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美国某研究小组对人类癌变机理研究发现:抑癌基因邻近的基因合成了反义RNA,反义RNA可以与抑癌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形成杂交分子,从而阻断抑癌基因的表达,使细胞癌变,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①过程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在人类细胞的______中进行.

(2)②过程需要的转运工具是______

(3)如果邻近基因合成了反义RNA,细胞中出现杂交分子,则图中______ (填序号)过程将被抑制.与邻近基因或抑癌基因相比,杂交分子中特有的碱基对是______

(4)抑癌基因的主要作用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图中①过程表示转录,转录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

(2)在翻译过程中,mRNA作为蛋白质合成的直接模板,tRNA作为运输氨基酸的工具,还有rRNA是核糖体的组成成分.

(3)由于杂交分子是由一条反义RNA链和一条mRNA链形成,RNA中特有的碱基为U,没有T,故其特有的碱基对是A-U.由于由抑癌基因转录的mRNA与反义RNA形成了杂交分子,因此mRNA不能作为模板,从而使翻译无法进行.

(4)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

故答案为:

(1)转录   细胞核

(2)tRNA(转运RNA)

(3)②A-U(或U-A)

(4)阻止细胞不正常增殖

解析

解::(1)图中①过程表示转录,转录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

(2)在翻译过程中,mRNA作为蛋白质合成的直接模板,tRNA作为运输氨基酸的工具,还有rRNA是核糖体的组成成分.

(3)由于杂交分子是由一条反义RNA链和一条mRNA链形成,RNA中特有的碱基为U,没有T,故其特有的碱基对是A-U.由于由抑癌基因转录的mRNA与反义RNA形成了杂交分子,因此mRNA不能作为模板,从而使翻译无法进行.

(4)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

故答案为:

(1)转录   细胞核

(2)tRNA(转运RNA)

(3)②A-U(或U-A)

(4)阻止细胞不正常增殖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表示的是人体内某生理过程(甲表示甲硫氨酸,丙表示丙氨酸),回答问题:

(1)甲硫氨酸的密码子是______

(2)①→②过程叫做______,发生的场所主要是______,所利用的原料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密码子是位于信使RNA上连续的3个碱基,则甲硫氨酸的密码子是AUG.

(2)图中①→②表示转录过程,主要场所是细胞核,所利用的原料为游离的四种核糖核苷酸.

故答案为:

(1)AUG

(2)转录   细胞核   四种核糖核苷酸

解析

解:(1)密码子是位于信使RNA上连续的3个碱基,则甲硫氨酸的密码子是AUG.

(2)图中①→②表示转录过程,主要场所是细胞核,所利用的原料为游离的四种核糖核苷酸.

故答案为:

(1)AUG

(2)转录   细胞核   四种核糖核苷酸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为某种真菌线粒体中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结构Ⅰ、Ⅱ代表的结构或物质分别为:____________

(2)完成过程①需要的物质是从细胞质进入细胞核的.它们是______

(3)从图1分析,基因表达过程中转录的发生场所有______

(4)根据图1和表格判断:Ⅲ为______(填名称).携带的氨基酸是______.若蛋白质2在线粒体内膜上发挥作用,推测其功能可能是参与有氧呼吸的第______阶段.

(5)用α鹅膏蕈碱处理细胞后发现,细胞质基质中RNA含量显著减少,那么推测α鹅膏蕈碱抑制的过程是______(填序号),线粒体功能______(选填“会”或“不会”)受到影响.

(6)如图2为图1中①过程,图2中的b和d二者在化学组成上的区别是______.图2中a是一种酶分子,它能促进c的合成,其名称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如图1可知,结构Ⅰ是双层膜结构的核膜,Ⅱ是线粒体DNA.

(2)过程①是核DNA转录合成RNA的过程.需要核糖核苷酸为原料,还需要酶和ATP.它们都是在细胞质中合成的.

(3)核基因表达过程中的转录发生在细胞核中,线粒体DNA的表达场所是线粒体.

(4)Ⅲ是tRNA,上面的三个特定的碱基(反密码子)和mRNA上的密码子是互补配对的,即mRNA上的密码子是ACU,该tRNA携带的氨基酸是苏氨酸.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其中第三阶段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故蛋白质2应该是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

(5)由图1可知,细胞质基质中的RNA来自于核DNA的转录.因此最有可能的是α鹅膏蕈碱抑制了核DNA转录,使得细胞质基质中RNA含量显著减少.由图1可知,蛋白质1是核DNA表达的产物且作用于线粒体,核DNA表达受抑制必定会影响线粒体的功能.

