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是通过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来实现的.请根据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包括____________两个过程.

(2)RNA有三种,其中在合成蛋白质过程中作为DNA信使的RNA叫做______,转运氨基酸的RNA叫做______.  A.信使RNA      B.转运RNA

(3)信使RNA上三个相邻的______决定一个氨基酸,每三个这样的碱基构成一个密码子,例如______(UUU、TTT)是密码子.

(4)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有两条途径,一是基因通过控制______(酶、葡萄糖)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二是通过控制______(纤维素、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正确答案

解:(1)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

(2)RNA有三种,其中在合成蛋白质过程中作为DNA信使的RNA叫做信使RNA,转运氨基酸的RNA叫做转运RNA,还有组成核糖体的RNA叫做核糖体RNA. 

(3)信使RNA上三个相邻的碱基决定一个氨基酸,每三个这样的碱基构成一个密码子;密码子在mRNA上,因此TTT不可能是密码子.

(4)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有两条途径,一是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二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故答案为:

(1)转录    翻译

(2)A    B

(3)碱基    UUU

(4)酶    蛋白质

解析

解:(1)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

(2)RNA有三种,其中在合成蛋白质过程中作为DNA信使的RNA叫做信使RNA,转运氨基酸的RNA叫做转运RNA,还有组成核糖体的RNA叫做核糖体RNA. 

(3)信使RNA上三个相邻的碱基决定一个氨基酸,每三个这样的碱基构成一个密码子;密码子在mRNA上,因此TTT不可能是密码子.

(4)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有两条途径,一是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二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故答案为:

(1)转录    翻译

(2)A    B

(3)碱基    UUU

(4)酶    蛋白质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观察下列蛋白质合成示意图1,回答问题:

图中①是______,②是______,③是______.其中丙氨酸的密码子是______

(2)图2为某基因型为AaBbdd的雌性高等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某时期的染色体和基因示意图(1表示的染色体是X染色体),据图回答:

该图细胞名称为______,该细胞中含同源染色体______对,1表示X染色体,则2和3叫做______.试写出该生物可以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______.如果该生物进行测交,另一亲本体细胞中的染色体和有关基因的组成应是下图中的哪一幅?______

(3)达尔文在环球考察时,在南美洲的加拉帕戈斯群岛上观察13种地雀,它们的大小和喙形各不相同,栖息地和食性也不相同,其种间杂交一般是不育的.根据研究,它们是由一种祖先地雀进化来的.这些鸟的祖先由于偶然的原因从南美洲大陆迁来,它们逐渐分布到各个岛上去,各个岛上的地雀被海洋隔开不能交配,这就造成了地理隔离,阻止了种群间的______,但此时并没有形成新的物种,后来,产生了______,这便形成了不同品种的地雀.

正确答案

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图中①是核糖体,②是tRNA,③是mRNA.携带丙氨酸的tRNA上的反密码子是CGA,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mRNA上的密码子是GCU.

(2)图示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称为第一极体;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因此该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1表示X染色体,则2和3叫做常染色体;A和a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该生物的基因型为图2为BbddXAXa,这三对等位基因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它们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因此该生物体能产生四种卵细胞,即BdXA、BdXa、bdXA、bdXa.测交是指该个体与隐性纯合雄性个体(bbddXaY)杂交.

(3)隔离的实质是阻止了种群间的基因交流;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

故答案为:

(1)核糖体   转运RNA(tRNA)   信使RNA(mRNA)     GCU

(2)极体    0     常染色体       BdXA,BdXa,bdXA,bdXa         A

(3)基因交流   生殖隔离

解析

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图中①是核糖体,②是tRNA,③是mRNA.携带丙氨酸的tRNA上的反密码子是CGA,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mRNA上的密码子是GCU.

(2)图示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称为第一极体;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因此该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1表示X染色体,则2和3叫做常染色体;A和a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该生物的基因型为图2为BbddXAXa,这三对等位基因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它们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因此该生物体能产生四种卵细胞,即BdXA、BdXa、bdXA、bdXa.测交是指该个体与隐性纯合雄性个体(bbddXaY)杂交.

