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 分

6.如果一个健康人受到惊吓后的收缩压>140mmHg,可以通过神经调节恢复正常,如下图所示。在此反射弧中,b应该是

A植物性神经

B交感神经

C副交感神经

D感觉神经

正确答案

C

解析

根据题意,在受到惊吓后的收缩压>140mmHg,内脏活动加强,通过神经调节使内脏活动恢复正常,能使内脏器官活动减弱的神经为副交感神经.由题意可知,b应该是副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的作用,主要维持安静时的生理需要,C选项正确。

考查方向

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

解题思路

副交感神经是植物性神经(自主神经)的一部分,分为脑部和骶部,中枢在脑干,作用为能引起心搏减慢、消化腺分泌增加、瞳孔缩小、膀胱收缩等反应,主要维持安静时的生理需要根.据题意,通过神经调节使内脏活动恢复正常,即使内脏器官活动减弱的神经为副交感神经,故b应该是副交感神经。

易错点

注意分清副交感神经与交感神经各自作用。

教师点评

本题考查了内脏器官的神经调节,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试题难度一般

知识点

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8 分

31.下左图是神经-肌肉接头,其结构和功能与突触类似。当兴奋传导至突触小体时,突触间隙中的Ca2+通过突触前膜上的Ca2+通道内流,导致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释放神经递质。血钙正常值约为9—11mg/100ml血浆。低于7mg/100ml血浆时属低血钙,低血钙即细胞外钙浓度降低,对钠内流的抑制屏障作用减弱,使神经细胞兴奋性增高。请回答下列问题:

(1)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在反射弧中称为__________。科学家研究发现,刺激大脑皮层的中央前回,也会引起肌肉的收缩,此时接受刺激的是反射弧中的_________。

(2)神经递质尽管是小分子物质,但仍是通过胞吐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其意义在于_______。

(3)乙酰胆碱属于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当乙酰胆碱与肌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结合后,引起肌肉收缩。α-银环蛇毒能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α-银环蛇毒中毒时,肌肉表现是_____________。

(4)由题中信息可知,肌肉收缩需要钙离子,但是血钙过高却会引起肌无力,原因是血钙过高降低了_________________。

(5)动态皱纹又称动力性皱纹,它是由于面部表情肌长期收缩牵拉皮肤而形成的。“肉毒毒素美容”已经成为时下普遍接受的面部除皱方式。肉毒毒素是肉毒杆菌分泌的一种神经毒素,能特异地与突触前膜上Ca2+通道结合。结合图解分析“肉毒毒素美容”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效应器   神经中枢

(2)短时间内使神经递质大量释放,从而有效实现神经兴奋的快速传递。 

(3)松弛(或不能收缩、或舒张)   

(4)神经细胞兴奋性

(5)肉毒毒素阻止Ca2+内流,影响突触前膜释放乙酰胆碱,导致面部表情肌松弛。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2.下列有关化合物、代谢和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人体骨骼肌细胞能合成多糖,也能通过无氧呼吸产生CO2

B氨基酸的种类和数量相同的蛋白质不一定是同种蛋白质

C人体食入大量蛋白质食物后脱氨基作用显著加强

D膝跳反射的兴奋传导离不开水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多种多样的细胞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16.    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是核糖体、内质网i高尔基体及线粒体等结构协调配合的结果

B相同质量的脂肪与糖类在人体内彻底氧化分解后,脂肪比糖类脱氢多、耗氧多、产水多、 放能多

C如果支配某一肢体的传入神经及神经中枢完整,而传出神经受损,那么该肢体针刺没有 感觉但能运动

D“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模拟活动本身属于构建动态的物理模型,而根据活动中的体会构 建的概念图为概念模型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体温调节、水盐调节和血糖调节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9 分

30.下图表示人体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之间的有关联系。请分析说明:

(1)①表示的结构名称是____,①上有兴奋传导时膜内电位变化为_______,兴奋由大脑皮层传向结构A时,① __________(能、不能)兴奋,原因_________。

(2)从图可知,既能够传导兴奋又能够分泌激素的结构是__________ 。

(3)当机体受寒冷刺激时,图中作为效应器的内分泌腺是______,其分泌的激素 ______(抑制、促进)【A】分泌。人体长期缺碘将会导致甲状腺增生(俗称大脖子病)这是因为缺碘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反馈性引起__________ ,造成甲状腺肿大,受寒冷刺激时__________的活动较其它结构更早增强。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体温调节、水盐调节和血糖调节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 分