(6)①过程是核DNA的转录,其中b在DNA分子中,应该是胞嘧啶脱氧核苷酸,而d在RNA分子中,应该是胞嘧啶核糖核苷酸.RNA聚合酶是催化转录过程的酶,可以催化单个核糖核苷酸聚合成RNA分子.

故答案为:

(1)核膜 线粒体DNA 

(2)ATP、核糖核苷酸、酶 

(3)细胞核、线粒体 

(4)tRNA 苏氨酸 三 

(5)①会 

(6)前者含脱氧核糖,后者含核糖 RNA聚合酶

解析

解:(1)如图1可知,结构Ⅰ是双层膜结构的核膜,Ⅱ是线粒体DNA.

(2)过程①是核DNA转录合成RNA的过程.需要核糖核苷酸为原料,还需要酶和ATP.它们都是在细胞质中合成的.

(3)核基因表达过程中的转录发生在细胞核中,线粒体DNA的表达场所是线粒体.

(4)Ⅲ是tRNA,上面的三个特定的碱基(反密码子)和mRNA上的密码子是互补配对的,即mRNA上的密码子是ACU,该tRNA携带的氨基酸是苏氨酸.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其中第三阶段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故蛋白质2应该是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

(5)由图1可知,细胞质基质中的RNA来自于核DNA的转录.因此最有可能的是α鹅膏蕈碱抑制了核DNA转录,使得细胞质基质中RNA含量显著减少.由图1可知,蛋白质1是核DNA表达的产物且作用于线粒体,核DNA表达受抑制必定会影响线粒体的功能.

(6)①过程是核DNA的转录,其中b在DNA分子中,应该是胞嘧啶脱氧核苷酸,而d在RNA分子中,应该是胞嘧啶核糖核苷酸.RNA聚合酶是催化转录过程的酶,可以催化单个核糖核苷酸聚合成RNA分子.

故答案为:

(1)核膜 线粒体DNA 

(2)ATP、核糖核苷酸、酶 

(3)细胞核、线粒体 

(4)tRNA 苏氨酸 三 

(5)①会 

(6)前者含脱氧核糖,后者含核糖 RNA聚合酶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是大白鼠细胞内某生理过程示意图,分析回答1-3小题.

(1)在大白鼠细胞中可进行图示生理过程的结构有______,在图中方框内用“→”或“←”标出该过程进行的方向.

(2)丁的名称是______,它与乙有何不同?______

(3)图中甲的名称为______,其基本单位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图示过程中以DNA的一条链作为模板,形成了RNA分子,可知该过程属于DNA转录成mRNA的过程;对于真核细胞来说,存在DNA分子的地方就能进行转录,而动物细胞中存在DNA分子的地方有细胞核和线粒体;RNA聚合酶引导RNA合成,则转录的方向是向左.

(3)据图分析,丁为RNA中的基本单位,碱基为C,名称为胞嘧啶核糖核苷酸;而乙物质为DNA的基本单位,名称为胞嘧啶脱氧核苷酸,两者的区别在于五碳糖的不同.

(3)转录形成RNA,需要RNA聚合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其基本单位是氨基酸.

故答案为:

(1)细胞核、线粒体←

(2)胞嘧啶核糖核苷酸 五碳糖不同

(3)RNA聚合酶 氨基酸

解析

解:(1)图示过程中以DNA的一条链作为模板,形成了RNA分子,可知该过程属于DNA转录成mRNA的过程;对于真核细胞来说,存在DNA分子的地方就能进行转录,而动物细胞中存在DNA分子的地方有细胞核和线粒体;RNA聚合酶引导RNA合成,则转录的方向是向左.

(3)据图分析,丁为RNA中的基本单位,碱基为C,名称为胞嘧啶核糖核苷酸;而乙物质为DNA的基本单位,名称为胞嘧啶脱氧核苷酸,两者的区别在于五碳糖的不同.

(3)转录形成RNA,需要RNA聚合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其基本单位是氨基酸.