(3)隔离的实质是阻止了种群间的基因交流;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

故答案为:

(1)核糖体   转运RNA(tRNA)   信使RNA(mRNA)     GCU

(2)极体    0     常染色体       BdXA,BdXa,bdXA,bdXa         A

(3)基因交流   生殖隔离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子叶黄色(Y,野生型)和绿色(y,突变型)是孟德尔研究的豌豆相对性状之一.野生型豌豆成熟后,子叶由绿色变为黄色.

(1)在黑暗条件下,野生型和突变型豌豆的叶片总叶绿素含量的变化见图1.其中,反映突变型豌豆叶片总绿叶素含量变化的曲线是______

(2)Y基因和y基因的翻译产物分别是SGRY蛋白和SGRy蛋白,其部分氨基酸序列见图2.据图2推测,Y基因突变为y基因的原因是发生了碱基对的____________.进一步研究发现,SGRY蛋白和SGRy蛋白都能进入叶绿体.可推测,位点______的突变最可能导致了该蛋白的功能异常,从而使该蛋白调控叶绿素降解的能力减弱,最终使突变型豌豆子叶和叶片维持“常绿”.

正确答案

解:(1)根据题干所给信息“野生型豌豆成熟后,子叶由绿色变为黄色”,可推测出野生型豌豆成熟后,子叶发育成的叶片中叶绿素含量降低.分析图1,B从第六天开始总叶绿素含量明显下降,因此B代表野生型豌豆,则A为突变型豌豆. 

(2)根据图2可以看出,突变型的SGRy蛋白和野生型的SGRY有3处变异,①处氨基酸由T变成S,②处氨基酸由N变成K,可以确定是基因相应的碱基发生了替换;③处多了一个氨基酸,可以确定是发生了碱基的增添;从图2中可以看出SGRY蛋白的第12和38个氨基酸所在的区域的功能是引导该蛋白进入叶绿体,根据题意,SGRy和SGRY都能进入叶绿体,说明①②处的变异没有改变其功能;所以突变型的SGRy蛋白功能的改变就是有由③处变异引起.  

故答案为:

(1)A         

(2)替换      增加       ③

解析

解:(1)根据题干所给信息“野生型豌豆成熟后,子叶由绿色变为黄色”,可推测出野生型豌豆成熟后,子叶发育成的叶片中叶绿素含量降低.分析图1,B从第六天开始总叶绿素含量明显下降,因此B代表野生型豌豆,则A为突变型豌豆. 

(2)根据图2可以看出,突变型的SGRy蛋白和野生型的SGRY有3处变异,①处氨基酸由T变成S,②处氨基酸由N变成K,可以确定是基因相应的碱基发生了替换;③处多了一个氨基酸,可以确定是发生了碱基的增添;从图2中可以看出SGRY蛋白的第12和38个氨基酸所在的区域的功能是引导该蛋白进入叶绿体,根据题意,SGRy和SGRY都能进入叶绿体,说明①②处的变异没有改变其功能;所以突变型的SGRy蛋白功能的改变就是有由③处变异引起.  

故答案为:

(1)A         

(2)替换      增加       ③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美国某研究小组发现染色体上抑癌基因邻近的基因能指导合成反义RNA,反义RNA可以与抑癌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形成杂交分子,从而阻断抑癌基因的表达,使细胞易于癌变,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过程Ⅰ称为______,在细胞的______中进行.

(2)过程Ⅱ称为______,在细胞的______进行.

(3)与完成过程Ⅱ直接有关的核酸,除了mRNA外,还有______

(4)与邻近基因或抑癌基因相比,杂交分子中特有的碱基对是______.如果细胞中出现了杂交分子,则抑癌基因沉默,此时______(填数字)过程被抑制.

正确答案

解:(1)过程Ⅰ是以DNA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的过程,称为转录,场所是细胞核.

(2)过程Ⅱ是以信使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称为翻译,场所是在细胞质(或核糖体).

(3)过程Ⅱ表示翻译,以mRNA为模板,以tRNA为转运氨基酸的工具,而rRNA和蛋白质组成核糖体.

