村工作的重点之一就是要着力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综合施策、多措并举,提高农民职业技能和创收能力。稳定、完善和强化农业发展政策,中央增加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要让农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

材料三 18岁意味着青春和自立,意味着责任和使命。我们将在经济生活中扮演多种角色:劳动者、经营者、管理者、纳税人……我们将可能是政治生活中的普通选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公务员……不管扮演什么角色,我们都要注重主体权利,同时对国家和社会尽责。让负责温暖我们的生活!让尽责铸造我们的未来!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说明实行农村村民自治、扩大基层民主的意义。(4分)

(2)结合材料二,说明政府“要让农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需要履行哪些职能。(6分)

(3)假如你是选民,你将如何扮演好这个社会角色?(6分)

正确答案

(1)答:①实行农村村民自治,以扩大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必须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

②实行农村村民自治,以保证农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的途径(每小点2分,共4分)

(2)答:①为了稳定、完善和强化农业发展政策,中央增加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这是政府在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高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职能。②着力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提高农民职业技能和创收能力,这是政府在履行提供公共服务这一职能。(每点3分,判断职能2分,结合材料1分)

(3)答:①珍惜选举权利,正确行使选举权。②出于公心,以人民利益为重,③依据候选人的品德和能力表现,理性思考,审慎投票。(每小点2分,共6分)

试题分析:本题第(|)问以农村改革材料为背景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回答时审读设问,运用课本中关于农村村民自治、扩大基层民主的意义回答即可。第(2)问主体是政府。考查政府履行的职能,审读材料分别体现政府的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职能和提供公共服务职能。第(3)问实质是考查如何行使自己的选举权。依据课本知识回答即可。

点评:本题是知识限定明确的主观题此类题的解题思路是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全面、准确提取基础知识;审设问明确问题指向和其他限定;解读材料信息将相关理论与材料信息对接确定恰当的理论依据;答案组织要充分体现调动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市政府计划在本市一公园里建别墅群,消息一出,市民意见很大。政府在获悉这一情况后,马上召集有关部门调查听取群众意见,群众纷纷将各自意见反映给政府有关部门。政府听取各方面意见后,认为这一计划影响了人民群众的休闲和生活,于是取消了这一计划。

运用所学的政治生活知识回答:公民参与民主决策有什么重要意义?(10分)

正确答案

公民参与民主决策具有重大意义。

首先,有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2分)

其次,有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2分)

再次,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2分)

最后,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2分)

本题以某市政府计划在本市一公园里建别墅群为背景。考查学生对民主决策知识的理解。可以从民主性、科学性、推动决策的实施、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四个方面加以分析。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012年9月10日,日本政府宣布“购买”钓鱼岛及其附属的岛屿,实施所谓“国有化”。日本政府的行径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无比愤慨,各地陆续发起了游行示威、抵制日货等活动;然而在游行过程中极少数市民无视党和国家的有关规定,制造了打砸商店、焚烧日系车辆、甚至殴打在华日本人等不和谐事件。

(1)请运用公民的有关知识,阐明你对上述事件的态度。(8分)

正确答案

①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日本购岛侵害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完整,也损害了我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公民要采取实际行动加以反对,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2分)②公民有集会、游行和示威的自由和权利。针对日本“购岛”事件组织抗日游行,这是人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体现。(2分)③公民有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义务,参与政治生活要坚持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借口抗日游行而打砸商店等行为,是无序政治参与的表现,要坚决反对。(2分)④公民政治参与应依法有序进行,要自觉接受党的领导、接受政府管理,遵循宪法和法律的规定。(2分)(说明:学生回答要坚持辩证分析,如果只是简单地“肯定”或“否定”,最多只能得4分;在这个前提下,学生从其他角度回答,只要合理可酌情给分)

试题分析:设问要求从“公民的有关知识”角度回答,说明本题应用的是《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政治生活》的问答题,要定位主体,设问已经非常明确的告诉我们主体是“公民”,那么就要能准确回忆《政治生活》中跟“公民”有关的知识点,公民的政治权力、政治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如何有序的参与政治生活、公民的政治参与,然后再仔细的阅读材料,阅读材料时要能敏感的抓住可以和书本知识结合的关键词和关键句,如本材料中的“无比愤慨”“游行、示威”“无视党和国家的有关规定”“打砸、焚烧、不和谐”等,把这些词句和知识点对照,即可匹配出答案。

点评:做好本题有两个关键,一个是要准确的记忆书本知识,第二要会分析材料,从材料中找到合适的书本知识,以知识结合材料。本题难度适中。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中国个别城市近日发生了涉日游行。部分群众对前一阶段日本一些人士的错误言行表达义愤,表达爱国热情,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正如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几天前表态时所指出的那样,“我们主张,应当依法、理性表达爱国热情,对非理性、违反法规的行为是不赞成的。相信广大群众一定会把爱国热情转化为做好本职工作的实际行动,维护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

依法、理性表达爱国情感,是一种对国家对民族负责的态度。面对复杂环境和各种矛盾问题,如果不能依法、理性表达爱国热情,就无法维持正常的社会秩序,就不能保证经济社会的平稳较快发展,也不利于广大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运用所学政治生活知识,谈谈对外交部发言人所说的话的理解。(8分)

正确答案

①有序的政治参与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要求。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遵循宪法、法律规定的权限、职责、程序、要求,就能确保有序地参与。(3分)

②我国宪法规定,我国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的义务。所以,要依法、理性表达爱国情感,来维护国家的和谐稳定的大好局面。(2分)

③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必须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我国宪法规定公民享有言论自由的同时,也规定了公民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履行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我们应该以大局为重,冷静理智、依法有序地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感,自觉维护社会秩序,把宝贵的爱国热情转化为做好本职工作和刻苦学习本领的实际行动。(3分)

下一知识点 : 我国的基层民主自治及其意义
百度题库 > 高考 > 政治 > 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