11. 下列关于神经调节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大脑皮层具有直接控制四肢反射活动的能力

B兴奋在反射弧中以神经冲动的方式双向传递

C大脑皮层S区发生障碍的患者不能听懂别人讲话

D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组成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人脑的高级功能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0 分

29.(10分)多数鱼类的体色会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化而改变,经研究发现,鱼类的眼和松果体能感知光照变化而产生兴奋,当兴奋到达肾上腺时,其分泌的肾上腺素能使体表黑色素细胞的色素颗粒聚集,使体表颜色变浅;而当兴奋到达副交感神经时,其神经末梢分泌的乙酰胆碱能使体表黑色素细胞的色素颗粒扩散,使体表颜色加深。请回答:

(1)从反射弧角度分析,眼和松果体为(            ),其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兴奋部位的膜电位表现为(            )。

(2)肾上腺素能被体表黑色素细胞感知,原因是(            )。

(3)已知乙酰胆碱是一种神经递质,由此推测,副交感神经末梢与体表黑色素细胞接触部位类似于(            )(结构)。此处信息传递的方向是(            ) (双向/单向)的,其原因是 (            ) 。

(4)为验证肾上腺素和乙酰胆碱对鱼体色的影响,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请完善下列实验内容。

实验对象:体长约l0cm左右且体色相近的同种鲫鱼若干条。

药品及用具:鱼用生理盐水、适宜浓度的肾上腺素、乙酰胆碱、注射器等。

实验步骤:

第一步:将鲫鱼平均分成三组,编号为甲、乙、丙,分别放大三个玻璃缸中置于背光处饲养一段时间。

第二步:给甲组鲫鱼腹腔中注入2ml乙酰胆碱,乙组鲫鱼腹腔中注入 (            ),而丙组鲫鱼腹腔中注入 (            )作为对照。

第三步:将装有上述处理后鲫鱼的玻璃缸置于 (            ) 处,约2小时后,观察比较三组鲫鱼体表颜色的变化。

预期实验结果:甲、乙、丙三组鱼的体色由浅到深依次是(            ) 。

正确答案

(1)感受器   ; 外负内正        

(2)体表黑色素细胞膜上有相应受体

 (3) 突触  ;单向 ;   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4)  第二步:等量的肾上腺素  ;   等量的鱼用生理盐水    ;第三步: 背光     ;预期实验结果 : 乙、丙、甲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脊椎动物激素的调节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8 分

31.下图甲表示人体神经系统的部分结构、乙表示反射弧局部放大、丙表示神经纤维局部放大的示意图,请回答相关问题:

(1)若剌激甲图中的④处,在③处能否检测到电位变化?__________,为什么?_____

(2)丙图所示神经纤维的a〜c三个区域中,表示兴奋部位的是_____,神经纤维膜内兴奋的传导方向为:未兴奋部位_____(填“”或“”)兴奋部位。

(3)若甲图所示的结构参与血糖的调节,则神经中枢位于_____,受它控制的效应器是[   ] _____和胰岛。

(4)若A和B都位于手部,甲图中的①〜④表示麻醉剂可能阻断兴奋传导的四个位点。某人手部重伤,需要手术,麻醉师所选择的最佳麻醉位点是_____;注射了麻醉剂后,用针刺手,手能动却没有感觉,那么被阻断的位点是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体温调节、水盐调节和血糖调节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8 分

30.    下列是与维持机体稳态相关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f

(1)图1是实验小鼠的反射弧结构模式图,①、②分别是放置在传出神经元和骨骼肌上的电极,用于刺激神经和骨骼肌,③是放置在传出神经元上的电表,用于记录神经兴奋电位变化,④表示________(结构)。若用①刺激神经,在③处记录到电位变化,骨骼肌没有收缩,再用②剌激骨骼肌,骨骼肌收缩,说明图示中_____部分受损(填标号)

(2)图2是分泌细胞分泌的某种物质与靶细胞结合的示意图。若靶细胞为垂体细胞,当身体 的温度感受器受到寒冷等刺激时,则分泌物是_____;此外该分泌细胞还可以分泌_____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