(4)由于杂交分子是由一条反义RNA链和一条mRNA链形成,故其特有的碱基对是A-U,由于由抑癌基因转录的mRNA与反义RNA形成了杂交分子,从而使其无法进行翻译,所以抑癌基因的表达被阻断.

故答案为:

(1)转录  细胞核  

(2)翻译  细胞质(或核糖体)  

(3)tRNA(tRNA和rRNA)

(4)A-UⅡ

解析

解:(1)过程Ⅰ是以DNA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的过程,称为转录,场所是细胞核.

(2)过程Ⅱ是以信使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称为翻译,场所是在细胞质(或核糖体).

(3)过程Ⅱ表示翻译,以mRNA为模板,以tRNA为转运氨基酸的工具,而rRNA和蛋白质组成核糖体.

(4)由于杂交分子是由一条反义RNA链和一条mRNA链形成,故其特有的碱基对是A-U,由于由抑癌基因转录的mRNA与反义RNA形成了杂交分子,从而使其无法进行翻译,所以抑癌基因的表达被阻断.

故答案为:

(1)转录  细胞核  

(2)翻译  细胞质(或核糖体)  

(3)tRNA(tRNA和rRNA)

(4)A-UⅡ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015秋•太原月考)如图为某种哺乳动物细胞中部分生理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写出图中①、②过程的名称:①______、②______.①过程合成的mRNA通过______进入细胞质中,然后准备参与②过程.

(2)从图中分析,核糖体的分布场所有______,需要tRNA和核糖体同时参与的过程是______(用图中的数字回答),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是指______上的3个相邻碱基.

(3)研究表明线粒体合成的该种蛋白质离不开②过程合成的前体蛋白的作用,这不能体现______

A.线粒体是“半自主性”细胞器

B.细胞核是细胞代谢的控制中心

C.细胞核是细胞遗传的控制中心

D.细胞核完全控制类线粒体等细胞器的结构

(4)如果模拟图中③的过程进行细胞外实验,需要的条件除了有线粒体DNA、ATP外,还应该提供______等.

正确答案

解:(1)据图示过程可知:①为形成mRNA的过程,故为转录;②为形成蛋白质的过程,故未翻译.①过程合成的mRNA为生物大分子,需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中,然后准备参与②翻译过程.

(2)核糖体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少数分布在线粒体内,需要tRNA和核糖体同时参与的过程是翻译过程,即②④过程,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是指 mRNA上的3个相邻碱基.

(3)细胞核是细胞代谢的控制中心,细胞核也是细胞遗传的控制中心;线粒体含有少量DNA,为“半自主性”细胞器,并非由细胞核完全控制,其内的蛋白质部分由细胞核DNA控制,少数由线粒体DNA控制.

(4)图中③的过程为转录过程,如果模拟图中③的过程进行细胞外实验,需要的条件除了有线粒体DNA、ATP外,还应该提供核糖核苷酸作为原料及相应的酶等.

故答案为:

(1)转录   翻译  核孔

(2)细胞质、线粒体   ②④mRNA

(3)D

(4)核糖核苷酸、酶

解析

解:(1)据图示过程可知:①为形成mRNA的过程,故为转录;②为形成蛋白质的过程,故未翻译.①过程合成的mRNA为生物大分子,需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中,然后准备参与②翻译过程.

(2)核糖体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少数分布在线粒体内,需要tRNA和核糖体同时参与的过程是翻译过程,即②④过程,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是指 mRNA上的3个相邻碱基.

(3)细胞核是细胞代谢的控制中心,细胞核也是细胞遗传的控制中心;线粒体含有少量DNA,为“半自主性”细胞器,并非由细胞核完全控制,其内的蛋白质部分由细胞核DNA控制,少数由线粒体DNA控制.

(4)图中③的过程为转录过程,如果模拟图中③的过程进行细胞外实验,需要的条件除了有线粒体DNA、ATP外,还应该提供核糖核苷酸作为原料及相应的酶等.

故答案为:

(1)转录   翻译  核孔

(2)细胞质、线粒体   ②④mRNA

(3)D

(4)核糖核苷酸、酶

下一知识点 : 遗传信息的翻译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遗传信息的转录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