故答案为:

(1)细胞核、线粒体←

(2)胞嘧啶核糖核苷酸 五碳糖不同

(3)RNA聚合酶 氨基酸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操纵元是原核细胞基因表达调控的一种组织形式,它由启动子、结构基因(编码蛋白基因)、终止子等部分组成.如图表示大肠杆菌细胞中核糖体蛋白(RP)合成及调控过程,图中①②表示相关生理过程,mRNA上的RBS是核糖体结合位点.请回答下列问题:

(1)启动子的基本组成单位是______,终止子的功能是______

(2)过程①进行的场所是______,RP1中有一段氨基酸序列为“一丝氨酸一组氨酸一谷氨酸一”,转运丝氨酸、组氨酸和谷氨酸的tRNA上的反密码子分别为AGA、GUG、CUU,则基因1中决定该氨基酸序列的模板链碱基序列为______

(3)图示表明,当细胞中缺乏足够的rRNA分子时,核糖体蛋白RP1能与mRNA分子上的RBS位点结合,从而导致mRNA______,终止核糖体蛋白的合成.这种调节机制既保证细胞内rRNA与核糖体在数量上的平衡,又可以减少______

(4)大豆中的一种成分--染料木黄酮因能抑制rRNA形成而成为抗癌药物的成分,试结合题中信息分析染料木黄酮抗癌的机理:该物质(染料木黄酮)可以抑制rRNA的形成,RPI与mRNA中RBS位点结合,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启动子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终止子的功能是终止基因转录过程(或使RNA聚合酶民基因脱离或给予RNA聚合酶转录终止信号).

(2)过程①转录进行的场所是拟核(或细胞质).RP1中有一段氨基酸序列为“-丝氨酸-组氨酸-谷氨酸-”,它们的反密码了分别为AGA、GUG、CUU,则它们的密码子依次为UCG、CAU、CAG,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则基因1中决定该氨基酸序列的模板链碱基序列为AGAGTGCTT.

(3)图示表明,当细胞中缺乏足够的rRNA分子时,核糖体蛋白RP1能与mRNA分子上的RBS位点结合,从而导致mRNA不能与核糖体结合,终止核糖体蛋白的合成.这种调节机制既保证细胞内rRNA与核糖体在数量上的平衡,又可以减少物质和能量的浪费.

(4)大豆中的一种成分--染料木黄酮因能抑制rRNA形成而成为抗癌药物的成分,试结合题中信息分析染料木黄酮抗癌的机理:该物质(染料木黄酮)可以抑制rRNA的形成,RPI与mRNA中RBS位点结合,终止核糖体蛋白的合成,进而减少细胞中核糖体的数量,降低蛋白质合成速率,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增殖.

故答案为:

(1)脱氧核苷酸    终止基因转录过程(或使RNA聚合酶民基因脱离或给予RNA聚合酶转录终止信号)

(2)拟核(或细胞质)      AGAGTGCTT

(3)不能与核糖体结合    物质和能量的浪费

(4)终止核糖体蛋白的合成,进而减少细胞中核糖体的数量,降低蛋白质合成速率,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增殖

解析

解:(1)启动子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终止子的功能是终止基因转录过程(或使RNA聚合酶民基因脱离或给予RNA聚合酶转录终止信号).

(2)过程①转录进行的场所是拟核(或细胞质).RP1中有一段氨基酸序列为“-丝氨酸-组氨酸-谷氨酸-”,它们的反密码了分别为AGA、GUG、CUU,则它们的密码子依次为UCG、CAU、CAG,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则基因1中决定该氨基酸序列的模板链碱基序列为AGAGTGCTT.

(3)图示表明,当细胞中缺乏足够的rRNA分子时,核糖体蛋白RP1能与mRNA分子上的RBS位点结合,从而导致mRNA不能与核糖体结合,终止核糖体蛋白的合成.这种调节机制既保证细胞内rRNA与核糖体在数量上的平衡,又可以减少物质和能量的浪费.

(4)大豆中的一种成分--染料木黄酮因能抑制rRNA形成而成为抗癌药物的成分,试结合题中信息分析染料木黄酮抗癌的机理:该物质(染料木黄酮)可以抑制rRNA的形成,RPI与mRNA中RBS位点结合,终止核糖体蛋白的合成,进而减少细胞中核糖体的数量,降低蛋白质合成速率,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增殖.

故答案为:

(1)脱氧核苷酸    终止基因转录过程(或使RNA聚合酶民基因脱离或给予RNA聚合酶转录终止信号)

(2)拟核(或细胞质)      AGAGTGCTT

(3)不能与核糖体结合    物质和能量的浪费

(4)终止核糖体蛋白的合成,进而减少细胞中核糖体的数量,降低蛋白质合成速率,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增殖

下一知识点 : 遗传信息的翻译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遗传信息的转录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