(3)图3表示人体免疫的某一过程,B细胞的增值分化需要T细胞产生的_____ (物质);若抗原再次进入人体内,肯定不能被细胞_____ (填字母)特异性识别;如果某学生参加打扫卫生活动就会打喷嚏、流鼻涕,甚至喘不过气来,离开现场后症状就会消失,引发该反应的物质 在免疫学上称为_____

(4)从上述信息可知,人体的稳态.主要是通过_____三者协调整合而实现的。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0 分

30.人体依赖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节机制协调各个器官、系统的活动,维持内环境稳态。下面的图示可大致表达人体内的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的过程,其中A、B、C表示可能存在的结构或细胞,d.e、f表示可能存在的相关物质,请回答问题:

(1)若上图中的A→B→C表示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规律性应答的结构。请回答:

它的名称是反射弧,B是_____________,d、e代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

(2)若上图表示正常人体内的体液调节过程,请回答:

①若C是性腺,则A是____________(结构),e的分泌量受到 _______________(填图中字母)两种物质的调节,这是一种______________调节机制。

②若C是肾小管,则B是垂体,e代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 。

(3)若上图表示正常人体内的免疫调节过程,请回答:

①若C是靶细胞,B能与C结合,则A是 _________________。

②若f代表抗体,则B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神经中枢   神经递质  (2)①下丘脑  d和f   (负)反馈  ②抗利尿激素

(3)T细胞或者记忆细胞   B细胞或记忆细胞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体温调节、水盐调节和血糖调节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24 分

26.Ⅰ下图为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影响的实验装置。

实验材料和用具:

20mL移液管、20W、50W、100W和200W的台灯、冷开水、NaHC03、水草等。

实验步骤:

①准备4套如图所示装置,编号为1-4。在瓶中各放入一烧杯一定浓度的NaHC03溶液。

②取4等份长势相同的水草分别放入1-4号装置。

③将4套装置放入暗室中,然后分别用20W、50W、100W和200W的台灯等距离地照射1-4号装置并观察。

④在每过10min读出移液管的刻度。共记录数据三次,实验结果如下表。

(1)该实验的名称是(                              ),应控制的无关变量是 (                              )(至少答出两种)。

(2)在20W时,记录的数据接近于0的原因是(                              )。

(3)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在坐标里绘制柱形图。

(4)若想确定水草生长的最适光照强度,请在本实验的基础上写出进一步探究的实验思路。(                              ) 。

(5)叶肉细胞中氧气产生部位和利用部位分别是 (                              ) 。

Ⅱ如图是一个反射弧和突触的结构示意图,根据图示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的细胞接受刺激时,细胞膜对离子的通透性及膜内电位发生了怎样

的变化:

(2)图2中的1表示____________,该结构可能由____________(一种细胞器)形成。

(3)假如图3中的Y来自图1中的A,图3中的X来自大脑皮层,当针刺破手指的皮肤,感受器接受刺激后,导致效应器产生反应,则Y释放的物质使突触后膜具有产生__________的作用,此反射属于____________反射。当我们取指血进行化验时,针刺破手指的皮肤,但我们并未将手指缩回是因为大脑皮层发出的指令是对这个刺激不作出反应,则X释放的物质对突触后膜具有__________作用,这说明一个反射弧中的低级中枢要接受高级中枢的控制。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人脑的高级功能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25 分

26.(25分)请回答下列I、Ⅱ题:

I.某研究小组在晴朗的白天,分别对千岛湖森林群落中生活在林窗(林冠空隙、阳光允足处)和林下隐蔽处的马尾松幼苗光合速率、气孔阻力等生理指标进行测定,以探究马尾松的光合生理特征与群落演替关系。

请分析回答:

(1)在白天,欲实地测定马尾松幼苗呼吸速率,必须采取(          ) 措施后再测定。

(2)马尾松幼苗在林下净光合速率显著低于林窗处,主要原因是林下光照强度低,光反应产生的(          )不足,影响暗反应(          )的还原。图中林下马尾松幼苗仅能在(          ) 时间段内积累少量有机物,一昼夜中有机物积累量为负值,导致马尾松幼苗“饥饿”死亡。

(3)实验测得从10点到12点光照强度不断升高,但林窗处的马尾松幼苗净光合速率却下降,根据上面两图的曲线分析,主要原因是  (          )。

(4)千岛湖森林群落是上世纪水电站建设时原生植被基本被破坏后经过50多年自然演替形成的,该演替属于(          )类型。随着森林中植物侧枝的生长,林冠空隙缩小,林下隐蔽处光照强度进一步降低,马尾松幼苗更加难以生存,马尾松种群年龄组成从稳定型趋向(          ) 发展,在演替中有退出群落的趋势。

Ⅱ.下图为蟾蜍屈肌反射实验装置的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神经元接受刺激,由静息状态变为兴奋的过程中,细胞膜两侧电位发生了

的变化,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入神经中枢,神经中枢随之产生兴奋并对传人的信息进行(          ),并将兴奋传导到屈肌,使屈肌收缩。在反射过程中,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是单向的,原因是(          )。

(2)正在研制的药物AD—R6可阻断蟾蜍的屈肌反射活动,但不知该药物是阻断神经纤维上的兴奋传导,还是阻断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或是两者都能阻断。研究人员在A、B、C、D、E五个位点中选择四个实验位点进行探究。已知在实验位点施用AD—R6后,药物不会扩散且其作用效果在实验过程中持续存在。请完成以下两个连续的实验步骤并对结果进行预测,得出结论。

实验步骤:

①先用AD-R6处理    点,用电刺激(          )点,观察记录肌肉收缩情况;

②再用AD-R6处理    点,用电刺激 (          )点,观察记录肌肉收缩情况。

实验结果预测及相应结论:

a.若步骤①中肌肉不收缩,步骤②中肌肉收缩,则说明AD—R6

b.若步骤①中肌肉收缩,步骤②中肌肉不收缩,则说明AD—R6

c.若步骤①②中肌肉均不收缩,则说明AD—R6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细胞呼吸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群落的演替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0 分

冬天,人们从家里出来到户外,由于室内外温差很大,机体需经过一系列调节活动才能维持内环境的稳态。回答下列问题。

14.人体皮肤的温度感受器分温觉感受器和冷觉感受器。初入寒冷环境中,冷觉感受器           (填“兴奋”或“抑制”),而温觉感受器不会产生相应的反应,该实例说明感受器感受刺激时具有             性。寒冷状态下,由体温调节中枢发出的传出神经调控的效应器主要有             (答出其中两项即可)。

15.刚到寒冷的环境时,甲状腺直接在               激素的作用下分泌活动增强,同时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过程中存在            调节,使血液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保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16.通常,人们在寒冷的室外比温暧的室内“精神头”要大,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之间关系的角度可以判断甲状腺激素还有                                   的功能。

17.在寒冷环境中待的时间过久,机体对葡萄糖的消耗趋于            (填“增加”或“减少”)。胰液和胰高血糖素均来自胰腺,若将来自胰腺的导管结扎,会影响食物的消化,对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及运输         (填“有”或“无”)影响。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1)兴奋         特异(2分)       汗腺、毛细血管(骨骼肌、肝脏)

解析

寒冷环境下,受低温刺激冷觉感受器兴奋,温觉感受器不会产生相应的反应,说明感受器感受刺激时具有特异性。寒冷状态下,由体温调节中枢发出的传出神经使汗腺关闭、体表毛细血管收缩,骨骼肌不自主颤抖等,因此调控的效应器主要有 汗腺、毛细血管、骨骼肌。

考查方向

考查体温调节知识点,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及理解能力。

解题思路

依据体温调节知识分析作答。

易错点

易因对体温调节的过程识记不全面而误填最后一空。

教师点评

难度适中。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2)促甲状腺      反馈

解析

甲状腺激素分泌受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及促甲状腺激素分级调节,直接受促甲状腺激素促进,当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多时又有反馈调节机制反馈抑制前两种激素的分泌。

考查方向

考查激素分泌的调节知识点,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解题思路

依据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及反馈调节作答。

易错点

易因识记不准确而出错。

教师点评

难度较低。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3)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2分)

解析

“精神头”大,说明神经系统兴奋性高,人在寒冷的室外体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高,因此可以判断甲状腺激素还有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的功能。

考查方向

考查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知识点,主要考查学生摄取信息分析处理的能力。

解题思路

依据“精神头”大,分析神经系统兴奋性高,依据寒冷的室外分析体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高,综合题意作答。

易错点

易因对题目信息分析不准确而错误作答。

教师点评

难度适中。

第(4)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4)增加 无

解析

寒冷环境机体对葡萄糖的氧化分解增强,胰岛是内分泌腺,将来自胰腺的导管结扎,影响胰液的分泌而影响食物的消化,对胰岛分泌胰高血糖素及血液运输胰高血糖素无影响。

考查方向

考查体温调节及血糖调节的知识点,主要考查学生理解及分析能力。

解题思路

依据寒冷环境机体对葡萄糖的氧化分解增强及胰岛是内分泌腺的知识分析作答。

易错点

学生易用逻辑错误分析第一问,认为寒冷环境,是低温,细胞代谢减缓而错误第一空。

教师点评

难度适中。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0 分

以下是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的相关知识,请分析回答问题:

10.饮水不足时,血浆渗透压与正常时相比        (填“偏高”“偏低”或“保持不变”),此时参与体内调节水盐平衡的           激素的释放量增加,该激素可促进

11.多巴胺是兴奋性神经递质,正常情况下发挥作用后的多巴胺会被突触前膜回收,某药物会与突触前膜多巴胺载体结合而干扰多巴胺的回收。该药物会使突触间隙的多巴胺含量      ,从而使下一个神经元                            

12.患流感后,位于           的体温调节中枢活动可能会受到影响,最终会引起          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多,代谢增强,产热增加,体温升高。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1)偏高    抗利尿激素    肾小管和集合管

解析

饮水不足时,血浆渗透压与正常时相比偏高,参与体内抗利尿激素的释放量增加,该激素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

考查方向

考查人体水盐平衡调节的知识点,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解题思路

依据机体水盐平衡调节过程作答。

易错点

易因识记不准确而误填。

教师点评

难度较低。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2)增加    持续性兴奋(2分)   减弱

解析

依据题目:多巴胺是兴奋性神经递质,正常情况下发挥作用后的多巴胺会被突触前膜回收,而某药物会与突触前膜多巴胺载体结合而干扰多巴胺的回收。则该药物会使突触间隙的多巴胺含量增多,从而使下一个神经元持续兴奋。

考查方向

考查神经调节的知识点,主要考查学生摄取题目信息、理解及分析能力。

解题思路

准确理解题目给出的信息,分析作答。

易错点

易因不能准确理解题目信息而误答。

教师点评

难度适中。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3)下丘脑   甲状腺激素

解析

依据题意,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及参与体温调节的主要激素是甲状腺激素

考查方向

考查体温调节的知识点,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解题思路

依据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及参与体温调节的主要激素是甲状腺激素作答。

易错点

易对体温调节的相关知识识记不到位而误填。

教师点评

难度适中。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4.下列关于生物学基础知识的描述中,说法正确的有几项?

①糖类的组成元素主要是C、H、O ②DNA、RNA、蛋白质、核苷酸可以作为鉴定不同生物是否为同一物种的辅助手段 ③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④溶酶体合成和分泌多种水解酶 ⑤反射活动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 ⑥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中都有细菌 ⑦激素被特异性运输到靶器官或靶细胞,因此激素只能作用于靶器官或靶细胞 ⑧自然选择的直接选择对象是个体的表现型

A1项

B2项

C3项

D4项

正确答案

B

解析

依次分析:糖类的组成元素是C、H、O,不是主要是,①错; DNA、RNA、蛋白质、可以作为鉴定不同生物是否为同一物种的辅助手段,但核苷酸细胞生物都相同,不能 作为鉴定不同生物是否为同一物种的辅助手段,②错;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没有揭示多样性,③错;溶酶体中有多种水解酶,但合成和分泌多种水解酶的场所在核糖体和高尔基体,④错; 反射活动中,兴奋由感受器端传向效应器端,单向的⑤错; 光合细菌等是生产者、病原体细菌是消费者、分解者主要是细菌⑥正确; 激素的运输无特异性,⑦错,自然选择的直接选择对象是个体的表现型,⑧正确。只有两个说法正确,故选择B。

考查方向

考查细胞的分子、细胞学说、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神经调节、体液调节、生态系统的结构及生物进化等知识点,主要考查学生严谨的分析能力。

解题思路

依据胞的分子、细胞学说、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神经调节、体液调节、生态系统的结构及生物进化等知识,逐一分析每个说法。

易错点

易因任一说法分析失误而误选。

教师点评

考查知识点多,难度较高。

知识点

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脊椎动物激素的调节
下一知识点 : 生物技术实践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稳态与环境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